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人生仪礼诞生礼成人礼.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31284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PPT 页数:103 大小:5.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讲人生仪礼诞生礼成人礼.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第5讲人生仪礼诞生礼成人礼.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第5讲人生仪礼诞生礼成人礼.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第5讲人生仪礼诞生礼成人礼.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第5讲人生仪礼诞生礼成人礼.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讲人生仪礼诞生礼成人礼.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讲人生仪礼诞生礼成人礼.ppt(10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传统礼仪 “人的一生就像竹子,其过程并不是平直 的,而是有许多节,表示着其阶段性 的特征。人生是由若干个阶段组成的,人 就是在具备某些条件时,通过一个个人 生之节,发育成长,走向终点的。” 日祖父江孝男等文化人类学事典 礼仪 “人而无礼,不亦禽兽之心乎”? 尽管会说话,可是不懂得礼,那心就如同禽 兽一样。于是,有圣人出来,“为礼以教人,知 自别于禽兽”,制订了礼来教育人,让民众明白 自己与禽兽的区别在那里,自觉地用礼来修身, 努力成为有理性的人。 礼记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可见,儒家把礼作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标志, 诞 生 礼 成 人 礼 结 婚 礼 丧 葬 礼 四大人生仪礼

2、 起点终点 出生成年婚嫁死亡 诞生、成年、结婚、丧葬四大过渡性人生 仪礼构成了人生周期的全部 人生就是一条由生迈向死的直线 生与死 生与死有什么不同呢?当我们被生下来,高兴 的不是自己,而是我们的父母、亲人;当我们死 了之后,痛哭的也不是自己,而是我们的子女、 亲属。我们不为生而高兴,因为那时不知道高兴 ;我们不为死而痛哭,因为死后已没有感觉。我 们无法为生发言,因为发言时我们已被生了下来 ,不论被生在富裕或贫贱的家庭,被生为白、黄 或棕、黑的种族,我们都没有资格决定;我们也 无法为死流泪,因为再抗议,还是要死,不论是 圣贤愚劣、伟人凡夫,我们总得交出自己的生命 。 我们以自己的啼声开始了旅程

3、,又在亲友 的哭声中结束了人生。我们离开了母体而生, 又离开了世界而死。我们被一把推上人生的舞 台,又被一把扯了下去。似乎生与死这两件人 生最大的事,我们一点干涉的权利都没有。幸 而在这当中,我们还能有些作为,使自己平凡 地生,却能伟大地死;在母亲一人的阵痛中坠 地,却能在千万人的哀恸中辞世。 -刘墉荧窗小语 人生礼仪 诞 生 礼 成 人 礼 结 婚 礼 丧 葬 礼 四大人生仪礼 起点终点 出生成年婚嫁死亡 珍 爱 生 命 担 负 责 任 信 守 承 诺 怀 念 感 恩 一、诞生仪礼 孕 育诞 生 诞生仪礼 大体包括求子 仪式、孕期习 俗、庆贺生子 三个阶段的内 容,而以庆贺 生子为中心部 分

4、。 诞生前:未孕时祈子、怀孕 后禁忌、临产期惯制 诞生后:报喜、沐浴、剃发 、百日、取名、抓周 目的:为产妇驱邪,为婴儿 祝吉,祈求长寿 特点:生男仪式繁,生女仪 式简(传统重男轻女思想) 周岁过后,过生日(寿诞礼) 1、求子仪式 (1)向神求子 (2)送食求子 (3)送物求子 (4)答谢送子者 观音送子图 送子娘娘 麒麟送子 张仙送子 送子观音 泰山娘娘 u由旁人送子 诸法有: 中秋节偷瓜送子; 送带有多子多孙意义的吉祥 物, 如: 送孩儿灯; 麒麟送子图。 麒 麟 送 子 麒 麟 送 子 麒麟送子 民间相信麒麟主司送子,不育妇女多拜之, 挂其图,祈求吉祥、多子 南京在正月初八这一天,送麒麟

5、送子灯到女 婿家。 男方把灯烧了,并以烧后留下的灰烬形状来 预测妇女生子的性别,“尖者生男,团者生女 ,是其兆也”。 女名祈男 通过为女儿起名,如“招弟”、“来弟”、“盼弟” 等。 女名祈男来源于对语言、文字、符号魔力的 信仰。 连(莲)生(笙)贵子 一、诞生仪礼 孕 育诞 生 诞生仪礼 大体包括求子 仪式、孕期习 俗、庆贺生子 三个阶段的内 容,而以庆贺 生子为中心部 分。 2、孕期馈赠 各地有很多催生习俗,在产期将近时,由娘 家送一些婴儿出生后所需用的衣、食物品。 因催生礼品需用单挑去,有的地方叫做“催生 担”。 杭州旧时送催生礼时要携带一具笙,吹着进 门,以“吹笙”表示催生之意。 有的还

