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题分析及复习建议.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68891 上传时间:2019-08-30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题分析及复习建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2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题分析及复习建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2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题分析及复习建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2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题分析及复习建议.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2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题分析及复习建议.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题分析及复习建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题分析及复习建议.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板书设计,一、导体的电阻: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用字母R表示 单位: 欧姆,简称欧,用符号表示 其他单位:千欧(k)、兆欧(M)等 换算关系:1 M=1000 k=1000000 二、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导体的电阻还与温度有关,大多数导体温度越高,电阻越大。,2011年河南省中招物理试题分析及复习建议,王屋一中 李春喜 2012年5月,试卷基本情况 命题原则要求 试卷基本特点 学生答题情况简析 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温馨提醒,试卷分析提纲,(1)内容比例,试卷基本情况,说明与检测要求的科学内容包括17个知识板块,79个知识条,本份试题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共计30 条

2、。,(2)知识点:,试卷基本情况,一、声现象 1.认识声音产生的条件;2.了解乐音的特性。 二、光现象 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5.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6.了解凸透镜的应用。 三、质量和密度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四、物体的运动 1.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五、运动和力 1.了解力的作用效果。 2.知道什么是重力及重力的方向。会应用G=mg计算物体的重力。 4.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5.能用力的示意图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 7.理解物体的惯性。,试卷基本情况,六、压强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的公

3、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七、浮力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八、简单机械 2.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会画力臂。 九、功和功率 1.理解功的计算公式W=Fs,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会用公式P=W/t进行简单计算。,试卷基本情况,十、机械能 1.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相互转化。 十一、物态变化 3.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的过程。 十二、内能 5.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6.认识燃料的热值。 十三、串并联电路 1.能说出生活中采用简单并联电路的实例。 十四、欧姆定律 3.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5.了解半导体一些特点。,试卷基本情况,十五、电功率和安

4、全用电 1.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会测量小灯泡的功率。 4.会使用测电笔,来解决家庭电路中的故障问题。 十六、电与磁 2.会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或电流方向。 十七、能量和能源 2.知道能量转化,能从能量转化角度进一步认识效率。 3.列举常见的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5.了解新能源。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有提高能量利用率及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试卷基本情况,试卷基本情况,(3)阅读量,1.突出试题的基础性,严格遵守物理课程标准 确定的内容和标准,灵活多样的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物理教学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 2.试题注重试题素材的时

5、代性,加强试题与生活、生产和社会实际的联系,注重在具体情境中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物理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关注科技和社会的发展。 3.加强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有机渗透对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的体验与应用,引导物理教学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的认识事物、分析现象和把握物理规律的能力。 4.充分发挥不同题型的功能,不断优化试题结构,有效控制试题的难度与区分度,以有利于全省初中物理教学。,命题原则要求,(1)结构稳定,难度稍显偏大。,试卷基本特点,作为一模试题,多数单位都还没有完成第一轮复习,题目难

6、度就显得有些偏大,不能达到大多数学生都能及格的要求。尤其是实验探究题的20、21题,综合程度太强,电路图改错题部分教师看着都需要动动脑筋才能解决,对于还没有复习一遍的学生而言,要求有点显高。综合应用题的22、23题,单开来看,好像每一步都没有超出课程标准要求,但是放在一起,学生就会有些犯怵了。从学生做题情况来看和改卷过程中老师们的感受可以看出,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基础薄弱,缺乏基本的物理思维能力,解决简单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不足,计算能力差,将实际问题转化成物理问题的基本素养滞后,科学探究能力差,特别是对新情景和新问题显得束手无策。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后续的复习中想办法解决。,对自己两个班级的学生

7、各题型得分率情况调查(11班),试卷基本特点,对自己两个班级的学生各题型得分率情况调查(12班),1.单题满分人数情况进行统计:,2.分数段及比率等情况进行统计:,试卷基本特点,试卷基本特点, 本份试卷中的命题能立足于学生学习生活实践,以学生熟悉的现象、事物创设问题情景,使物理知识情景化,物理情景理性化,体现应用性、时代性、探究性、开放性和综合性。试题注意挖掘物理知识的人文教育价值,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例如:第1、2、3、5、8、22、23题分别涉及到我市中招考试的改革问题、我市3月份的人工降雨、遍布我市大街小巷的移动的太阳能红绿灯、各种监控设备、在济源进行的保龄球友邀请赛、人

8、人关心的油价问题、新能源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等问题都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把物理知识放入这样的情景中进行考查,学生会感到更亲切;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解题更好的了解生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更好的践行新课程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让孩子不再感到学习物理的枯燥无味,让物理教学服务学生提高生活质量。通过这些试题提高学生的学科基本素养和进一步学习的潜质,切实有效地发挥了试题的教育功能。,(2) 试题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注重创设情境和理论联系实际。,一模试题,试卷基本特点,(3) 试题融入探究性,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查,关于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对课标提出的7个科学探究要素35条能力要求,试

