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公共支出规模扩张.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56378 上传时间:2019-08-27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2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讲公共支出规模扩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第六讲公共支出规模扩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六讲公共支出规模扩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六讲公共支出规模扩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六讲公共支出规模扩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讲公共支出规模扩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讲公共支出规模扩张.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六讲 公共支出规模扩张,公共经济学,引言:,公共支出(Public Expenditure)是公共部门专门为从事经济活动所消耗的一切费用的总和。 因此公共支出反映公共部门从事经济活动的范围。由于公共支出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又是公共支出的补偿来源,因而公共支出规模会对经济运行产生很大影响。伴随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公共支出需要作适当的控制。,第六讲 公共支出的理论与实践,一、公共支出的定义、原则、分类 二、公共支出的几种理论模式,1. 公共支出,1.1 公共支出的含义 也称财政支出或政府支出,通常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履行其职能而支付的一切费用之总和,是政

2、府行为的成本。即为实现政府职能,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取得其所需物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财政资金支付。,阅读材料:我国财政支出范围亟需重新界定,我国的财政支出改革还存在着相当的滞后,财政支出范围基本上还沿袭了改革前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统包大揽的格局,还不能很好地适应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就是被人们称为“财政缺位”和“财政越位”的问题: 一是国家财政继续承担着一些本不应由财政承担的开支,即所谓的财政支出“越位”; 二是一些必需的公共支出却没有到位或没有完全到位,即所谓的财政支出“缺位”。 在根据市场要求确定财政支出范围时,应当注意增加财政支出的透明度,增强法规制度约束和程序控制,以及

3、社会各方面对财政支出的制约和监督。,1.2 公共支出的原则,效率原则 公平原则 稳定原则,1.3 分类标准: 目的性预防性支出和创造性支出 强制性强制性支出(不可控制性)和随意性支出(可控制性) 支出的受益范围一般利益性支出和特殊利益性支出 政府层次中央政府的公共支出和地方政府的公共支出 补偿性消耗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预防性支出和创造性支出,分类标准:支出的目的性 预防性支出:用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秩序,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全的支出。(如国防、军备、警察、监狱等) 创造性支出:用于维护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支出。(如经济、文教、卫生和社会福利),强制性支出和随意性支出,分类标准:支出有无强制性

4、强制性支出(不可控制性支出):根据现行法律或法规就必须支出的那部分支出。 (如最低收入保障等有法律明文规定的支出、前届政府遗留的义务、国债还本付息及对地方政府的补助等) 随意性支出(可控制性支出):法律法规无明确规定,本届政府可根据自己的施政目标自行决定的支出。,一般利益支出和特殊利益支出,分类标准:支出的受益范围 一般利益支出:社会全体公民均受益的支出。(如国家安全、行政管理、环境保护等) 特殊利益支出:只有一部分人受益的支出。(如教育、医疗、各类对部分人的补助等),中央政府支出和地方政府支出,分类标准:政府层次,消耗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分类标准:公共支出的性质 消耗性支出指政府各部门的消费

5、和投资性支出,主要包括: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教育支出、公共保健支出、基础设施支出等。 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货币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养老金、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金等方面的支出。,注意:,如果购买性支出在财政支出总额中的比重较大,则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就大些,直接通过财政所配置的资源规模也就较大;反之,转移性支出所占比重较大,财政活动对社会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大。 就财政的职能来看,以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配置资源的职能较强;以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则具有较强的收入再分配职能。,1.4 财政支出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财

6、政支出对就业的影响 财政支出对物价的影响 财政支出对国民收入的影响,go,财政支出对就业的影响:,1.财政可通过投资性的支出,直接增加就业岗位。 2.政府通过购买性支出,增加对社会商品和劳务需求,从而刺激企业的生产,促进企业的投资行为,间接增加就业机会。 3.政府通过各种转移性支出,增加社会成员的收入,这些收入按一定的比例转化成消费和储蓄,从而增加对社会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间接增加就业岗位。 4.政府在再就业培训、职业介绍服务、产业结构转化等方面增加财政支出,可以缩短工人寻找工作的时间,增强工人在不同岗位的就业适应能力。,财政支出对物价的影响体现在:,1.财政支出是构成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7、财政支出的增加,使得总需求曲线外移,此时是否会对物价产生影响,要视社会总供给曲线的情况而定。 2.财政支出中的不同组成对物价的影响程度不同。购买性支出对物价的影响程度更大,而转移性支出中对物价的影响程度较小。,当总供给曲线处于正斜率状态时,随着需求的扩大、产出的增长,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资料的供给逐步趋于紧张,从而导致物价的上涨。,当总供给曲线处于水平状态时,当增加财政支出从而导致需求扩大,产出增加时,不存在价格上涨的压力,物价水平不会发生波动。,当总供给曲线呈垂直状态时,增加财政支出而导致的需求增加,不会导致产出增长,只会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财政支出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财政支出不仅自身直接影响国