6、要加筷子十双,取快生快养之吉兆。 一、诞生仪礼 孕 育诞 生 诞生仪礼 大体包括求子 仪式、孕期习 俗、庆贺生子 三个阶段的内 容,而以庆贺 生子为中心部 分。 诞生报喜(悬弧、设帨) 、洗三、满月、百日、周岁( 抓周)、取名。 3、庆贺生子 男弄璋女弄瓦 诗经小雅斯干曰:“乃生男子,载寝之床 。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 意思是说,如果生了男孩,就让他睡在床上, 给他穿华美的衣服,给他玩白玉璋;如果生的是女 孩,就让她睡在地上,把她包在襁褓里,给她陶制 的纺锤玩。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意识非常明显。 男悬弓女悬帨 礼记内则载:“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

7、 女子设帨于门右。” 若生的是男孩,则在侧室门左悬弓一副;若 是女孩,则在侧室门右悬帨。帨,音“睡”,是女 子所用的佩巾。 周礼昏礼中,女子出嫁,母亲也要亲自为女 儿系结佩巾。显然,弓与帨,具有鲜明的性别特 征。“弧”是木弓,用以象征男子之阳刚;“帨”是 佩巾,是女子日常用的物件,用它标志女子的阴 柔。 诞生报喜(悬弧、设帨) 、洗三、满月、百日、周岁( 抓周)、取名。 3、庆贺生子 洗三 汉族一般是在婴儿出生后第三天举行庆贺仪 式,给出生三天的婴儿洗浴,谓之“洗三”。 在这之前之后,小孩的父亲要向岳父家报喜 。临街门口挂红布、桃枝等物,表示婴儿降 生,向乡邻报喜。 洗三是家庭庆贺添人进口的仪

8、式,也是标志 新生儿脱离母体降生人世的象征性仪式。 北方多用热水浸泡艾叶等,由老年妇女为婴 儿擦身,边洗边祝辞,以驱灾避瘟。 洗三意义:一是清除秽气,二是祝福孩子健 康成长、前途光明。 诞生报喜(悬弧、设帨) 、洗三、满月、百日、周岁( 抓周)、取名。 3、庆贺生子 满月 满月这天要为婴儿举行有众多亲友参加的庆 贺仪式,仪式比较郑重。 亲戚前来送礼,礼物多是小儿所用之物,陕 西民谣“姑姑家的帽子,姨姨家的鞋,老娘家 的铺盖拿将来。” 旧时北京则讲究“姨家的布,姑家的活”,即 小孩姨家出布料,小孩姑家负责缝制。 满月时,要庄重的为小孩第一次剃头,俗称 去胎发,要由舅舅主持。 旧时认为,胎发“受之

9、于父母”,是吉祥之物 ,所以剃下的头发不能随便处置。 有的人家将胎发用红布包好,缝在小孩的枕 头上,有的搓成圆形,并缠以彩线,挂在床 头,认为这样可以避邪,保佑孩子健康成长 。 满月时,还要抱孩子出户外走动走动,目的 在于让孩子干受外界事物,开眼界,长见识 。 旧俗还要为婴儿起乳名。通常取吉字做名, 如贵儿、小龙、祥儿等,但在民间更多的取 贱名,如小狗子、小牛、锁柱、狗剩等。 诞生报喜(悬弧、设帨) 、洗三、满月、百日、周岁( 抓周)、取名。 3、庆贺生子 旧时,民间多为婴儿举行百日庆贺,所谓“三 日看相,百日看长”, 在人们的观念中,认为百日是个关,过了百 日婴儿就可望平安成长了。 百日又称

10、百岁、百禄。含义是祝福小孩能够 健康长寿。 百岁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生子百日,置 会,谓之百晬(zui)。 明沈榜宛署杂记载:“一百日,曰婴儿百 岁。” 民国中华全国风俗志载:“一百日后,名 为百禄,请客与满月时同。” 给婴儿吃百家饭、穿百家衣,挂百家锁的风俗 。 百家衣,是用许多彩色碎布头缝缀而成,因碎布 来自许多人家,故此名。 俗信敛布的家数越多越好,孩子穿了百家衣就能 健康长寿。 长命锁,与百家衣一样,在于祝福孩子健康长寿 。 长命锁也应集数家之金银打制,或有许多人家集 体赠送,俗信可以压邪压煞,保佑孩子安康。 诞生报喜(悬弧、设帨) 、洗三、满月、百日、周岁( 抓周)、取名。 3、

