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伟合-面向MTI的口译教学InterpretingforMTI.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30338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仲伟合-面向MTI的口译教学InterpretingforMTI.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仲伟合-面向MTI的口译教学InterpretingforMTI.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仲伟合-面向MTI的口译教学InterpretingforMTI.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仲伟合-面向MTI的口译教学InterpretingforMTI.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仲伟合-面向MTI的口译教学InterpretingforMTI.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仲伟合-面向MTI的口译教学InterpretingforMTI.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仲伟合-面向MTI的口译教学InterpretingforMTI.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面向MTI的口译教学 Interpreting for MTI,仲伟合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一、MTI-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2007年1月召开的第23次会议上以全票通过设立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MTI),什么是专业学位,区别于一般意义上侧重理论、学术研究的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旨在针对一定的职业背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专业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但大多只设置硕士一级。,专业学位,1991年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BA) 2007 18种专业硕士学位 专业学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

2、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专门人才而设置,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1.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促进中外交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高级翻译专门人才,决定在我国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2.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英文缩写为MTI。,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3.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为具有专业口笔译能力的高级翻译人才。 4.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熟练的翻译技能和宽广的知识面,能够胜任不同专业领域所需的高级翻译工作。,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

3、5. 招生对象一般为学士学位获得者;鼓励非外语专业毕业生及有口笔译实践经验者报考。 6. 入学考试采用全国统考或联考、初试与复试相结合的办法。 7. 教学内容突出口笔译技能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翻译实际操作能力,兼顾翻译理论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8. 教学采用课程研讨、模拟、实训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和教学资源;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教学的互动性;加强教学实践,学生在读期间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翻译实务。 9. 承担专业实践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口译或笔译实践经验。,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10. 学位论文必须与翻译实践紧密结合,可采

4、用翻译项目的研究报告、实验报告或研究论文等形式。 11. 课程考试合格、完成规定的翻译实务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12.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由经国家批准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授予。 13.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三、口译教学的发展,1919 Pairs Peace Convention 1920s: Edward Filene, Geordon Finlay, Thomas Watson 1945/1946: Neuremberg Trial 1940 日内瓦翻译学校 1943 维也纳翻译学校 1953: AIIC,上个世纪70年

5、代末,北京外国语学院承担的联合国译训班(中、英、法)被认为是当代中国专业化口译教育的开始。 90年代初,厦门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相继开设了中英口译专业方向班,把口译专业的教学带向了大学本科阶段。 2002年成立的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2005年成立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等 2006年翻译本科专业(BTI) 2007年翻译硕士专业( MTI),中国口译与口译教学,四、会议口译的种类,Conference Interpreting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Sight Translation Telepho

6、ne Interpreting Sign Language Interpreting Television Interpreting Videoconference Interpreting Wiretapping and Tape Transcription,Setting and Constellation,Community Interpreting Medical Interpreting Business Interpreting Liaison or Bilateral interpreting Diplomatic Interpreting Military Interpreti

7、ng Court Interpreting (Legal Interpreting, Judicial Interpreting) Educational Interpreting,口译教学的核心种类,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五、 口译教学的类型,口译作为外语教学的核心课 口译作为外语院系专业方向课 口译作为专业(BTI、MTI),六.口译教学的层次,本科层次 (高年级) 研究生层次 专业必修课 研究方向 专业方向 学位课程(国际会议传译) 培训机构,七、 译员的知识结构,Knowledge Requirement

8、Formula: KI = KL + EK + S (P +AP) KI= Knowledge Required for an Interpreter KL=Knowledge for Language EK= Encyclopedic Knowledge S=(P+AP)=Professional Interpreting Skills + Artistic Presentation Skills,译员的知识结构,S(P+AP)= Professional Interpreting Skills and Artistic Presentation Skills 即技能版块=职业口译技能-包括

