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史中的黑死病时期.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68374 上传时间:2019-08-30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58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服装史中的黑死病时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服装史中的黑死病时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服装史中的黑死病时期.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服装史中的黑死病时期.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服装史中的黑死病时期.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服装史中的黑死病时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装史中的黑死病时期.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07染A曹皓,一、黑死病及其传说的故事 二、撒拉逊文明 三、描写耶稣诞生和复活的文艺复兴以前油画, 圣诞节复活节日期由来 四、美第奇家族,一、黑死病及其传说的故事,黑死病(Black Death或Black Plague)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瘟疫之一。起源於歐洲東南部,約在1340年代散佈到整個歐洲,而黑死病之名是當時歐洲的稱呼。這場瘟疫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約7500萬人死亡,根據估計,瘟疫爆發期間的中世紀歐洲約有占人口總數30%的人死於黑死病。 同樣的疾病多次侵襲歐洲,直到1700年代為止,期間造成的死亡情形與嚴重程度各不相同。較晚的幾次大流行包括1629年到1631年的義大利瘟疫、1665年到

2、1666年的倫敦大瘟疫、1679年的維也納大瘟疫、1720年到1722年的馬賽大瘟疫,以及1771年的莫斯科瘟疫。關於這些疾病的異同仍有爭議,但是其致命型態似乎於18世紀消失於歐洲。 黑死病對歐洲人口造成了嚴重影響,改變了歐洲的社會結構,動搖了當時支配歐洲的羅馬天主教會的地位,並因此使得一些少數族群受到迫害,例如猶太人、穆斯林、外國人、乞丐以及痲瘋病患。生存與否的不確定性,使得人們產生了活在當下的一種情緒,如同薄伽丘在十日談(The Decameron)之中所描繪的一般。 14世紀發生於歐洲的事件,剛開始被當時的作家稱作Great Mortality,瘟疫爆發之後,又有了黑死病之名。一般認為這

3、個名稱是取自其中一個顯著的症狀,稱作acral necrosis,患者的皮膚會因爲皮下出血而變黑。而黑色實際上也象徵憂鬱、哀傷與恐懼1。 歷史紀錄對於黑死病的特徵紀錄中,有一些關於淋巴腺腫的描述,與19世紀發生於亞洲的淋巴腺鼠疫相似,這使得科學家與歷史學家推測自12世紀開始的黑死病,與鼠疫相同,皆是由一種稱為鼠疫桿菌(Yersinia pestis)的細菌所造成。這些細菌是寄生於跳蚤身上,並藉由黑鼠(Rattus rattus)等動物來傳播。不過由於其他疾病也有可能產生淋巴腺腫,因此也有人提出其他不同的觀點23。,起因及症状 通常认为,1346年,在蒙古军队进攻黑海港口城市卡法(又译克法,现乌

4、克兰城市费奥多西亚)时,用抛石机将患鼠疫而死的人的尸体抛进城内,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细菌战。鼠疫原产中亚,其携带者是土拨鼠。1348年,一种被称为瘟疫的流行病开始在欧洲各地扩散。该病从中国沿着商队贸易路线传到中东,然后由船舶带到欧洲。(据我国有关资料记载:14世纪,鼠疫大流行,当时被称为“黑死病”,流行于整个亚洲、欧洲和非洲北部,中国也有流行。在欧洲,黑死病猖獗了3个世纪,夺去了2500万余人的生命。译注) 黑死病的一种症状,就是患者的皮肤上会出现许多黑斑,所以这种特殊瘟疫被人们叫做“黑死病”。对于那些感染上该病的患者来说,痛苦的死去几乎是无法避免的,没有任何治愈的可能。 引起瘟疫的病菌是由藏

5、在黑鼠皮毛内的蚤携带来的。在14世纪,黑鼠的数量很多。一旦该病发生,便会迅速扩散。在13481350年间,总共有2500万欧洲人死于黑死病。但是,这次流行并没有到此为止。以以后的40年中,它又一再发生。 因黑死病死去的人如此之多,以至劳动力食缺。整个村庄被废弃,农田荒鞠,粮食生产下降。紧随着黑死病而来的,便是欧洲许多地区发生了饥荒。 另外据考证,黑死病的大爆发也与中世纪欧洲大量的屠杀所谓女巫有关,因为当时的普遍信仰宗教欧洲人认为猫是女巫的宠物和助手,所以猫被大量的消灭,以至于在当时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猫在欧洲绝迹。黑死病重要的传播媒介老鼠则在这条断裂的生物链中以几倍数量增长,为黑死病的爆发创造了

6、最重要的条件。 据统计,黑死病使当时欧洲人死去三分之一,但这对猫来说却是个好消息,此时因他们具有捉鼠的本领而大受欢迎。可是一旦黑死病结束,猫又将失宠了。 印度鼠身上的蚤,是致命的瘟疫或称“黑死病”的传播者。 在整个16个世纪和17世纪,都曾发生过严重的瘟疫。图中这些耶稣会会员正在将瘟疫病人送到城外照料,那些死去的患者很快被埋葬。,另外据考证,黑死病的大爆发也与中世纪欧洲大量的屠杀所谓女巫有关,因为当时的普遍信仰宗教欧洲人认为猫是女巫的宠物和助手,所以猫被大量的消灭,以至于在当时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猫在欧洲绝迹。黑死病重要的传播媒介老鼠则在这条断裂的生物链中以几倍数量增长,为黑死病的爆发创造了最重