11、庆贺生子 周岁可以看作是小孩诞生礼的最后一个高潮。 在周岁这一天,亲戚朋友前来道贺,给孩子送些 衣帽,其中较具文化特质的礼物是虎头鞋。 人们认为虎是百兽之王,小孩穿了虎头鞋可以避 邪。 周岁 这一天特别要举行检验小孩天赋和卜测未 来前途的“抓周”仪式。 古代称之为“晬(zui)盘。又称试儿、试 晬、拈周、期场、试周。 抓周仪俗在南北朝时就已出现 抓周 唐宋,这种习俗更为盛行,叫“试晬”。 直到清代乃至近代,才有了抓周、试周之 称。 抓周主要是来测试孩子的前途,如抓到书 就是读书的,锦绣文章,找到算盘就是经 商、善于理财,抓到印就是官运亨通,女 孩抓剪子等,则是善于料理家务。 红楼梦第二回:“那

12、年周岁时,政老爷便 要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那世上所有之物件 ,摆了无数,与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 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政老爷便大怒了,说 :将来酒色之徒耳!因此便不大喜悦。” 同治帝先抓了书,后有抓了弧矢,最后抓了 笔,咸丰大喜认为同治将来必文治武功,成 就大业。 物品 意义义物品意义义 书书学者 专专家 尺设计设计 建筑 笔墨 作家 画家 钱币钱币富有 印章 大官葱聪聪明 算盘盘 从商蒜计计算 稻草 农农事听筒医生 刀剑剑 军军官芹菜勤劳劳 抓周 报喜 沐浴 2、三朝 古代往往把诞生仪式放在诞生后三日,俗 称“三朝”。当日或行用礼物“接生”的仪式 ,多有外祖母家送红鸡蛋、十全果祝贺诞 生的

13、;或生男又行射天地四方的仪式。 4、起乳名 诞生礼的过渡期仪式在人的一生中样式较 多,满月、百日、周岁为婴儿期最早阶段 的过渡仪式。这阶段要行剃发礼、认舅礼 、命乳名礼、抓周礼等。 旧俗取乳名十分郑重,有的地区由生父携带糖 、饼之类请村中长者、族中有威望者取名,名 字避讳开长辈亲属的名号,通常多取吉字做名 ,如贵儿、祥儿、小龙、虎仔等,但在民间更 多的取“贱”名,或带着符咒意味的名,以求免 灾,容易抚育。如“小狗子”、“猫仔”、“小牛” 、及“锁柱”、“拴柱”等。 南方民间又有“上篮秤”取名习俗,仪式是 将包裹的婴儿加吉祥物用秤称过,然后把 所得斤两做为乳名,如“七斤”、“九斤”。 在满族中又

14、有以家族长的年龄命名的习俗 ,如婴儿诞生时祖父八十八,小名则以“八 十八”为乳名,在满族中取这类乳名的较常 见。 5、 满月剃头仪式 满月剃头仪式在旧礼仪中比较隆重,主要 由外祖母家赠礼,布置礼堂,请全福人抱 婴儿坐蹭,由剃头匠人剃胎发,胎发多收 藏起来或用丝络装起挂在床头,剃头后小 儿穿新衣,然后亲友赠礼聚餐,剃头匠人 得供桌上所有供品。这种仪式各地风俗有 别,南方有在剃过的头上用嚼碎的陈茶叶 擦抹,以求头皮发青色。 6、 百日 百日,北方多称“百岁”,是祝长寿的仪式 。民间习俗中多有赠“长命百岁”锁的。周 岁,旧时行“抓周”仪式,用以预测小儿一 生事业吉凶,是卜命运的迷信仪式。红 楼梦中贾

15、宝玉抓周因为抓了些脂粉,于 是贾政等预测他是女儿行中人,加以约束 。 此后的少年礼,多以过生日为主,北方多 用五色线束穿古代铜钱制锁,生日时挂在 颈上,按年岁穿铜线数,行挂锁礼,又称“ 锁关”,以求结实、平安,有的直到十二岁 方可解锁“开关”。诞生礼的周期纪念,就 转为寿诞之礼。 诞生礼 是人生的开端礼。 注重为婴儿举办诞生礼 仪式,既含有为新生命祝吉的意思,也有 为产妇驱邪的表示。 结婚礼 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制度里,有着 不同的婚姻制度,不同的礼仪、习俗。 祝寿礼 祝寿,未满童限的小孩,称为“长尾巴”; 成年人,则叫“过生日”;五十岁,方称“祝 寿”。但是,若父母在世,即使年过半百,

