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专题(总)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42629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10.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专题(总)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第二专题(总)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第二专题(总)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第二专题(总)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第二专题(总)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专题(总)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专题(总)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远古和秦朝,人们把文字书写在什么材料上?,龟甲、兽骨、 陶器、青铜器、 铁器 竹简、木牍、,缺点:十分沉重,不便于流传和收藏,丝织品,缺点:价格昂贵,难以普及。,哪种材料能克服这些缺点呢?,一、纸的发明,1、造纸术发明前的记事材料,1、造纸术发明前的记事材料 2、造纸术的发明 西汉,一、纸的发明,我国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纸,是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纸张实物。,1、造纸术发明前的记事材料 2、造纸术的发明 西汉 3、造纸术的改进 东汉 蔡伦 “蔡侯纸”,一、纸的发明,思考:蔡伦对造纸术的改进有什么重大意义?,原料易得,成本低

2、,推动了纸的普及。,1、造纸术发明前的记事材料 2、造纸术的发明 西汉 3、造纸术的改进 东汉 蔡伦 “蔡侯纸” 4、发明造纸术的意义 在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 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一、纸的发明,、发明: 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的司南。 北宋,发明了使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 武经总要:指南鱼 梦溪笔谈记载制作指南针技术。,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方向测定技术,2、应用:,北宋萍洲可谈见闻:“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这是航海用指南针最早记录。,3、传播 在12世纪末和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

3、,再传入欧洲。,4、指南针的意义,(1)指南针应用于方向测定,对于军事实践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 (2)指南针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障。,宋代主要远航路线图,三、火药的发明,1、火药来源: 2、火药的发明,炼丹,(1)商周时期,人们在冶金实践中已经广泛使用木炭。 (2)春秋战国时期,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硝石已经为人们所熟知。 (3)据说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硫磺、硝石都被列为重要的药材。对炭、硫、硝三种物质性能的认识,为火药发明准备了条件。 (4)东晋葛洪的抱朴子 仙药中已提到“

4、火药”。,2、火药的应用,(1)唐末宋初战争中已经使用火药箭,(2)北宋时除了火药箭外,还发明了火炮、火球、火蒺藜;武经总要记录了当时三种火药配方。,(3)明朝时创造了早期的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这些都是世界最先进的。,3、传播:12-13世纪传入阿拉伯国家 14世纪初,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4、影响: 火药将人类带入了热兵器时代,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1、雕版印刷的发明 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2、活字印刷的发明 北宋毕升首创,四、印刷术的进步,活字印刷的优点,1)活字占用空间不大 2)不需要大量人力刻版 3)不需要大量木材 4)提高制版

5、时效,因活字是预制的 5)活字用后回收,可反复排版 ,省工、省时、省力、省料,经济、省时省力、方便灵活、 发现错误还可以改动。,变死字为活字 , 变死版为活版,对比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 体会毕升的创新“新”在哪里?,两个“变”:,1、雕版印刷的发明 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2、活字印刷的发明 北宋毕升首创 3、活字印刷的发展 元代王祯创制木活字、转轮排字盘 明代出现铜活字(古今图书集成),四、印刷术的进步,4、印刷术的传播及影响:,传播:14、15世纪由波斯传到西方。,(1)提高了印刷效率,推进了文化的传播。 (2)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 准

6、备了条件。,小结: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西汉: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侯纸”,向东:朝鲜、日本 向西:西亚、欧洲,使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指南针,战国:司南,北宋:指南鱼,南宋:指南鱼、 指南龟,12世纪末13世纪初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对军事、经济、航海意义重大;推动近代的地理大发现,火药,唐末:应用于军事,宋朝:火药武器广泛运用,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推动欧洲火药武器发展;及采矿业、金属制造业的发展,印刷术,隋唐:雕版印刷术,北宋:活字印刷术 (毕升),向东:朝鲜、日本 向西:埃及、欧洲,为世界文明作出重大贡献,为文艺复兴运动准备条件,(l)中国古

