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光学分析-原子发射光谱.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67050 上传时间:2019-08-29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光学分析-原子发射光谱.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4-光学分析-原子发射光谱.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4-光学分析-原子发射光谱.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4-光学分析-原子发射光谱.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4-光学分析-原子发射光谱.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光学分析-原子发射光谱.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光学分析-原子发射光谱.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第四章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AES) 关键词: 1)分析对象为大多数金属原子; 2)物质原子的外层电子受激发射产生特征谱线(线光谱); 3)谱线波长定性分析;谱线强度定量分析。 概述概述 定义:AES是据每种原子或离子在热或电激发下,发射 出特征的电磁辐射而进行元素定性和定量分析的 方法。 AESAES特点特点 1)多元素检测(multi-element); 2)分析速度快: 多元素检测; 可直接进样; 固、液样品均可 3)选择性好:Nb与Ta;Zr与Ha,Rare-elements; 4)检出限低:10-0.1g

2、/g(g/mL); ICP-AES可达ng/mL级; 5)准确度高:一般5-10%,ICP可达1%以下; 6) 所需试样量少; 7) 线性范围宽(linear range),46个数量级; 8)无法检测非金属元素:O、S、N、X(处于远紫外);P、 Se、Te-难激发,常以原子荧光法测定) 基本原理基本原理 1. 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过程: 1)能量(电或热、光) 基态原子 2)外层电子(outer electron) (低能态E1 高能态E2) 3)外层电子(低能态E1 高能态E2) 4)发出特征频率()的光子: E = E2-E1 = h =hc/ 几个概念几个概念 S 激发电位(Excit

3、ed potential):由低能态-高能态所需要的能量,以eV 表示。每条谱线对应一激发电位。 S 原子线:原子外层电子的跃迁所发射的谱线,以I表示, 如Na(I) S电离电位(Ionization potential)和离子线:原子受激后得到足够能量而 失去电子电离;所需的能量称为电离电位;离子的外层电子跃迁 离子线。以II,III,IV等表 示。 AES AES 定性原理定性原理 1)处于基态的气态原子或离子吸收了一定的外界能量时,其核外电 子就从一种能量状态(基态)跃迁至另一能量状态(激发态); 2)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或离子很不稳定,经约10-8秒便跃迁返回到基态 ,并将激发所吸收的能量

4、以一定的电磁波辐射出来; 3)将这些电磁波按一定波长顺序排列即为原子光谱(线状光谱); 4)由于原子或离子的能级很多并且不同元素的结构是不同的,因此 对特定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可产生一系不同波长的特征光谱,通过识别 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存在与否进行定性分析定性原理。 AESAES定量原理定量原理(QuantificationQuantification) 1)Boltzmann分布与谱线强度(Intensity) AES分析进行定量测量的基础就是谱线的强度特性。那 么,谱线强度与待测物浓度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样品 光源 样品蒸发 基态原子(N0) 等离子体 (原子+离子+电子) 从整体上看,

5、处于热 力学平衡状态 ! Arc Spark ICP Flame 激发态原子(Ni) 样品激发 E0 Ei 当 Plasm 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时,位于基态的原子数 N0 与位于激 发态原子数 Ni 之间满足 Boltzmann 分布: 其中,g 为统计权重;k为Boltzmann常数(1.3810-23J/oC): 电子在 i, j 能级间跃迁产生的谱线强度 I 与跃迁几率 A 及处于激发态的 原子数 Ni 成正比,即 由于激发态原子数目较少,因此基态原子数 N0 可以近似代替原子 总数 N总,并以浓度 c 代替N总: 简单地,I c,此式为光谱定量分析的依据。 更进一步,考虑到谱线的自吸效应

6、系数 b: I = acb(Schiebe-Lomarkin公式) 取对数,上式变为: logI = blogc + loga 此式为 AES 分析的最基本的关系式。 以 logI 对 logc 作图,得校正曲线。当试样浓度高时, b1,工作曲线发生弯曲。 2)影响谱线强度 I 因素: a) 统计权重 g (weight); b) 跃迁几率(probability); c) 激发电位或激发能E; d) 谱线的自吸(self-absorption)及自蚀(self-reversal); e) 激发温度 T; a)f) 基态原子数 N0 或浓度 c; b) 前三项由待测物原子自身的性质决定。 c)

