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讲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下).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42722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2.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十四讲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第二十四讲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第二十四讲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第二十四讲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第二十四讲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十四讲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十四讲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下).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十四讲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下),一、 “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 二、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一、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 共同心愿,(一)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的由来,香港概况 位于中国南部珠江三角洲出海口以东,整个区域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及有关海岛,面积为1099平方公里。香港现有人口680多万人,其中97%为中国人。,香港,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原属广东省的一个小辖区,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及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占据整个香港地区。,澳门:,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但葡萄牙人通过进入、租居和侵占等手段,占据澳门400多年,澳门这个弹丸之地在发展过程中构筑了

2、一个具有独立运作方式的社会、政治环境,一个超小型而又多变化的经济体系和中西文化交汇的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台湾:,位于中国大陆架的东南缘,是中国第一大岛,总面积3.6万平方公里,现有人口2053万,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6%。,台湾:,在近代史上,虽然台湾曾经先后被荷兰、西班牙、日本侵占。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我国恢复了对台湾的主权,台湾同胞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但是,由于国民党当局的负隅顽抗和倒行逆施,使台湾在近几十年的时间里又脱离了祖国。,问题: 香港、澳门、台湾问题,是属于什么性质的问题?,香港、澳门问题: 属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占我国的领土问题; 台湾问

3、题: 是我国解放战争遗留下来的内政问题。,2、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历史上,中华民族虽然有过分分合合、政权更替的过程,但反对分裂、坚持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邓小平说:统一问题,“这首先是个民族问题。凡是中华民族子孙,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分裂状况是背离民族意志的。”,3、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历史发展充分证明,只有统一,国家才会强盛,经济才会繁荣,人民才会幸福;如果国家分裂,民族纷争,祖国就会贫弱,人民就会遭殃。 统一祖国,是全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也是全国人民共同的历史使命。,二、“一国两制”的

4、形成与发展 毛泽东、周恩来有关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是“一国两 制”构想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准备。,1、毛泽东的和平统一思想,50年代,毛泽东多次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政策,概括起来如下: (一)省亲会友、来去自由; (二)既往不咎、立功受奖; (三)国共合作、爱国一家; (四)和平解放、互不破坏。 问题: 当年为什么不解放香港、澳门、台湾?,周恩来提出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一纲四目”,“一纲”:台湾必须回归祖国。 “四目”: (一)台湾必须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由蒋决定; (二)所有军政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由中央拨付; (三)台湾的社会改革从缓,待时机成熟,协

5、商解决; (四)双方互约不派人进行破坏对方团结之事。,周恩来重申: “如果可能的话,中国政府愿意同台湾地方的负责当局协商和平解放台湾的具体步骤” ;我们愿意在他们认为适当的时机,派遣代表到北京或其他适当地区,同我们开始这种谈判。,毛泽东与周恩来的这些观点,实际上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初步构想。,二、“一国两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基本形成阶段(19791981年),1979年元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1981年,叶剑英提出了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九条方针”,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发表了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讲话。指出国家实

6、现和平统一后,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等等。 叶剑英的讲话,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明晰化。,(二)形成阶段(19821984年) 1982年1月,邓小平指出,叶剑英提出的九条方针,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982年9月,邓小平指出,中国政府准备用“一国两制”的办法来解决香港问题。 至此,“一国两制”构想明确形成。,1983年,邓小平提出和平统一的“六项主张” (一)台湾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 (二)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一个适当的方式,建议举行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和地方谈判。 (三)不赞成“完全自治”的提法。自治应有一

7、定的限度,条件是不能损害统一的国家利益。 (四)“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是不现实的。 (五)坚持一个中国,制度可以不同,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六)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与大陆不同的制度,可以有其他省市自治区所没有而为自己所独有的某些权力。司法独立,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中央政府还要给台湾留出名额。,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把“一国两制”概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三)实践阶段(1984) 1、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发表。 2、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8、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着手起草。 3、1987年,中葡政府发表联合声明。 4、1990年,正式批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5、1993年全国八人大一次会议通过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三、“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一)实行“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中国” 1、“一个中国”的含义 2、承认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国两制”的核心、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 3、香港、澳门和台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二)“两种制度”,“一国两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 1、“两种制度”的含义 2、两种制度在国家内部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3、“一国两制”的实施具有长期性、稳定性。,(三)港、澳、台地区实行高度自

