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自助养老中心策划方案.doc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3447597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自助养老中心策划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乡村自助养老中心策划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乡村自助养老中心策划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乡村自助养老中心策划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乡村自助养老中心策划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村自助养老中心策划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自助养老中心策划方案.doc(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乡村自助养老中心策划方案自由策划人:老许 2014年5月前 言笔者身为长子已年过半百,父母健在但年近八旬,且一直以来喜欢老家的农耕生活,目前生活完全能自助。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会怎样呢,五年后他们的生活还能完全自助吗?那时我们还没有退休哦,所以无时不在思考父辈以后的养老问题。于近几年开始关注养老事业,收集了大量资料进行研究,运用自己策划之长,结合本人的亲身体会,为满足老人的乡村养老梦想,就乡村自助养老进行研究策划,充分放大乡村的养老优势,缩小乡村医疗康复、文体娱乐、生活交通与城市的差距,形成本策划方案,有着相当的可操作性。调查发现有很多老人都非常喜欢乡村养老生活,但却不愿或不能回到老家去,一是因

2、为那里的生活、医疗条件有限,老人们怕有个什么闪失没有办法及时就医;二是乡村的文体娱乐、生活条件等没有城市方便;三是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老人们的人际关系、朋友亲情等已不在乡村;四是在老家无人无地无房,已回不去了。近年来在外发展已在外安家的人士多回乡修缮在乡村的祖屋,也充分表现出了乡村养老的意愿。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养老机构将会层出不穷,乡村养老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产物。今天,已有一批青中年人建立QQ群等各种平台,研究乡村养老问题。本策划方案也综合了不少意见,结合当前国家政策、规划等,提出这个目前可行的策划方案。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养老扶持政策的加大,政策法规的建立

3、健全,养老机构的多元化发展,会有新的思路和模式,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笔者 2014年5月目 录第一章 概述及分析4第一节 统计数据4一、平均寿命4二、人口老龄化5三、说明及参考资料7第二节 养老机构现状及问题10一、养老机构现状10二、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10三、养老政策与研究11第三节 中国人养老分析12一、中国人退休历程12二、养老条件分析15三、养老去处分析16四、社会养老前景分析18第四节 细分市场24一、从客源上细分市场24二、从养老机构上细分市场26三、市场定位26第五节 风险分析与评估27一、风险分析27二、风险规避28三、风险评估29第六节 市场前景29一、家庭结构的小型化29

4、二、家庭结构的核心化30三、家庭结构的流动化30四、家庭的养老功能的弱化30五、老年人养老意愿影响因素分析31六、西方老龄社会的养老模式33第二章 养老策划方案33第一节 乡村自助养老中心概述33一、自助养老中心就是乡村自助疗养院34二、自助养老中心就是老人们的家园34三、自助养老中心就是适合老人的人文理念34四、自助养老中心完成老人的中国乡村生活梦35第二节 特色35一、专门设计的建筑和道路35二、各种适合老年人的活动35第三节 乡村自助养老中心运行模式36一、购买使用权居住模式36二、独立租住模式37三、租住农家模式37四、入住养老模式37第四节 建设养老中心条件38一、 政府支持38二、

5、 民众支持38三、 硬件建设38四、软件建设40第五节 方案评估42一、创业者分析42二、养老者分析42三、社会意义分析43四、方案成功的关键44第一章 概述及分析第一节 统计数据一、平均寿命国家有关方面最新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大陆人口的平均寿命2013年是男性73.6岁,女性76.3岁,男女平均寿命则为75岁,已彻底打破我国人生70古来稀的概念,百岁老人在各地均有出现,长寿之乡更盛。再看看世界前几位的平均寿命,我们的差距还很大:图1、2011年世界前9位平均寿命图统计数据还表明,有近30%以上的男性和近40%以上的女性寿命将超过80岁。随着人居环境、健康产业、医疗卫生、养老产业的发展,这一数据

6、还会不断加大。有资料称,到2052年预期人口平均寿命80岁以上。二、人口老龄化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和人口平均寿命的增长,最直接加快了人口的老龄化的进程,导致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的主要因素。当下“四世同堂”已经不再令人羡慕,年过半百的社会中坚力量,上孝90多岁的爷爷,下抚年幼的孙子将是老龄社会的代表。中国大陆人口现状: (本表来自网络资料)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6072万人,2013年全年出生人口1640万人,出生率为12.08;死亡人口972万人,死亡率为7.16;自然增长率为4.92。中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2013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量超过2亿,占总人口的14.9%;65岁以上老

