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教研论文幻灯片.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70631 上传时间:2019-08-31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5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08教研论文幻灯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708教研论文幻灯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708教研论文幻灯片.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708教研论文幻灯片.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708教研论文幻灯片.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08教研论文幻灯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08教研论文幻灯片.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研论文的撰写,黄石二中 张代福 2004.12.26 黄石市中学生物教研会第六届全体会员大会 老三届高中生 1977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生物系 湖北省特级教师 湖北省优秀生物教师 黄石市学科带头人 黄石市学术带头人 黄石市中学生物教研会会长 黄石市环境科学学会理事,教研论文的撰写,第一讲 教研论文的概念 第二讲 教育科学研究简介 第三讲 教研论文的类型 第四讲 教研论文的要素 第五讲 教研论文正文的体例 第六讲 教研论文的写作过程,第一讲 教研论文的概念,一、论文的概念 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叫做论文。现代汉语词典 用讲道理、摆事实的方式写成的文章叫做论文。 1讲道理: 用理论论证

2、论题。 2摆事实: 用事实证明论题。 运用学到的知识、积累的经验写成的带有自己新观点的文章,或通过自己从事研究后写成的文章。 二、教研论文的概念 讨论某种教育、教学问题或研究某种教育、教学问题的文章。 围绕教育、教学方面的某一问题写成的有理、有据的文章。 运用具备的知识、积累的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写成的带有自己新观点的文章,或通过自己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后写成的文章。,第二讲 教育科学研究简介,一、教育科学研究的概念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 三、夯实教研基础的途径 四、教育科学研究的模式 五、教育科学研究的程序,一、教育科学研究的概念,教育 主要是指学校通过教师对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

3、教育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 科学 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科学的精髓是真实。 研究 对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的探求;围绕某一问题的解决个人进行的独立思考或多人开展的商讨。 教育科学研究 把教育作为研究对象,以求真务实的精神,从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出发,通过个人独立或多人协作,依据有关理论原理,采用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开展的思考、探求、商讨活动叫做教育科学研究。 研究得出的结果可以是某一教育教学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也可以是一种方法等。形成的成果可以是一篇论文、一份研究报告或一本专著等。,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健全的科学精神 完善的知识结构 优秀的思维能力 透明的研

4、究对象 丰富的研究模式 通晓研究的程序 良好的写作功底 良好的协调能力,三、夯实教研基础的途径,保持研究状态 做到以勤立研 1勤学习 2勤记忆 3勤思考 4勤实践 5勤成文 6勤交流 结果 功到自然成 1驾驭教育教学教研的能力增强 2可研究的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 3开展研究 有心栽花花自开,无意植柳柳成行,四、教育科学研究的模式,五、教育科学研究的程序,选定研究课题 确定研究模式 设计研究方案 论证研究课题 实施研究方案 展示研究成果,第三讲 教研论文的类型,第四讲 教研论文的要素,论题 正文 (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在下文中将设专项介绍其体例) 参考文献 在研究或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经引用、借用或参

5、照过其中的内容、观点等的书刊的名称。选用的参考文献一定要注意时效性(没过时)、权威性(权威出版社的出版物)、针对性(在研究中确实起了作用)。 落 款 包括作者单位、姓名(一般放在题目的后面)。 内容提要 将正文中的目的、理论依据、做法、结果、结论等分层次作扼要的介绍(正文超过2000字的论文,才需写200至400字的摘要,一般列在“落款”的后面 )。 关键词 能反映论文要点或核心内容的词或词组 (“关键词” 和“内容提要”这两项二者只需用其一 ) 。 例:“高考试题中透出的研究性学习信息”一文的关键词为“研究性学习 必要性 可行性” 。,第五讲 教研论文正文的体例,一、理论型论文正文的体例 二

6、、实践型论文正文的体例 实践型论文正文的总体例 实践型论文正文的分体例 三、理论、实践结合型论文正文的体例 四、另外一些有可能写进论文的内容,一、理论型论文正文的体例,实践型论文正文的总体例,实践型论文正文的分体例,三、理论、实践结合型论文正文的体例,四、论文中有可能写进的另外一些内容,1.问题 是指从本论题中派生出来的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不属于本论题应该解决的问题)。 例:“试题障碍研究”可以派生出一下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试题难度的界定” 、 “难题的成因与对策” 、 “解题的程序和方法” 、 “审题的技巧” 、“找答案的技巧” 、 “定答案的技巧” 、 “书面表达的技巧” 、