7、要的条件。 据统计,黑死病使当时欧洲人死去三分之一,但这对猫来说却是个好消息,此时因他们具有捉鼠的本领而大受欢迎。可是一旦黑死病结束,猫又将失宠了。 1345年,在黑海之滨富饶的克里米亚半岛,有谣传说,一股正在东方肆虐的瘟疫正在到处蔓延。但是,当时更让人胆战心惊的不是传说中的瘟疫,而是所向披靡的蒙古大军。蒙古人已经打到欧洲边缘。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卡法城就是意大利商人建立起来的设防城市,而蒙古人已经兵临城下。 这场战争的起因不过是一群意大利商人与当地的穆斯林居民在街头发生了争执。这场小范围的冲突骤然升级,穆斯林于是向挥戈西进的蒙古人寻求救兵。正欲征服整个克里米亚半岛的蒙古王子,借此机会毫不犹豫地发

8、兵,将这群意大利商人和东罗马帝国的守军团团围困在卡法城墙之内。 卡法坚固的城防和守军的顽强抵抗,使驰骋纵横的蒙古大军也一时难以攻克,围困整整持续了一年。这时传说中的恐怖瘟疫开始在蒙古军队里爆发。士兵们纷纷倒下,蒙古军阵营里再也听不到那种剽悍狂野的喊杀声。面对部下空前的疲软状态,蒙古王子被迫决定终止围困。 卡法城的守军并不知道蒙古军营中发生了什么,他们只是很奇怪,为什么一向攻势凌厉的蒙古人会忽然变得沉静了,有好些天都不见进攻了呢?难道说蒙古人久攻不下已经放弃了?还是说他们在积蓄新的能量,准备发起更强势的进攻?在纷纷的猜测中,已经筋疲力尽的卡法守军度过了一段难得的平静日子。 然而,就在几天后的一个

9、早晨,卡法守军吃惊地发现,蒙古人又在城下摆开了攻城的阵势。而且这一次,他们似乎改变了战术,不再使用云梯,也不再无谓地让成千上万的士兵蚁附城墙强攻,而是在城墙外架起了一排排三人多高的巨大的木质抛石机。他们要向城里发射炮弹!卡法守军战战兢兢地等待着,不知道即将降临到头顶的会是怎样的命运。 随着蒙古王子一声令下,无数致命的新式投射弹向卡法城飞来。刹那间,卡法守军一个个全都惊呆了。上帝啊,那些炮弹全都是人! 卡法守军一时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一具具被瘟疫感染、正在腐烂的士兵尸体就已被猛然抛入空中,飞进卡法城内。卡法城就这样堆满了死尸。 不久,这些对卡法守军来说不知如何处理的腐尸就开始污染空气,毒化水

10、源。人们终于明白了蒙古军的用意,因为卡法城里也开始爆发那种令人恐怖的瘟疫黑死病。患这种病的患者开始时出现寒战、头痛等症状,继而发热、谵妄、昏迷,皮肤广泛出血,身长恶疮,呼吸衰竭;快则两三天,多则四五天,就纷纷死亡,死后皮肤常呈黑紫色,这种可怕的疾病因而得名“黑死病”。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这就是鼠疫,一种由鼠疫杆菌引起烈性传染病。不到几天,城墙内的卡法人便纷纷丧命,城里街道边上到处是身上长满恶疮、黑斑的死尸,卡法成了一座人间地狱,侥幸活下来的人一个个蒙着黑纱,惶惶然地逃向城外。 卡法城中的意大利商人就这样踏上了逃亡之路。他们上了帆船,准备返回意大利老家。然而,这些人哪里知道,与他们随行的还有传播黑

11、死病的罪魁祸首老鼠和跳蚤。被跳蚤传染的老鼠爬上泊船缆绳,藏进货舱,随着帆船驶向地中海。,发展 650年前,黑死病在整个欧洲蔓延,这是欧洲历史上最为恐怖的瘟疫。欧洲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先驱薄伽丘在1348-1353年写成的十日谈就是瘟疫题材的巨著,引言里就谈到了佛罗伦萨严重的疫情。他描写了病人怎样突然跌倒在大街上死去,或者冷冷清清在自己的家中咽气,直到死者的尸体发出了腐烂的臭味,邻居们才知道隔壁发生的事情。旅行者们见到的是荒芜的田园无人耕耘,洞开的酒窖无人问津,无主的奶牛在大街上闲逛,当地的居民却无影无踪。 这场灾难在当时称做黑死病,实际上是鼠疫。鼠疫的症状最早

12、在1348年由一位名叫博卡奇奥的佛罗伦萨人记录下来:最初症状是腹股沟或腋下的淋巴肿块,然后,胳膊上和大腿上以及身体其他部分会出现青黑色的疱疹,这也是黑死病得名的源由。极少有人幸免,几乎所有的患者都会在3天内死去,通常无发热症状。 黑死病最初于1338年中亚一个小城中出现,1340年左右向南传到印度,随后向西沿古代商道传到俄罗斯东部。从1340年到1345年,俄罗斯大草原被死亡的阴影笼罩着。1345年冬,鞑靼人在进攻热那亚领地法卡,攻城不下之际,恼羞成怒的鞑靼人竟将黑死病患者的尸体抛入城中,结果城中瘟疫流行,大多数法卡居民死亡了,只有极少数逃到了地中海地区,然而伴随他们逃难之旅的却是可怕的疫病。

