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下25诗词六首.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57919 上传时间:2019-08-27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41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九年级下25诗词六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语文版九年级下25诗词六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语文版九年级下25诗词六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语文版九年级下25诗词六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语文版九年级下25诗词六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九年级下25诗词六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九年级下25诗词六首.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黄鹤楼 崔颢,作者简介 崔颢,汴(bin)州(开封)人氏,(公元704?754年)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士。他才思敏捷,长于写诗,系盛唐诗人,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hun)海浮沉,终不得志 。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存其诗四十二首。,黄鹤楼,黄鹤楼,即“天下江山第一楼”。地处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于此),筑城为守,建楼以嘹望。至唐朝,其军事

2、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因此黄鹤楼是古典与现代熔铸、诗化与美意构筑的精品。,写作背景 黄鹤楼是一个充满神奇,颇为迷人的地方。幸运者得道乘鹤升天,登临者借景吊古抒怀。正值仕途失意,漂泊天涯的崔颢登临此楼,自然会有一种吊古伤今,人去楼空的寂寞之感,加以申花传说的触动,许继在胸中的诗情便喷涌而出,创作出了这样一曲浑然天成的浩歌。这首诗在当时就很有名,传说李白登黄鹤楼,有人请他题诗,他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羽沧浪诗话评:“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重点字词:,1.悠悠:久远的意思。 2.晴川: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

3、3.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 4.萋萋(qi1):草盛貌。 5.乡关:故乡家园。 6.烟波:暮霭沉沉的江面。,翻译:,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 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 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 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 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倒装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主谓倒装,应是晴川汉树历历,鹦鹉洲芳草萋萋 日暮乡关何处是 宾语前置,应是日暮何处是乡关,句解,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是诗中颔联。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

4、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在人非、鹤去楼空 .诗中“黄鹤”所指甚明,除了实体“仙鹤”之外,它的指向应该是即“一切”之意。“不复返”,更是涵覆了生不逢时、岁不待人的无尽感伤。“白云”变幻难测,寓托着作者世事难料的吁嗟叹喟。,“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这两句描述了美好的憧憬与动情的追忆,极富人情味:艳阳高照,碧空如洗。恍惚中,汉水北岸的树木化作久久思念的亲爱之人,伫立在眼前。和煦的阳光洒满江面,温暖着亲人。依稀间,鹦鹉洲上的芳草丛中走来一身正气、击鼓骂曹的祢衡,他面对黄祖的屠刀,视死如归,血洒碧草,正是无数浪迹天涯的

5、游子浸满血泪的无私付出,才构筑了无数令人难忘的故乡。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首联 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 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 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颔联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是诗中颔联。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 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

6、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 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是人非、鹤去楼空。 人们留下什么才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她不是别的,她是任地老天荒、海枯石烂也割舍不断 的绵绵乡恋、悠悠乡情。 本句具有一种普遍包举的意味,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 空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因而成为深值关注和反复品味的名句。 诗中“黄鹤”所指甚明,除了实体“仙鹤”之外,它的指向应该是即“一切”之意。“不复返”, 更是涵覆了生不逢时、岁不待人的无尽感伤。“白云”变幻难测,寓托着作者世事难料的吁嗟 叹喟。如果说这个词和“空悠悠”使人看到空间的广袤,

7、那么“千载”则使人看到了时间的无限性。时间 和空间的组合产生了历史的纵深感和空间的开阔感,更加催生了乡愁。,颈联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两句笔锋一转,由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及黄鹤楼,转而写诗人眼前登黄鹤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 尾联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然而天下游子的故乡又在何处呢?江上的雾蔼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的浓浓迷雾,那是一种隐隐的泪花和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问乡乡不

8、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也无由。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艺术特色,全篇起、承、转、合自然流畅,没有一丝斧凿痕迹。诗的前四句是叙仙人乘鹤的传说,写的是想象,是传说,是虚幻的;而后四句则是写实,写眼前所见、所感,抒发个人个人情怀。将神话与眼前事物巧妙融为一体,目睹景物,吊古伤今,尽抒胸臆,富含情韵,飘逸清新,一气贯通。,情感 这篇短文介绍了黄鹤楼雄伟高大的外观和建筑结构的特点,描述了登临黄鹤楼的所见所感,交现了黄鹤楼这座名楼的地位和价值,表达了作者