7、年人口总量超过1.3亿,占总人口的9.7%,已大大超过了联合国的“老龄化社会”标准。专家预计到2052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达到4.87亿,占总人口的34%(预计总人口14.32亿),预期人口平均寿命80岁以上。我们试将这一部分老年人口预测数据参考有关研究资料分析的各年龄段所占比例和未来变化情况进行例表比较,看看其年龄人口构成情况和变化趋势。因2052年这两个数据都是预期数据,且是多个版本通过笔者综合,不具真实性,仅供参考:表2、20132052年预计老年人口结构表年限项目60岁以上其中(前包后,预计)65岁以上80岁以上90岁以上100岁以上2013占比%14.96511%2%0.24人

8、口(亿)2.021.320.220.040.00052052预计%3479%28%6%1.56人口(亿)4.873.811.380.280.0076我们将这一全国人口预测数据做一个简单的加权平均表,再以全国人口增长率及老年人口增长及结构情况加入,粗约计算各年度老年人口结构情况(估算),供下面研究做参考。表3、2013-2052年各年数据估算表序年份总人 口(亿)老年人口(亿)占比%6069岁7079岁8089岁9099岁100以上人口(亿)/占比%1201313.62.0214.91.21/60%0.59/29%0.18/9%0.04/2%0.0005/0%2201813.72.3717.31

9、.37/58%0.69/29%0.25/10%0.06/2%0.00073202313.82.7319.81.49/55%0.81/30%0.35/13%0.08/3%0.00104202813.93.1022.31.61/52%0.92/30%0.47/15%0.10/3%0.001452033143.4624.71.73/50%1.04/30%0.56/16%0.13/4%0.00196203814.13.8427.21.84/48%1.16/30%0.67/18%0.16/4%0.00277204314.24.2029.61.90/45%1.28/31%0.82/20%0.20/5%0.

10、00388204814.34.6332.41.97/43%1.42/31%0.99/21%0.24/5%0.00549205214.34.87342.00/41%1.50/31%1.10/22%0.27/6%0.0076/0%从上表可以看出,2013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2亿,占了总人口的14.9。据预测,2033年我国的老年人口将达346亿,2052年将达487亿,届时老年人口的比重将达到总人口的34,也就是说每3个人当中,就会有一个是60岁以上老年人。 联合国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作为判断一个国家是否进入老龄社会的标准,我国

11、在90年代末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13年底全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2.02亿人,占人口总数的14.9%;65岁以上人口达到2.02亿人,占人口总数的14.9%。 我国老龄化基本情况是:老年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高龄化趋势明显。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面临的最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规模的快速膨胀,养老问题是事关公平与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如不立即着手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将无法集中高效使用有限的社会优质劳动力资源,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会给政府带来沉重的负担,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三、说明及参考资料1、 三次生育高峰第一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491957年)新

12、中国成立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及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人口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特征,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出生率维持在高水平,从而出现了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人口高增长状况。1949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36,死亡率为20,自然增长率为16,年底全国总人口为5.42亿。到1957年,死亡率下降到了10.8,而自然增长率上升为23.2,总人口达到6.47亿。19491957年的8年间,人口净增1.05亿。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第二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621970年)三年自然灾害过后,经济发展状况逐渐好转,强烈的补偿性生育使人口出生率迅速回升,人口增长进入了建国以来前

13、所未有的高峰期,并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初。这一时期,人口死亡率重新下降到10以下,并逐年稳步下降,1970年降到7.6。出生率的上升和死亡率的下降,使这一阶段的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达到27.5,9年净增人口1.57亿,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第三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811990年)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虽然国家把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到了战略高度,计划生育被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更加严格。但是,由于60年代初“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中出生的人口陆续进入生育年龄,使得人口出生率出现回升。人口出生率在1987年达到23.3的峰值。9年净增1.43亿

14、,增长量高于前两次生育高峰的增长。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2、 有影响的各年出生率图2、19492008年人口出生率表4、19782008年人口出生率3、 使用全国六次人口普查相关数据;4、 使用人口计算相关公式加上个人方法,人口新政影响等,推算2052年总人数及人口结构,与专家计算略有出入:总人口14.65亿,增加2.23%(单独二胎政策影响);60岁以上老人5.2亿,增加6.28%(医疗、养老机构的共同作用);平均寿命80.81岁(医疗、养老机构的共同作用)。第二节 养老机构现状及问题自1999年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并日益呈现