7、代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 (2)中国古代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 (3)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 (4)中国古代科技服务于农业,西方近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工业。,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与西方近代科技相比),总结:,一、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提示: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传统、思想、对外和民族交流、科学家个人角度去分析。,思考探究:,1.源泉:我国古代人民积累的丰富的知识经验。 2.政治:中央集权制度。 3.经济: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4.政策:政府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 5.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6.对外交往: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发展也使

8、中国古代科技得以进一步发展。 7.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二、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欧洲)发展的贡献,造纸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火药:推动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 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印刷术:推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谈起四大发明这个话题,人们总爱引用鲁迅的这段话:“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1933年2月16日申报自由谈 电的利弊),思考:四大发明在本土和欧洲产生的影响大相

9、径庭,这里面原因何在呢?,总之,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导致了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以后走向衰落。,1.经济:,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封建小农经济,限制了对生产力发展的需要,2.政治:,君主专制的加强;儒学为主,实行文化专制,使对科技缺乏重视,也缺乏足够的人才,3.思想:,明清时的教育专制尤其是八股取士,使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缺乏必要的人才;,4.对外:,封建统治者推行的 “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对外交流,阻碍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5.文化传统:,中国古代“重道轻器”,轻视科技发展。,三、中国的科学技术在近代落后的原因,启示: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明清科技滞后是农耕

10、经济与工业文明较量失败的必然原因。,科技能否发挥进步作用决定于社会环境,政治:封建专制空前强化 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文化:八股取士,禁锢思想 对外:闭关锁国,阻碍交流,实战演练:1、(2013年重庆高考3题)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答案】C 【考查点】四大发明及其贡献,2.(2013年高考山东基本能力19题)古代中国的发明大多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经验和生活体验。下列与发明火药

11、密切相关的活动是 A耕作 B采矿 C铸造 D炼丹 【答案】D 【考查点】四大发明及其贡献,必修三专题二 第2课 中国的古代艺术,书法的含义:书法是以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遵循一定章法的独特艺术。,书法的特点:以自由多样的线条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达感情、气势和意境,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形态美、动态美、意境美) 。,原始社会后期,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刻画符号 ,被称为汉字的雏形。,(仓颉)仰观奎星圆曲之势, 俯察龟文鸟兽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是为古文。 王充论衡,第一环节:文字起源,甲骨文 金文 (先秦),小篆,楷书,隶书,草书,行书,(魏晋南北朝),第二环节:字体演

12、变,(秦),(汉),楷书,隶书,行书,草书,小篆,演变规律:具体到抽象 复杂到简单,朴素人生,刚正人生,随意人生,简约人生,清代书法理论家刘熙载指出:“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曲折人生,创始于秦代,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代,形成于汉末,开始盛行于晋代,起源于汉初, 成熟于东晋,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字形方正 规矩严整,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朝代,秦朝,东晋,唐朝,北宋,元代,明代,清代,著名书法家及特长,李斯是著名篆法家,王羲之备精诸体,尤擅长草书、行

13、书,号称“书圣”。,1、欧阳洵、颜真卿、柳公权分别创立楷书中的欧、颜、柳体;2、怀素、张旭则擅长草书。,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书法家,以行书出名。,赵孟頫,创赵体(楷体),文征明、董其昌,王铎草书,郑板桥融楷、隶、行书于一体,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摹本),颜体肥硕丰润、点画厚重、结构端庄雄伟、显示出雍容大度的气派。柳体则点画瘦劲、骨力遒劲、结构严谨。二人有“颜筋柳骨”之誉。,颜真卿多宝塔碑,柳公权玄秘塔碑,张旭与怀素合称“颠张狂素”。 左图为张旭草书,右图为怀素草书。,第四环节:问题探讨,在当今汉字输入电脑化、美术字库丰富多彩的时代,中国传统书法艺术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如果有,其价

