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封邦建国百家1213.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58222 上传时间:2019-08-27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五封邦建国百家121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第四五封邦建国百家121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四五封邦建国百家121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四五封邦建国百家1213.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四五封邦建国百家1213.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五封邦建国百家121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五封邦建国百家1213.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4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一、西周建立:,BC 1046年 周武王 通过牧野之战,建立西周,定都镐。,西周镐京遗址,诗经:殷商的军队,会合起来多如树林,布满牧野这地方。牧野广阔的战场,檀木战车多么漂亮,马儿多么强壮。,商朝灭亡的原因?,二、封邦建国(分封制),1、含义:周王室将土地连同土地上的人,封赐给臣下,广建子国,用以拱卫周王室。,2、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战略要地、 交通要道、 农业富庶地区,边远地区,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控制,荀子儒教记载,周初“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夹在中间,合围控制、实行监督,4、评价:,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其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2、;述职者,述所职也。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 告子,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 中国通史,在西周分封制下,各封国对周王承担的义务有: 服从周王室的政令,封国内重要官职任免要报周王批准。 对周王承担各种军事义务,并随从作战。 定期朝觐和交纳各种贡赋。,幽王为烽火大鼓,有寇至举烽火,诸侯悉至 史记 周本记,(1)进步性: 巩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天下共主”;,(2)局限性: 没有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5、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宗法制度核心:嫡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

3、力的继承者,地位最为尊贵。,大宗和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也就是说,对于大宗而言,小宗就是他的臣属,要对大宗绝对的服从。同时,小宗也是大宗的兄弟,具有血缘关系。,周天子年老了,有四个儿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女儿(大夫人所生),三儿子(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请问王位该传给谁?为什么?,西周宗法制,天子,宗法制 (血缘),6、(经济P14)土地制度:井田制、土地轮流种植,三、周公“制礼作乐”(思想文化),1、辅佐成王 2、平定三监之乱 3、东征殷商在东方的残余 4、制定礼乐制度,A、礼:习俗仪式 共同遵守的规范 B、乐:舞乐、史诗等,显示身份差异和权利义

4、务,维护社会等级制度,激起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的团结,礼乐制度,(1)礼的重心从神事转到了人事 礼的核心是“德治” (2)“皇天无亲,唯德是辅” “敬天保民”,5、其他主张:,不同等级对死的称呼 天子:驾崩、崩; 诸侯:薨hong; 卿大夫: 卒; 士:不禄; 平民:去世 西周的服饰分弁bian 、冕、冠、巾、帻,其中弁为天子服饰,冕为王公诸侯服饰,冠为有身份的人的服饰,巾、帻则是一般人的服饰。,维护等级森严的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社会。,晋侯苏编钟 (西周),山东淄博出土的齐国编钟,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编钟,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 乐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

5、之,则莫不和顺; 乐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 乐记,第五课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因其时间起止与鲁国编年体史书春秋所记载的时间基本一致而得名;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因这一时期主要的诸侯国之间不断相互攻战而得名。也因西汉刘向作史书战国策而得名。,春秋所记,在二百五十余年的春秋时代中,言“侵”者六十次,言“伐”者二百一十二次,言“围”者四十次,言“师”者三次,言“战”者二十三次,言“入”者二十七次,言“进”者二次,言“袭”者一次,言“取”言“灭”者,更不可胜计。 翦伯赞先秦史,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

6、侯出。 孔子论语季氏,一、社会大变革,1.背景: 礼崩乐坏之下,战乱不断,社会动荡。,2. 经济领域变革:最深刻的变革,孔子的学生冉伯牛名耕、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力士名牛子耕. 樊树志国史概要,农之事,必有一耜、一铫。一镰、一鎒、一椎、一铚,然后成为农。 管子,农业技术变革:铁制农具与犁耕技术 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以及生产效率。 加速井田制瓦解。,“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注:隐瞒)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吕氏春秋 审分,产生自耕农,产生新型地主,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一种全新的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局面出现。,魏吴起曾许诺赏给有功的战士“上田上宅”; 秦将王翦向秦始皇精求“美

