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孔子与老子1.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58803 上传时间:2019-08-28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0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孔子与老子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1课孔子与老子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1课孔子与老子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1课孔子与老子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1课孔子与老子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课孔子与老子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孔子与老子1.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课 孔子与老子,复习要求: 1、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2、熟悉孔子的思想主张及其在当时的作用; 3、熟悉老子的思想主张及其评价; 4、历史概念:仁、礼、正名、道、无为而治。,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境,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的大变革时期,奴隶制度走向瓦解,封建制度开始形成。 1、政治上,春秋末年,分封制和宗法制日趋崩溃;社会动荡激烈,诸侯争霸,战争连绵不断,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民遭到严重剥削。 2、经济上,随着铁器和牛耕的出现,春秋晚期,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开始形成。 3、思想上,随着分封制和宗法制日趋崩溃,社会的价值观遭破坏,社会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制度来规范约束人

2、与人之间的关系。 4、文化教育上,教育被官府垄断,贵族子弟享受教育权;私学开始出现。,二、孔子思想的具体内容,1、核心 “仁”的思想:“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内容:对统治者而言,要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对所有人而言,要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评价:仁的思想,对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意义;对现代所提倡的人本理念也具有借鉴意义。,2、保守思想“礼”:“克己复礼”。 内容: 礼:西周时期的等级名分制度; 克己复礼:做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 正名: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

3、名正言顺,贵贱有序。 评价:礼的思想带有承认等级和阶级剥削,压制人民斗争的消极性,体现了孔子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仁”和“礼”的关系,1、“仁”和“礼”的关系:仁是良好的道德,礼是社会的规范:仁是内在自觉,礼是外在约束。 只有具备 了仁的内在品德,才能自觉地遵守礼制。反过来,只有礼制的规范,人们才能追 求仁的境界。 2、中庸思想: “执其两端而用乎中” : 指既不过分,也不走极端,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凡事掌握好分寸,恰到好处。,3、政治思想“德政”:“为政以德”。 内容:一是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百姓,反对单纯的刑罚手段; 孔子认为用政令规范人民,只能使他们暂时屈从,而用道德来规范,

4、却能使人民知好坏,真正归附于统治者。 二是要逐步改良政治。 表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评价:为政以德主张,对抑制统治阶级的暴政具有一定的作用;其改良政治的主张,体现了与时代同步的精神。,4、哲学思想: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 5、教育理论: 教育的指导原则:“有教无类”(招收学生不分贵贱)从而打破了学在官府的状况; 教学的方法:“因材施教”; 学习的方法: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温故而知新),学思结合

5、,独立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迨),敢于坚持正确意见(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三、老子的思想主张,1、哲学思想: “道”的思想:“道”具有很高的抽象性,是指世界的本源,它高于万事万物; 意义在于剔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 辩证法思想: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转化的途径是通过“守静”来实现“以弱胜强”。,2、政治思想:“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 统治者要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不要使用权谋,不要过分威逼百姓积极意义。 把原始纯朴的社会当作理想目标,认为统治者应该实行“愚民”政策消极影响。,四、孔子和老子思想主张

6、的异同,1、相同:都涉及到政治、哲学、伦理等方面的内容;目的都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2、侧重点不同:孔子侧重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伦理学);老子侧重研究自然之间的关系(哲学)。,五、儒家文化能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的原因,1、儒家学派,以“仁”为学说核心,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重视血亲人伦、现世事功、实践理性、道德修养。在天道观、历史观、社会伦理观和修身治国等方面都提出了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主张。 2、封建统治得以巩固之后,儒生董仲舒提出“大一统”的思想,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儒学被捧上独尊的地位,并长期在中国封建社会占据统治地位。 3、儒学礼教德治的精神,能够有效地促进人格发展,维护社会

7、稳定和协调人际关系,有利于培养进取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任用。儒学在中国文化长期稳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1、孔子说: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表明他提倡 A. 启发诱导,反对注入式的教育方式 B.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 C. 因材施教,主张依对象而进行教学 D. 为国举贤,宣传“仁”为核心的思想,2、孔子“学而优则仕”思想实质是 A通过教育途径,选拔治国的贤良人才; B建立贵族垄断文化的机制; C应重视官员的文化素质; D应在社会上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3、老子和孔子思想观点的相似之处是 A. 都

8、否认天命论 B .都主张恢复周礼 C .都主张体谅百姓,不要过分压迫 D .都强调贵贱有序,4、下列论述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是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为无为,则无不治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天法道,道法自然 A B C D,5、以下四种政府,你们认为孔子和老子会赞赏哪一个? A人民只知道政府的存在,但不知道它做了什么事情 B政府的执政得到广大人民的赞扬 C政府充满威严,人民因为对它畏惧而安分 D被人民轻视、打心眼里瞧不起的政府,6、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因材施教 B 有教无类 C 温故知新 D 当仁不让师,7、家中老人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显然老人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A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8、“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