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山西省中考历史科目说明解读.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63454 上传时间:2019-08-28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48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山西省中考历史科目说明解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0年山西省中考历史科目说明解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0年山西省中考历史科目说明解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0年山西省中考历史科目说明解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0年山西省中考历史科目说明解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山西省中考历史科目说明解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山西省中考历史科目说明解读.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0年山西省中考历史科目说明解读,蒲丽萍 ,一、考试性质 二、命题依据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五、能力,一、考试性质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二、命题依据 历史学科的考试命题,以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不以任何版本教材为依据。,三、考试范围 考试的范围是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六大板块知识,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世

2、界现代史,其中涉及的山西历史也将有所体现。,例:北魏建立后,统治者顺应民族融合的趋势,在平城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平城就是今天山西境内的 A、太原 B、大同 C、阳泉 D、长治 例:战国末期,秦、赵之间发生了一场空前激烈的长平之战,该战役的战场在今天的 A、山西高平 B、河南长垣 C、湖北荆州 D、山东郯城,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第1卷为选择题,机读卡答题;第卷为非选择题,纸笔答题。 2、“文科综合卷”中的历史部分,采用全闭卷笔答形式。考试时间为70分钟,分值为75分。 3、选择题主要是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包括:简答题(含列举题)、材料分析题、分析说明题和探究题等。 知识内容和题型比例

3、中国古代史约15%,中国近现代史约35%,世界史约45%,山西历史约5%.单项选择题(机读卡)约40%,非选择题约60%.,五、能力: 1、历史思维能力是核心能力。 题型: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含列举题)、材料分析题、分析说明题、探究题。,2、课程标准规定的三级能力: 识记、理解、运用。识记,指知道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过程、历史线索等。理解指能在具体历史情境中分析问题,得出结论;运用,指通过对历史史实的理解,得出对历史事实的认识。,3、能力行动: (1)学生知道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能够理解基本概念。 (2)学生能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辨识历史图表。 (3)学生

4、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和回答问题。 (4)学生能够结合背景、过程、结果和有关史料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具有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 (5)学生知道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认同世界的多元性。,选择题 例: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农耕居民是(D) A、北京人 B、丁村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简答题 例:写出下列年代尺上A、B、C、D、E、F六个年代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简答题 例:写出下列年代尺上A、B、C、D、E、F六个年代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简答题 例:请将下列中国古代历史发展阶段按照先后顺序排列,并按要求归类。(5分) 秦汉时期 先秦时期 隋唐时期 三国两

5、晋南北朝时期 明清时期 辽宋夏金元时期。 (1)排列顺序:(只写序号) (2)统一时期:(只写序号),简答题 例:(1)请在下面两幅图中A、B、C、D、E、处分别填出它所代表的古代文明的名称。 (2)图1和图2代表的古代文明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不同?,选择题 例: 在右图所示战役中,刘伯承号召大家:“面前即使横着刀山火海,我们也必须打过去!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次战役是(C) A、转战陕北 B、孟良崮战役 C、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材料分析题 例:材料一:早在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就用天然磁石制成了一种指南仪器“司南”。北宋时期,人们又发明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经由

6、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材料二: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为人们提供了便宜、轻便的书写材料。中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亚洲东部的越南、朝鲜、日本等国,后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517世纪,造纸术又横渡大西洋,传入美洲。 材料三: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毕升发明了陶活字印刷术。15世纪中叶,德意志人谷腾堡等人受活字印刷术的启发,造出了合金活字印刷机。印刷机的出现,使书籍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材料四:火药是我国炼丹家发明的。宋元时期,火药广泛用于战争。蒙古军队在大举征战中,将他们掌握的火药、火器知识和技术传往中亚、西亚和欧洲。 依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允许引用或摘录原句) (1)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

7、了重要条件的是哪一项发明? (2)写出造纸术在各大洲的传播顺序。 (3)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的活字印刷机大约早几个世纪? (4)我国的火药和火器技术是通过什么方式传到欧洲的? (5)从材料中摘录一句话,证明阿拉伯人是东西文明交流的使者。 (6)哪些发明便利了人类文化的继承、积累和传播?,材料分析题 例:材料一:1783年,瓦特改进了蒸汽机,把蒸汽机与工作机连接在一起,使工作机获得了强大、持续而稳定的动力,人类由此进入了“蒸汽时代”。 材料二:19世纪上半叶,电磁学日臻完善。在此背景下,发动机、电动机及高压输电技术相继发明。电能迅速推广应用于照明、通讯、城市交通运输、加工工业和日常生活。

