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 防洪防热带气旋(台风)暴雨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3446071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 防洪防热带气旋(台风)暴雨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学 防洪防热带气旋(台风)暴雨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学 防洪防热带气旋(台风)暴雨应急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学 防洪防热带气旋(台风)暴雨应急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学 防洪防热带气旋(台风)暴雨应急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 防洪防热带气旋(台风)暴雨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 防洪防热带气旋(台风)暴雨应急预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州市云潭中学防洪防热带气旋(台风)暴雨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了提高学校防洪、防热带气旋(台风)、暴雨的应变能力,快速、及时、有效地应对热带气旋(台风)、暴雨、滑坡等自然灾害,确保学校师生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减少财产损失。1.2 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国气象局关于下发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试行办法、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广东省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法规定、高州市防洪工作预案等法律法规,以及高州市教育局印发关于切实做好中小学防洪避险工作的实施意见(高教200598号)等有关规定,并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进行编制。1.3 工作原则坚持以

2、人为本,贯彻“安全第一、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实行校长负责制、分级负责、分级响应、科学调度,果断处置,确保学校师生和财产安全。1.4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范围内和周边安全区的热带气旋(台风)、暴雨、洪水等灾害的预防及应急处理。2、学校概况2.1 学校所在地理及自然环境云潭中学位于高州市东部云潭镇圩镇,距高州城40公里,进校大门为从云潭至电白那霍过境公路北面10米。本学校位于云潭镇东边,距垌心河500米,学校正门(南门)前是电白过境公路,再向东2公里为石坦河;后北一条过旧公路和已被开发一半基地的小山丘,山岳后面是农田,再后是垌心河,左边(西)是;东边是学校校园围墙紧靠山尾村,地形较高。2.

3、2 学校基本情况2.2.1 学校师生情况云潭中学现有教职工109人,学生2777人,共有33个班级,其中七年级13班,八年级11班,九年级9班。四十多人外食外宿(圩镇内)的学生外,其余都是内食内宿生。2.2.2 校区情况我校校区分布基本是轴对称图形分布,以主校道为轴中心,沿学校正南门进入校区,校园地形逐级向上是阶梯状。自学校正南门进入,校道右边是生态园和假山池沼,校道左边是两幢(每幢八层)教师楼,沿校道直入约20米,前面是一幢三层高的实验楼,沿实验楼前校道左边是两个草坪(一大一小),大草坪的右边是一幢二层楼高的学生宿舍楼,一间约200平方米的瓦房校园商店,小草坪的左边是德育长廊,右边是一个标准

4、的水泥球场,而在小草坪前面的是四层楼高的第一幢教学楼,紧靠第一幢教学楼东边的是三层楼高的第二幢教学楼。沿第一幢教学楼和第二幢教学楼之间的校道拾级而上,是一个大操场,自学校正南门进入校区,校园地形逐级向上是阶梯状。大操场的左边是一幢四层楼高的学生膳堂,正面则是一幢六层楼高的学生宿舍楼,是学生的主要生活区,在宿舍楼东边则是一道封闭的围墙。2.3 学校历史灾害情况云潭中学校园地势高,离河道较远,没有洪涝灾害,但受台风影响较大,曾几次被台风吹开瓦房,刮断校园树木,校东边围墙曾出现过崩塌事件。2.4 学校防御现状2.4.1工程措施(内容包括:操场、篮球板、东边围墙、瓦房、单车棚,教学楼第五层铁皮棚顶的加

5、固)2.4.2非工程措施(内容包括:防风、防洪知识宣传、通信及预警系统、救灾措施等。)3、学校危险区、安全区3.1 危险区、安全区的解释危险区是指受热带气旋(台风)、暴雨、洪水、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威胁的区域,一旦发生热带气旋(台风)、洪水、泥石流、滑坡等将直接造成区内人员伤亡以及房屋等设施的破坏。安全区是指不受热带气旋(台风)、暴雨、洪水、泥石流、滑坡的威胁,其地质结构比较稳定,在发生上述自然灾害时仍可安全居住和从事教学活动的区域。安全区是危险区人员的避灾场所。3.2 学校危险区、安全区的划分根据云潭中学自身地理环境情况,并结合历史灾害发生,经分析本校的安全区有三个:一是教学大楼4层以下,二是