9、题中涉及的地方也比较多。例如第8题涉及到 “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实验探究题的19、20、21题,涉及到“能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比较、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你那个正确记录实验数据综合应用题22、23题中涉及到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并能用物理知识来解决问题。总之,在试题中也非常注重了对科学探究方面的考查。,学生答题情况简析,一、填空题,从前面的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班得分率均为8.94分,得分率为64%。出错率较高的第4题,102人

10、考试,68人出错,主要原因表现在学生计算能力欠缺,公式选对了,但是计算过程中小数点错的非常多;再者第7题64人出错,错误原因则主要表现在对电路图的读图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不少学生分不清电流表到底测谁的电流。,学生答题情况简析,二、选择题,选择题问题主要出在14、15题上,14题两个班只有38人做对,原因在于学生读图能力跟不上,对于从坐标系中获得电阻随天然气浓度变化情况不会看图像,再结合电路动态分析,学生表现出来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很是欠缺;15题两个班只有15人做对,主要原因表现在对加在杠杆上的力的方向,因固定思维想成与杠杆垂直,而忽略了朝向其它方向的情况,很武断的选择了B 。后续复习中要注意

11、对学生应用知识和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训练。,学生答题情况简析,三、作图题,作图题相对而言,得分率11班略好于12班,但是都是只有10人全对,主要表现在18题,还有很多人找不到支点,导致拉力的力臂画错,课件强化学生在画力臂之前一定要有意识去寻找正确的支点是解题的关键。还有学生因为粗心标错力的大小,很可惜。再一次说明了细节决定成败。,学生答题情况简析,四、实验探究题,实验探究题是每次考试得分率比较低的题,两个班只有一个学生得满分,10分(满分18分)以上的两个班共有48人,得分率只有52%和54%。最大的问题表现在电路图改错上,两个班只有19人做对,很多学生看不懂电路图是把灯和变阻器并联

12、,而且把电压表串联在了电路里,要改一根线解决问题必须首先解决灯和变阻器的并联问题,所以就能锁定错误导线肯定是电流表左侧两根线中的一根。问题就好解决了。也反映出本题属于较难题型,较能考查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另外很多同学不能在图像中找到额定电流,导致作不出电流表指针的位置。,学生答题情况简析,五、综合应用题,综合应用题是本次考试中得分率最低的题目,两个班分别为39%和42%,每个班都只有1个人得满分(18分),10分以上的两个班只有35人。 问题主要表现在: 学生整体掌控时间的能力达不到,做题速度慢,有部分学生题没有做完; 计算能力差,平时课下作业遇到计算时,往往会认为自己会做,懒得动手计算,

13、导致考试时很简单的计算都做不对; 公式多分不清,字母表示的量不清楚,例如22题第一问计算压强,很多学生写出了压强公式,但是把质量当成压力直接代入公式的大有人在; 体积单位换算不熟练,有部分学生不知道“L”为何物。导致后面消耗的电能也出问题了。 对生活中的家用电器或生活用品的效率问题掌握不到位,导致很多人在计算燃油质量时丢掉了热机的效率。,对今后的教学启示,一、教师要认真深入地学习钻研新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课标要求,用教材教,不是简单地教教材。“双基”要真正夯实,双基是灵活运用的基石,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物理习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乐于学习,认真读题、读图、读表、读数据,培养根

14、据物理情景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联系实际,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提高科学素质,以变化的能力解决大千世界无穷变化的问题。 二、教师基本功要扎实,教学语言、学科语言要简练、准确、规范,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语言、文字、图表、图像等),养成勤动手、勤思考、创新设计的良好学习习惯和能力,养成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仔细观察的良好心理品质,杜绝非智力因素的丢分。,三、 实验是学习物理的基础,科学探究既是课程内容,又是课程目标。每年的中招物理试卷中,有明显实验探究特征的占总分的40%。实验是制约物理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实验不能走过场,不是新奇好玩,要使学生会设计、会动手、会观察、会记录、会分析归纳、

15、会举一反三,既要会用器材做实验,又要会像伽利略那样进行理想实验 ,每一个练习题都是一个具体的实验,搞好了实验教学,其实在复习的过程中也可以再把实验搬到教室里或搬到屏幕上,让实验再现,唤醒学生记忆。 四、科学训练,提高能力。 复习到这时候适当的练习是必要的,但是不论采用何种训练方式,都要注意有计划、有目的、有效果,要在时间、方式、力度、容量上科学安排。简单训练、机械重复训练、目标不明确的训练都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备课组要制定计划和具体的实施方案,特别是中招前的这一段时间,更是要落实到每周每天每节课,作图怎样规范?表述怎样准确?探究怎样设计?综合运用能力怎样养成和提高?只有针对性的训练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对今后教学的启示,1.关注说明与检测,今年和往年相比变化比较大,整合力度大,新题多,越是新题越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2.今年的竞赛预赛卷要认真的分析不能大意。 3.课本上的课后练习和书中的插图,近几年对书中练习题和插图进行改造的题目不少,因为怎样改也不会超出课程标准的要求。 4. 学生做题时多让学生限时完成,提高学生集中注意力解题的能力,并要注意让学生见到题时不要盲目去动手,要让学生多想想这道题是考查哪个知识点的,只要能想到相关知识点,再加上认真细心就不难做对题了。,对今后教学的启示,温馨提醒,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