8、材料三:1879年,爱迪生研制出了真空碳丝白炽灯泡。1885年,本茨成功地将内燃机用于驱动车辆,设计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1903年,莱特兄弟制成飞,并试飞成功,宣告了人类航空时代的到来。 材料四:电子计算机除了可以高效地完成人类和一般计算器所无法完成的工作量外,它还可以代替人工进行繁重的工作,通过数据库技术管理企业,通过通信线路的连接形成资源共享。 (1)使人类实现“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发明是什么? (2)发动机、电动机的发明是以什么理论为基础的? (3)19世纪中期以后,电能在哪些领域得到应用? (4)请依次写出电灯泡、汽车和飞机的发明人。 (5)哪一项发明使人类的智力和体力得到了

9、解放? (6)科学技术的发明在工业革新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材料分析题 例:材料一: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汉武帝召募使者出使西域,准备联络被匈奴从河西走廊赶到西域的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渴望建功立业的张骞,毅然应募。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从此,西域的天马、汗血马等良种马,葡萄、石榴、核桃、苜蓿等植物,乐器歌舞,开始传入中原。汉族的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和丝绸、漆器、金属工具等,也传到了西域。 材料二:1271年,马可波罗一行由威尼斯乘船出发,先抵地中海东岸的巴勒斯坦,然后改行陆道,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

10、”向东跋涉。途经小亚细亚、巴格达、波斯、阿富汗、帕米尔高原,穿过人迹罕至的塔克拉马干沙漠、戈壁荒滩,历经千辛,终于1275年到达元朝首都。马可波罗聪明好学,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被留在朝中供职。他在中国生活了17年,直到1295年末才辗转返回威尼斯。回国后,他将自己奇异的经历和广博的见闻,口传给一位朋友,于是就有了那本曾经流行于意大利及西欧上层社会的马可波罗行纪一书。 依据上面两段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西域的地理位置在哪里? (2)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3)张骞出使西域后,由西域传入中原的东西有些什么? (4)材料中哪件事可以证明马可波罗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分析说明

11、题 例:材料一:唐太宗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唐太宗时期的哪两条措施体现了材料一的观点? (2)请描述“贞观之治”的景象。 (3)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改善民生方面做出了哪几项重大决策? (4)试从“衣、食、住、行、用”中选择两个方面,比较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 (5)从“贞观之治”和“改革开放”中你得到哪些启示?,分析说明题 例:材料一:明太祖时,废丞相,撤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清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组成,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军国

12、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 材料二:“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被诬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动学术权威”等,遭到批斗、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为“叛 徒、内奸、工贼”,遭到非法监禁,被迫害致死。这是“文革”中最大的一起冤案。 材料三:1979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982年,全国人大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此后,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这样,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材料一记叙的是什么历史事实

13、?(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对近代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什么现象?(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给中国造成的危害?(2分) (3)材料三记述的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哪一方面的事实?(2分) (4)以上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它对我国当前建设和谐社会带来什么启示?(2分),探究题 例:2008年,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蔓延,到2009年已演变成危及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危机给世界许多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也影响到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看待和应对金融危机,成为当下人们的热点话题之一。让我们一起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任务一:结合所

14、学知识回答:美国的次贷危机转眼间酿成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任务二:收集整理历史上经济危机的信息。(提示:可从危机爆发的时间,危机的影响、范围、特点、原因等方面着手) 任务三:比较:在1929年1933年那场危机中,美国、日本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 任务四:完成以上任务后,请把你在探究过程中的所感、所惑写下来与大家分享。(提示:感悟是你思考的成果,疑惑是你探究的开端,不要太在意正确与否),探究题 例:材料:各国人民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里,应该携手合作,共同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胡锦涛 任务一:按照要求梳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古代世界

15、人民交往的典型事例。 (2)列举14世纪16世纪初,促使世界朝着一体化方向迈进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试举2例。 (3)说出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举例说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4)按时间顺序说出20世纪以来的三次世界格局的演变? 任务二:作为“地球村”中的一员,我们应该怎样努力,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5)分析以上史实得出哪些认识? (6)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地区冲突、民族矛盾、恐怖事件依然时有发生,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面对这些问题,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的“地球村”?谈谈你的见解。,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反映社会热点,引导学生将社

16、会热点与历史事实自然结合,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要求:对重大社会问题、焦点问题和热点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答案: (1)新经济政策。(1分)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或: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尝试用市场手段发展生产力)。(1分) (2)罗斯福新政。(1分)作用:国家工业复兴法是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或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从而渡过危机。(1分)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决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1分) (4)都是国家处于新的问题、新的危机时进行的改革。 举例说明:新经济政策:国内战争

17、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1分)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当时的经济发展,1921年,苏俄领导人列宁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1分) 罗斯福新政:19291933年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1分)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出路,为了对付危机,罗斯福一上台立即宣布实施新政。(1分) 中国改革开放:经过十年“文革”;(1分)国民经济濒于崩溃,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1分)。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5)制定政策要从本国的国情,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或符合本国国情的改革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2分) 与上述观点相符才能得满分。考生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等观点得1分,所答与材料内容不符者不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