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全).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42739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48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全).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本单元有两条主线: 一是早期政治制度,包括王位世袭制、分封制与宗法制;宗法制关于血缘和亲情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一知识点在近年来的高考中层出不穷,需要深入理解其内核。 二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贯穿本单元始终的常考知识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皇权与相权之争及结果,注意从宏观角度把握含义、发展历程、演变趋势及评价。,本考点在复习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进行纵向和横向角度比较。如复习春秋战国政治制度时,可以联系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经济、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把握春秋战国的阶段特征。比较中国古代

2、政治制度与希腊民主制度。复习明清政治制度时,可以联系西方世界进行比较。 二是区分几个易混概念。如分封制与宗法制,中国的内阁与近代英国的内阁,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考向瞭望,课程标准,一、夏、商的政治制度(奴隶社会),1、夏的建立 时间:(公元前2070年) 创立者:禹 特点: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意义:标志着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2、禅让制: 含义:原始社会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 标准:贤能 被认为是古代社会理想的政治模式 尧-舜-禹,3、王位世袭制 开始于启 “家天下”的局面形成 传承方式:商朝有:父子相传,兄终弟及 评价: 取代禅让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阶级对立的

3、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它是社会进步的重大体现。 但无法保证王位继承人的才能与品德,从而容易产生腐败与暴政。,4、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 相、卿士 、卜 地方:侯 伯 5、夏商政治制度的特点: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见P4卜辞) 王权尚未形成独裁(见P5学思之窗),(1)背景: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并实行分封制。 (2)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统治。,(3)内容:分封:周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 被封诸侯的义务:要服从周天子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被封诸侯的权利:爵位世袭、对卿

4、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周先后分封的重要诸侯国有:P5,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与宗法制紧密结合,使西周贵族统治阶层内部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形成以周天子为首的等级制度和从属关系 。它调节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使西周成为一个强国。,(4)作用:,分封制促进了诸侯国势力的迅速发展,统一的奴隶制度在各诸侯国得以建立和发展,这是奴隶制经济繁荣的政治基础。 开发边远地区,传播了中原文化,加强各地经济文化交流,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5)消极影响: 由于分封制下地方诸侯王有较

5、大的独立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地方诸侯王的势力不断扩大,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弱,地方争夺土地和人口的战争不断,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由此而引起,造成国家分裂,人民悲苦。,(6)瓦解原因: a分封制本身的弊端随时间的推移而日益显露出来 周王直辖地越来越小,一些诸侯国势力越来越大。维持分封的宗法血缘纽带松弛,加之周王室的衰微,导致分封制在西周末年以后遭破坏,战国时各诸侯国变法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郡县制,废除了分封制。 b瓦解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封建经济的发展,奴隶制经济的衰弱,奴隶制度的经济基础(井田制)的瓦解。,三.宗法制(宗族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双重属性),(1)目的:解决贵族

6、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以保证王权的稳固。 (2)内容: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最大特点)。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家族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隶属关系。 确立严格的大宗与小宗体系,嫡长子传宗继统,这个系统称为大宗,嫡长子的同母弟和庶母兄弟为小宗;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如诸侯王对周王为小宗,但在本诸侯国就是大宗。天子是绝对的大宗。,(3)作用: 宗法观念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思想观念之一。 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 密切结合在

7、一起。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与分封制相结合,形成了等级森严的政治制度,巩固、完善了西周的奴隶制度和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表现就是分封制,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4)与分封制的关系:,在封建时代,宗法制继续发挥着作用,在政治上,作为皇位世袭传承的依据,但除了皇位继承之外在政治权利的分配上不起主要作用,这与早期政治制度不同,在西周的奴隶制度中,从周天子到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在思想观念,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宗族观念。,礼乐制度

8、为了巩固统治,西周统治者实行了分封制,为了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实行了宗法制,为了维护宗法分封制,制定了礼乐制度。,西周时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的肉食种类: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和大夫五鼎、士三鼎。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西周时已有表示等级制度的规定,即周礼。,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是为了维护哪一制度?,宗法分封制度。,4.中国早期(夏、周、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3)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完备的行政管理制度(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巩固奴隶主的统治。 (4)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宗法制和分封