6、宿舍楼和实验楼。因为这三个地方就历年台风方向相对避风,而且比较牢固,转移路线最近,假使台风来袭,我校师生可以立即转移到这些地方。学校的危险区为:学校第一幢教学楼加高的第五层铁皮棚架面,瓦房小卖部;其次是学校东边围墙及小便处,热带气旋(台风)时这些地方很容易出险。4、指挥机构组成及职责4.1指挥机构组成成立学校防洪防热带气旋(台风)暴雨指挥部,学校校长任指挥,三位副校长任副指挥,另五位教导处主任和团委书记、工会主席作为成员,组成本校的防洪、防热带气旋(台风)、暴雨的指挥机构,详见如下表。学校防洪防热带气旋(台风)暴雨指挥机构人员表姓 名现任岗位职务指挥机构职务联系电话手机/办公/住宅电话曹光辉校

7、 长总指挥13702662931 68322826830104张兆胜副校长副指挥13692561228 68300563674252吴大洪副校长副指挥13929732019 68300313694198张煜彬副校长副指挥13509918247 68302913629291彭钦权政教主任成 员 13828605801 68300503674289张炽周政教副主任成 员13828616229 6830037曹 光教导主任成 员13828613069 68300553674282谢文新体卫主任成 员13828611693 68303023672481李启锋总务主任成 员13828613819 683

8、00193629381冯亚林工会主席成 员13924385138 3674299谢 彪团委书记成 员13600399727 68320193674223谢宝强团委副书记成 员13828618282 3674295学校要成立抢险队伍,并每年造册登记。4.2 主要职责4.2.1 指挥职责在市教育局和云潭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贯彻执行三防指挥部指示精神,负责本校全面的防洪、防热带气旋(台风)、暴雨指挥工作。4.2.2 副指挥职责4.2.2.1及时分析水雨情、风情和灾情,为指挥提供决策依据,根据指挥的指令,组织抢险队伍进行抢险,并做好抢险器材维护管理,协助指挥维护学校秩序,在镇党委、政府的指挥下做好师

9、生人员、教学物资的安全转移,协助指挥做好学校救灾工作,安置受灾师生,灾后恢复学校教学活动等,并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4.2.2.2负责落实防洪、防热带气旋(台风)、暴雨物资调运与供应,保障供给受灾师生的生活必需品;负责关闭危房,封闭学校危险区域,确保师生安全。4.2.3成员职责4.2.3.1负责收集学校所在区域的水雨情、风情、灾情的信息,及时向山美街道办三防指挥部、市教育局上报学校的水雨情、风情、灾情的信息,保证信息渠道畅通,加强与上级三防部门的联系,认真落实上级部门的指示精神。协助副指挥做好学校防灾、抗灾及灾后恢复教学工作。4.2.3.2负责落实学校防洪、防热带气旋(台风)、暴雨日常工作,建立

10、学校防洪、防热带气旋(台风)、暴雨的各项设施的定期检查制度,做好学校危旧房、山体滑坡、高层搁置物等重大安全隐患部位的检查、鉴定和重点防范工作,组织专门力量对学校易倒塌、易滑坡、易积水情况进行监测,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组织一定的人力,随时准备投入抢险救灾工作。4.2.3.3负责宣传防洪、防热带气旋(台风)、暴雨的抢险知识和上级指示决策等,积极发动群众参加学校防洪、防热带气旋(台风)、暴雨抢险和宣传抢险中的好人好事等。5 、灾害等级按照防洪、防热带气旋(台风)、暴雨灾害的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分为特别重大灾害(级),重大灾害(级),较大灾害(级)和一般灾害(级)。6、预警机制6.1预警落实有危破旧