7、 影响谱线强度及其稳定性最重要的的因素是温度T! AESAES仪器仪器 AES仪器由光源、单色系统、检测系统三部分组成。此 节重点介绍光源、相板检测器及相关特性。 光源 反射镜 准直镜 三透镜照明系统 转台 入射狭缝 光栅 物镜 焦面 AES仪器略图 光源 电弧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 现代光源 经典光源 火花 直流电弧 交流电弧 火焰 激光光源 一 、AES光源 1. 光源种类及特点 直流电弧:接触引燃,二次电子发射放电 V A E L G 220380V 530A R 接触短路引燃(或高频引燃);阴极电子与气体分子和离子相撞产生的离 子再冲击阴极,引起二次电子发射电子再撞击阳极,产生高温

8、阳极斑( 4000 K);产生的电弧温度:40007000K 直流电弧特点: a)样品蒸发能力强(阳极斑)-进入电弧的待测物多-绝对灵敏度高-尤其适 于定性分析;同时也适于部分矿物、岩石等难熔样品及稀土难熔元素定量; b)电弧不稳-分析重现性差; c)弧层厚,自吸严重; d)安全性差。 样品蒸发能力 ! 样品激发能力 ! A 220V l1l2G1 G2L1 C1 L2 C2 B1B2 R1 R2 交流电弧:高频高压引燃、低压放电 。 110220V(低压) 23kV(B1) C1充电; C1 达到一定能量时,G1 击穿 高频振荡(回路为C1-L1-G1,G1的间距可调 节振荡速度,并使每半周

9、只振荡一次); 上述振荡电压 10kV(变压器B2) G2击穿 高压高频振荡 引燃分析 间隙(L2-C2-G2); G 被击穿瞬间,低压电流使 G2 放电(通过R1和电流表) 电弧; 不断引燃 电弧不灭。 低压交流电弧特点: 1)蒸发温度比直流电弧略低;电弧温度比直流电弧略高 ; 2)电弧稳定,重现性好,适于大多数元素的定量分析; 3)放电温度较高,激发能力较强; 4)电极温度相对较低,样品蒸发能力比直流电弧差,因 而对难熔盐分析的灵敏度略差于直流电弧。 高压火花:高频高压引燃并放电。 V C G B L R1 D D 220V 220V 8K12kV (B) G击穿 分析隙 G 放电; 回路

10、 L-C-G 中高压高频振荡电流, G 放电中断; 下一回合充放电开始 火花不灭。 火花特点: 1)放电稳定,分析重现性好; 2)放电间隙长,电极温度(蒸发温度)低,检出限低,多适于分析易熔金 属、合金样品及高含量元素分析; 3)激发温度高(瞬间可达10000K)适于难激发元素分析。 断续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组成:ICP 高频发生器+ 炬管 + 样品引入系统 炬管包括: 外管冷却气,沿切线引入 中管辅助气,点燃 ICP (点燃 后切断) 内管载气,样品引入(使用 Ar 是因为性质稳定、不 与试样作用、光谱简单) 依具体设计,三管中所通入的Ar 总流量为 5-20 L/min。石英管最 大内径

11、为2.5 cm 载气(Ar) 辅助气 冷却气 绝缘屏蔽 载气Ar + 样品 样品溶液 废液 ICP炬形成过程: 1)Tesla 线圈 高频交变电流(27-41KHZ, 2-4KW) 交变感应磁场; 2)火花 氩气 气体电离 少量电荷 相互碰 撞 “雪崩”现象 大量载流子; 3)数百安极高感应电流(涡电流,Eddy current) 瞬 间加热 到10000K 等离子体 趋肤效应 内管通入Ar 形成环状结构样品通道 样品蒸发、原 子化、激发。 焰心区 内焰区 尾焰区 交变磁场会在导体内部引起涡流,电流在导体横截面上的 分布不再是均匀的,这时,电流将主要地集中到导体表面。 这种效应称为趋肤效应。