9、制中,宗法制为政治制度的核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维系“集权”政治,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 (5)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考向瞭望,课程标准,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含义: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基本的政治制度。 封建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制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是相对地方分权而言,指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2)形成原因: A经济上:封建的经济基础即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所决定,自然经济

10、的分散性,要求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维护社会的稳定,保证生产的发展。 B政治上: a地主阶级需要一个强大有效的政权制度维护统治。 b对早期政治制度的继承、发展和反思 c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废除了分封制。 d秦灭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C思想上:法家的集权理论是产生的思想基础。 D地理环境角度: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农业为主,属于辽阔领域精耕细作型经济区域。,二、皇帝制度,(1)内容: 权力高度集中,是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天下大权,集于中央;中央大权,集于皇帝。 皇权至上,是皇权高度集中的标志。总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立法、司法等一切大权,有权任免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

11、皇帝独尊。称皇帝,创制“皇帝”等一系列专用称号,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 皇位终身、世袭。嫡长子继承制,(2)评价:,皇帝制度是秦始皇创建的用以维护最高封建统治者尊严和权威的一项政治制度,以皇位世袭显示权力不可转移,以皇权至上显示地位不可僭越,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内容。,皇帝是封建国家权力的最高主宰,是维护“家天下”的重要保障,为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的来看,在我国封建社会的特定时期,皇帝制度在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统一、封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反抗外来侵略等方面,起到一定的进步作用。 但是,皇帝制度的发展,造成了极端腐败的封建专制,加强

12、了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对人民的精神束缚,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中国历史上又起着极大的消极影响。,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太尉是秦朝中央三个最高官职。 丞相是皇帝的第一助手,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御史大夫地位相当于副丞相,负责掌理图籍、奏章、下达诏令和监察百官。太尉是秦朝最高军事长官,负责全国军事事务。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后世称“三公”。,三、中央官制三公九卿 (1)设置及其职能:,“三公”之下为“九卿”,是指“三公”以下中央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主要官职。 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负责宫廷警卫;卫尉,主管宫门屯卫;太仆,负责宫廷车马;少府,负责皇室

13、财政;廷尉,负责司法;典客,负责外交和少数民族事务;治粟内史,负责粮食和财政;宗正,负责皇室事务。,(2)三公九卿的地位及作用: 三公九卿,是秦代中央政治制度的主体,是绝对受制于皇帝并代行皇帝政务的最高权力机关。“三公”是中央机关的首脑,九卿为中央政府各部门的主要行政长官。三公九卿在地位、职责上互不相属,互相牵制,最终使军国大权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 在军国大事决策中,要由三公九卿进行朝议,再由皇帝决断,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3.郡县制的推行 (1)背景: 郡县制度是春秋战国时期以来逐步形成的地方行政制度。秦始皇为了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和巩固国家大一统的局面,在

14、全国范围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2)实施: 秦朝在全国始设36郡,后增至40余郡,郡下设县。,(3)职能:郡,为秦朝中央政府管辖下的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郡设郡守,郡守主持全郡政务,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郡下设县,县置县令(人口不满万户的县级长官称县长) 。郡县官吏都由皇帝任免。县以下是乡、里等基层行政机构。 (4)作用:郡县制的全面推行,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金字塔般的统治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间接直接),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和国家的统一,对于社会稳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起了积极的作用。,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 共同点:都属于统治和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 在周朝以分封制为主,

15、从秦朝统一全国起,以郡县制为主,也有分封制存在,但与先秦的分封制不完全相同。 区别在于:中央与地方的制约关系及地方权力的大小。 (理解)在分封制下,被封者的爵位和领地等都是世袭的。虽对上承担一定的义务,但独立性很大,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在中央政权力量衰弱时,被分封者就称霸一方,形成割据称雄的局面。而在郡县制下,郡县长官都是中央的派出机构,权力集中于君主一人手中。郡、县两级官员按能力选任,打破了贵族制下的血缘关系。对居民管理主要按地域划分,进一步清除了氏族制残余。,(1)从地方官员产生的方式和选官的依据上看,分封制下诸侯国的国君按血缘的亲疏分封世袭;郡县制下郡县的长官由朝廷依据才能任命,有一