16、也不能举办“祝寿”,有“尊亲在不敢言老” 之说。最隆重的祝寿,是满六十花甲;特 大隆重的寿诞,是年满百岁,称为“人间寿 星”。 庆贺生子习俗(“洗三”) 北京 “洗三”的添盆礼 接生婆主持 祝辞:“先洗脸蛋做知县,后洗屁股 当知府;再洗头,做王侯;洗洗背, 大富贵;洗洗手,长不丑;洗洗腰, 长得高;洗洗脚,活到老,” 亲属围观洗礼做贺仪 庆贺生子习俗(“满月”) 南方汉族:做满月,吃红蛋 待客“满月酒” 1“搅盆” 宋代一种风俗。富家儿满月, 举行洗儿会,先煎香汤于银盆,尊长以金银 钗搅水,谓之“搅盆”。 2“落发礼” 3命名 逛满月街 庆贺生子习俗(“百岁”) “百岁”=“百福”=“百禄”

17、“百岁毛”婴儿出生一百天时举行祝贺礼俗,拜祭 “王母娘娘”,供以素食为婴儿剃发。剃发需由祖 父抱着在堂前进行,在囱门及脑后留一撮头发,叫 “百岁毛”。 求“百家饭”(消除病害,使小孩身体健壮) 制“百家锁”(家人挨户乞讨,每户要得一文钱, 然后把这些钱另铸成一把锁挂在小孩脖子上,为了 是用百家福寿锁栓他的生命)做“百家衣”(从百 家纳来的各种彩色布条拼接成衣服让小孩穿) 庆贺生子 生命降生仪式:洗三 进入人群仪式:满月 预卜前程:抓周 长命百岁龙凤双喜盆(清朝) 抓周 “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帨于 门右。” 礼记内则 抓周 男孩:弓箭、纸笔、食品、珍宝、玩具等 女孩:刀尺、针缕、食品、珍

18、宝、玩具等 报喜 抓周 成年仪式不但是在孩子的心理上划下一条 永远不易忘记的界线,同时也在父母方面 造下了一个心理上的割舍。 社会性的断乳和生理性的断乳一样是一件 不得不实行,可是又不愿意实行的手术。 -费孝 通 第二节 成年礼 一、成年礼冠礼、笄礼 冠礼是古代嘉礼的一种。为汉族男子的成年礼。 成年礼起源于原始社会,表示男女青年至一定年龄,已经 成熟,可以婚嫁,并从此作为氏族的一个成年人,参加各项活 动。 女子在十五岁时要行笄礼,但是规模比冠礼要小得多。主 要是由女性家长为受礼者改变发式,表示从此结束少女时代, 可以嫁人。 二、相关的文献记载 仪礼.士冠礼贾公彦疏:“诸侯十二而冠也。若天子,亦

19、与 诸侯同,十二而冠大戴礼云:文王十三生伯邑考, 左传云:“冠而生子,礼也。” 仪礼.士冠礼:“始加(冠)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 ,弃尔幼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再加曰:吉 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 胡福。三加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 ,以成厥德,黄老无疆,受天之庆。”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八九:“冠礼是自家屋里事,有甚难 行?关了门,将巾冠与子弟戴,有甚难?” 三、成年礼 成年礼,又称“成人礼”、“成丁礼”。 礼记:“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 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 色齐、辞令顺已冠而字之,

20、成人之道 也。” 1、男子 古代,男性到二十岁时,要举行“冠礼”,标 志他成为成年人,可以享有一定的权力 例如择偶婚配,有资格参与祭祀、充当家 族的继承人等,也有服兵役、担任朝廷官 职和承担家族的事务的责任和义务。 具体的仪式是由受礼者在宗庙中将头发盘起 来,戴上礼帽。 要穿戴的服饰很多,包括冠中、帽子、幞( fu)头、衣衫、革带、鞋靴等。 冠礼中加冠要分三次,将不同材料制成、代 表不同含义的帽子戴上。 第一次加的冠是用黑麻布做成,叫做“缁布冠” ,表示从此拥有治人的权利; 第二次用的冠是几块白鹿皮拼接成的,叫做“ 皮弁”,表示从此有服兵役的义务; 第三次是用百葛布或者丝帛制成的平顶帽, 颜色