12、ICP光源特点 1)低检测限:蒸发和激发温度高; 2)稳定,精度高:高频电流-趋肤效应(skin effect)-涡流表面电流密度大-环 状结构-样品引入通道-火焰不受样品引入影响-高稳定性。 3)基体效应小(matrix effect): 样品处于化学隋性环境(Ar)的高温分析区-待测 物难生成氧化物-停留时间长(ms级)、化学干扰小;样品处于中心通道,其 加热是间接的-样品性质(基体性质,如样品组成、溶液粘度、样品分散度 等)对ICP 影响小。 4)背景小:通过选择分析高度,避开涡流区。 5)自吸效应小:试样不扩散到ICP周围的冷气层,只处于中心通道,即是处于非 局部热力学平衡; 6)分析

13、线性范围宽: ICP在分析区温度均匀;自吸及自蚀效应小。 7)众多元素同时测定:激发温度高(70多种); 不足:对非金属测定的灵敏度低;仪器昂贵;维持费高。 2. 光源的选择依据 a)试样的性质:如挥发性、电离电位等 b)试样形状:如块状、粉末、溶液 c)含量高低 d)光源特性:蒸发特性、激发特性、放电稳定性(下表) 光 源 蒸发温度 K 激发温度 K 稳定 性 热性质 分析对象 直流电弧 8004000(高) 40007000 较差 LTE 定性、难熔样品及元素定量、 导体、矿物纯物质 交流电弧 中 40007000 较好 LTE 矿物、低含量金属定量分析 火花 低 10000 好 LTE

14、难激发元素、高含量金属定量 分析 ICP 10000 60008000 很好 非LTE 溶液、难激发元素、大多数元 素 火焰 20003000 20003000 很好 LTE 溶液、碱金属、碱土金属 激光 10000 10000 很好 LTE 固体、液体 3. 电极和试样的引入方式 a)固体试样:金属或合金直接做成电极(固体自电极); b)粉末试样可与石墨粉混合装样;(电极多由石墨(Graphite)制成 :高溶点、易提纯、易导电、光谱简单) c)溶液试样:滴在电极上,低温烘干;使用ICP可直溶液进样。 对电极(上电极)样品电极(下电极) 4. 试样的蒸发与原子激发 AES分析中,试样中各待测

15、物产生光谱都要经过蒸发、原子化和激 发等过程。由于试样中各化合物或元素的性质不同,在蒸发进入等离子 体时的速度不同,产生了所谓的分镏效应。 此外,试样量、电极形状及温度等均会影响待测物的蒸发形为。 以各元素的谱线强度对曝光时间作图可得到蒸发曲线: 因此在AES分析中必须选择合适的光源条件和曝光时间。 二、分光系统(略) 三、检测系统、检测信号与浓度的关系 我们已知谱线强度 I与浓度成正比,即: logI = blogc + loga 但用什么来表征 I? 1.光电检测: 已知光信号产生的电流 i 与谱线强度I成正比,即 1.在曝光时间t内,检测到谱线的累积强度(总能量)为 2.测量电压(电容电

16、压)为 即,谱线强度直接与测量电压成正比。 2. 相板(又称干板,Plate) 待测物发出的光谱经分光得一系列谱线,这些不同波长 的光在感光板上曝光,经显影、定影后于相板上得到平行排 列的谱线(黑线),这些谱线“变黑”的程度以黑度 S 来表示 : 其中,I0,Ii分别为未曝光部分和已曝光部分的光强,T为透过率(%) 谱线“黑度”与待测物浓度有关。即 S=f(c) 相板定量基础: 1)曝光量 H 与相板所接受的光强I 或照度 E 及曝光时间 t 成正比: 2)曝光量 H 与黑度 S 之间的关系复杂但可通过“乳剂特性 曲线”得到二者之间的定量关系! S logH S0 logHi E D C B

17、A bc S logH S0 雾翳(yi)黑度 ; BC 正常曝光段; bc 展度; Hi 惰延量; 直线部分斜率,反衬度 从该曲线中直线部分得: 乳剂特性曲线的绘制: 因光强 I 与照度 E 或曝光量 H 及曝光时间 t 成正比,因此可用 S 对 logI 作图得到乳特性曲线。 方法1 改变照度法 1)Fe谱线组法 2)阶梯减光板法 阶梯减光板是镀有不同厚度铂层的石英片,因而每阶对光的透过率 不同(logT 不同),以所测的 S 对logT作图。 方法2 改变曝光时间法(阶梯扇板法) 扇板以同步马达驱动,可得1:2:4:8:18等不同阶梯 的黑度S,以S对扇板不同缺口的相应曝光时间 t 的对