16、定的任期,与血缘无关。(2)从地方官员拥有的权力看,分封制下诸侯国国君在自己的封国内拥有军权、财权和人事权;郡县制下郡守、县令只有行政管理权,军权、财权、人事权都直属中央。(3)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来看,分封制下中央对地方实行间接管理,地方高度自治,与中央联系不是很密切;郡县制下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中央与地方联系紧密。 (4)从对于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的作用来看,两种制度都曾在一定时期内维护了国家统一,但从长远来看,分封制在制度设计上具有致命的缺陷,不可能长久地保持国家统一,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巨大进步。,4、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1)封建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制同步产生并结合,是

17、中国封建社会一开始就有别于西欧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 (2)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绝对君主制)。地方无条件服从中央,中央无条件服从皇帝。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存在两对基本矛盾: 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其斗争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削弱; 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其斗争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后被取消。,(4) 专制政体,人治高于法治。 (5)宗法关系的参与严重影响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观念渗透到国家政治制度中。 (6)政权与神权相结合,以神权作为政权合理性的依据。 (7)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儒家学术思想长期影响古代政治制度。 (8) 经

18、数千年发展,从没间断,具有长期的历史延续性。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宗法血缘关系 思想专制 神权和伦理道德体系的紧密结合。,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的历史作用及影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到封建社会的后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消极作用逐渐增大。具体表现在:,(1)积极作用 在封建社会早期,上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需要,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有利于防止分裂割据,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 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兴建大型工程,奠定了中华文明

19、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 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有利于民族融合。,经济上: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朝中后期以来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压制了新生产关系的成长。 政治上: 空前强化的封建专制统治极易形成暴政; 长期以来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地位,民主政治无从发展,新兴社会因素的发展亦受到压制和打击; 形成了长期的人治传统,派生了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极易出现政治腐败局面。 思想上:专制主义制度必然导致对思想文化控制的加强,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更使得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被绝对禁止和封杀。,(2)消极作用,第3

20、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考向瞭望,课程标准,1.从汉至元的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两汉 郡县制和封国制并行 目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形成历史因素:对秦朝灭亡历史的错误反思的结果 影响:后来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构成威胁,出现了“王国问题”,削弱了中央集权。 解决:景帝“削藩”,七国之乱。 武帝颁布“推恩令”,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众建诸侯而少其力”,(2)唐朝中期 唐玄宗时,在地方设立节度使 a藩镇割据表现: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平息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扩大。 b地方藩镇形成割据的原因: 政治权力:地方节度使在政治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经济上控制

21、着财权,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力。因此力量不断壮大,逐渐形成割据局面。 经济根源:封建自然经济的封闭性,自给自足的特征是地方割据的经济根源。,(3)北宋 A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唐以来的历史教训) (军事)收精兵:杯酒释兵权;禁军制度,将各地方军精锐选入禁军;禁军的半数拱卫京师,另一半驻守各地,“强干弱枝”、“内外相制”。 (行政)削实权:削弱或剥夺宰相、节度使、州郡长官和武将的权力。在地方表现为,派文臣任知州,设通判监督知州,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报。 (财政)制钱谷:在各路设立转运使,规定地方赋税留下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由转运使全部运送中央,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B作用与影响: 积极:改变

22、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消极: a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造成北宋的积贫积弱。 b过度限制地方权力,不利于国家的整体发展。 c造成行政效率低下,(4)元朝的行省制度(明朝。) 内容: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下设路、府、州、县。西藏地区由中央宗教机关宣政院直接管辖;设宣慰司管辖边远少数民族地区。 影响: a行省制度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在郡县制基础上的新发展,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的基础;P13最后一句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特别是台湾、西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对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起了积极作用; c把各族人民统一在一个中央政府管