7、“试题难度的界定”等。 2.体会 是指在完成本论题的论证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收获或感受。 3.建议 介绍的是由“成果”派生出的一些用途在具体使用时的用法或注意事项;对研究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的解决设想。 例: “在生物百项科技活动中对高中生进行STS教育的研究” 暴露出来的问题:普遍实施STS教育存在一定的难度。 解决方法:A领导必须重视B高考必须导向C进行师资培训D提供教学资料E建立专项基金。 4.评价 围绕科学性、新颖性、实用性、积极性等方面对写成的论文做出的一个鉴定。 说明:上述内容中的有些内容只有在确实能够写出来时才写,不必牵强,如“问题”、“体会”、“建议”等;或者是论文的征集部门要求写

8、时才写,比如“评价”,第六讲 教研论文的写作过程,一、选题(选定论文论点 确定论文题目) 二、构思(构建论文框架 列出论文提纲) 三、取材(筹集成文素材 筛选论文论据) 四、撰写(运用有效论据 填实论文框架) 五、韵色(去斑美容包装 修改完善论文) 附:选题、构思、取材这三步在不同情况下的排序 有心栽花式选题构思取材 水到渠成式取材选题构思,一、选题,选题占有的分量 论题的选定过程 第一步 发现收集问题 1没有题目写怎么办 2准备写的内容别人已经写了怎么办 第二步 将问题转化成论题 第三步 筛选论题,选题占有的分量 1选题是做学问的最高级功夫,2选好题就相当于论文成功了一半,1没有题目写怎么办

9、,用心实践 发现问题 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会承担各种不同的教育教学任务:班主任工作、课堂教学工作、竞赛辅导、第二课堂、素质教育等。 在从事课堂教学过程中,会亲临不同层面的课堂教学(新课教学、复习课教学)和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备、教、练、诊、辅等)。 接触到不同层面(初中生、高中生)、不同类型(男生、女生,差生、优等生等)的教育对象。 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就能体察、耳闻目睹到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调查访问 收集问题 由于我们的时间和经历有限,在有限的时间范围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面狭窄,因而体察和耳闻目睹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必然会有限;另外受经历的限制,体察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深度也会较浅。这样就

10、有必要通过调查访问的方式收集问题。 发散思维 搜索问题 例:从课堂教学出发进行发散,就可以考虑出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课堂 初中 新课 备:教学目标的确定、怎样分析教材、怎样确定重难点等。 教学 教学 教学 教:课堂教学的三个层次、板书的类型、非智力因素的发掘等。 方面 练:训练试卷的生成、训练策略、解题方法等。 的 高中 复习 诊:评估试卷的生成、试卷质量分析、考试结果分析等。 问题 教学 教学 辅:影响学习效果的非智力因素、怎样培优、如何补差等。 用发散思维的方式收索到的问题往往是平时曾经触及到,却遗忘了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钻研教材 构建问题: 教材中本生存在着一些需要作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11、例:遗传部分值得商榷(或重新界定)的几个概念、研究性课题涉及的研究模式等。 教材中也可以派生出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例:记忆策略、理解策略、融会贯通策略等。 关注热点 派生问题:高考、减负、实施新课程标准等方面派生出来的问题。,2准备写的内容别人已经写了怎么办,提高深度(写出比已经发表的论文更有深度的论文) 例:有人写了“中学生视力现状的调查”,你则可以写“中学生近视率上升的成因与对策”等。 扩大广度(写出比已有的论文涉及的范围更大的文章) 例:有人写了“审题的方法”,你则可以写“解题的程序和方法”等。 变换角度(针对已经发表的论文从一个新视角写成论文) 例:有人写了“教学的三个层次”,你则可以

12、写“学习的三个层次” 。 补充完善(写出他人在其论文中应该写而未写的内容) 例:有人写了“应试教育必须急刹车”,你则可以写“应试教育有弊也有利”。 与之商榷 (校正已经发表的论文中的谬误) 例:有人写了“要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必须减少高考科目”,你则可以写“学生学习负担重与考试科目多少无直接关系” 。 移植嫁接(借用他学科的论题写成自己专业的论文) 例:数学教师写了“小议过失失分”,你作为生物教师则可以写“非智力因素引起的解题障碍”等。,第二步 将问题转化成论题,1.为什么要做将问题转化成论题的工作 真实性需要证明的命题叫做论题,论题也也可以说是是论文的题目。论文只是研究成果的一种展示体裁,开展研