11、校舍或地处易发生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隐患点的地方,确定预警员(按校原安全包干区域的安排),落实预警职责。6.2 防洪、防热带气旋(台风)、暴雨检查学校防洪防热带气旋(台风)暴雨指挥部应当在开学前组织力量开展检查,发现有安全问题的,及时处理和整改。检查监督学校各项防汛措施落实情况。6.3灾害预警当可能受热带气旋(台风)、暴雨、洪水、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影响的地方,学校防洪防热带气旋(台风)暴雨指挥部加强值班,与当地的三防指挥部保持密切联系,了解水雨情、风情、灾情情况,针对可能出现的山洪、滑坡、泥石流、江河洪水、内涝等灾害,研究防御对策,明确防御重点,及时向当地三防指挥部、云潭镇党委、政府通

12、报情况。加强对学校的灾害隐患地点的巡查,及时预警,并及早转移师生和财产。7 、应急响应根据灾害影响程度和灾害分级,应急响应分为四级。7.1 级响应7.1.1 实施条件当气象部门预报学校所在地台风预警信号为红色和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正式生效,或者高州市人民政府发布进入一级应急响应;或者已经受台风影响,或者台风已达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7.1.2 实施方案学校防洪防热带气旋(台风)暴雨指挥部在上级或当地党委、政府委派防汛防风工作组的领导下,由委派防汛防风工作组组长主持会商,通报气象、国土资源、建设、三防等有关部门提供的防洪、防热带气旋(台风)、暴雨影响情况;雨量、风力及洪水预报;研究决定防御目标、重点

13、和对策建议,宣布学校进入特别紧急防洪、防热带气旋(台风)、暴雨状态。学校应立即停课,如果学生仍在家中,通知其留在家中安全地方,如果学生已走到途中,通知其家长立即接学生回家中,或就近避灾,在学校的学生立即停止校内大型集会,处于危险校舍或危险地带和在低洼地区的在校师生应立即转移到安全区室内,班主任坚守岗位,禁止师生外出。封闭学校危险区域,防止人员进入警戒范围内,实行危险区域24小时戒备,防止次生灾害发生。根据上级委派工作组或当地党委、政府要求,组织学校抢险队伍和上级抢险队伍转移危险区师生,组织人力、物力抢险救灾。营救被洪水围困或因其他次生灾害受困的师生。及时将防洪、防热带气旋(台风)、暴雨及受灾情

14、况报上级防汛防风领导机构。7.2 级响应7.2.1 实施条件当气象部门预报学校所在地台风预警信号为橙色或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正在生效,或者高州市三防指挥部发布进入级应急响应,或者学校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10-11级或者阵风11-12级并可能持续,或者学校在过去的3小时,本地降雨量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7.2.2 实施方案学校防洪防热带气旋(台风)暴雨指挥部以及学校领导全部到位,由指挥主持会商,根据市教育局或当地党委、政府要求,部署防洪、防热带气旋(台风)、暴雨工作,及时向师生家长传达灾害预报预警,学校全部停课,并进入紧急防洪、防热带气旋(台风)、暴雨状态。停止学校室内大型集会

15、,立即疏散人员,处于危险校舍或危险地带和在低洼地区的在校师生应转移到安全区室内,班主任坚守岗位,防止学生外出。封闭学校危险区域,防止人员进入警戒范围内。学校抢险队员在校区内进行24小时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预警员实行一小时一报,实时上报预警区内灾情。学校防洪防热带气旋(台风)暴雨指挥部要及时将防洪、防热带气旋(台风)、暴雨情况及灾情向上级领导汇报,并视情况向上级要求增援。7.3 级响应7.3.1 实施条件当气象部门预报学校所在地台风预警信号为黄色或暴雨橙色预警信号生效,或者高州市三防指挥部发布进入级应急响应,或者学校所在地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8-9级,或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或者

16、在过去3小时,本地降雨已达50毫米以上,且雨势可能持续。7.3.2 实施方案学校防洪防热带气旋(台风)暴雨指挥部人员全部到位,由指挥主持会商,部署防洪、防热带气旋(台风)、暴雨工作,明确防御目标和重点。发布全校进入防洪、防热带气旋(台风)、暴雨状态,向家长通报风情、水情、雨情,学校视情况停课。处于危险校舍或危险地带的师生应转移到安全区,学校师生暂停在室外集体活动,尽可能停留在室内或者安全地带避风、避雨。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地带的室外电源。防洪防热带气旋(台风)暴雨指挥部人员要根据自己职责,加强值班,进一步检查落实各项防洪、防热带气旋(台风)、暴雨应急措施,密切监视灾情,通知抢险队伍到岗待命,落实