23、辖之下,便于民族间的友好相处和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5)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特点: a在郡县制的发展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和制约,而地方则要求有充分的独立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存在。 b历代统治者总是采取调整地方结构和限制地方权力的措施以加强集权统治。在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中央的权力不断得到加强。 c地方行政受到多方面限制,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这种情况在宋、明两代尤为突出。 d我国的地方行政制度,自秦朝实施郡县制度以来,逐渐发展和完善。,影响: a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方面发挥了良好的

24、作用). b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c有利于民族融合,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d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e对于中国后世政治制度的演变也起到重要影响。 f有利于中华文明的长期延续和不断传承 g地方行政受到多方面限制,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不利于国家整体的发展。,2.从汉至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两汉时期 A演变: 汉初,继承秦朝的三公九卿制,无为而治,休养生息丞相位高权重(行政 司法 决策) 西汉武帝时期实行“中外朝”制度。目的是加强皇权削弱相权,也是为了实施有为之治创造条件。作用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盛。 B汉代政治制度的特点:重新加强

25、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将儒家思想改造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需要的指导思想并使之成为统一思想的工具。,(2)魏晋时期: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形成。 (3)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内容:隋唐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管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政令,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责具体执行。 运作程式:中书省(政令草拟)门下省(政令审批)尚书省(行政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作用: A.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 整而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皇权专制体制下的官员的集体协作) B.三省的分工

26、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4)宋初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原因:吸取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 措施:(二府三司制) 二府: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其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 三司: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权;中央设立枢密院,枢密使掌军权;杯酒释兵权 。 作用:a分割,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权得到加强。 b官僚集团臃肿,三冗积贫积弱,行政效率低下。 P14学思之窗材料反映了皇权和相权之争,二者此消彼长的关系,(5)元朝 内容: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行使相权;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特征:元朝是少数民族政权,疆域广阔,因而 a以中书省和行省强化集

27、权 b民族压迫,强化蒙古族的统治地位 结果:在后期宰相权力越来越大,制约了皇权。,3、古代的选官制度 选官制度建立的目的:强化专制统治,重视集纳人才以充实执政集团,提高行政效率。 封建社会各个时期选官制度建立的(共同)作用:对维护地主阶级封建统治,促进封建社会发展起过巨大的作用。 1、选官制演变的四个阶段: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隋唐创立、完善宋代发展明清进入困境),2、发展演变: (1)世官制先秦(贵族世袭) (2)察举制汉朝: 形成:西汉时建立和发展。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的按品行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后由于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逐渐由地方士族所支配。 特点:是一种由下而上的选官制度,以官

28、举士(举孝廉),来源基层 影响:察举制拓宽了选官渠道,为封建政府提供了更多人才;注意德才兼备,利于形成良好社会风气。但随着士族势力的发展,门第声望逐渐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平民及庶族地主难以参与。,(3)九品中正制魏晋: 形成:曹魏时曹丕建立,将人才划分九个等级,由中央有名望的官员考评,授予相应的官职的一种制度,是对汉代选官传统的延续。但到魏晋之交,因大小中正官均被各个州郡的士族所垄断,他们在评定品级时,偏袒士族人物,九品的划分,已背离了“不计门第”的原则。 特点:是一种家世、才能并重的选官制度。 影响:九品中正制的实行,有利于政权得到地方士族的支持,也为士族长期操纵政权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不利

29、于选拔真才实学。,(4)科举制隋唐至1905年 A形成和演变:隋朝创立,唐朝完善,宋元沿用发展;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时期,同时八股取士逐渐使其丧失其进步性;晚清(1905年)废止。 隋朝: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朝:唐太宗时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增加取士人数,还首创武举和殿试。 明清:从四书、五经中命题,只准用程、朱理学的观点,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卷须用八股格式,即八股取士。 1905年清政府被迫废除了科举制。 B特点:用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根据成绩择优录取,使仕途开放,门第不高但有才干的庶族地主也能参予到统治集团中