14、值何在?(从各种字体的特点分析),笔墨丹青,中国画的含义:中国画又称国画,它是用毛笔、墨汁或特定的颜料在宣纸、绢等材料上的绘画。,新石器时代的绘画,是我国绘画艺术的源头。,中国画的起源:,书画同源,第一环节:探究起源,笔墨丹青,1、按题材分:,第二环节:国画分类,笔墨丹青,2、按表现技法分:,强调“意境” 讲求“以形写神”,不强调光色的变化 不讲究三维立体,笔墨丹青,江阁远眺图,山水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第三环节:名画鉴赏,文人画,元 王冕 墨梅图,集诗文画印为一体“画中有诗” 追求借物抒情写意 多描写梅竹松柏 重墨轻色,笔墨丹青,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

15、就最为突出。,笔墨丹青,文人画,郑板桥 墨竹图,彩陶画,萌芽成熟(造型准确线条流畅,色彩绚丽),帛画,绘画理论推动绘画发展特点:以形写神,顾恺之,吸收外来风格,展、阎、吴 敦煌壁画,宫廷画、风俗画 画学兴起,张择端,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王冕、徐渭、郑板桥,根据表格阅读课文谈谈我国绘画发展基本脉络,笔墨丹青中国画,写意画,清明上河图,1、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秦汉魏晋南北朝的乐舞百戏 隋代的四方散乐,唐代的杂技歌舞 宋代杂剧与南戏 元杂剧-推向成熟 明朝地方戏曲-昆曲 流传甚广 清朝京剧-国粹,四、京剧的出现,2、京剧的形成: a、乾隆末年 b、道光年间 3、京剧的发展

16、: a、同治、光绪年间 b、民国以来:,徽剧戏班进京演出,“徽汉合流”京剧,成熟“同光十三绝”,走向世界,京剧的特点 形成:徽剧与汉剧相互融合,并吸取昆曲等其他剧种的艺术优点而成 1、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用京胡、二胡、笛子、唢呐等管弦乐器和鼓、大锣等打击乐器伴奏; 2、角色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3、继承古代戏曲载歌载舞的传统,以唱、念、做、打为手段,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体系。 4、表演有一定程式,采用虚拟性动作,把生活中实有事物通过抽象的表演,得到艺术再现,取得虚实结合,形神兼备的效果。,2.京剧的魅力,魅力之一:服饰、脸谱与布景工艺与舞台艺术,魅力之二:唱与念 音乐艺术,魅力之三:做与打

17、武术杂技与形体艺术,第三环节:问题探讨,京剧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的国粹和戏曲精华。随着时代的发展,21世纪的人们对京剧有三种不同的态度: 认为京剧难以反映现实,主张让它自然消亡;认为京剧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应原封不动的保存; 认为对京剧应倍加珍惜,更应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你赞成哪种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思考与讨论:“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是对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现实的反映”,试以中国古代文学、绘画为例举两例说明。,1、唐朝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繁荣唐蕃关系友好,吸收印度、波斯等外来风格(游春图、步辇图、送子天王图),2、宋代城市商业繁荣风俗画流行(清明上河图,

18、3、元明清时期,专制主义强化,文人得不到重视,受到钳制文人以画写意,表达思想,文人画产生。,4、佛教盛行敦煌莫高窟的壁画,(2013年江苏高考2题)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观察右侧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A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 B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 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D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 【答案】D 【考查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2013年四川高考1题)书法以自由多样的线条艺术表现情感和意境。下列作品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是 A B C D 【答案】D 【考查点】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2013年

19、高考全国卷28题)“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答案】B 【考查点】京剧的产生,第三节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诗经 楚辞 汉赋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一、诗经: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1、时间:西周初年至 中叶,约500年, 共计305首诗歌。,2、内容:1)风精粹 反映下层人民生活,也揭露阶级压迫和剥削。 名篇: 、伐檀,2)雅:是周王朝王城所在地的诗歌;分为 和 两部分。 名篇: 、公刘、 等。,3)颂:是国王和诸

