分数的基本意义和性质知识树.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28547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PPT 页数:8 大小:50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数的基本意义和性质知识树.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分数的基本意义和性质知识树.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分数的基本意义和性质知识树.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分数的基本意义和性质知识树.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分数的基本意义和性质知识树.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数的基本意义和性质知识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数的基本意义和性质知识树.ppt(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曾刚,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树的说明,一、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知识树的主干)的 开始。内容分为六节: 1. 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 真分数与假分数 3. 分数的基本性质, 4. 最大公因数与约分 5. 最小公倍数与通分, 6.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二、教学目标 1. 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 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4. 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

2、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5. 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三、本单元的学习方法: 本单元的学习运用“六字”教学法,用导-学-帮-练-究-拓六个环节学习新知识。 在第1节里,分数的意义是学习的重点。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这里引入了两个新的概念,即单位“1”与分数单位。至于分数的产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则是从分数的现实来源和数学内部来源两方面来帮助同学们深化对分数的认识。 在第2节里,先通过三道例题,引入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三个概念,再通过例4,解决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的问题。 在第3节里,先通过例1,得出分数基本性质,然后通过例2,在运用的过程中加以巩固

3、。 在第4、5节里,先引入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再讨论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入约分、通分的概念和方法。,四、本单元的学习建议 1.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用好直观手段。 本单元教材在加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上作了不少努力,同时,教材还运用了多种形式的直观图示,数形集合,展现了数学概念的几何意义。从而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以发挥形象思维和生活体验对于抽象思维的支持作用。 本单元的特点之一就是概念较多,且比较抽象。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因此,在引入

4、新的数学概念时,适当加大思维的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为直观,对于顺利开展教学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所谓化抽象为具体,具体的现实情境,调动学生相关生活经验来帮助理解。所谓化抽象为直观,就是运用适当的图形、图示来说明数学概念的含义,这是小学数学最常用的也是最主要的直观教学手段。,2. 揭示知识与方法的内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 在本单元中,约分与通分、假分数化为带分数或整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的方法,都是必须掌握的。这些方法看似头绪较多,但若归结为基础知识,就是揭示相关知识与方法的联系,就比较容易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以约分与通分为例,它们都是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尽管约分时分子、分母同除以一个适当的数,通分时分子、分母同乘一个适当的数,但它们都是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使分数的大小保持不变。因此,教学时不宜就方法论方法,而应凸显得出方法的过程,使学生明白操作方法背后的算理。这样就能依靠理解掌握方法,而不是依赖记忆学会操作。,五、情感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逻辑推理能力,感悟事物间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2.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概括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对事物的概括能力。 4.在学习活动中,感悟转化的数学方法和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