15、高龄化、空巢化趋势,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剧增。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到2013年末,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02亿,年净增800万,占总人口的14.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32亿,占总人口的9.7%,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一、养老机构现状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地出台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使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养老机构数量不断增加,服务规模不断扩大,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截至2010年底,全国各类收养性养老机构已达4万个,养老床位达314.9

16、万张。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进一步改善,社区日间照料服务逐步拓展,已建成含日间照料功能的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1.2万个,留宿照料床位1.2万张,日间照料床位4.7万张。以保障三无、五保、高龄、独居、空巢、失能和低收入老人为重点,借助专业化养老服务组织,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养老服务的运作模式、服务内容、操作规范等也不断探索创新,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以上引自: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二、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但是,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与新形势、新任务、新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统筹规划,体

17、系建设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社区养老服务和养老机构床位严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设施简陋、功能单一,难以提供照料护理、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多方面服务;布局不合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政府投入不足,民间投资规模有限;服务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行业发展缺乏后劲;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服务规范、行业自律和市场监管有待加强等。*以上引自: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三、养老政策与研究目前国家养老及养老机构优惠政策,主要还是以国务院办公厅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为主要指导政策,各地相继出台一些配套政策,尽管优惠政策还不能完全落实,补贴标准也各不相同

18、,但对民企介入养老机构,提供了政策性支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 国家相关政策主要有土地政策、建设补贴政策、营运补贴、税收政策、金融政策、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等。1 土地政策:主要体现在优先批地、低价供地、免费供地等政策,各地不同。见得最多的是在城市绿心绿肺等休闲区域内参照工业园区地价超低价供地,也就是说将天价地以超低价供给养老机构。2 建设补贴政策:多地以按床位数补贴,200010000元不等,补贴时间15年不等,看各地财力及主要领导重视程度。3 营运补贴政策:多地时兴营运补贴,按接收一位老人年补贴10003000元不等,有的地区只补贴政府安排养老人员,如:五保、三无等。4 税收政策:目前国内

19、统一将养老机构注册为民办非企业单位,享受不交税而可领取发票,所有收入用于养老机构扩大规模、改善设施等。5 金融政策:多地养老机构贷款享受扶持资金政策、政府贴息贷款等等。6 公办民营政策:多地规划中的养老机构,规划初期搭载或建设初期承包方式,进行公办民营,条件是负责规划责任区范围内接收五保、三无等老人。7 民办公助政策:将民办养老机构纳入区域规划,给予建设补助及营运补助,负责规划责任区范围内接收五保、三无等老人。2 政策研究及应用根据国家以上政策,民企或个人兴办养老机构投入相对要轻松点,多少能享受国家政策扶持,且对社会贡献巨大,补充国有机构不足,安排中老年人就业,稳定社会等,有着良好的社会效益。

20、在企业或个人投资回报上,尽管民办非企业单位不能和办企业相比,但是对企业和个人解决就业问题、解决企业职工养老问题、解决优秀职工家属养老问题,提高员工忠诚度等,对企业和个人有着相当的作用,实现企业回报员工或个人回报社会。第三节 中国人养老分析一、中国人退休历程1) 生命旅程分析表表7、生命旅程表本人年龄7-2324-3031-4041-5051-6061-6566-7071-8080-90双方父母父母工作60退休安心养老天上人间,各在一边供书帮你看孩子做家务70-8586-90本人情况工作养家退休彻底退休读书恋爱结婚生子供书带孙子做家务安心养老子女情况工作养家出生读书毕业结婚生子供书带曾孙孙子情况

21、工作养家出生读书毕业结婚生子曾孙情况出生以一个普通人7岁上学、23岁大学毕业、25岁结婚、26岁生子、60岁退休列表2) 退休生活分析老年人的退休生活,从表3可以看出,60岁退休承包家务,到65-70岁真正开始退休生活。其实已真正老了,开始疾病缠身、行动不便、手足无力,直到寿终正寝。从目前来看,仅有十数年时间,老人们有退休工资有医疗保险,唯一的希望就是快快乐乐过完这最后时光。马光远(今日观察评论员)说,其实我觉得让人有尊严的活着,特别是让老人有尊严的活着,是我们发展经济和社会存在的一个最根本的目的。联合国有一个专门的老年人的基本原则,其中有两个基本原则非常重要,第一个是照顾原则;第二就是尊严原