9、热爱山川胜迹和仰慕仙人的思想感情。 也表达了深挚的友情,然而在诗句中却找不到“友情”这个字眼。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晚年曾官至太子少傅。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音gu)(今陕西渭南北)。与李白、杜甫并称“李杜白”。现实派诗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写作背景,长庆三年春,

10、白居易任杭州刺史的时候,到西湖游玩,骑马走在白沙提上,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别的气质吸引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初春的美好。他心旷神怡,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律诗,抒发了自己对春天西湖赞美好热爱的感情。,重点字词:,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 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暖树:向阳的树。 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 乱花:纷繁的花。渐:副词,渐渐地。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浅草:浅浅的青草。才能:刚够上。没:遮没,盖没。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侧重花草。浅

11、浅的青草刚够没过马蹄。 百游不厌。足,满足。 阴:同“荫”,指树荫。,译文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春水初涨,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上栖息,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观赏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首联交代了诗人观景的地方,并勾勒出湖上早春的轮廓。 颔联在莺莺燕燕的动态中吧春的活力生动的描绘了出来 颈联写初春的花草,充分写出了春天的特色。“渐欲”“才能”富于动态,表现出乱花,残草的勃勃生机 尾联写出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最爱”说

12、明诗人在此看到的景象更美,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描绘了西湖早春的美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作者采取了两种写法:一是在行途中展开描写,开始从孤山寺写到贾公亭,结尾又写到东湖白沙堤;二是选取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中间四句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象,写出早春的一派生机,告诉人们:姹紫嫣红的春天正向我们走来。,总结,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行”字。诗人写骑马游春的乐趣,截取从孤山寺北写起至白沙堤至。开头写“湖平初平”是孤山寺所见之景,中间写游程中所见,最后用“绿杨阴里”写白沙堤之景,明丽轻快,令人目迷神驰。,艺术特点 景中寄情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它既写出浓郁的春意,又写出了

13、自然之美给人的强烈感受。把感情寄托在景色中,诗中字里行间流露着喜悦轻松的情绪和对西湖春色细腻新鲜的感受。 情感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无比喜爱之情和对春天所蕴含的生机和希望的无比热爱之情。,江城子 密州出猎,【江城子】 唐词单调,始见花间集韦庄词,单调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韵。或谓调因欧阳炯词中有“如(衬字)西子镜照江城”句而取名。宋人改为双调,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韵。欧阳炯单调词将结尾两个三字句加一衬字成为七言句,开宋词衬字之法。后蜀尹鹗单调词将起首七言句改作三字两句,开宋词减字、摊破之法。晁补之改其名为江神子,韩淲调有“腊后春前村意远”句,故又名村意远。,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

14、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中国北宋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现存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中秋、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当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词的上片叙事,下片

15、抒情,气势雄豪,淋淳酣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读之令人耳目一新。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过片以后,叙述猎后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起卫国守边的重任。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总有一天,要把弓弦拉得像满月一样,射掉那贪残成性的“天狼星”,将西北边境上的敌人统统一扫而光。,重点词 左牵黄,右擎苍 形容词作名词,黄狗,苍鹰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名作动,戴着锦帽 ; 名作动,穿着貂裘;名作动,率领很多从骑; 为报:为了报答。 倾城:全城人。 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尚:更。,重

16、点句解析,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亲射虎,看孙郎是看孙郎,亲射虎的 倒装词人 以孙权自喻,表现了急于建功立业的心志,并由此引出下面的典故。 鬓微霜,又何妨! 又何妨三个字充满积极向上的豪情。,译文 我姑且施展一下少年时打猎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随从将士们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权那样威猛。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弓矢西北瞄望,奋勇射杀西夏军队,通过描写一次出猎时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并委婉的表达出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作品以出猎开始,结局却是将利剑射向敌人收尾,出人意料。 利用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记叙出猎的笔锋一转自然的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这就把一首生活随笔式的小词写成了充满爱国激情的作品,读起来,韵调铿锵,气势雄浑,感情奔放,境界开阔,是一首表现苏轼豪放风格的成功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