13、 1347年,黑死病肆虐的铁蹄最先踏过康坦丁斯堡拜占庭最大的贸易城市。到1348年,西班牙、希腊、意大利、法国、叙利亚、埃及和巴勒斯坦都爆发了黑死病。1352年,黑死病袭击了莫斯科,连莫斯科大公和东正教的教主都相继死去。黑死病的魔爪伸向了各个社会阶层,没有人能逃避死亡的现实。 没过多久,这种残酷的现象在欧洲已经比比皆是,法国的马赛有56000人死于鼠疫的传染;在佩皮尼昂,全城仅有的8名医生只有一位从鼠疫的魔掌中幸寸下来;阿维尼翁的情况更糟,城中有7000所住宅被疫病弄得人死屋空;巴黎的一座教堂在9个月中办理的419份遗嘱,比鼠疫爆发之前增加了40倍;在比利时,主教大人成了鼠疫的第一个受害者。从

14、此以后,送葬的钟声就不停的为新的死者哀鸣。甚至历史上著名的英法百年战争也曾由于爆发了鼠疫被迫暂时停顿下来。,1348年底,鼠疫传播到了德国和奥地利腹地,瘟神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成千上万的人被鼠疫吞噬。维也纳也曾经在一天当中死亡960人,德国的神职人员当中也有三分之一被鼠疫夺去了生命,许多教堂和修道院因此无法维持。 除了欧洲大陆,鼠疫还通过搭乘帆船的老鼠身上的跳蚤跨过英吉利海峡,蔓延到英国全境,直至最小的村落。农村劳力大量减少,有的庄园里的佃农甚至全部死光。生活在英国中世纪的城镇里人们,居住的密度高,城内垃圾成堆,污水横流,更糟糕的是,他们对传染性疾病几乎一无所知。 当时人们对死者尸体的处理方式也

15、很简单,处理尸体的工人们自身没有任何防护,这帮助了疾病的蔓延。为了逃避死亡,人们尝试了各种方法,他们祈求上帝、吃精细的肉食、饮用好酒医生们企图治愈或者缓和这种令人恐惧的症状,他们用尽各种药物,也尝试各种治疗手段,从通便剂、催吐剂、放血疗法、烟熏房间、烧灼淋巴肿块或者把干蛤蟆放在上面,甚至用尿洗澡,但是死亡还是不断降临到人间。一些深受宗教束缚的人们以为是人类的堕落引来的神明的惩罚,他们穿过欧洲的大小城镇游行,用镶有铁尖的鞭子彼此鞭打,口里还哼唱着:“我最有罪”。而在德国的梅因兹,有1.2万犹太人被当作瘟疫的传播者被活活烧死,斯特拉堡则有1.6万犹太人被杀。只有少数头脑清醒的人意识到可能是动物传播

16、疾病,于是他们把仇恨的目光集中到猫狗等家畜身上,他们杀死所有的家畜,大街上满是猫狗腐败的死尸,腐臭的气味让人窒息,不时有一只慌乱的家猫从死尸上跳过,身后一群用布裹着口鼻的人正提着木棍穷追不舍。没有人会怜悯这些弱小的生灵,因为它们被当作瘟疫的传播者。 然而,慌乱之中的人们也并非一无所获,人们发现隔离能够有效阻挡瘟疫的蔓延,此外,他们还懂得了消毒的作用。等到300年后黑死病再次在英国爆发时,隔离手段已经发展到相当完善的地步了,这些方法有效的截制了疾病的传播。,意大利商人的船队还在海上的时候,卡法城被黑死病笼罩的消息已经传遍四方,欧洲一下子变得人心惶惶。船队长途跋涉回到意大利,但没有人同意他们靠岸,

17、因为船行驶在海面上的时候就已经有人感染了致命的病菌,水手们正纷纷死去。 1347年10月,这批商人最终抵达了西西里的墨西拿港。惊恐不安的港口负责人对船只进行了隔离,可惜为时已晚。就在第一根泊船缆绳连接到岸上时,老鼠已经率先登陆,简短的停靠已足以使黑死病登陆欧洲。 从卡法城里逃出来的,当然不只意大利商人这一批船,他们停靠的港口也不止一个两个。因此,逃亡者很快把黑死病带到了整个欧洲,不仅欧洲大陆,连英伦三岛和北非国家也都无一幸免。欧洲历史上开始了最骇人听闻的恐怖的灾难。1348年的欧洲人口过剩,灾难不断。战争、农业歉收、饥荒和其他流行病的爆发已使孱弱的欧洲举步维艰,新的瘟疫恰逢此时登门造访。在短短

18、的两年内,黑死病就把欧洲近三分之一的人口送入地狱,2000多万人消失。 众所周知,欧洲黑暗的中世纪是与教会的统治联系在一起的,而黑死病带来的大毁灭成了历史的转折点。这次大毁灭使欧洲人口骤降,变得满目疮痍、面目全非。许多幸存下来的人因此对旧制度质疑,对传统的价值观产生动摇。因此有人说,正是黑死病的流行,客观上摧毁了旧有社会体系,使欧洲迎来了文艺复兴的黎明。也许这是事实,不过,即便这场恐怖灾难过了一百多年之后,劫后余生者背负着深重的苦难,还仍然难以走出灾难的阴霾,其代价之惨痛令人不胜唏嘘。甚至即使在今天,你依然能从幼儿园孩子们所唱的歌谣中感受到那股迷漫的恐怖气息:“一圈圈玫瑰花开,花束装满口袋。阿

