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3.3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60503 上传时间:2019-08-2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二3.3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3.3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3.3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3.3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3.3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二3.3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二3.3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 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 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 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大地间荡起滚 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歌曲春天的故事,歌词中的“春天”寓意什么?两段歌词分别指 什么历史内容?,【感受变化】,第三节 走向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入改革开放时代;,十二大,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二届三中全会 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并进一步提出要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范围,十三大 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里

2、,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党的上述一系列决策反映了怎样的特点?,始终在探索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步子不大,不能跨越计划为主的框架,改革第一阶段(1978-1992),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背景,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知识结构,(第一子目第一段),(P57最后五排),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结果,(第一子目第二段至第二子目最后一段),1992年至今,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背景,(一)国际,(二)国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政治风波,经济低谷,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

3、,(一)邓小平南巡讲话,奠定思想基础,1992,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判断实践的标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社会主义本质,发展问题,1、内容:,党的基本路线,2、意义:,对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二)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内容:,2、意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三)十四届三中全会,内容:,勾画框架,目标具体化,(1)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2)怎样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国有企业机制

4、:,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四)试点,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五)中共十五大,总结深化,内容:,1、确立党的指导思想,2、所有制结构,3、公有制实现形式,观看影视并结合课本简要概括邓小平南巡的谈话要点和影响。,1992,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结果,总体:,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体:,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经济增长迅速,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国际,国内,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1、邓小平南巡讲话,2、十四大,3、十四届三中全会,5、十五大,

5、奠定思想基础,国际风云变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内政治风波、经济低谷,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具体化,总结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指出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4、试点,结果:,改革开放三十年,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至今,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知识延伸 】,在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我们需要怎样的忧患意识?,提示: 清醒面对“中国奇迹” 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社会公正的矛盾。 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 经济发展与道德观念进步并举。 让中国人活的更有尊严,?,探究: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走自己的路,学习外国,不照搬外国。 明确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

6、主义初级阶段。 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为主要目标,实现共同富裕。(根本任务) 强调社会主义原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根本保证)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分三部走的战略。 坚持开放;一国两制;和平发展。,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80年代末,社会上掀起一股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自由化分子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和自由,进行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活动。在此影响下, 1989年4月初,北京一些高校的青年学生针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形成学潮。极少数人自由化分子却利用这个时机,进行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活动。在他们的煽动下,首都及地方一些高校的学生大批涌上街头举行游行活动,西安、长沙等地的一

7、些不法分子趁机进行了打、砸、抢、烧,学潮迅速发展成为动乱。这场政治风波破坏了我国正常的社会秩序,扰乱了正常的经济建设进程,给党、国家和人民造成了重大损失。 中共党史上的80件大事,河北省邯郸钢铁总厂是1958年建设的老厂。1990年,邯钢与其他钢铁企业一样,面临内部成本上升、外部市场疲软的双重压力,经济效益大面积滑坡,当时生产的28个品种有26个亏损,总厂已到了难以为继的状况,然而各分厂报表中所有产品却都显示出盈利,个人奖金照发,感受不到市场的压力。造成这一反差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厂内核算用的“计划价格”严重背离市场,厂内核算反映不出产品实际成本和企业真实效率,总厂包揽了市场价格与厂内核算用的“

8、计划价格”之间的较大价差,职责不清,考核不严,干好干坏一个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企业进行租赁、承包、联合、兼并以及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试点,常常遇到一些思想障碍,甚至误认为寻找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搞私有化,走资本主义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理论问题学习纲要,材料说明改革遇到什么阻力?,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992年邓小

9、平南巡讲话,比较两种经济体制的不同,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调节作用,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行政,市场,(1)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2)国有经济要提高自己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在国内外竞争中不断壮大。 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各种经济成分结构变化,84年,86年,88年,92年,94年,90年,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比较,改革开放成就,自1978年改革外开放以来,国民生产总值实现了持续30年9.8%的高增长,史无前例的。 中国的人均GDP,从1978年的300美元左右,增加

10、到2010年的3800美元,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经济奇迹。 中国从2010年开始就已经超过日本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09年超过德国,成为第一出口国。 30年我们走完了发达国家近300年的工业化之路,,材料一:河北省邯郸钢铁总厂是1958年建设的老厂。1990年,邯钢与其他钢铁企业一样,面临内部成本上升、外部市场疲软的双重压力,经济效益大面积滑坡,当时生产的28个品种有26个亏损,总厂已到了难以为继的状况。,材料二:(1991-1995)5年来,邯钢坚持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大幅度提高了经济效益,进入了低投入高产出的良性循环。1991年到1995年的5年间,产品销售收入由10.2亿元增加到

11、50亿元;上缴税款由1.6亿元增加到4.3亿元;实现利润由0.5亿元增加到7亿元,平均年递增率达93.4。,1、邯钢的巨变得益于什么?,2、结合课文说明今天的邯钢具有怎样的经营机制?,【案例分析】,四川50年代粮票,80年代四川省棉花票,第一组 过去购物要凭票抢购,第二组 今日商品任意挑选,(1)两组图片分别反映了怎样的经济体制?它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2)从第一组图片到第二组图片的转变,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的措施?,提示:第一组图片反映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第二组图片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种经济体制最大的区别是资源的配置方式不同,计划经济体制是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提示: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1997年,中共十五大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等问题提出新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