17、必备抢险物资。预警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时刻监视预警点的安全。学校防洪防热带气旋(台风)暴雨指挥部要及时将情况报上级三防部门。7.4 级响应7.4.1 实施条件当气象部门预报学校所在地台风预警信号为蓝色或者暴雨预警信号为黄色,或者高州市三防指挥部办公室发布进入级应急响应,或者学校所在地6小时内将可能有暴雨,或者强降雨将可能持续;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6-7级,或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7.4.2 实施方案学校防洪防热带气旋(台风)暴雨指挥部人员必须到位,加强值班,严格执行报告制度,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通知家长、学生要特别注意天气变化,注意有关媒体报道或通过气象咨询电话等了解最新热

18、带气旋和暴雨的最新消息,各岗位上人员按职责要求做好防洪、防热带气旋(台风)、暴雨工作,做好低洼、易受淹地区的排水防涝、预警人员做好预警监测。8 、应急结束当热带气旋(台风)、暴雨、洪水、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得到有效控制时,根据高州市人民政府和高州市三防指挥部的指令,宣布应急结束。9、应急保障9.1 通信与信息保障加强与通信管理部门的联络,保障防洪、防热带气旋(台风)、暴雨现场通讯畅通,确保与外界的联络;加强与广播、电视、互联网、报刊等媒体,以及手机等通信运营企业的协调,确保防洪、防热带气旋(台风)、暴雨信息的及时向师生播发、刊登或短信形式发布。9.2 应急队伍保障加强与当地政府,派出所,武警部队

19、等的联络,并组织必要的教师员工组成应急抢险队伍,保障学校抢险救灾工作的人力。9.3 物资保障加强与当地政府的联络,确保学校抢险救灾的物资需要。9.4 资金保障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上级部门的支持,并加强与财政、民政等有关部门的联络,筹措抢险救灾资金。9.5 技术保障加强与当地三防部门的联络,确保热带气旋(台风)、暴雨、洪水、泥石流、滑坡等灾害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调度水平和防灾、抗灾、抢险能力。9.6 治安保障加强与当地公安部门的联络,做好灾区学校的治安工作。9.7 避灾场所保障提供本校的避灾场所,设立标志,确保灾害来临时处于危险区域的师生和群众能及时躲避。9.8电力保障加强与电力部门的联络,

20、确保防灾、抗灾等方面的供电需要和应急求援现场的临时供电。9.9 交通运输保障加强与交通运输部门的联络,保障防灾抗灾人员、救灾物资运输和车辆调配。9.10 医疗卫生保障加强与卫生、农业等部门的联络,做好学校受灾的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护,预防疾病流行,做好师生疾病免疫和学校公共场所消毒工作。9.11 后勤保障加强与当地政府的联络,确保学校抢险物料、交通工具、食品、饮用水、医疗、药品等后勤保障。9.12 宣传、培训与演练加强防灾、抗灾及避险知识宣传,提高师生的防灾、抗灾能力。培训结合学校的实际,采取多种组织形式,开展定期与不定期培训,每年开学前至少组织一次培训。培训工作应严格考核,保证培训工作质量。演练

21、定期举行防灾、抗灾应急演习,以检验、改善和强化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能力。10、附则防灾抗灾工作评估每次热带气旋(台风)、暴雨、洪水、泥石流、滑坡等灾害过后,学校防洪防热带气旋(台风)暴雨指挥部应针对防灾、抗灾工作的各个方面和环节,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总结、分析和评估。总结经验,找出问题,进一步做好防灾、抗灾工作。预案管理与更新本预案由学校防洪防热带气旋(台风)暴雨指挥部制定,报市教育局批准实施,并报市三防指挥部备案;定期组织对预案进行评估,视情况变化作出相应修改。奖励与责任追究对防灾、抗灾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班(组)和个人,由学校报请教育局或报请市三防指挥部给予表彰;对防灾、抗灾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预案解释部门本预案由学校防洪防热带气旋(台风)暴雨指挥部负责解释。预案实施时间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学校(盖章)二六年九月二十八日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