19、嚏,阿嚏,我们全都死去”,最根本的原因 还是欧洲卫生条件差,没有公共卫生垃圾收集处理系统,欧洲人还流行不洗澡(而我国宋代起城市就有收垃圾的环卫工了)。并且,蒙古人住的非常分散,部落间距离遥远,黑死病不宜集中爆发,即使个别部落发病也形成了自然的隔离,而汉武帝时中国就经历过一次匈奴人的瘟疫疾病攻击,人口减半,剩下的也具有了抵抗能力。所以,黑死病在蒙古、宋没有形成危害。,二、撒拉逊文明,1.文明概况 撒拉逊这个名字最初适用于从现代的叙利亚到沙特阿拉伯这一区域的沙漠游牧民族,在更广泛的用法上,它是指生活在中世纪的所有阿拉伯人。这些沙漠游牧民族在公元七世纪突然崛起,在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面建立了一个幅员辽

20、阔的大帝国。他们的征服行动完全受信仰和高昂的士气所驱使,遵循先知穆罕默德的教义,旨在改变整个地球的宗教和政治景观。 撒拉逊人从阿拉伯半岛开始自己的对外征服行动,几乎可以说是向四面八方进行扩张。在鼎盛时期,撒拉逊人建立的帝国从西班牙向南,向东穿越北非,横跨埃及,中东,小亚细亚,整个中亚地区,一直达到印度和中国的边界。 撒拉逊人的精神首都是阿拉伯半岛上的麦加城。公元七世纪,伊斯兰教运动分裂成为两个相互对立的派别什叶派和逊尼派。什叶派控制了哈里法政权,并把统治中心迁移到了巴格达。 公元613年,先知穆罕默德开始传播一种他称之为伊斯兰教的新宗教。但是,他传播的伊斯兰教教义在自己的家乡麦加城没有受到足够

21、的重视,于是,他转到麦地那城传播伊斯兰教,并在那里受到民众热烈的拥戴。穆罕默德随后率领信徒进攻麦加城,并夺取了这座当初对他不屑一顾的贵族城市。穆罕默德于公元632年死去,他所传播的教义被收集起来汇编成了可兰经,即伊斯兰教的圣经。穆罕默德死后两年,也就是公元634年,他的追随者们(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撒拉逊人)开始了讨伐异教徒的运动,即圣战。在短短五年时间内,进行圣战的撒拉逊人就征服了埃及,巴勒斯坦和叙利亚。撒拉逊人对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宽容,使他们对被征服地区的统治变得容易了许多,因为这些人一直承受着拜占庭帝国统治者对他们所进行的迫害。 在接下来的60多年时间中,西面的北非和东面的波斯都落入撒拉逊

22、人手中。公元八世纪初期,来自丹吉尔的撒拉逊人侵入西班牙,征服了罗马陷落之后在这儿建立起来的西哥特王国。这些撒拉逊人还占领了西西里岛并侵入意大利,虽然他们在意大利境内并没有待多长时间。在亚洲,撒拉逊人从拜占庭帝国手中夺取了小亚细亚,并试图通过水陆两路夹击攻占君士坦丁堡。但是,君士坦丁堡周围坚固的高大城墙挫败了撒拉逊人的陆上进攻,从海上进攻的撒拉逊人舰队则被拜占庭帝国军队的秘密武器希腊火所击败。在西面,撒拉逊人对今天法国地区的入侵行动在公元732年被法兰克王国的查尔斯.马特尔在图卢兹附近阻止。 在对西方的入侵行动惨遭失败之后,撒拉逊人把注意力转向了东方。公元750年,他们打到了印度河,并向北越过印

23、度侵入中亚地区,一直到达中国边界。,2.经济 伊斯兰教之所以能够得到迅速扩张,部分原因是那些皈依这种新宗教的信徒可以不用缴纳赋税。而信仰伊斯兰教的撒拉逊人之所以对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比较宽容,出了宗教方面的原因外,还因为这些人大多非常勤劳,可以提供哈里法政权所需的大部分税收收入。撒拉逊人大量使用奴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从而使穆斯林可以专心于宗教事务。一般来说,穆斯林所控制的领土要比当时的西方世界更为先进一些,特别是在艺术,科学和医学等领域。远古时代的知识在中东地区一直被完好地保存下来,其中大部分在西方世界重新夺回撒拉逊人(或称摩尔人)控制的西班牙之后,才被西方世界重新发现。 穆斯林的影响跨越不同

24、的地理区域,不同地理区域的经济状况也各不相同。穆斯林统治下的西班牙和埃及是两个最富有的穆斯林国家。穆斯林所获得财富的绝大部分来自穿越其统治区域的东西方贸易。虽然“十字军东征”会不时打断这种贸易交往,但是,随着西方文明对东方生产的香料,丝绸,珠宝,纺织品和其它货物需求的不断增长,东西方世界间的贸易交往在这段时期仍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3.宗教 “伊斯兰”一词的含义是阿拉伯人服从神的意志。穆罕默德传播的教义在他死后被写进了可兰经。可兰经以教义的长度,而不是按照教义的主题来进行组织编排。穆罕默德经常使用自创的名字来称呼地点和人物,从而使可兰经有些难以理解,这也导致大量进一步解释可兰经上教义内容的书籍