30、来。,先秦时期,官职世袭,被限定在 贵族范围,其他人一般没参政机会,汉,魏晋南北朝,以官举士 来源基层,中正评定 授官依据,有利于政权得到地方士族的支持,成为士族把 持政权工具不利于选拔真才实学,隋唐宋明清,择优录取 仕途开放,。,利于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以官举士,易任人唯亲;平民及庶族地主难以参与。,血统、出身,品行、孝廉,门第,才学、成绩,C对科举制的综合评价 积极作用: 它产生于士族门阀衰落和庶族地主兴起的背景之下,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起到了抑制门阀的作用。 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国家,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荐举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体现了社会公平公正,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31、。 对西欧文官制有示范作用。 扩大了官吏的来源,使中小地主凭借自己的才学通过考试步入统治阶层,扩大了统治基础,稳定了社会局势。 推动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它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科举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政府,加强了中央集权。,消极作用: 科举制度维护了封建统治,是造成中国封建社会漫长的因素之一。 后期极大的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压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中国传统的科技不能发展为近代科学技术,也阻碍了思想的进步,阻碍了社会进步。 阻碍了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造成士人精力集中于应付考试,忽视了学问的实用性。 其种

32、种弊端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高度强化的产物,也是专制制度不断加强的措施手段。,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考向瞭望,课程标准,1.宰相制度的兴衰 (1)秦统一全国后,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宰相制度形成。 (2)汉武帝时实行中外朝制度,削弱相权。 (3)隋唐时确立三省六部制,使相权一分为三,相互制约和监督。 (4)北宋时期以中书主政,枢密掌军,三司理财,参知政事分割行政权,进一步分割相权。 (5)元朝相权得到加强。 (6)明1380年,罢中书省,废丞相,宰相制度遂废。,2.宰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 a宰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根源) b行省制度的废除加强了相权 c胡惟庸案(直接) (2)措施:废

33、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影响:皇帝掌大权,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有助于君主独裁专制;社会兴衰维系于皇帝个人素质,则加剧政治的腐败,也造成了明朝后期宦官专权的局面。,3.内阁制的创立 (1)原因:为减轻皇帝沉重政务负担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2)确立: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他的侍从顾问。明成祖时,确立内阁制度。明宣宗时,又授予内阁大学士替皇帝起草批答奏章的票拟权。明英宗时,票拟制度化 (3)职权及特点:是一个由皇帝的顾问内侍机构,专责票拟,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票拟的采纳与否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34、(4)影响: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受制约的皇权,必然走向腐化,激化了社会矛盾,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4.明朝内阁与西方内阁的区别 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而西方内阁是权力民主的象征,它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并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 5. 内阁和丞相的区别 性质上:丞相是法定的国家最高行政官员,而内阁是皇帝的侍从顾问机构。 职权上:根据制度,内阁大学士拥有票拟权,丞相拥有行政权和少量决策权 权力来源:虽然内阁大学士有时权倾朝野,但那权力来自于皇帝的信任,丞相的权力则来自于制度。 与皇权的关系:相权对皇权既是辅助又是制约,而内

35、阁是皇权加强的表现和工具,不具有制约作用。,6、君主专制制度的顶峰 (1)议政王大臣会议 由满族上层贵族组成,是清初最高权力机构,“诸王大臣签议既定,虽至尊无如之何”,使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2)南书房的设置 原因:为了强化君主专制,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 职权:康熙时期,在宫内设置南书房,选翰林院学士入值,参与机务,替皇帝起草谕旨。 影响: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内阁和南书房都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皇权得到加强。,(3)军机处的设置 设置: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因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机密泄露,于是在宫内设军需房,后改名军机处。以亲王、

36、重臣充任“军机处行走” 。 影响: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皇权发展到顶峰)。也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理由:军国大事全系于皇帝一人。(独掌决策权),7、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影响 (1)积极作用: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对于稳定和重建封建统治秩序、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粉碎内部分裂叛乱、抵御外来入侵、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消极影响:皇权空前加强并发展到顶峰,在决策上更加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易出现失误;使官吏唯上是从,助长因循守旧之风,不利于社会进步;官僚机构膨胀,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阻碍了社