20、侯用于 和 的乐歌,主要是对祖先和当权者功德的歌颂。 分为: 、鲁颂、 三部分。,春秋,硕鼠,小雅,大雅,生民,大明,祭祀,重大典礼,周颂,商颂,3、特点: 句式: 语言:丰富多彩,音节和谐, 艺才感染力极强 创作风格: 4、地位: 奠定了中国文学 传统的基础 被后世列为,现实主义,四言诗体或间以杂言,现实主义,儒家经典,诗经: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二、楚辞的魅力,产生:在公元前4世纪产生于南方 国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创造。,特点: 的创作手法,感情奔放。 句中使用 方言, 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 句式比“诗经”较为灵活,楚,屈原,浪漫主义,楚国,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

21、原,地位:战国时期 政治家和思想家, 是楚辞作者的杰出代表。,代表作品:政治抒情长诗: 。 组诗: 想象丰富,文辞清婉。 大胆怀疑精神, 描绘流放经历。,政治抱负:追求“ ”:即修明法度、举贤授能, 变法图强,富国强兵。,离骚的地位:人们称楚辞体为“ ”; 文学史上常以“ ”(诗经),“ ”并称;对后世文学产生巨大影响。,楚国,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美政,骚体,风,骚,三、两汉:汉赋,1、特点:赋是从 诗演变而来的 和 并用的文体。继承了先秦诸子散文巧文多智的特色。,2、西汉时期的赋,西汉早期:贾谊的 、 等 都借物抒怀,意境深沉。,汉武帝时:赋的创作走向全盛阶段。,艺术特征:以气势恢弘、

22、为主要特征。,主要代表:司马相如的 和 等。,西汉后期:最著名的赋作家是 。,3、东汉时期的赋,主要作家: 、 。,风格变化:东汉后期 大赋渐少,小 赋兴起摆脱了长篇赋文辞铺张的弊病,骚体,散文,韵文,吊屈原赋,鵩鸟赋,辞藻华美,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班固,张衡,王勃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 陈子昂 李白 杜甫 王维 孟浩然 岑参 高适 王昌龄 王之涣 李颀 白居易 刘禹锡 韩愈 柳宗元 李贺 杜牧 李商隐 贾岛 王翰 张谓 刘湾 崔颢 元稹 贺知章 皇甫冉 祖咏 王翰 钱起 綦毋潜 常建 孟郊 卢纶 李益 张继 韦应物 李坤 陈 陶 马戴 杜荀鹤,初唐:陈子昂、初唐四杰 (王、杨、卢、骆) 盛

23、唐:李白、杜甫; 孟浩然、王维(田园诗); 高 适、岑参(边塞诗) 中唐:白居易、韩愈、柳宗元、 刘禹锡、李贺 晚唐:李商隐、杜牧 (时称“小李杜”) ,诗仙,诗圣,四、唐诗诗歌鼎盛时期,1、繁荣原因(时代背景),政经基础:国家统一,国力强盛。,文化政策:开明开放的文化政策; 科举制度的实行,“以诗取仕”的推动。,交流加强:民族之间的交流:唐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 发展,各民族间的融合和南北文化交流 中外之间的交流:开放的对外政策,(4)经济上:社会经济的发展,(5)个人因素:唐诗的繁荣也是诗歌本身不断发展 变革和大量诗人勇于创新的结果。,2、代表人物:,盛唐时期“ ”李白, 诗人。,“ ”