25、出现。 穆斯林相信五项职责,它们被认为是伊斯兰教的支柱,即:明确指出真主是唯一的神灵,穆罕默德是真主派到人间的先知;每天面朝圣城麦加的kaaba清真寺(那里有一块黑色的圣石,可能是一块陨石)方向祈祷五次;向穷人提供帮助或者给予金钱;在斋月(伊斯兰年的第九个月)期间,每天从太阳升起到太阳落山这段时间内禁食;到圣城麦加的kaaba清真寺进行一次朝拜。,4.军事 撒拉逊人的军队主要由轻装步兵以及驾驭马匹和骆驼的轻装骑兵组成。他们的主要武器是弓箭,标枪和半月形弯刀。由于所具有的宗教热情和高昂的士气,撒拉逊人军队是一支非常令人可怕的武装力量。撒拉逊人相信,在对付异教徒的战斗中阵亡会帮助自己升入天堂。在战

26、斗中,他们更倾向于占据有利地形,使用弓箭进行战斗。 “暗杀者”是一个异常狂热的穆斯林教派,该教派的信徒相信,任何一个不像自己那样拜神的人都是叛逆者。该教派由一个山中老人率领,他后来称为穆斯林运动中一位非常强有力的领导者。其它撒拉逊人领袖只要不遵从他的命令,都会遭到暗杀。“暗杀”一词就来源于这个极端教派的名字。公元十三世纪,“暗杀者”教派最终被强大的蒙古军队消灭。 穆罕默德死后,撒拉逊人马上处于哈里法的统治之下,哈里法的意思是先知的代表。公元656年,内战在什叶派和逊尼派两个教派中展开。什叶派要求穆罕默德家族的一个成员担任哈里法一职,而逊尼派则则希望选举任何一位有能力的穆斯林担任哈里法一职。另外

27、,两个教派在可兰经是否需要更多的解释方面也存在着严重的分歧。这场持续时间长达60年的内战使伊斯兰教国家四分五裂,一些地区由逊尼派统治(西班牙),另外一些地区则由什叶派统治(埃及和今天的伊拉克)。从此以后,新成立的伊斯兰教国家都保持独立的地位。 在中世纪初期,穆斯林统治下的西班牙发展成为欧洲地区最强大的一个国家。穆斯林,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共同融洽地生活在一起,创造出灿烂的文化,艺术,建筑和科学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公元1000年左右,穆斯林统治下的西班牙分裂成为相互敌对的不同派系。内战使西班牙弱小的基督教势力得以慢慢地重新夺回西班牙的控制权,到了公元1252年,整个西班牙地区仅剩下格兰纳达

28、还在穆斯林手中。格兰纳达通过向基督教势力支付巨额贡物苟延残喘了两个多世纪,但最终还是在公元1492年落入基督教势力手中。 撒拉逊人控制的小亚细亚和中东地区,在公元十一世纪初期被同样信奉伊斯兰教的土耳其人征服。土耳其人对前往巴勒斯坦朝圣的基督教徒可没有撒拉逊人那么宽容,到土耳其人控制区域旅行变得异常危险。为了回应来自拜占庭帝国的援助请求,欧洲各国发起了一系列“十字军东征”行动,旨在把巴勒斯坦从土耳其人手中重新夺回来。这一区域独立的穆斯林国家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中失去了巴勒斯坦和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公元十二世纪末期,伟大的穆斯林领袖萨拉丁统一了埃及,叙利亚和一些穆斯林小国,他从十字军手中重新夺回

29、了巴勒斯坦,并在自己的一生中多次挫败了“十字军东征”行动。 在中世纪结束很长一段时间以后,穆斯林国家仍然保持独立地位,并逐渐发展成为中东和北非地区现在的阿拉伯国家。公元十五和十六世纪,欧洲国家自己开辟了通往亚洲的贸易路线,从而使这些穆斯林国家的经济逐渐衰落。,5.留给后世的遗产 撒拉逊人留给后世的遗产包括可兰经和伊斯兰教,现代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宗教之一。他们还保存了许多远古时代的知识,从而使这些知识得以流传到现在。他们还在地理,科学,数学和医学等诸多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零的概念和代数学就是由撒拉逊人从印度传到西方世界的,世界许多地方所使用的数字还被称为“阿拉伯数字”。中世纪影响力最大,同时也更

30、先进的医学指南就起源于阿拉伯地区。伊斯兰教的艺术因其所采用的几何图案而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因为伊斯兰教禁止描绘活着的生物。,纵向-中东问题,阿富汗文化 阿富汗是中东地区历史非常悠久的一个国家,其文化可谓灿若星河。 总体来说,阿富汗文化是多元的,既有希腊古风,又存佛国天语;既有青铜器时代分布在欧亚草原地带的草原文化,也可以看到撒拉逊人文化的影子(撒拉逊人是中世纪欧洲人对阿拉伯人或西班牙等地穆斯林的称呼)。,横向-中世纪及近代,犹太人到世界各地后,语言、风俗逐渐和当地居民同化,但他们坚持信仰本民族的宗教,以此维持民族的独立性,仍然用自己的希伯来字母书写文字,在意大利、西班牙的犹太人,语言被同化,用希