37、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与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背道而驰,中国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8、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1)封建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制同步产生并结合,是中国封建社会一开始就有别于西欧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 (2)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绝对君主制)。地方无条件服从中央,中央无条件服从皇帝。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存在两对基本矛盾: 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其斗争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削弱; 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其斗争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后被取消。,(4) 专制政体,人治高于法治。 (5)宗法关系的参与严重影响到中国古

38、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观念渗透到国家政治制度中。 (6)政权与神权相结合,以神权作为政权合理性的依据。 (7)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儒家学术思想长期影响古代政治制度。 (8) 经数千年发展,从没间断,具有长期的历史延续性。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宗法血缘关系 思想专制 神权和伦理道德体系的紧密结合。,9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的历史作用及影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到封建社会的后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消极作用逐渐增大。具体表现在:,(1)积极作用 在封建社会早期,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需要,顺应了历史发

39、展的潮流 有利于防止分裂割据,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 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兴建大型工程,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 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有利于民族融合。,经济上: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朝中后期以来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压制了新生产关系的成长。 政治上: 空前强化的封建专制统治极易形成暴政; 长期以来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地位,民主政治无从发展,新兴社会因素的发展亦受到压制和打击; 形成了长期的人治传统,派生了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极易出

40、现政治腐败局面。 思想上:专制主义制度必然导致对思想文化控制的加强,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更使得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被绝对禁止和封杀。,(2)消极作用,10、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措施的特点 (1)强化皇权(加强君主权力): 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专制制度,董仲舒用新儒术神化王权,明清时期君主权力空前加强。 (2)改革中央机构(核心: 分权):秦始皇设三公九卿,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明代废丞相,清设军机处,中央机构的改革都服从于专制君权的需要。 (3)调整地方行政机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核心: 分权) 秦汉时确立郡县制,北宋将地方大权集中于中央,元朝实行行

41、省制度,明朝地方设三司等。 (4)改革官吏选拔制度:汉用察举制,魏晋盛行九品中正制,隋唐以后科举取士,都是培养和选拔忠君之臣。 (5)加强思想控制(文化专制): 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清代大兴文字狱。,理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消亡原因 。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消灭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和外来影响的必然结果。 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近代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及发展,这必然要求废除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专制制度,以保证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政治上: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要求废除专制制度; 思想上:新思想的产生发展对封建思想的批评。 外来影响: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思想的传

42、入,客观上冲击了中国的专制制度,并为建立新制度提供了模式,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集权制度复习巩固,夏朝: 商朝: 西周: 秦朝: 西汉: 隋唐: 北宋: 元朝: 明朝: 清朝:,知识结构,王位世袭制,出现初步国家形式的公共权力,但仍保留有氏族特点,内服外服制度,带有神权色彩,分封制周王是最高统治者,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宗法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礼乐制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中央:皇帝制、三公九卿制 地方:郡县制、考官选官制、秦法,(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解决王国割据问题,巩固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建中朝,地方:设刺史,推恩令,中央:三省六部制 ,地方:隋:州县;唐:道、州县,中央:二府三司,地

43、方:路、州县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中央: 一省二院,地方:省、路、府、州、县,中央:废丞相,设内阁, 地方:三司,中央:设南书房、增设军机处,创立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度,从中央机构及其职能变化看专制主义的发展。包括:秦、唐、宋、明、清中央机构及其职能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出,专制主义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削弱相权,强化皇权的过程。 从地方机构及其职能变化看中央集权的发展。包括:秦、西汉、北宋、明、清等时期地方机构及其职能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出,中央集权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削弱地方权力,强化中央权力的过程。,注意几点相关问题,从封建思想的发展、对思想文化的专制统治的加强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包括: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唐科举考试、南宋朱熹的理学、明朝八股取士、清朝文字狱。思想专制统治,是服务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发展的。 英法德俄专制主义政治的变化及民主政治的发展。包括英国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和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和君主立宪制;法国路易十六的专制统治和法国大革命;统一后的德国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俄国沙皇专制和俄国革命。,为反对专制主义,中外先进思想家提出的新观念:包括:明末清初四位思想家、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康梁的维新变法运动、新文化运动。 近代中国为改变专制主义统治进行的重大斗争。包括: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运动、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