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应用.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30624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0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应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应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应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应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应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应用.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普通高中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应用,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 赵学勤(07.08.27),研讨要点:,一、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依据 二、北京市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南(总论) 三、北京市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南(分论),一、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依据,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一)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二)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所确定的基础教育,并特别强调使学生: 1.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2.热爱社

2、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二)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3.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二)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4.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二)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5.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

3、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二)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6.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高中新课程的核心,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推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教育质量监测机制;,(三)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四)课程实施与评价策略之一:,-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 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

4、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教育行政部门要对高中教育质量进行监测。,(五)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重点工作(节选) 推进评价与考试改革,1.全面实行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按照目标多元、方式多样、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原则,建立综合性的、动态的学生成长记录手册,,通过观察、交流、实践操作、作品展示、学业成绩考核等方式,以及自评和互评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2.加快高考和高中会考改革,制定课程改革后的高校招生考试方案和高中学业水平监控与测试方案,充分体现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精神,,合理设置考试科目,严格按照学科课程标准和市教委提出的课程安排指导意见确定考试范围,既

5、要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的高中学业成绩水平,又要有利于高等院校选拔适宜的新生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3.在明确学校进行学分认定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模块考核办法,建立区县和学校相结合的、公正有效的模块考核制度,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效果,既要保证获得学分的真实可信,又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4.进一步建立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学校评价机制,引导学校围绕办学理念、发展规划、学校管理、课程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发展、办学条件等方面进行经常性、制度性的自我评价。市教委将结合新课程实施工作的推进,对示范性普通高中进行复评.,二、北京市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南(总论),1.如何理解综合素质 -

6、全面性:包括学业成绩的过程性结果 -系统性: -整体性: -协调性:重点突出, -形成性,2.关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功能 -促进学生发展 -促进教师发展 -为学生升学和进入社会提供参考 -教育质量监控的依据,3.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记录袋) -终结性评价(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形成性评价(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记录袋) 时间:高一-高三(学期) 内容:学生自身发展历程 学生作品(作文、随笔等) 事实判断结果(试卷等) 价值判断结果(评语等),终结性评价(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 时间:高三毕业时 内容:会考成绩 体质健康及身体机能 突出特长表

7、现 容量:A4纸1-2页,4.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强调全面发展(非平均发展) -强调个性发展,5.关于评价标准 -绝对标准 -相对标准 -个体内差异标准,6.结果得客观性、主观性与可比性 -客观的:测量与测验结果 学生作品 -主观的:评价结果 -部分结果全市具有可比性 -部分结果区(校)内具有可比性 -部分结果根本不可比,美国教师给中国孩子写的推荐信,斯蒂芬去年10月到沙龙中学读书,我教她法语。法语对她来说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令我惊奇的是,斯蒂芬在一个小时之内就都学会了。她不时地展示她的语言天赋,在班里成绩最好(从开学第一天起,她的分数没有低于A的)。,她对细节和微妙的语法差别有敏锐的目光,她

8、能成功地记住新词汇并在文章中创造性地应用。斯蒂芬学习勤奋、自觉,总是认真地完成作业,以自己的努力和精确超出我的预期。,斯蒂芬是个成熟、友好的女孩。她在小组中做得也不错,我经常看见她给同学讲解难题。另外,我们课下经常交流,她既和我分享她的经历,又喜欢问我有趣的问题。,我相信,斯蒂芬在大学里会继续在个人学术方面取得进步,获取成功。她是宝贵的财富,我毫不保留地推荐她。 凯瑟琳,7. 评价方法 既重视观察、访谈、论文式测验等定性评价方法的使用,又不能忽视纸笔测验、评价量表等一些定量评价方法的使用;,7. 评价方法 既重视社会实践、实际操作等评价方法的使用,又不能忽视模拟实践,情景测验等评价方法的使用;

9、,7. 评价方法 既重视使用以等级表示评价结果的方式,也不能忽视用数量表示评价结果的方式;,7. 评价方法 既重视书面评价、口头评价方式的使用,也不能忽视情感的、行为动作评价方式的使用,以取得最佳评价效果。,8.学生评价与发展目标 -阶段发展目标 -人生发展目标,人生规划:,人生规划的核心: 确定人生发展目标,特别是核心目标是什么? 杰出人士与平庸之辈的根本差别并不是天赋、机遇,而在于有无目标。,人生规划:,人生发展目标的分解: 将人生总目标分解为几个5至10年的长期目标,再根据长期目标的实现条件,将其分解为若干个2至3年的中期目标,再继续将其分解为若干6个月至1年的短期目标,,人生规划:,人

10、生发展目标的分解: 进而将每一个短期目标分解成月目标,月目标量化分解为若干个周目标,周目标变成若干个日目标,最后,依次具体化为现在应该去干什么。,人生规划:,人生发展目标的分解: 不管什么目标,也不管多大,每一个目标都要分解到你现在应该做什么,使你现在的行动与你未来的愿望、梦想联系起来,使目标有了现实的行动基础,,人生规划:,不断设立新的目标是一个挑战自我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人生规划:,一天做一件实事,一月做一件新事,一年做一件大事,一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目标越具体效果就越好。经常检查自己制定的目标?一方面要检查自己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另一方面又要用目标不断地激励自己。 ,人

11、生规划:,一天做一件实事,一月做一件新事,一年做一件大事,一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目标越具体效果就越好。经常检查自己制定的目标?一方面要检查自己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另一方面又要用目标不断地激励自己。,人生定位:,人生定位说简单一点,就是给自己的人生一个说法: 是做人方面的,就是自己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是做事,就是自己的一生要以什么为业,简单一点说就是职业定位。,9.评价主体 -学生本人 -同学(同伴) -教师 -家长 -社会,10.评价结果的呈现形式 -以电子形式为主 -充分发挥文本形式的功能,11.形成性评价结果的应用,形成性评价结果主要是使学生本人、家长以及教师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综

12、合素质的发展水平;,11.形成性评价结果的应用,为学生和家长确定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目标提供参考; 为教师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提供信息.,11.终结性评价结果的应用,为学生和家长选择适宜于学生发展的高等院校或工作岗位提供参考; 为高等学校选择适合的学生及入学后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提供参考,或为用人单位选择适合的人才提供参考;,11.终结性评价结果的应用,为开展教育教学效果评价、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评价以及区域教育质量的监控与评价提供依据。,三、北京市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南(分论) 详细说明,实施学生评价需注意的问题:,1.作为学校管理的核心业务 2.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 4.注意结合本区(校)实际 5.全面采集,重点运用 6.积累经验,加强交流,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 北四环东路95(100101) 电话:84654574(传真) 84635983, ,谢 谢 倾 听 多 提 宝 贵 意 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