8、民收入水平,而且还通过影响消费和投资的方式间接影响国民收入水平。 根据凯恩斯的“乘数原理”(Multiplier Principle),政府的财政支出变化会引起整个社会的消费数额的变化,整个社会消费变化的数量要比财政支出的变化数量大。,2 公共支出规模增长,自20世纪以来, 各国无论以绝对量还是以相对量来 表示的公共支出规模, 都是不断扩张的趋势。,2.1.1 政府活动扩张理论 2.1.2 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2.1.3 发展阶段增长理论 2.1.4 非均衡增长理论 2.1.5 官僚垄断理论,2.1 公共支出增长的解释,2.1.1 政府活动扩张理论,瓦格纳(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法则他在分析英、

9、德、法、美、日国家统计资料以后,认为政府职能的不断扩大以及政府活动持续增加的规律,并将其命名为“政府活动扩张法则”。并认为,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大,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持续增加,所需的公共支出也日益攀升,这就是“瓦格纳法则”。,原因解释: 政治因素:政府职能的扩展和活动范围的扩大。 经济因素:维护市场秩序、解决外部效应的需 要、提供公共产品的需要,2.1.2 梯度渐进增长理论(规模效应理论),英国经济学家皮考克、魏斯曼20世纪60年代初对英国的公共支出的历史数据进行了经验分析,提出了该理论。 该理论认为: 1.在正常年份公共支出呈现了一种渐进的上升趋势,但是当社会经历“剧变”(如战争、经济大危机或者

10、严重灾害)时,公共支出会急剧上升;当“剧变”结束以后,公共支出会下降,但是一般不会低于原来的水平。 2.公共支出与公共收入是同步增长。,GNP,公共支出,公共支出梯度渐进增长,O,YA,YB,YC,YD,公共支出增长的原因,内在原因:在社会的正常发展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上升,政府税收收入也相应增长,因而公共支出也同步增长; 外在原因:政府在非正常时期的外在原因,例如政府遇到战争、自然灾害与其他社会灾难时,政府不得不增加公共支出。,了解:集中效应 在社会“剧变”时,中央政府会集中较多的财力和较大的财权,即使剧变结束以后,中央政府仍然会维护其活动范围和支出规模。而危机之后,也还存在需要政府

11、进行善后抚恤、偿还债务等客观原因。这种现象称之为财政支出的“集中效应”,2.1.3 发展阶段增长理论,美国经济学家马斯格雷夫、罗托斯认为 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为经济提供社会基础设施,如公路、铁路、桥梁、电力、环境卫生、法律和秩序等,因而公共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例比较高,这些投资会促使公共支出的增长; 在经济发展进入中期后,公共投资会减少,但是由于市场缺陷日益暴露,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会增强,干预活动恰恰是以公共支出增加为前提的;,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成熟期,公共支出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教育、保健和社会福利等支出逐渐增加,从而进一步推动公共支出的增长。 所以,发展阶段论,实际上关于公共支出结构长期变化的理论。,2.1.4 官僚垄断理论 (公共选择学派的财政支出增长理论 ),官僚含义公共政策执行者的总称,包括行政官员和公共雇员。 按照公共选择理论,官僚也是理性经济人,追求的不一定是社会福利,而是通过追求预算规模最大化实现薪金、津贴、声誉、晋升等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种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倾向被人们称为内部性。在实践中,内部性会导致公共支出规模的扩张。,美国著名学者尼斯卡宁认为:由于官僚效用是预算规模的增函数,因而官僚提供的公共部门产量可能是“社会最适合产量”即效率产量的2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