22、则。第一个是照顾原则,包括生活上的关心照顾,医疗上的健康保障机制,文化和娱乐上的安排等等。第二个是尊严原则,“劳我以少壮,息我以衰老”。老人工作了一辈子,养大了子女,也带大了孙子,子孙们生活习惯发生了改变,看着老人衣服理不齐、吃饭手抖动、鼻子口水往下流、甚至大小便失禁,年轻人从心理上受不了,导致老人失去尊严,感觉自己没有用了。2013年8月13日,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等共同发布的“新二十四孝”,即可诠释以上两个原则,号召国人共同遵守。2013年“新二十四孝”新闻宣传片(http:/ 老人们都想自己种点菜、养点家禽,适当劳动当做运动。 老人们都喜欢聚在一起聊

23、聊天、打打牌。常有老人让子孙送到镇上去喝茶、聊天、打牌,甚至仅仅只是为了看看打牌的。老人家也喜欢在田埂上走走,呼吸新鲜空气,看看满地的春色、秋天的果实。 老人们生活简单,但不能孤单,有人一起共享餐桌,有人一起干活、聊天、说话,看看电视。老人的家族已有121口人了,但还是喜欢独居生活。按专家分析,老人们活的是一份尊严和一个自由的生活空间。但是子女们却有很大的担心:受条件限制,一旦有事,广大农村的医疗和交通条件却是很大的问题。二、养老条件分析1) 老人经济条件分析退休老人经济条件都不差,很多人有着2000元以上的退休金,有医保卡,吃住看病都不是问题。农村老人经济条件也不差,家中住房子女会修,生产自

24、给,三农补贴,副业收入,子女给的零花钱,还有政府发的55元养老金,也有新农合医疗保险,基本生活及看病就医还是有保障的。2) 居住地生存条件分析退休老人大多在工作城市有自己的住房,回乡养老的退休老人,大多在退休前已修建了住房,基本生存条件都没有问题。对于条件较好,有着较高退休金或是子女条件较好的老人,希望住的地方生态一点、环保一点、清静一点、有医疗保障、有安全感、有文化娱乐,却是不太容易满足。城市中有医疗保障、有安全感、有文化娱乐,却没有生态一点、环保一点、清静一点的地方。农村中有生态一点、环保一点、清静一点的条件,却没有医疗保障、安全感、文化娱乐,顶多就是看看电视、老人们喝茶打牌。3) 居住地

25、医疗条件分析退休老人大多选择在工作城市居住,有自己的想法:人地两熟、医疗服务了解。回乡养老的退休老人,大多是一个恋家情结,但医疗条件较差,这也是子女最担心的事,有一个病痛什么的,合作医疗和乡镇医院不能解决时,只有往城里跑,却是不便。但一旦身体康复,又要回到老家去,因为一个恋家情结,一个落叶归根。三、养老去处分析1) 在家养老利弊分析在家养老是指老人独居,也就是我们常听说的空巢老人,分为城市中独居、乡镇场镇独居、农村独居三种。城市中独居和乡镇独居基本相同,优点是有自己的生活空间,生活医疗等条件较好;缺点呢也多,凡事要自己动手、有事没有人帮忙,空气、环境稍差等。如果老两口还基本健康,生活能自理,空

26、巢老人在家养老还行;当只剩下一个老人时,就成了孤独老人,在家养老就会成问题了,大多又转为随子女养老方式。农村中独居在家养老的老人中,普遍存在空巢老人现象或是祖孙在家现象。实际农村独居养老是随子女养老中的一部分,只是子女不在家。农村独居能延续养老过程,是因为两个方面,一是老人没有地方去或是要为孩子们守着这个家,二是老人的孩子们外出打工到了一定年龄会回归,当老人身体健康有问题时,子女会回归,所以能延续完成养老过程。2) 随子女养老利弊分析老人随子女养老,是和子女居住生活在一起,是一种传统的养老模式,也是目前大多数人的选择。我们来分析一下随子女养老的利弊,有利的一面是有天伦之乐,大事有子女操心,不必

