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研修.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53488 上传时间:2019-08-27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研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研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研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研修.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研修.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研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研修.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综合实践活动 与校本研修,安庆四中 朱小红,2012年12月26日,什么是校本研修,校本研修是作为教师工作实践的主要场所学校,成为一个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型组织,尊重教师个体的发展愿望,创设一切便利条件,充分发挥教师个体创造力和教师群体合作力,形成一种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氛围,并凭借着群体间持续不断的互动学习与实践,使个体价值与群体绩效得以最大限度的显现。,校本以校为本 一是为了学校 指要解决学校存在的种种问题,也指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及教育教学质量。 二是在学校中 学校自身的问题,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要由学校校长、教师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

2、实施。 三是基于学校 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所组织的各种培训、所展开的各类研究、所设计的各门课程等,都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挖掘学校所存在的种种潜力,让学校资源更充分地利用起来,让学校的生命活力释放得更彻底。,什么是校本研修,研修 研是研究,是认识、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修是修养,修养就是发展人。“研修”的目的是要把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和中小学教师发展有机统一: 一方面以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抓手,以参与问题解决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把问题解决的过程变成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另一方面以教师专业发展作为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前提,通过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教育教学问题的最终解决。,什么是校本研修,对校本研修的理解

3、,四个关键词:校本、进修、研究、专业成长,是教师在自己日常工作中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开展的一种朴素研究。 主体:教师自己 对象:日常工作 目的:解决实际问题 性质:一种朴素的研究,什么是校本研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含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与各学科课程领域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领域,是国家规定的一门有计划、有组织地面向全体学生,以综合实践学习、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注重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及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以学生自主选择的、探究和直接体验整个过程为主要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情感、行为、认知的统一协调发展为主要目标,以重过程为主、终端结果为辅为评价方式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综合实践活动

4、的总目标是通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范围,1、研究性学习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3、劳动与技术教育 4、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这既包括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还包括发展学生对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伦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的关系,二者共同致力于实现“活动的、合

5、作的、反思的学习”,成为“实现学习的课程”,因此二者的不同并不在学习形态方面。 二者的区别在于把“知识”和“经验”组织成单元的方法不同。综合实践活动以现实的“主题”为核心,把“知识”和“经验”组织成单元的学习;而学科课程则以学科的“内容(题材)”为核心,把“知识”和“经验”组织成单元的学习。,妥善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各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 第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 第三,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可和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的关系,综合实践

6、活动的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 综合实践活动遵循的课程开发模式: 阶梯型:目标成就评价(一元化、划一化) 例如:泰勒原理(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学习经验) 、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经验) 、斯金纳的“程序学习” 登山型:主题探究表达(多元化、个性化) 例如:项目学习、问题学习、服务学习等,对学生而言,在从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1、自己的想法 在现实生活的反思和探究中,产生自己的想法、尝试自己的想法、验证自己的想法。 2.真实的体验 在反思和探究生活中,融入生活,最终形成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教师指导综合实践活动 指导的艺术

7、 与学生一同投入现象 “在活动中,我自己也象着迷似地感到十分愉快。”。(佐藤学) “综合学习能否成功取决于教师自己能否和儿童一起共同愉快地学习,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佐藤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倾听学习者解释 任何年龄阶段、任何发展水平的任何学生都是带着自己的观念进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因此,教师在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应首先倾听学生自己的观念,倾听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倾听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倾听他们对自己所选择的问题的探究过程和结果的解释。在倾听学生的基础上,运用教育智慧,创设深入探究的情境、条件和契机,帮助学生在探究中诞生新的、更精彩的观念。,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指导的方式 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

8、课程的指导宜采用“团体指导、协同教学”的方式。班主任或其他教师可充当导师小组的协调人。学校核心课题组的老师可承担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规划、组织、协调、管理工作。,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集中体现学校的特色,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 建议每一所学校根据本校和本校所在社区的特色推出三类相互衔接的计划,即“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以及“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各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不能限制其生成性,而应当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方向感和更富有成效。,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计划,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确定。综合

9、实践活动的内容需遵循下列原则: 1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 2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色 3反映每一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 4符合儿童实际,源于生活,回归生活(是对教师的要求),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首先,信息技术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探究内容,要做到信息技术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内容有机整合。 其次,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为学生进行跨地区、跨学校、跨班级的合作探究开辟空间,为教师进行跨地区、跨学校、跨班级的合作指导提供条件。 再次,信息技术手段的设计与运用要致力

10、于为学生创造反思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和问题情境,防止陷入纯粹的技能训练。,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 在实践学习中了解信息社会的含义,体验和分析信息技术对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影响; 合理利用网络,有效获取信息,支持学科学习,开展健康的社会交往,解决实际问题; 能使用常用信息处理工具,综合运用写作、绘画、表格、动画等多种方式,处理并发布信息; 以机器人为载体,初步了解自动化原理,体验并初步学会通过程序设计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应重视结合学生经验,突出实践性;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有机结合, 培养交流能力、形成良好信息意识; 要兼顾趣味性和挑战性,提高信息

11、加工深度,促进高水平思维; 创设多样化、分层次的学习机会,鼓励个性发展和技术创新; 要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注重为学生创设反思性、合作性、探究性的学习情境和问题情境。,我校综合实践活动,与信息技术教育相关的课程内容:,1、电脑创作 2、软件与编程 3、机器人,电脑制作现场图,春 肖然,2007年 全国一等奖,安徽省一等奖,丰 收 程元惠,2010年 全国二等奖,安徽省一等奖,http:/,2013年“第十四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指南,编程课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分支,我校的编程课,软件与编程,编程课使用的语言,Freepascal Lazarus C C+,平时训练使用的WINDOWS

12、操作系统 比赛要求使用LINUX操作系统,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培训习题、解答、中学高级本(共4本),编程课使用的教材,全国青少年信息学竞赛培训教材Pascal程序设计,中学阶段的编程比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 IOI, AHOI 上半年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OIP(初赛和复赛) 下半年,带学生参加noip复赛,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反对通过考试等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 ,主张建立一种以“自我反思性评价”为核心的新的评价体系 。 遵循的评价理念 整体观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整体观要求在评价 中把课程、教学和评价进行统整 多元化 :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

13、准 过程性 :重视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采用的评价方式: 1对学生的课题研究宜采用“档案袋评价”的方式。在每一个学生的档案袋中,主要包括3项内容:第一,在本课题中,我的“作品”(我的发现和创造)是什么?第二,对这个问题(课题),我自己的观点是什么?。第三,对这个问题(课题),我自己的真实体验是什么? 2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以及课题结束后,宜及时结合对学生的观察、与学生的会话和共同探究、学生的“作品”,进行“描述性研究”。由此形成一个个课题研究案例。这些饱蘸学生声音、教师声音的案例,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可分为文字和实物两大类。 文字类包括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小论文为主的研究报告及有关建议书、经验总结等。 实物类包括实物模型、有关图片、多媒体课件、展板等,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