31、伯来字母书写的叫“拉丁诺文”;在德国、波兰的犹太人语言为“意第绪语”;流落到中国的犹太人,由于他们的宗教信仰也不吃猪肉,被中国人误称为“蓝帽回回”“术忽回回”,并逐渐和其他回族混淆,长期以至于完全失去了犹太人的信仰和习俗传统,这是全世界所有犹太人中唯一特例。虽然基督教圣经的“旧约”部分与犹太教圣经的内容几乎相同,但基督教的“新约”将“旧约”的内容进行了相当大程度的延伸并使得基督教和犹太教之间产生了一定的区别。信仰上的区别在欧洲多年来深刻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下不断被利用,造成犹太人在欧洲国家长期受到歧视、迫害和杀戮。,自1977年中东和平进程启动以来,26年过去了,中东问题始终悬而未决。人

32、们不禁开始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片土地总是不得安宁? 中东问题纷繁复杂,主要是指中东地区的阿拉伯人与犹太人之间的矛盾。其中巴以矛盾是最主要,也是最尖锐的矛盾,是解决中东问题的关键。 从近期看,巴以矛盾久拖不决是由于巴以双方冲突不断升级所致。在这一点上,双方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首先,巴解组织内部和巴解组织与其他政治派别之间在巴勒斯坦建国以及对以关系上有重大分歧,使得巴方的力量很分散,无法用一个声音说话,难与以方在各项问题上达成一致。其次,以哈马斯为代表的众多巴激进组织信奉武力解决巴以争端,但面对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常规战争是无效的。正是由于这些组织处于非常弱势,在面对异常的

33、强敌时会产生无奈的、绝望的情绪。这种情绪再与宗教结合,就形成了一种极端主义思想,就会用极端的手段来达到常规战争所无法达到的目的。因此,以境内才会不断发生自杀性爆炸袭击事件。相应的,极度渴望安全的以色列人十分看好强硬派人物对国家的领导。利库德集团沙龙政府执政以来,推行了“积极防卫”和“定点清除”政策,以暴抑暴,形成恶性循环。最后,随着巴以冲突的升级,巴解领导人阿拉法特的权威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巴方内部持不同政见的派别不愿再完全听命于阿拉法特,加之美以两方不断施加压力,要求阿拉法特控制巴激进组织的极端行动,导致了阿拉法特本人及阿以和谈陷入了一种困境:一面是阿拉法特无力阻止极端行动;一面是以方要求只有

34、停火才能和谈。 从长远看,巴以矛盾实际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宗教问题。首先,矛盾的起源是巴勒斯坦的归属问题。犹太人的祖先早在公元前13世纪就迁居巴勒斯坦,公元前63年由于罗马帝国的入侵而被迫流亡。阿拉伯人则是在公元7世纪入主巴勒斯坦的。19世纪后期,犹太复国主义者希望能回到巴勒斯坦生活,而阿拉伯人则认为这是他们的祖先留下的土地,矛盾由此产生了。尽管1947年第二届联大通过了阿犹分治方案,但由于当时联合国受美国控制,使该方案对阿拉伯人有明显的不公正性,巴方拒绝接受方案。犹太人则表示接受并建立了以色列国,进而通过中东战争占领了划分给巴方的领土。从此,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开始了漫长的复国之路

35、。其次,宗教冲突是中东问题的又一根源。突出表现为耶路撒冷的归属问题。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正是由于其在宗教上的特殊地位,使之成为巴以双方争夺的焦点。阿拉伯人坚决反对异教徒统治他们的“圣城”,犹太人也同样拒绝交出耶路撒冷。使得由宗教矛盾引发的耶路撒冷归属问题成为巴以矛盾的中心。,围绕着巴以矛盾还有约以、叙以、黎以矛盾。以色列地处沙漠,背靠大海,淡水资源贫乏,为了获得淡水,同时也为了以北部免受黎巴嫩真主党武装的袭击及叙利亚的威胁,以方攻占了约旦河西岸、戈兰高地和黎巴嫩南部。尽管约以双方已经于1994年实现关系正常化,但在约旦在未来东耶路撒冷权益分配中的地位问题、难民问题的最终解决和未

36、来巴勒斯坦国同约旦的关系等问题上双方仍存在分歧或不稳定因素。另外,叙以、黎以和谈仍处于停滞状态:以方要求叙方从黎巴嫩撤军,但又拒绝撤出戈兰高地;同时,叙、黎、以三方在萨巴农场问题上还存有争议;加之叙黎双方的特殊关系,使得黎以和谈与叙以和谈紧紧捆绑在一起。 三方和谈难以突破,严重阻碍了和平进程。上述问题中,不论是巴勒斯坦建国问题;还是叙、黎、以三方的边界问题;或是叙黎双方的特殊关系影响和谈的问题,其出现的根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一战后英法对这一地区的委任统治时代。至于目前突显的难民问题、环境问题及水资源问题都是围绕上述问题产生的。所以可以说:中东问题完全是“帝国主义的后遗症”。 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

37、其不可能单靠冲突各方自身解决。而一手包揽和谈的美国及中东其他国家则缺少公平有效的促和措施。首先,中东各国进退两难。尽管与以方长期处于敌对状态,但由于各国在经济及国家安全等领域对美国的依赖,使其在对中东问题做出决策时很难权衡:一面是受苦受难的阿拉伯兄弟;一面是惹不起躲不掉的“山姆大叔”。其次,美国政府基于战略利益考虑及美国犹太人对美中东政策的影响,一向支持甚至偏袒以色列,使得巴方及中东各阿拉伯国家对其缺乏足够的信任,难以促成和谈。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巴激进组织每年都从美国获取数百万的私人捐赠,用于对以的恐怖袭击,恶化了巴以关系。 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东问题的复杂性早已超出了冲突各