27、凡事自己动手。弊的一面也不少,主要是没有自己的生活空间,老人生活不快乐。表现在首先是吃,年轻人要吃硬的,有嚼头;老人要吃粑的,硬的咬不动也不消化;其次是生活习惯,老人弄好早餐,年轻人起床就说,我赶时间不吃了,老人失落,自己也不想吃了。再有就是家庭小事,老人和年轻人认识不同,如:年轻人说电费多了,老人就不看电视不开灯了;年轻人说煤气费高了,老人就不炖汤了等等。还有就是时间上的问题,老人睡眠少,白天困,晚上精神好等,睡不着想看看电视,又怕影响子女,明天上班没有精神,只好不开灯站在窗边数星星。所以尽管生活在一起,老人却是不快乐的。随子女养老同样会形成空巢期,那就是子女上班、出差,孙子上班或外出打工等

28、,家中也就只有老人。如老人身体还好,尚可在小区活动,有其他老人在一起,有个什么问题有人看见,不会导致大的问题;如老人行动不便,那也只好做个孤独老人,在家中静静地呆着。随子女养老,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居住条件问题。一个80岁的老人,基本上是四世同堂了,要几间房才够住,算一下最少四间,城里有多少四室的房,豪宅哦,如是双方独子,就是豪宅那还是不够住的哦。我朋友的经历就很典型,爱人退休了,他也快到退休年龄了,女儿也快生小孩了,就让他们去帮着看孩子。女儿就想买一个大的房子,让他们住在一起。由于家庭父母还在,与兄弟生活在老家,看到了以上弊端,所以不同意。要求女儿要就买两套房,小点都行,要在一个小区

29、,距离呢以端一碗汤从这套房到那套房,汤不冷为限。结果真是如此办了,好在女儿女婿是金领白领的,家庭条件也很好。如是普通打工一族,终身买一套房都难,又该如何呢。3) 公立养老院养老利弊分析目前,国内公立养老院太少,在乡镇中平均1万多人才一个敬老院,30到50个床位,且承担着“失独家庭”、“五保户”、“鳏寡孤独”养老的政治任务,基本不接受社会养老,且一般有儿女的老人也不接受到敬老院养老。公立敬老院养老唯一好处是费用低,符合条件的还不花钱。缺点就太多了,诸如生活条件、服务条件、康复保健、安全保卫、文化娱乐、心理安慰等,与疗养院不可同日而语。4) 社会养老利弊分析马光远(今日观察评论员)说,按照专家的预

30、测,到2050年,中国真正进入到所谓的重度老龄化的阶段,到这个阶段以后,中国的老龄人口是4个多亿,这在全球人口里排第三位了,而且基本上3个人里有1个是老人。到这个阶段以后,如果单纯依靠家庭来养老,肯定是不现实的,那么养老的社会化是一个大趋势,而且是不可逆转的一个趋势。我们一定要严格界定社会化与市场化的区别,现在来看,郑州40个养老院里,只有三家是公办的,这说明我们在整个养老的福利事业里,政府投入太少。在现在政府投入不足,整个社会力量投入有很多困难的情况下,有些人选择以房养老,但有房子的人毕竟有限,所以我们在探索这个方向的时候,一定要分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一方面我们通过政策的鼓励,让社会力量觉得

31、有钱可赚。同时政府要加大投入,如果政府不投入,那么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尴尬局面。社会养老利在将公益事业市场化,分离有经济承担能力的老人,让他们拥有自己的生活空间,住上生态环保清静的房子,享受疗养院式的服务,得到医疗康复安全的保障,参加老人们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享受老年心理辅导,得到社会的关爱,活出老人的尊严。弊在社会和市场化的性质决定了经营的盈利模式,只能接纳为数不多的有经济承担能力的老人。四、社会养老前景分析机构养老作为构建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近年来,到养老机构去养老已经成为引领养老时尚、转变养老观念的一个重

32、要方面,加快养老机构建设是我们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选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社会化养老正打破家庭养老的传统方式而被人们所接受。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医学科技进步的必然。早在1965年,法国成为第一个老年型国家,之后是瑞典。20世纪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步入此行列。根据联合国人口老龄化的标准,一个国家60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例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高于7%,这个国家就进入老年型社会或老年型国家。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目前早已进入老年型国家行列。1) 世界发达国家社会养老由于有经济实力的支撑和西方居家形态诸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国家养老对策