13、究工作必须从问题出发。而问题和论题不能完全划等号,也就是说有的问题就是论题,有的问题需要经过转化后才能成为论题。不必经过转化就可以作为论题的问题往往是一些涉及范围较窄小的具体的问题(如,如何审题);需要做转化工作的问题则是一些涉及范围较大或笼统的问题(如,如何减轻中学生的学习负担重)。 附:问题、论题和课题 2.怎样做将问题转化成论题的工作 做将问题转化成论题的工作的过程,也就是循着一定的思路,寻找到需要解决的大而笼统的问题的着眼点的过程。只有运用正确的思路才可以将大而笼统的问题转化成论题,但是,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能千篇一律。 3 . 举例:将“理科生如何应对3+X高考模式”这一问题转化

14、成“理科综合试题的类型和特点” 论题的过程 首先考虑出“3+X高考模式”新在何处? 新在文、理科考生分别要完成一份文、理科综合试卷。 接着考虑出“理科综合试卷”中可能会出现的哪一类试题,将会使学生感到棘手? 理科综合试题。 然后考虑研究理科综合试题的哪一方面的问题? 理科综合试题值得研究的方面有很多,比如,什么叫做理科综合试题(即理科综合试题有什么特点)?理科综合试题有哪些类型?理科综合试题应该如何生成?怎样解答理科综合试题?等等。由于在这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中,“理科综合试题特点和类型”是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只有这一问题得到解决后,其他问题才好得到解决),因此确定的论题为“理科综合试题的特点和类

15、型”。,第三步 筛选论题,1.为什么要做筛选论题的工作 有时找到或确定的问题或论题不一定都是可以写(如涉及范围较大的论题)或写得出来(现有的外在条件、知识储备和能力无法解决的问题)的。 2.筛选论题应该遵循的原则,二、构思,第一步、确定论文的类型 第二步、列出论文的提纲,第一步、确定论文的类型 构思要事先确定论文的类型的原因 不同类型论文的体例不同,而论文的体例是构建论文框架的依据。 怎样确定论文的类型:依据不同论文的特点,第二步、列出论文的提纲 列论文的提纲的依据: 不同类型论文的体例(在前文中已经介绍) 做法: 将体例转化成具体的提纲(将与体例雅称相对应的俗称作为每一项提纲的前缀或后缀列出

16、,进而构成全文的提纲) 举例,三、取材,1.材料(论据)的筹集 动手做出 (用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 调查获取 (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现场考查) 查阅资料 (书中、训练资料、互联网、相关部门) 2.材料(论据)的筛选 科学性(材料必须真实 因为科学的核心是真实) 时效性(材料未过时) 权威性(材料取自最具有影响力的报刊) 针对性(要用有说服力的有效材料作为论据),四、撰写,宽泛要求 1.紧扣提纲 分层表述 2.合理用材 详略得当 3.夹序夹议 恰当举例 具体要领 1.正文层次 一般以提纲的顺序为准。 2.正文中应该详写的内容 “理论型论文”中的“理论上论证”部分。 “实践型论文”和“过程型论

17、文”中的“研究的做法”部分;“结果型论文”中的“得出的结果”部分;“分析型论文”中的“分析及结论”部分;“意义型论文”中的“价值或用途”部分。 “理论实践结合型论文”中的“理论上论证”和“事实上证明”部分。 3.表述必须十分严谨的部分:“理论型论文”中的“理论上论证”部分;“实践型论文”中的“分析及结论”部分;“理论实践结合型论文”中的“理论上论证”部分。 4.价值或用途 不能虚构。 5.问题 要提得中肯。 6.体会 要有感而发。 7.建议 要适用和可行。 8.评价 要实事求是。,五、韵色,通过韵色要达到一下效果: 字 无错字、别字。 词 用词得当,有专业词尽量用专业词。 句 论题和全文中的每一个句子无语法、逻辑和知识性错误。 篇 论题尽可能短小、新颖、立意鲜明。小标题简明、等长、押韵、与论题相照应。文体的论据充分,层次分明,衔接紧凑,行文流畅。 文中涉及的原理合理、方法可靠、结果真实、分析严谨、结论具有确定性。,结束语,法无定法,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