9、记忆、笔记、信息综述与重组、译前准备等,艺术表达技能-即以科学的手段、艺术性完成口译过程的技能, 如口译的应对策略就属于艺术技能的范畴。,译员的知识结构,将译员的知识结构划为“语言知识版块、百科知识版块、技能版块”三个版块可以为口译的培训提供一个课程设置框架,因为上述知识的习得一方面靠译员本人的勤奋努力,另一方面还是要靠专业的培训才能完成。另外,了解口译活动对译员的知识要求,也可为那些希望自习口译技能的学员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八、 口译专业课程设置,根据 K= KI=KL+EK+S(P+AP) 这一公式,说明对职业译员进行培训所涉及到的不仅仅是“口译技能”的训练。专业的口译训练应以“口译技能

10、”训练为核心,在其课程设置方面应考虑同时开设以下几组课程:,口译专业课程设置,1.语言技能与语言知识课程 2.百科知识课程 3.口译技能课程,语言技能与语言知识课程,双语能力的培养是口译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口译训练中的语言知识与技能训练重点应放在语篇分析能力(Discourse Analysis)与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的培养。在口译作为专业方向开设的院校,语言能力的培训则更为重要。在这些机构往往会因为过分强调“口译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口译的基础-语言能力。这类课程应该同时包括对母语能力提高的教学内容。,百科知识课程,这类课程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来满足。(

11、a)借助大学本身的辅修课程、选修课程来满足。(b)开设百科知识研讨课(Seminar),邀请各行各业的专家为学生讲座。(C)根据社会的需求适度地开设特定领域的专业课。,口译专业要求的“知识型课程”是概述型、或术语介绍型。如果说由培训机构提供的百科知识课程是“Something”, 那么学员应该清楚做一个好的译员还要了解“Everything”。学员自己始终要保持对新知识的兴趣,平时多些阅读或利用互联网在网上浏览,日积月累,掌握各种知识, 以求“通专兼备”。,口译技能课程,这是口译训练的核心课程。包括口译员(会议传译、随从口译、联略口译)应掌握的多种技能。这类课程的安排有以下几种情况:(a)以专

12、题为主线开设口译课(在一般外语院校仅开设连续传译课程),技能的训练穿插在各个专题材料的口译练习中。这种做法在只开设普通口译课的院校中比较普遍,口译技能课程,(b)以口译技能为主线进行教学安排,循序渐进,逐步使学员完全掌握口译技能。以技能为主线设计教学内容并非忽略口译专题的重要性。题材的训练可以作为辅助。,口译技能课程,在翻译院系,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两种方式都采取。以(b)作为技能的介绍,以(a)作为技能的强化。我们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忽略了“艺术表达技能”的训练。“艺术表达技能”能帮助译员在正确翻译的同时能够“优美地翻译”;“艺术表达技能”还包括译员在口译过程中采用的应对策略(Coping

13、 Tactics)。,口译技能课程,Giles认为口译技能是在口译实践中,由学生试译、教师矫正的方式来传授的。因此,在课堂创造逼真的口译情景非常重要。在教学实践中,以Simulation(模拟)与Role Play (角色扮演)最为有效。“模拟”即是在课堂模拟真实的口译情景,如同声传译的模拟会议等。,九、专业口译课程体系,面向MTI的口译课程设置应该是一个口译课程体系,专业口译教学广外模式 GDUFS Model,2005年获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7年获评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课程,口译专业课程体系概述,“专业口译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为英文学院近年来一直进行的一项旨在探讨高级职业口

14、译人才培养方法的一项教学改革项目。,“口译课程体系”针对外语院校口译课程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与刻板的教学内容与纸上谈兵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全方位的教学改革。,在教学理念上,严格区分旨在提高语言水平的教学口译与培养口译技能与口译从业能力的口译教学。从教材、教学、教师等各方面实现口译培训的职业化。在课程安排上,一改过去笼统开设的口译课,代之以围绕各种口译技能训练为主的多课程“口译课程”体系。,理 论 创 新,口译课 专业口译课程体系 专题口译、政治外交口译 口译译工作坊、连传技巧、 同声传译、商务口译、法 庭口译、对话口译等,理 论 创 新,课程立体化,口译技巧型课程与口译专题型课程相结合 内容系统化

