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之《论语》十则ppt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38973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之《论语》十则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新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之《论语》十则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新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之《论语》十则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新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之《论语》十则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新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之《论语》十则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之《论语》十则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之《论语》十则ppt课件.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东南)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思想核心是“仁”,即仁爱、爱人。在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提倡德治和教化。他的成就主要在晚年,晚年他致力于教育,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因材施教”。 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孔子出生地-山东曲阜尼山全貌,孔庙 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府 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孔林:孔子墓地,山东曲阜“三孔”,返回,论语属语录

2、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 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 。内 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 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 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 书”,是儒家学派的经书。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返回,论语,编撰,1. 子曰:“学而时 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 不 愠, 不亦君子乎?”,时常,通“悦” 愉快,返回,志同道合的人,了解,生气,发怒,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但,理解,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复习,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后,时常地复习它,不也高兴吗

3、?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愉快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思考:这一则主要是讲哪些方面的内容?,理解,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习方法,-学习的乐趣,-为人态度,2. 曾子曰:“吾日 三 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每天,反省,忠心、尽力(尽心竭力),真诚,传授 (的知识),温习,多次,替,办事,交往,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本则告诉了我们哪方面的内容?,个人修养,理解:我们应怎

4、样做人?,要有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做到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诚实守信,做到慎独。,3. 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 可 以 (之) 为 师 矣。”,旧的(知识),领悟,可以,凭,(这一点),做,了,下一则,返回,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复习旧课,独立思考,领悟新知。,译文,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的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做老师了。,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老师呢?,温故知新 独立思考,创新精神,4.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迷惑,有害,下一则,返回,转折连词,却,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正确的学习方法:,学

5、习与思考相结合,方能有所得。,本则所讲述的内容是?,学与思的关系,5. 子曰:“由, 诲 女 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 知 也.”,教导,通“汝” 你,下一则,认识事物 (的道理)吧,是,代词,这,通“智” 聪明智慧,固定句式:“也”译作“是”,表判断。,返回,知道,译文:,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要老实谦虚,不要不懂装懂.,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 内自省也。”,贤人 指有才能,品格高尚的人,看齐,自我反省(有没有相同的缺点),句末语气词,不译,内心,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着向他学习

6、,希望能和他一样;见到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思考:用自己的话来说如何表达这则论语的哲理?,我们应取长补短,向贤人看齐,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别人的覆辙。,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 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虚数,几个人,走,句末语气词,不译,他们的,优点 长处,跟从,下一则,返回,改正,代词,指缺点,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虚心求教,取长补短,改正不足,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 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7、”,仁义,停止,遥远,译文:,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的使命重大,路程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角度:,修身做人,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树立远大的 理想,并为之奋斗终身,死而后已。,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年,这以后,放于名词与动词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译文:,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哲理,人要像松柏那样能耐得 严峻考验,处于浊世,能洁身自好。,角度:修身做人,岁寒:比喻严峻恶劣的环境。,松柏:比喻君子,话,奉行,推己及人,仁爱待人,想要,代词,它,大概,施加,角度:修身做人,

8、译文:,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吧!自己所讨厌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哲理:,(“忠恕”是儒家仁义思想的两个方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设身处地地 为他人着想,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本课中出现的成语:,温故知新,三人行,必 有我师焉,择善而从,不亦乐乎,见贤思齐,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岁寒松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同“悦”,愉快。,多次进行自我反省,罔: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有害,齐:相同,论语巩固,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

9、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温故而知新 7、士不可以不弘毅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女:通“汝”,你,是:这,知:通“智”,聪明智慧,故:旧的知识,弘毅:胸怀宽广,意志坚定,欲:想要的,施:施加,论语巩固,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 ”来表示; 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当别人

10、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返回,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1你喜欢哪一则?,2你觉得哪一则对你启发最大?,讨论,返回,3你觉得怎样才能真正学到知识?,文言文翻译的原则,1“信” (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 不随意增减。),2“达” (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3“雅” (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

11、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文言文九字翻译法,1留(专有名词,人名等照译。),2补(补出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4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6选(根据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词义),7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通假字,8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9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 直译不通,用意译),返回,特殊句式: 1、判断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省略句: (1)可以(之)为师矣。 (2)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3、固定句式: 不亦说乎?(不亦乎:不也是吗?),课外补充阅读,子曰:“ 知 之 者

12、 不如 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待任何学问和事业)懂,的人,比不上,爱好 喜爱,以为乐 认为是乐趣,理解:,讲学习态度 (好之、乐之) 唯会寻学习乐趣,方能学大成.,子在川上曰:“逝者如 斯夫, 不舍昼夜。”,河流,(时光)流逝,像,这 代河水,舍弃,下一则,返回,一寸光阴一寸金,逝者不可追,要珍惜宝贵时光。,理解:讲学习态度,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 不倦,何有于我哉!”,记,满足,疲倦,=于我有何哉 对我来说有哪一样呢,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默记成诵,积累知识, 好学不止,热情教导。,下一则,返回,教导,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曾经,睡觉,用来,返回,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亲身实践胜于呆坐空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