38、方本身的范围,影响着全球的发展。面对如此重大的问题,一个慎重合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至关重要。只有冲突双方放下敌意,国际社会放弃私利,从全球稳定发展的角度出发,中东问题才有解决的一天。,三、描写耶稣诞生和复活的文艺复兴以前油画,圣诞节复活节日期由来,1、圣诞节起源,“圣诞节”这个名称是“基督弥撒”的缩写。弥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耶诞节是一个宗教节。我们把它当作耶苏的诞辰来庆祝,因而又名耶诞节。这一天,世界所有的基督教会都举行特别的礼拜仪式。但是有很多圣诞节的欢庆活动和宗教并无半点关联。交换礼物,寄圣诞卡,这都使圣诞节成为一个普天同庆的日子。 圣诞节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节日。4世纪初,1月6日是

39、罗马帝国东部各教会纪念那稣降生和受洗的双重节日、称为“主显节”Epiphany,亦称“显现节”即上帝通过那稣向世人显示自己。当时只有那路拉冷的教会例外,那里只纪念耶稣的诞生而不纪念那稣的受洗。后来历史学家们在罗马基督徒习用的日历中发现公元 354年12月25日页内记录着:“基督降生在犹大的伯利恒。”经过研究,一般认为12月25日伴为圣诞节可能开始于公元336年的罗马教会)约在公元375年传到小亚细亚的安提阿,公元 430年传到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那路撒冷的教会接受得最晚,而亚美尼亚的教会则仍然坚持1月6日主显节是那稣的诞辰。12月25日原来是波斯太阳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Mithra)的诞辰

40、,是一个异教徒节日,同时太阳神也是罗马国教众神之一。这一天又是罗马历书的冬至节,崇拜太阳神的异教徒都把这一天当作春天的希望,万物复苏的开始。可能由于这个原因,罗马教会才选择这一天作为圣诞节。这是教会初期力图把异教徒的风俗习惯基督教化的措施之一。后来,虽然大多数教会都接受12月25日为圣诞节,但又固各地教会使用的历书不同,具体日期不能统一,于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为圣诞节节期(Christmas Tide),各地教会可以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在这段节期之内庆祝圣诞节。自从12月25日被大多数教会公认为圣诞节后,原来1月6日的主显节就只纪念耶稣受洗了,但天主教会又把1月6日定为“三王来朝

41、节”,以纪念耶稣生时东方三王(即三位博士)来朝拜的故事。随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圣诞节已成为各教派基督徒,甚至广大非基督徒群众的一个重要节日。在欧美许多国家里,人们非常重视这个节日,把它和新年连在一起,而庆祝活动之热闹与隆重大大超过了新年,成为一个全民的节日。12月25日的主要纪念活动都与那稣降生的传说有关。,耶苏的出生是有一段故事的,耶苏是因着圣灵成孕,由童女马利亚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梦中晓谕约瑟,叫他不要因为马利亚未婚怀孕而不要她,反而要与她成亲,把那孩子起名为“耶苏”,意思是要他把百姓从罪恶中救出来。 当马利亚快要临盆的时候,罗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恒务必申报户籍。约瑟和马

42、利亚只好遵命。他们到达伯利恒时,天色已昏,无奈两人未能找到旅馆渡宿,只有一个马棚可以暂住。就在这时,耶苏要出生了!於是马利亚唯有在马槽上,生下耶苏。后人为纪念耶苏的诞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为圣诞节,年年望弥撒,纪念耶苏的出世。 圣诞节便是於十二月二十五日纪念耶苏的诞生,但真实的诞生日就没有人知道了。十九世纪,圣诞卡的流行、圣诞老人的出现,圣诞节也开始流行起来了,2、复活节起源,前的复活节篮子里装满了巧克力彩蛋、复活节小兔子、有绒毛的小鸡及娃娃玩具等。据说复活节兔子会将彩蛋藏在室内或是草地里让孩子们去寻找。一年一度的美国白宫滚彩蛋活动经复活节是最古老最有意义的基督教节日之一。它庆祝的是基督的复活,

43、世界各地的基督徒每年都要举行庆祝。复活节还象征重生和希望。时间是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 复活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传说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死后第三天复活升天。每年在教堂庆祝的复活节指的是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如果月圆那天刚好是星期天,复活节则推迟一星期。因而复活节可能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的任何一天。 典型的复活节礼物跟春天和再生有关系:鸡蛋、小鸡、小兔子、鲜花,特别是百合花是这一季节的象征。复活节前夕,孩子们为朋友和家人给鸡蛋着色打扮一番。这些蛋有的煮得很老,有的只是空空的蛋壳。复活节那天早上,孩子们会发现床常被电视台实况转播。 在多数西方国家里,复活节一般要举行盛大

44、的宗教游行。游行者身穿长袍,手持十字架,赤足前进。他们打扮成基督教历史人物,唱着颂歌欢庆耶稣复活。如今节日游行已失去往日浓厚的宗教色彩。节日游行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具有浓烈的民间特色和地方特色。在美国,游行队伍中即有身穿牛仔服踩高跷的小丑,也有活泼可爱的卡通人物米老鼠。在英国,游行多以介绍当地的历史和风土人情为主,游行者化装成为苏格兰风笛乐队以及皇宫卫士,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复活节的到来还使人们纷纷换上新衣。过去基督教教徒会在节前去教堂行洗礼,然后穿上自己的新袍,庆祝基督的新生。穿戴一新的习俗保留至今,因为人们认为节日里不穿新衣是要倒运的。复活节期间,人们还喜欢彻底打扫自己的住处,表示新生活从此开