18、 数 Logt 作图。 特别介绍 光电直读光谱仪:包括多道固定狭缝式(光量计)和单道扫描式两种 。 多元素同时检测 入射狭缝 出射狭缝 凹面光栅 R ICP 光电直读光谱仪示意图 分光系统特点:分光系统特点: a) 罗兰圆(虚圆)上可容纳宽的波长范围(多道); b) 无需其它成像系统,故无色差及较少光能损失; c) 既有分光作用又有聚光作用。 直读光谱仪器特点:直读光谱仪器特点: 宽波长范围; 多元素快速分析; 准确度高; 线性范围宽,可分析高含量; Slit 固定,分析元素固定; 谱线易漂移; 全谱直读光谱仪 中阶梯光栅 + 棱镜 二维光谱图 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一、基本概念

19、1. 灵敏线:激发电位较低的谱线,常为原子线(电弧线),或离子线(火 花线)。与实验条件有关。 2. 共振线:从激发态到基态的跃迁所产生的谱线。由最低能级的激发态到 基态的跃迁称为第一共振线。一般也是最灵敏线。与元素的激发程度难易 有关。 3. 最后线:或称持久线。当待测物含量逐渐减小时,谱线数目亦相应减少 ,当c接近0时所观察到的谱线,是理论上的灵敏线或第一共振线。 4. 分析线:在进行元素的定性或定量分析时,根据测定的含量范围的实验 条件,对每一元素可选一条或几条最后线作为测量的分析线。 二、定性分析 由于各元素的原子结构不同,在光源激发下,试样中各元素都发射 各自的特征光谱(谱线有多有少

20、),通过识别元素的一条或数条特征谱 线的波长,可以进行元素定性分析。 光谱定性分析常采用摄谱法(相板为检测器)和光电直读光谱法。 现以摄谱法为例。 1. 铁光谱比较法 样品三次不同的曝光 标准图谱 Fe谱; 如上图,将样品和Fe(直接以铁棒作电极)摄于同一谱板上。在映 谱仪下放大20倍,并与标准Fe谱对照,查找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若试 样中有谱线与标准图谱标明的某元素谱线出现的波长位置相同,则试样 中含有该元素。 注意:判断某元素是否存在,必须检查该元素2条以上不受干扰的最后 线或灵敏线。 为什么要以Fe谱作标尺? Fe谱线丰富(有数千条)、“均匀”(强度及间距)、每条谱线波长已准 确测得。

21、2. 标样光谱比较法 判断样品中某元素是否存在,可将该元素的纯物质或其化合物与样 品并列摄谱于同一谱板(此时不用铁谱),于映谱仪上检查该元素是否 存在。 三、定量分析 前以述及,发射光谱定量分析关系式为: I=acb 或者 logI = blogc + loga 由于试样组成和实验条件(蒸发、激发、试样组成、感光板特性、 显影条件等) 直接影响谱线强度,而这些影响很难完全避免,故以谱 线绝对强度来定量往往带来很大误差。 实际工作中常以分析线和内标线的强度比来进行定量分析,以补 偿这些难以控制的变化因素的影响。 内标法原理: 在待测元素谱线中选出一分析线;于基体元素(样品中的主要元素 或)或基体

22、中不存在的外加元素中选一条与分析线均称的谱线作内标线 。二者组成分析线对,以分析线和内标线绝对强度的比值与浓度的关 系来进行定量分析。 绝对强度法 相对强度法 半定量方法 内标法公式: 设分析线和内标线强度分别为I,I0;浓度分别为c,c0;自吸系数 分别为b, b0, 二者之比可简化为: 取对数得: 当以相板为检测器时,该式变为:S = S-S0 = blgc + lgA 当以光电管为检测器时,该式为:lgU =lgU-lgU0=blgc+lgA 即以 S 或 lgU 对 lgc 作图,可制作标准曲线,并求得浓度值。 内标元素及内标线的选择原则: 内标元素 1)外加内标元素在分析试样品中应不

