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小学组.doc

上传人:peixunshi0 文档编号:34521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小学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小学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小学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小学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小学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小学组)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小学组)61. 根据下列诗句内容, 按时间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哪一组?( 1 )清明时节雨纷纷可怜九月初三夜二月春风似剪刀小荷才露尖尖角遥知兄弟登高处千山鸟飞绝(1)( 2)(3)( 4)62. 四时田园杂兴一诗中,描写农村繁忙生活,赞美劳动人民勤劳的诗句是哪一句?( 1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2)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3)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4)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63.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的三四两句中诗人用哪两个字突出了叶和花的颜色?( 3 )( 1 )荷(

2、2)绿红( 3 )碧红( 4)青赤64.春日一诗中把春天描写得生机勃勃的诗句是哪一句? 1 ( 2 )(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65. 题临安邸这首诗中,诗人对统治者提出质问的诗句是哪一句?( 1 )(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头活水来。(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66游园不值一诗中表达了“冲破束缚,勇于创新”的人生哲理的诗句是哪一句?(2)( 1)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2)春色满园关不住

3、一枝红杏出墙来。( 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67.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出自哪一首诗?( 3 )(1)乡村四月( 2)滁州西涧 2 (3)墨梅( 4)古朗月行68. 石灰吟中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哪一句?( 1 )(1)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2)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69. 竹石的作者是谁?( 3 )( 1)明 于谦( 2)唐王昌龄( 3)清郑燮( 4)宋王安石70. 己亥杂诗中诗人呼唤社会变革,暗示为了国家的

4、强大、民族的振兴,朝廷应该破格录用人才的诗句是哪一句? ( 2 )(1)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2)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4)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71.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引发了无数诗人的情思, 以下哪一首古诗描写的也是春天的景色?( 3 )(1)江 3 雪( 2)山行(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72. 中国古诗词中有很多是描写传统节日的。 “清明时节雨纷纷”写的清明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写的是春节,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写的是哪个节日?(4

5、1)端午节( 2)元宵节( 3)除夕(4)重阳节73.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出自宋代诗人翁卷的乡村四月 。句中“子规”指的是什么鸟?(2 )(1)画眉鸟( 2)杜鹃鸟( 3)喜鹊(4)鹦鹉74. 唐朝有位诗人被称为 “苦吟派诗人” 。他经常为一句诗或是诗中一个词,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工夫。 “推敲”一词就是根据他锤炼诗句“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的故事引申出来的。“推敲”也用来比喻做或做事时,反复斟酌。这位诗人是谁?( 3 )(1)孟郊( 2)韩愈( 3)贾岛( 4)杜牧 4 75.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的一首词。 词共有

6、一千多个格式, 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 人们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 这些名字就是词牌。这首词的词牌名是什么?( 4 )(1)蝶恋花( 2)如梦令( 3)沁园春(4)忆江南76. “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3 )(1)窗户(2)用来睡觉的床( 3)井上的围栏( 4)沙发二级题77. 山水田园诗是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为题材的古代汉族诗歌,代表诗人有谁?(1 )(1)孟浩然( 2)辛弃疾( 3)李白( 4)王昌龄78.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描写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的诗,以下哪位不是边塞诗的代表诗人?(4)(1)高适( 2)岑参( 3)王昌

7、龄(4)孟浩然79. 咏鹅的作者骆宾王与其同代的诗人曾被冠以什么称 5 号?(1)(1)初唐四杰( 2)建安七子(3)扬州八怪( 4)竹林七贤80. 贺知章在咏柳一诗中没有运用以下哪种修辞手法?( 4 )(1)拟人( 2)夸张( 3)比喻( 4)借代81. 回乡偶书中作者借乐景表哀情的句子是?(2 )( 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2)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82.登鹳雀楼 的作者王之涣是什么派的代表诗人?( 2)(1)山水田园诗派( 2)边塞诗派( 3)浪漫派( 4)现实派83. 皖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政府封

8、锁消息。周恩来为了让民众及时了解事情真相,愤然挥毫,写下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相煎何急! ”这句话引用自曹植的哪首诗?( 2 )(1)白马篇( 2)七步诗( 3)七哀 6 诗( 4)洛神赋84. 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所写的歌颂友谊的千古名句是哪一句?( 3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85. 李白在行路难一诗中比喻人生道路虽然曲折,但是人生理想终会实现的句子是哪一句?(1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

9、自苦寒来。(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86. 游子思乡是我国古代诗歌永恒的主题。唐人崔颢在黄鹤楼中用哪一句抒发了暮色四合时登高远眺所引发的乡愁?( 3)(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7 87. 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明为写景,实为抒怀,为全诗创造悲凉气氛的诗句是哪一句?( 2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88.钱塘湖春行 中最能体现出

10、早春季节特征的是哪一句?( 1 )(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3)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4)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89. 人们赞美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常常引用李商隐无题中的哪一句?(4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90. 苏轼在水调歌头一词中写道“此事古难全” ,“此事”指的是什么?( 3 ) 8 (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11、 4)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91. 过零丁洋中表现诗人为国家宁愿慷慨赴死的千古名句是哪一句?( 1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92.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大漠奇特景象的句子是哪一句?( 4 )( 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2)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三级题:93. 王冕在“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这首诗中赞美的是什么花?(3 )(1)菊花(2)

12、兰花(3)梅 9 花( 4)杏花94.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都是我国古代对年龄独特的称呼。唐代诗人杜牧在赠别诗中写道: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后世便用“豆蔻年华”形容少女。“豆蔻”指的是多大年龄?( 2 )(1)十七八岁时( 2)十三四岁时(3)七八岁时( 4)二十三四岁时95.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共包括多少首诗?(2 )(1)三百首( 2)三百零五首( 3)三百零九首( 4)三百五十首96. 有一首北朝乐府民歌, 主要讲述了一个女孩, 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 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它与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 孔雀东南飞 并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壁” 。它是以下哪一首?( 3 )( 1)陌上桑( 2)长歌行( 3)木兰诗( 4)秦妇吟97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陆游晚年所写,寄托了诗人对子女的殷切期望。诗中哪一句是说做学问只有从少年开10始,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打好扎实基础,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最后才能有所成就?(2)(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3)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