21、红中带黑,称作“爵弁”,表示从此有参加 祭祀活动的权利。 在加冠的同时,还必须穿上与之相配的上衣 、下裳包括腰带、蔽膝、鞋子和饰物。 所以三次加冠后,都要更换不同的衣裳服饰 。 三加之后,受礼者需拜见母亲。然后要命“ 字”。 此后,名用于自称,除了君主、父祖长辈 ,其他人不能直呼其名而只能称其字,这 即是所谓的“冠而字之,敬其名也”(仪礼士冠礼 )。 只有“冠而字”的男子,才具备日后择偶成婚 的资格。 2、女子 女子成年礼叫笄礼,也叫加 笄。 在15岁时举行,就是由女孩 的家长替她把头发盘结起来 ,加上一根簪子; 改变发式表示从此结束少女 时代,可以嫁人了。 后世,一般女子结婚时才为其举行笄礼

22、。明 代时,笄礼废弃,但仍有影响。 在民间,通常笄礼与婚礼相合并。 女子出嫁时的上妆被称为“上头”。 “上头”多是请年轻全福(?)的妇女为其 梳成年发髻,梳妆“上头”。 开脸: 又称开面、绞面、绞脸。去除面部的汗毛,剪齐 额发和鬓角的仪式。旧时女子嫁人的标志之一, 是一种成人礼。 例:红楼梦第六回:“开了脸,越发出跳的标 致了,那薛大傻子真玷辱了她。”二刻拍案惊奇 第二五卷:“三日之前,蕊珠要整容开面,郑家 老儿去唤整容匠。” “上头”及与之相似的“开脸”,实际上都有标志 女子成年的意思。 3、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成年礼多样 染齿是傣族是少女的成人礼。不染者不能公 开参加社交活动。 染齿前,需先

23、吃些酸性水果,或用酸汁涂抹 一遍牙齿,再点一束松明,让松脂滴在瓦块 或木片上,再将黑烟熏齿,连染数日,直至 将雪白的牙齿染成墨黑之色。 黎族妇女的“绣面”。 据说,妇女在世不纹身,死后祖先不认,成 了无家可归的孤魂, 所以未受纹身的妇女,死后必须在身上脸上 用木炭划些图案才能入殓。 村寨中流传着这样的故事,远古时,洪水 泛滥,兄妹两人躲进大南瓜,漂到了海南 岛,兄妹俩人在岛上寻找人烟,但没有找 到。 为了延续后代,妹妹荷发纹身纹脸,使哥 哥不能相认,于是结成夫妇。 黎族文身图案各有其象征意义 划于面部两颊的称为“福魂”图案, 划于上唇的称为“吉利”图案, 划于下唇的称为“多福”图案, 划于臂上

24、的铜线纹图案称为“财富”图案等。 文身和绣脚是布朗族男子的成人礼,指在身 上、腿上刺纹。 有谚语说:“蛙腿尚有花纹,男人之腿怎可没 有花纹。” 男性以文身为荣,身上不刺纹者,人格低下 ,不如水中青蛙,会被姑娘们视为懦夫,很 难得到女性爱慕,只能孤独终生。 文身一般在十四五岁时举行。 彝族少女的“换裙礼” 在大小凉山地区,彝族少女成年时要举行一 种神秘的“换裙”仪式,彝语叫“沙拉洛”,意为 脱去童年的裙子,换上成年的裙子。 彝族少女在“沙拉洛”之前,穿的是红白两色 的童裙,梳的是独辫,耳朵挂的是穿耳线 。 “换裙”仪式举行之后,就要穿上中段为黑蓝 色的三接拖地长裙,原先的独辫要改梳成 双辫,并要戴上绣花头帕,挂上耳坠。 按照当地俗规,举行“换裙”仪式时,绝不允许 任何男子在场,只邀请女亲女友参加 。 “换裙”仪式因地区不同,各有千秋。 有的地方是杀小猪,将死猪在“换裙”少女的头 上连续转几圈,以此来驱除邪恶。 然后为姑娘挂上耳坠,梳成双辩,再换新裙 有的地方则先假设一物为夫方,如树木或磨 子,然后把少女打扮成一位花枝招展的“假新 娘”,由一位成年妇女背着,围绕假设之物走 三圈,即算结婚。 举行“换裙”仪式后,少女就可以自由自在地逛 街、赶场、看赛马、耍朋友、谈恋爱了。 “换裙”是女子由童年到成年的标志,作为父 母对此都非常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