23、存在或含量极微;如样品基体 元素的含量较稳时,亦可用该基体元素作内标。 2)内标元素与待测元素应有相近的特性(蒸发特性); 3)同族元素,具相近的电离能; 内标线: 1)激发能应尽量相近匀称线对,不可选一离子线和一原子线作为 分析线对(温度T对两种线的强度影响相反); 2)分析线的波长及强度接近; 3)无自吸现象且不受其它元素干扰; 4)背景应尽量小。 四、干扰来源及其消除方法 1. 背景干扰 由连续光谱或分子带光谱等所产生的谱线强度(或黑度)叠加于线状光谱 上所引起的干扰。 也是噪音干扰的一种。 背景来源: a)分子辐射:在光源中,试样本身或试样与空气作用产生的分子氧化物或氮化 物等分子发射

24、的带状光谱,如CN,SiO2,AlO等。 b)连续辐射:光源中炽热的固体物质发射的光谱,如电极头、弧焰中的颗粒物 等。 c)谱线扩散:分析线周围有其它元素的强扩散线(宽谱线),如高含量的Zn、 Sb、Pb、Bi、Mg 和 Al 等。 d)轫致辐射:电子通过荷电粒子库仑场时被加速或减速引起的连续辐射。 e)复合辐射:电子与离子复合引起能量的变化所产生的连续辐射。 f)杂散光:仪器光学系统对一些辐射的散射,并通过非预定途径直接进入检测 器的辐射。 光谱干扰 如图所示 a)先求背景黑度SB、分析线+背景黑度S(L+B),由乳剂特性曲线查出 lgIB 及 lgI(L+B),再求出 IB 及 I(L+B

25、) b)扣除背景强度,得到分析线强度IL,即IL=I(L+B)-IB 同样可求行内标线强度I0(注意:背景扣除不得用黑度直接相减) 光电直读光谱法 如果是光电检测器,谱线强度被直接积分,背景可直接由带有自动扣背 景的装置扣除。 背景的扣除: 摄谱法(相板为检测器) 背景 分析线+背景 2. 基体干扰(Matrix interference) 基体:样品中除待测物以外的其它组份称为基体,基体对测定的干扰是 非常复杂的。 减少基体干扰的方法: 在试样中加入某些样品中不存在且纯度较高的物质,以改善基体特 性,从而减少基体对测定的干扰,提高测定灵敏度或准确度。 在样品中添加的这些物质称为光谱添加剂或光

26、谱改进剂,如光谱载 体和光谱缓冲剂等。 非光谱干扰 1)光谱载体 光谱载体多是一些化合物和碳粉。其作用包括 控制蒸发行为:通过高温化学反应,将样品中难挥发性化合物(氧化物)转变 为低沸点、易挥发的化合物(如卤化物等)。加入氯化物可使ZrO2,TiO2 及稀 土化合物等转化为易挥发的氯化物。 控制电弧温度:较大量的载体或低电离电位元素可控制电弧温度。如Ga2O3可 抑制U3O8的蒸发,从而使其中中的杂质元素B、Cd、Fe、Mn 免受U3O8的 干扰。 增加停留时间:大量载体的原子蒸汽可减小待测原子在等离子区的自由运动范 围,从而增加了待测原子的停留时间,提高了分析灵敏度。 2)光谱缓冲剂 大量辅

27、助物质的加入,可补偿由于试样组成变化对测定的影响,减少标样 与试样间的基体差异。如常用的碳粉。光谱缓冲剂与光谱载体的许多作用相似 ,常常将二者不加区别。 练习题 选择: 1、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中,选择激发电位相近的分析线对是为了 ( ) A、减少基体效应 B、提高激发概率 C、消除弧温的影响 D、降低光谱背景 2、与光谱线强度无关的因素是() A、跃迁能级间的能极差 B、高能级上的原子数 C、跃迁概率 D、蒸发温度 3、内标元素必修符合的条件之一是() A、必须是基体元素具有含量最大的; B、必须与待测元素具有相同的激发电位; C、必须与待测元素具有相同的电离电位; D、与待测元素具有相近的蒸发特性。 判断: ICP光源中可有效消除自吸现象是由于仪器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待测 元素的浓度低的原因 简答: 原子发射光谱法分析下列试样,应选用什么光源? 1)矿石的定性、半定量分析; 2)合金或钢中的Cr的定量分析(含量10-310-2); 3)矿泉水中金属元素Cr、Pb的定量分析(含量10-51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