33、的共同之处是依赖“社会养老”功能:在社会保障体制中,老年人被赋予了独立生活的经济能力;在福利设施、服务体系以及居住环境等方面,针对老年人的生理情况,采用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设计。以美国为例,老年人的居住设施大致分为五类:独立式住宅、老年公寓、养老院、护理院、老年养生社区,每一类辅以相应的服务管理体制。很多美国老人都有拿着退休金到风景优美、适宜养老的国度、地区养老的人群,如美国的退休老人到佛罗里达、夏威夷、墨西哥海滨地区购房长住,安度晚年。旧的养老方式的打破,意味着为企业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一些国际大公司已经嗅到了世界养老产业发展的巨大商机。一家大型投资(Sanyres Mediterrane)

34、公司计划沿西班牙海岸建设大型养老社区,将配套建设商场、剧院、医院、24小时安保等,每月费用在2000欧元左右,将于2008年正式开业,建成后不仅能吸引西班牙老年人,而且能吸引北欧国家众多喜欢阳光的老人。异地养老、跨国发展养老产业在欧洲渐成潮流。挪威的卑尔根、奥斯陆、贝鲁姆等市已经先后在西班牙南部开设了大型养老公寓,那里低廉的地产价格,充足的阳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老年人。北欧其它国家的老人到西班牙养老,看中的不仅是那里自然环境,还有功能齐全的养老设施、良好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保险服务等。与此同时,西班牙的实业家们也盯紧了那些希望来西班牙养老的北欧人的“钱口袋”,异地养老实在是一项互利双赢的

35、好事情,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企业和老年人所认可。欧洲养老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不仅仅吸引了欧洲的企业,许多欧美一流的大公司也开始抢滩登陆。全美最大的老年人生活服务提供商加国安老院,已在德国开办9家联合企业,在英国开办了15家,正在开发西欧市场。该公司在伦敦附近开设的一家老年公寓,每月的费用虽高达4000英镑(7917美元),但仍客源不断,经营业绩一路飘升,截止现在该公司的股票已经上升了32%。独居老人增多,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强盛,多数为私人控股公司所掌握。据欧盟和美国退休者协会2006年的一份报告,在挪威、荷兰和丹麦,96%的老人独居,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巨大。在英国,居家养老服务是老龄产业最活跃的一

36、个因素,价值110亿英镑的居家养老服务产业,多数被大公司控制。这个市场在德国也很强盛,目前有10000多家养老院为体弱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近8年内上升了23%。在日本,据日本总务省2001年6月公布的人口统计,日本65岁以上的老人达2227万,占总人口的17.5%。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养老方式也逐渐由家庭走向社会,其中,把居家养老与社会养老结合起来,是目前日本流行的养老方式。2) 国内社会养老前景分析中国社科院有关专家指出,2011年全国60岁以上的老人达1.69亿,养老床位250万张,仅占老年人口的1.5%,也就是说中国1000名老人中只有15人拥有养老床位,而发达国家是70人,还有近80

37、%的市场份额。而已有的20%市场份额中还有半数以上属民营,是可竞争对象。尽管市场庞大,但也要解决若干问题,方可促进社会养老的发展。 解决民营养老院生存困难问题张鸿(今日观察评论员):公立养老院入院难 民营养老院生存困难其实养老院和入托难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首先是公办的少,比如,现在郑州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00万,但它只有40家养老院,床位是5000张左右,这远远不能满足要求,而且这40家里只有3家是公办的。公办的相对来说规模会大一点,也便宜一些,而且条件符合要求,医生、护士以及相关的配套人员的培训也都能到位。民营的养老院为什么会生存困难?第一,它门槛高,这样就导致大量的民营养老院处在灰色地带

38、,因为他没法拿到那个资质证明,按照床位数、人均居住的平米数以及人员相关硬件的门槛,如果投资,是很难达到的,尤其是在社区一级的地带里,他就不能拿到相应的补贴,因为补贴也是按照规模来的。比如50张以上床位,才能够一个床位一年拿到3000块钱的补贴,而且这个补贴更多的也都是在公立养老院里才能拿到,所以相对来说,优势的资源都集中在公立,但是公立的少,所以大多数的只能去忍受。包括我们看到的这个老人,他家属原来就知道有虐待,但查了好多家,也发现普遍存在这种问题,所以只能上这个养老院。 解决方法:我们可以将目标锁定在高收入老人人群,同时争取国家补贴,政府机构和社会支持。如实验学校、贵族学校、三本学院等。 解