7、田宅、园池甚众”; 荀子说秦国有规定,军人得五甲首,便可以“隶五家”,3.政治领域变革,李悝变法,申不害改革,商鞅变法,吴起改革,公仲连改革,齐威王改革,目标:富国强兵 特点:奖励耕战,启用贤能之士。 影响:各国政治、经济制度趋同,4.思想领域变革:百家争鸣,孔子“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有教无类” 社会上各种有学问的人大量增多,为各国的内政改革献言献策。,二、百家争鸣,1.背景:社会大转型 2.“士”的崛起 不同阶层间掌握文化知识的人 3.诸子百家: “九流十家” 儒家、法家、道家 4.意义P19,儒家,创始人:孔子(春秋) 思想: 1.“仁”的核心观念 仁者爱人 德政 2

8、.礼是达到仁的方法: 克己复礼为仁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子曰:“有教无类。”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也。”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有教无类; 2.因材施教; 3.学习要实事求是; 4.学习要温习,要有恒心; 5.要学思结合; 6.要不耻下问; 7.要全面发展; ,孔子之教育思想,世界看孔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世界进程的十大文化

9、名人之首;,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评价孔子:“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美国文化部长说:孔子的人格与他的业绩,值得受到中国和全世界人民的最高敬意。 法国文化部长说:从久远的年代开始,欧洲就承认了孔子这位中国和全世界著名的思想家与哲学家。,战国:荀子 思想:礼、法结合 依据:人性恶,战国:孟子 思想:仁政 依据:人性善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影响: 汉朝以后成为正统, 但是儒家所强调的“仁”等道德规范,对中国历史却产生了重要影响。,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 思想:肯定社会变革 提倡“法治” 君主集权制 废除世卿世禄、奖励耕战、富国强兵 影响:

10、 为秦统一六国奠定思想基础; 提倡专制独断,严刑峻法,消极面明显,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思想:否定现实政治 主张小国寡民 无为而治 朴素辩证法思想 影响: “无为而治”成为后世王朝休养生息政策的理论依据。 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道家,墨子 中国古代思想家、墨家创始人。名翟。春秋末战国初鲁国人。 思想主张:代表平民利益。“兼 爱”:爱一切人,不分王公大人,和万民差别,都要同等地爱。“非攻”:反对一切战争,反映小生产者渴望安定的愿望。“尚贤”:任人唯贤。墨子的军事思想也主要是积极的防御思想。,“节用”主张节约,反对浪费。 墨家在战国是一重要学派,和儒家一道被称为显学,其徒属遍天下。,孙子兵法 孙武

11、撰,孙武,字长卿,春秋齐国人。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兵书,也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兵书,本书揭示了战争的一般规律,含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十分强调政治、经济在战争中的作用;在战略战术方面,重视战略谋划,反对轻易用兵。内容归纳为“道、天、地、将、法”五个要素。孙子兵法,先后被译为英、法、德、日、俄、意、西班牙等十多种语言文本,被公认为“兵学圣典”、“世界兵经之最”。,在世界军事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在商战和人际关系处理上有重要借鉴意义。,孔子说:我仁; 孟子说:我义; 老子说:我以柔克刚; 庄子说:我顺其自然; 韩非子说:把他们全抓了。 孙子说:战场上见高低!,趣味百家,儒家: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

12、 法家: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道家: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 等学生自我觉悟,请问:如果你是信奉儒法道的老师,如何遏制学生晚自修说话的现象?,易中天说:“先秦诸子,儒家关注的是文化,留下的是仁爱、正义、自强;墨家关注的是社会,是站在社会层面上看问题,留下的是平等、互利、博爱;道家关注的是人生,更关注个人,留下的是真实、自由、宽容;法家关注的是国家,主张以法治国,留下的是公开、公平、公正,儒墨道法的核心问题:如何治国,如何做人,这就是先秦百家争鸣的宝贵遗产。”,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爱和平、反战争 庄子的天与人“不相胜”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天人合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