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doc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448539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0.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历史期末试题(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其中书写分3分。一二书写分总分26272829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所选答案填入下表中)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答案1“禅让”是我国原始社会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这种办法实行顺序是 A.舜一禹一尧 B.禹一尧一舜 C.尧一禹一舜 D.尧一舜一禹2将夏桀、商纣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的标准是 A.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 B.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 C.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 D.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3.下列战役发生在

2、春秋时期的是A.城濮大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4. 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下图中的耕作方式得到进一步推广是在哪个历史时期A.商B.周C.春秋D.战国5生病了去医院看病,医生通常会看你的脸色、听听声音、问你的病情、按你的脉搏。由此我们会联想到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62007年,“王立群读史记”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播出,吸引了不少历史爱好者观看。下列有关史记表述错误的是A.作者司马光生活在汉武帝时代B.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C.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D.为后世纪传体史书树立了典范,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7. 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为了A.加强专制统

3、治B.结束百家争鸣C.消灭读书人D.弘扬儒家文化8. 汉武帝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并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主要目的是A.平定叛乱 B.排斥异己 C.加强中央集权 D.发展经济9. 广告词:“这里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这里是兵马俑的故乡”。这里是A .河南洛阳 B.陕西西安 C.江苏南京 D.甘肃敦煌10.为汉匈民族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人物有 张骞 呼韩邪单于 王昭君 班超 A. B. C. D. 11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赢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兴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A.三国一西晋 B.西

4、汉一东汉 C.东汉一三国 D.秦一西汉12新疆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隶属于我国中央政府的管辖开始于A.丝绸之路的开通 B.西域都护的设立C.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D.秦统一六国13淝水之战是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其交战的双方是 A.前秦与东晋 B.前秦与西晋 C.北齐与东晋 D.北周与西晋14下列历史人物与其成就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B.张衡地动仪 C.王羲之女史箴图 D.郦道元水经注15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实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短暂统一的朝代是 A.北魏 B.东晋 C.西晋 D.前秦16以下列举的历史上对重用人才的事例符合史实的有 商汤任用伊尹做大臣,

5、治理国家 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发展国力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壮大实力 前秦王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为相,励精图治,使国家迅速发展 A. B. C. D.17.电视剧三国再创收视率新高。追忆三国历史,你知道曹操领导了以下哪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吗?A赤壁之战B淝水之战C巨鹿之战D官渡之战18.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中不可能叙述的历史事件是( ) A.武王伐纣 B.商鞅变法 C.文景之治 D.昭君出塞19从第一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给第二组添一个适当的词:( ) 破釜沉舟巨鹿之战 草木皆兵( )A官渡之战 B长平之战 C淝水之战 D赤壁之战20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

6、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21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而我国早在东汉时期就出现了预测地震的仪器,其发明者和名称是: A.张骞 ,地震仪 B.张骞,地动仪 C.张衡,地震仪 D.张衡,地动仪22下列哪部医学著作是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作品,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的原则A齐民要术 B伤寒杂病论 C黄帝内经 D本草纲目23中国本土的宗教是A佛教 B伊斯兰教 C道教 D基督教24我国成语故事“画龙点睛”反映了 画家高超的绘画水平,在东晋时期有一位画家注重形神兼备,他就是当时著名画家: A.张仲景 B.张衡 C.祖冲之 D.顾恺之25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初步开发是在 A.

7、汉代 B.三国时期 C. 东晋、南朝时期 D. 隋唐时期二、非选择题(26题8分,27题12分,28题14分,29题13分,共47分)26.(8分)列表法是学习历史的主要方法之一。贝贝同学学完第10课“秦王扫六合”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后,决定设计一张表格,对秦始皇和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史实(见下面),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应如何完成?(主要史实只需将相应字母代号填入设计的表格中即可)A:治理黄河 B:焚书坑儒 C: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E:统一货币、度量衡 F:统一文字G:允许诸王分封自己土地,削弱诸侯国势力 H:创立封建专制主义的

8、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和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比较 人物措施秦始皇汉武帝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思想文化方面27.读三国鼎立形势图,完成下列表格内容。(每个空格2分,共12分)图中的、表示三国的国名,a、b、c表示三国的都城,请在下列表格中的横线上把三国的国名、都城和建立者补充完整。国名都城建立者: a: 曹丕: 蜀b: : c: 建业 28.阅读下面三幅历史事件图:(14分) A B C请回答:(1)A图中的军队过河后,毅然砸铁破锅、凿沉船、烧掉军营。这个故事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哪次战役?哪句成语和该故事有关?(4分)(2)B图中的军队船只遭到火攻,人马死伤无数,仓皇而逃。这个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史上哪次

9、战役?这一战役的意义是什么?(4分)(3)C 图中军队将领望见远处对方军队阵容整齐,把山上动摇的草木都误认为是对方的军队,不由得心虚胆怯。这个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史上的哪次战役?这个故事可以用哪句成语来概括?(4分)(4)这三次战役最主要的共同特点是什么?(2分)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材料二鲜卑族姓汉族姓拓跋元贺赖贺丘穆陵穆(1)、材料一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一项内容?(2分)(2)、材料二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一项内容?(2分)结合该材料,假如说同学甲是鲜卑族皇族拓跋氏的后代,那么该同学现在应该姓什么?(2分)(3)、

10、除此之外,孝文帝改革还有哪些方面的措施?(3分)(4)、孝文帝改革有何意义?(4分)七年级历史期末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二、非选择题26(填对一个序号得1分,共8分) 人物措施秦始皇汉武帝政治方面HG经济方面EA、 C思想文化方面B、 FD题号12345678910答案DBADAAACB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BACCADDCD题号2122232425答案DBCDC27.读三国鼎立形势图,完成下列表格内容。(每个空格2分,共12分)国名都城建立者: 魏 a: 洛阳 曹丕: 蜀b: 成都 刘备 : 吴 c: 建业 孙权 28(共14分)(1)巨鹿之战;破釜沉舟(4分) (2)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4分) (3)淝水之战;草木皆兵 (4分) (4)以少胜多(2分)29.(共13分)(1)、学汉语(2分)(2)改汉姓(2分),元(2分)(3)、禁胡服、通婚姻、改官制(3分)(4)、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