15、,专业知识的传授与专业技能的介绍相结合 练习真实化,仿真的口译活动与真实的口译实践相结合 学生中心化,学生的口译操练与教师的口译示范相结合 教材多元化,口译的文字材料与口译的音像视频相结合 技巧全面化,连续传译的训练与同声传译的训练相结合 教师精英化,口译训练、口译实践、口译研究的相结合 目标职业化,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相区别,培养真正意 义上的职业口译人员。,课程立体化,从一门相对单一的课程到完善的课程体系; 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训练口译的技巧和方法,培养过硬的实战能力; 三步走渐进模式: 基础技巧传授 口译操练 口译观摩与实践 多年摸索和实践的结晶,符合技巧学习的认知过程。,内容系统化,两条主

16、线并驾齐驱 系统的技巧分解 (连传) 短时记忆能力训练、笔记训练、语料分析训练、数字转换等 广泛的专题选择 教育、外交、人口、体育、环保、旅游、经济发展、农业、少数民族、保险、银行、科技、中国文化以及各种场合的演说辞 双语双向双管齐下 第五学期侧重英译汉,第六学期侧重汉译英; 第七八学期系统引进同声传译。,练习真实化,在多媒体课室里,现代技术手段结合实用性高的教材内容和练习形式,营造全真实的训练环境。 计算机辅助口笔译教学系统 数字化口译教学系统 录音机、录像机、光碟机播放音像材料 同声传译课程 国际会议厅。 高级多媒体语言实验室13间 小型80座声道同声传译训练室1间、 小型35座7声道同声

17、传译会议室1间、 1400座9声道会议中心1处。,学生中心化,教师讲解示范 在学生操练之前,老师详细说明口译涉及的各种技巧。 以学生为中心的练习 三角情景练习:设计跨文化交流的场合,分派角色,交代交际任务; 会议模拟:设计某专题中外记者招待会或国际会议,部分学生提问/做报告,部分答问,部分翻译; 配对演练:两人一小组使用同一篇材料进行翻译练习,互相指正学习; 小组讨论:四五人一组详细讨论一篇材料的翻译,提高对原文的理解,培养翻译中寻找多种译文的灵活意识。,教材多元化,第一类:自编正式出版教材: 国家级规划教材英语口译系列英语口译教程、英语基础口译、英语同声传译 第二类:正式出版教材 第三类:自

18、编散页文字教材 第四类:自选录音/录像/光碟材料 第五类:口译教学网络资源,技巧全面化,连续传译: 信息处理 语篇重组 公共演讲 译前准备 应对策略 同声传译(耳语、视译、国际会议翻译): 注意力分配(一心多用) 信息处理与提炼:预测、综合、逻辑整理 信息产出基本原则:顺句驱动,适当调整 译者合作与分工等,教师全能化,教学 实战能力 高层次外事活动 大型国际会议 高层次政府出访团 理论研究,创新点,1 内容的创新:专题覆盖面广,在积累专业词汇的同时建立全面的知识结构。 2教学手段的创新:利用各种多媒体技术营造仿真的学习环境。首次使用“口译课电子课本”提高了训练效率,革新了口译教学手段。,多媒体

19、口译教学现场,此处是本周训练的页码。可以通过点击其页码进入相关页。还未浏览的页面只能按页翻看,不可以跳过。这种设计便于教师规划学生的训练路径,做到循序渐进,此处显示教学指导和与当前听力材料相关的各种训练任务。学习者必须完成当前任务后,方可进入下一个页面。这样便于教师按层次、难度来设计安排任务,循序渐进,依次开展各项学习任务。最终达到掌握内容,锻炼技能的目的。,相关听力训练材料的播放区,广东省151工程项目,创新点,3教学材料材的创新,除了传统使用的文字材料外,大量利用音像视频材料,且随时更新,保证不过时。且大量训练材料来源于真实的会议及口译现场。 4教学人员的创新,老中青结合的师资队伍拥有硕士以上学位,且全部具有丰富的一线实战经验,多次承担省、市大型外事活动的口译工作,活跃于广东乃至华南地区,这在全国也是罕见的,理论与实践的相辅相成保证了高质量的教学水平。 5教学理论的创新,在口译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本课题组的教师积极进行口译理论及口译教学理论的研究。承担教育部“十五”、“十一五”规划国家级重点教材的编写。仲伟合等老师发表的口译教学研究系列文章被国内多家单位引用。,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