39、决养老院护工短缺问题马光远(今日观察评论员):现在面临的就是公共服务的短缺问题整个的社会化养老呈现出三个短缺:第一,是相关法律短缺,比如现在出了这个事以后,这个养老机构有什么责任?监管机构有什么责任?我们现在回到法律里都找不到什么法律依据,我仅仅找到一个就是,1999年民政部出台的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但是我按照这个办法去追究这些人的责任,根本找不到一点法律依据,也就是说对办养老院应该承担的责任、标准、用人素质等等都没有相关的规定;第二,2009年,民政部表示,目前全国的养老床位短缺。在发达国家,床位跟老人的比例是5%到7%,我们是1.5%左右;第三是护理人员非常少。按照老龄化程度,目前我

40、们最少需要护理人员1000万,但是真正的从事这个职业的人员只有22万,在这22万里,真正持证上岗的只有2万人,这个缺口比例是相当大的。那么在人员缺失、法律缺失、机构缺失的情况下,这些老人目前受到的一个情况,也就是即使知道老人受了虐待,即使知道这个养老院不太好,也没有别的选择。整个来讲,我们在告别了物质短缺的时代以后,现在面临的就是公共服务的短缺问题。 解决方法:我们可联合相关部门进行培训和发证,参考保姆、月嫂、家政的做法,使用培训老师和实习学员。 解决政策、资质、条件、管理水平问题姚远(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 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兴办养老院的入门标准太低 国家的相关政策落实不够民办养

41、老机构从建立之初,基础就不是特别牢靠,养老院入门的标准太低,或者说在入门时的执行力度不够,有很多资质、条件、管理水平都没有达到的情况下,就进入了养老行业。养老机构在运行的时候,由于经费的紧张,由于国家相关政策落实不够,造成了它们低成本的运行,所以本来应该达到一个较高的服务水平,结果现在因为经费的问题以及各方面的原因,养老院就达不到这个标准。最后就是对已有的一些规章制度落实不足。 解决方法:争取国家政策、申请资质、创造条件提高管理水平,是自身建设问题,相对容易解决。 市场前景分析从2010年开始,老年人口抚养比逐年上升,从2039年左右开始逐年下降;从2050年左右开始再逐年上升,到2059年左

42、右达到45.2%的最高值,然后又逐年下降,到2072年左右又逐年上升。该比值从2030年左右开始,将一直不低于1/4;从2053年左右开始,将基本不低于1/3。在2035年将出现8.1亿劳动人口(1564岁)对2.94亿老龄人口(65岁以上)的局面,减去在校生、失业人口和未达纳税起征额的低收入人口,将出现不足两个纳税人供养一个养老金领取者的局面,这被称为“老龄社会危机时点”。我们来剖析一下这时间拐点:表4、时间拐点分析表节点时间拐点2020年2035年2050年养老期90岁以上1930年前出生1945年前出生1960年前出生80岁以上1940年前出生1955年前出生1970年前出生70岁以上1

43、950年前出生1965年前出生1980年前出生65岁以上1955年前出生1970年前出生1985年前出生工作期60岁以上1960年前出生1975年前出生1990年前出生50岁以上1970年前出生1985年前出生2000年前出生40岁以上1980年前出生1995年前出生2010年前出生30岁以上1990年前出生2005年前出生2020年前出生读书期20岁以上2000年前出生2015年前出生2030年前出生10岁以上2010年前出生2025年前出生2040年前出生从上表可以看出,食堂下放后到70年的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都已达到养老期。看看这个典型的家庭结构:a. 最老的第一代:90多岁的理论上是8

44、个,有一半在是4个;b. 该养老的一代:65-70岁理论上全部健在4个;c. 独生子女的一代:40-45岁,2个正在上班的人;d. 独生子女的下一代:15-20岁,1个或2个孩子正在读书;拐点时,家中是2个读书的,2个上班的,8个以上的高龄老人(超高龄老人4个以上),家庭养老或是随子女养老都是不现实的。1 住房的限制:有8间卧室,能住下12个人的房子,只有超级大别墅;2 日常生活:8个老人的生活,谁来照顾;3 年轻人去上班后的担心:8个老人在家中,有一点点事,还有心思上班吗;4 医疗护理:家中如有两个老人生病住院,不上班都忙不过来;5 家庭和睦:8个老人在家中能和睦相处吗(老人性格使然);6 还有诸如老人自由的生活空间、年轻人的工作压力等等。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