24、、“ ”抒发了他的怀才不遇的愤懑。,“ ”等透射出古典诗歌荡人心魄的浪漫情怀。,由盛转衰“ ”杜甫,其诗被称为“ ”, 诗人。,“ ”“ ”笼罩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七律 、登高; 五律 、月夜凝重工整,堪为律诗典范。,诗仙,行路难,多歧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诗圣,诗史,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三吏,三别,秋兴八首,春望,五、宋词,1、产生:由民间流行的 歌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诗歌 体裁, 朝在民间已产生, 朝辉煌。,2、发展:,唐朝五代:唐朝白居易,晚唐五代“花间派”词人韦庄, 南唐李煜。,北宋时期:词发展走向辉煌,是宋代文学的标志。,主要词牌: 、 、 。,主要词人:婉约

25、派代表 其词在宋元时代流传最广。,豪放派代表 打破诗词界限,使词走向广阔社会人生。,南宋时期:社会变迁,国运式微,婉约派代表 其词蕴含对国家兴亡沉痛感慨。,豪放派代表张元干贺新郎 , 张孝祥六州歌头 , 豪放词派集大成者。,长短句,唐,宋,菩萨蛮,蝶恋花,念奴娇,柳永,苏轼,李清照,梦绕神州路,长淮望断,辛弃疾,3、宋词兴盛原因,经济: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 为词曲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宋代词苑,阶级:市民阶层扩大,要求丰富娱乐生活, 更适应了市井生活的需要。,政治:宋朝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词更能表达作家的思想情感。,1、元曲的含义分杂剧和散曲,元杂剧: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

26、术形式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又称北曲或北杂剧。 (2)散曲:金元时期北方民间兴起的一种新诗歌体裁。 影响:是诗体的一次解放,对后来的诗歌与戏曲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杂剧代表人物: ,表演场所:“ 瓦肆 ”,“ 勾栏 ”。,兴盛原因:城市经济复苏,市民阶层的壮大; 统治阶级燕乐的需要。,六、元曲,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七、明清小说,1、元末明初古典小说产生,原因:在宋元 基础上,产生 形式的长篇白话小说。 小说是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代表:罗贯中的 ,施耐庵的 ,意义:为后来 小说和 小说的创作树立楷模。,2、明朝中叶时期古典小说黄金时代,长篇白话小说,原因:手工业和商业繁盛,商品流通

27、扩大; 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和文化心理需求。,代表:冯梦龙的 , 神魔小说 , 吴承恩的西游记。,意义:表现出要求 , 冲破传统思想束缚而积极进取的精神。,话本,章回,三国演义,水浒传,历史演义,英雄传奇,东周列国志,封神演义,个性解放,章回,短篇白话小说,内容:描写社会风俗与人情世界。,代表:冯梦龙的“三言”( , , ),凌濛初的“二拍”( , ),意义:真实生动反映明代社会生活。,3、清朝时期描摹人生世情方面更为成功,前清小说,内容:描摹人生世情。(比以前更为成功),代表:吴敬梓的 ,曹雪芹的 ,蒲松龄的 ,明清小说,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儒林外史,红楼

28、梦,聊斋志异,晚清小说,原因: 的影响。,内容:反映近代政治生活。,代表:四大谴责小说, 、 。,官场现形记,改良主义,明清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老残游记,政治: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各种社会矛盾加深,一些文人对社会不满,明清小说繁荣原因,经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文化:印刷术不断完善,社会识字率普遍提高;在宋元话本基础上,阶级: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古典文学体现的发展趋势?,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历程:,逐渐平民化、通俗化,中国古代任何一个朝代(无论是统一的还是分裂的)在文学上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这说明文学的实质是什么?我们可以用什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解释?,中国古典文学

29、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总结提升:,(2013年高考大纲全国卷15题)窦娥冤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水浒传颂扬农民起义英雄杀富济贫。这反映了 A封建社会的腐朽没落 B“异端”思想影响广泛 C普通民众的理想与愿望 D商业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答案】C 【考查点】明清小说,(2013年高考全国卷27题)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答案】C 【考查点】明清小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