45、始。,复活节焰火 德国政府规定复活节休息两天。在节日里,家人团聚,品尝各种传统食品,亲戚朋友见面要互相祝贺。 象征生命的蛋、火、水、兔等成了复活节的吉祥物。鸡蛋和兔子在西方是新的生命和兴旺发达的象征。鸡蛋的本色象征太阳,把鸡蛋染成红色则象征生活幸福。在复活节中,父母要特地为孩子们准备制成鸡蛋、兔子形状的巧克力糖。亲友间要互赠彩蛋。在莱茵河中游和黑森东部的一些城镇,至今保留着“彩蛋树”这一古老习俗。人们把成百的蛋壳涂上彩画,串成蛋链,在复活节这天挂在松树上,制成彩蛋树,大人孩子围着彩蛋树唱歌、跳舞、庆祝复活节。而阿尔卑斯山的姑娘们则通过赠送红鸡蛋来表达自己的爱情。在复活节这天,姑娘如果向某一小伙

46、子赠送三个红鸡蛋,表示姑娘向小伙子求爱。 关于兔子成为复活节的吉祥物,是有一段传说的。 绘有耶稣头像的传统东正教复活节彩蛋 在古代耶稣复活之日,正值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居民庆祝大地回春的“春太阳节”,作为草原、森林动物中多产动物之一的兔子,它象征了春天的复苏和新生命的诞生,同时它又是爱神阿弗洛狄特的宠物,也是日尔曼土地女神霍尔塔的持烛引路者。因此,现在兔子作为给孩子们送复活节鸡蛋的使者,深受孩子的宠爱。在复活节这一天孩子定会收到兔形礼物。 火不仅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也使大地获得了新生。作为耶稣再生的象征,复活节的许多活动都与火相关。 复活节这一天,人们在教堂前点烛以示圣化,并将圣烛迎进千家万户。这一

47、天,孩子们最快乐的事是把圣火送到各家。他们在教堂前用圣火点燃树枝,然后奔跑着送到各家各户,其间充满着欢快的节日气氛。在德国的巴伐利亚地区,每年的复活节居民们都要举行火炬赛跑,以庆祝耶稣的再生。而北莱茵上威斯特法伦州的吕克台复活节滚火轮更是远近闻名。六个巨型大木轮被火点燃滚下山谷,就像六个火球从天而降,漆黑的山谷被大火轮照得通明,它与五彩缤纷的焰火交相辉映,再次显示了火给人类带来了新生。 作为德国惟一的少数民族索布族人则是用百骑大合唱的形式来庆祝耶酥的复活。一个个身穿黑色上衣、头戴黑色礼帽的索布族人,骑在用彩带、鲜花和白色贝壳装饰的骏马上,浩浩荡荡地行进在林间小路上。他们边走边用粗犷雄厚的嗓音高

48、唱赞歌,场面十分壮观。,复活节与食物 希腊科孚岛西端的一个渔村,当地 人正在烤全羊过复活节。烤全羊是 当地人在复活节的传统活动。 售货员给顾客包装巧克力蛋。食用鸡蛋或巧克力蛋是西方过复活节的风俗。 在欧洲,因为有四旬期(复活节前40天)的守斋的缘故,在每次复活节用餐前,都先予以祝圣;因此第七世纪时,就有祝圣羔羊的记载出现了,之后又多了油脂和火腿的祝圣。 其实四旬节守斋是禁止吃蛋类的。到了十二世纪,才开始有鸡蛋的祝圣;因此在复活节时,天主教徒会把蛋涂成红色,请神父祝圣,自己也用作礼物送给朋友,这是为什么现在复活节都要送彩蛋的最早起源。 除了鸡蛋外,还有其它食品,如奶油、乳酪、面包等的祝圣。在礼仪

49、改革前的圣教典礼中,仍保留了羔羊、蛋、面包的祝圣经文。 在欧洲许多国家,复活主日的主餐均食羔羊肉,因为在祝圣羔羊时,可让人纪念摩西借着羔羊的血,领导以色列人出埃及,而这羔羊(后来称为逾越节的羔羊)是耶稣的预表:他是上帝的圣洁羔羊,藉他在十字架上所留的血,使人类得以洗净罪,脱离魔鬼的奴役。 智利复活节岛上的巨型石像 蛋也象征春天及新生命的开始。到了基督徒的时代,更赋予了一层宗教意义:象征耶稣复活走出石墓。 而面包则使基督徒们想到耶稣是永生的活粮。在欧洲许多国家中,复活节通常会另外烤制特别的复活节面包,面包上画有基督耶稣的字样、十字架,或羔羊的图案等,以纪念基督。 复活节岛与复活节 在烟波浩渺的南太平洋上,有一个面积仅为165平方公里的小岛复活节岛,它以神秘的巨石人像和奇异的风情吸引着无数游人。复活节岛是智利的一个小岛,距智利本土3600多公里。据说,1722年荷兰探险家雅可布洛吉文(Jabbo Roggeween)在南太平洋上航行探险,突然发现一片陆地。他以为自己发现了新大陆,赶紧登陆,结果上岸后才知道是个海岛。正巧这天是复活节(1722年4月5),于是就将这个无名小岛命名为复活节岛。1888年,智利政府派人接管该岛,说来也巧,这天又正好是复活节。,文艺复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