9、治 1、设立特别行政区。 2、享有立法权、行政管理权、司法权和终审权。 3、可以同外国发展经济、文化关系。,四、 “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一)“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 1、1982年,邓小平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话。 2、1984年,中国和英国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3、19841996年,中英就香港过渡问题进行了近30轮的谈判。 4、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通过。 5、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区 旗,区 徽,(二)“一国两制”在澳门的实践 1、1987年,中国与葡萄牙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2、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通过。 3

10、、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三)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最终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1、中国政府在解决台湾问题上的转变 (1)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时期(建国后到1955年) (2)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1955年到1978年),1949年12月7日,国民党宣布退守台湾,国民党“政府”迁至台北,海峡两岸从此再度隔绝,1950年3月1日,蒋介石在台北宣布继续行使“总统“职权。,1950年5月16日,蒋介石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 1950年6月27日,杜鲁门下令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止对台湾的任何进攻“。 1953年1月1日,蒋介石发表告同胞书,叫嚷军事

11、第一,反攻第一,“复国雪耻“。,1954年12月2日,美国同蒋介石集团签订了所谓的“共同防御条约“。 1954年12月8日,周恩来发表声明,指出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是“非法的,战争的条约“,2、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与纲领 (1)台湾问题的性质决定了基本立场是祖国的统一 (2)“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3)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4)台湾不能无限制地拖延下去,美国一贯干涉台湾事务,1950年,美国派军舰进入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1954年12月,美国与台湾达成共同防御条约,形成军事同盟,美国答应承担“防卫”台湾和澎湖列岛的责任。中美建交后,美国被迫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

12、,结束与台湾的外交关系,终止共同防御条约。,与台湾关系法,(一)美国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是基于台湾的前途将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这样的期望;(二)美国认为以非和平方式包括抵制或禁运来决定台湾前途的任何努力,是对西太平洋地区的和平和安全的威胁并为美国严重关切之事;(三)美国将向台湾提供防御性武器;(四)美国要使台湾保持抵御危及台湾人民的安全或社会、经济制度的任何诉诸武力的行为或其他强制形式的能力。,美国的“双轨”政策,1981年里根当选美国总统,执政后对华推行“双轨”政策,一面继续发展中美两国正常关系,一面又要充分实施美国的对台湾关系法。美国企图保持两岸“不统”、“不独”、“不战”、“不

13、合”,以此作为美国对台湾政策的核心。,2000年2月1日 ,美国众议院通过“台湾安全加强法”。,台 独 问 题,李登辉在巩固政权之后,便公开否定“一个中国”的政策,为推行“台独”政策,在国内以实现“民主化”为名,以总统选举、修宪等形式推动台湾独立的进程;另一方面,以“金钱外交”为手段,扩展所谓“台湾国际生存空间”,妄想实现“台湾重返联合国”,谋求台湾成为具有国际人格的独立政治实体,其实质是制造“两个中国”。,陈水扁,80年代下半期开始,把“台湾独立”作为奋斗目标的民进党大幅度进入台湾当局的执政阶层,2000年台湾举行“总统”大选,民进党主席陈水扁当选。陈水扁上台之初,中国政府采取“听其言,观其

14、行”的方针,但是,从陈水扁执政后的言行来看,陈水扁拒不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声称“台湾已经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他采取“以拖待变,联美拒统”,在“台独”的不归路上越走越远。,五、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为推动祖国统一大业提出了八项主张,进一步贯彻了“一国两制”理论,确定了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纲领。,2005年胡锦涛就新形势下 发展两岸关系提出的四点意见:,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第四,反对“台独

15、”分裂活动决不妥协。,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而共同奋斗,(1)汪辜会谈,九二共识。 1992年1月,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基会会长辜振甫举行会谈,达成“九二共识”。 要点: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2)努力争取和平统一,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中国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两岸同胞理应携手维护好、建设好我们的共同家园。台湾任何政党,只要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流对话、协商谈判,什么问题都可以谈。我们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

16、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连宋访问大陆,2005年4月26日至 5月3日,国民党代 表团访问大陆。,2005年5月5日至13日, 亲民党代表团访问大陆。,2005年5月12日,胡锦涛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举行会谈。,2005年4月29日, 胡锦涛与国民党 代表团合影。,(3)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用法律形式粉碎一切图谋分裂祖国的阴谋,保证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反分裂国家法规定: “台独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 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 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

17、去的重大事变, 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 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 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党的十七大强调:当前,“台独”分裂势力加紧进行分裂活动,严重危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同胞要共同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任何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必须由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共同决定。我们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三通”“四流”,三通“通邮、通航、通商” 四流“进行经济、科学、文化、体育交流”,“国家要统一,民族要复兴,台 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炎黄 子孙的共同愿望,相信经过全国各 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困难一定能克 服,祖国统一一定能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