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3届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3-2-1.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76799 上传时间:2019-08-31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2013届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3-2-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创新设计】2013届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3-2-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创新设计】2013届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3-2-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创新设计】2013届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3-2-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创新设计】2013届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3-2-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2013届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3-2-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2013届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3-2-1.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一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情景导入(教师用书独具) 青出于蓝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这句贤文出自的典故是后魏人李谧和他的老师孔璠及荀子劝学篇。 李谧学习很用功,少年时代就读了很多书,他的老师孔璠学问本来也不错,可是几年以后,李谧就胜过了老师。那时,孔璠反过来要向李谧请教了。同学们作了一首歌谣道:,“青成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在这里,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导入语: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问题,从哲学上讲,什么是发展呢?通过本框题的学习相信大家会有一个答案。,教材探究解读(教师用书独具) 1(1)从生命产生

2、到人的出现,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它说明了什么? (2)你认为人类的体质还会发展吗? 提示:(1)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经历了从化学进化到生物进化的上升过程,最后产生了人类。人类的出现,是自然界的一次巨大飞跃,它说明了自然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2)会发展。因为人类社会也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2(1)回顾20世纪中国的历史,你能否体会到中国社会的巨大发展? (2)20世纪人类社会的巨大发展对你有什么启示? 提示:(1)从课本中的图片,以及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例,我们可以感觉到我们国家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各方面的巨大变化。 (2)整个人类社会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3(1)“整个宇宙都要

3、服从”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的神话为什么被打破?它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2)自然科学的发展是这样,人们对整个物质世界的认识也是如此,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1)人的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说明了随着实践的发展,人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 (2)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经历了由现象到本质,由肤浅到深刻的过程。,4(1)计算机的更新换代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2)谈谈你对发展概念的理解。 提示:(1)说明事物在不断发展,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 (2)新产品的出现、新工具的产生、新的科学理论的形成都可以看作发展。要从事物

4、的前进性和上升性去理解发展的概念。,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识记发展的实质。 理解发展的普遍性。说明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又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科学发展观观察、分析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能力。,树立起发展的意识和观点,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探究一 发展的普遍性 1自然界是发展的 (1)形式:即从 运动到 运动、 运动,再到 运动。 (2)阶段:从 到有机物,从无生命物质到 ,从生命物质到人的漫长的前进和 过程。 (3)程度:由 到 、由 到 的运动过程。 (4)原因:是由物质世界的 引起的。正是事物之间的 、相互

5、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机械,物理,化学,生物,无机物,生命物质,上升,低级,高级,简单,复杂,相互联系,相互联系,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1)每个人的知识积累都经历着由 到 、由 到 的过程。 (2)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 的过程。,社会形态,不知,知,不多,知之,知之较多,由浅入深,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为“不识字的人”。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又把文盲定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 这段材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提示:体现了人的认识是发展的。,1发展的普遍性 整个世

6、界包含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而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都是变化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的过程。总之,发展具有普遍性。,2联系和发展的关系 区别: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联系:正是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才引起事物的状态和性质的改变,从而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是统一的。,下列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点的是 ( )。 A邯郸学步 B唇亡齿寒 C吐故纳新 D因地制宜 思路点拨 吐故纳新体现了“故”和

7、“新”之间的联系,也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过程,C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B体现了联系的观点,但没有体现发展的观点;D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体现了联系的观点,但没有体现发展的观点。,探究二 发展的实质 1发展的实质:事物的 和 ,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概念揭示了万事万物的各种运动变化所包含的 和 的趋向性。,前进,上升,前进,上升,图示:,从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至今五十多年,其发展异常迅速。现在,每几个月就有新产品出现,每一两年产品就会更新换代一次,科学家预计不久的将来还会出现量子计算机、生物芯片计算机。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在我们的生活中,手机、数码相机、液晶电视等

8、各式各样的高科技产品陆续走进了寻常百姓家。,计算机的更新换代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提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认识都是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计算机的更新换代,是科技发展和人类认识发展的标志,实质是用新技术代替旧技术。,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1)明确含义: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所谓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所谓旧事物,是指违背事物的发展趋势,正在日趋灭亡的东西。发展的实质决不是数量的增减和位置的变动。,(2)区分新旧事物的

9、根本标准:判断一个事物是否是新事物,就要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简单地以事物出现时间的先后、事物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或以事物的名称、旗号来判断新旧事物,都是不科学的。,(3)发展的意义:有了发展才有缤纷秀丽的自然界,才有生生不息的人类社会,才有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 (4)反对倾向:反对僵化保守的思想和静止的观点,克服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不良习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 (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芳林新

10、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 B C D 思路点拨 蕴涵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故A入选。反映了事物之间的联系,体现了联系的观点,与题干不符,故B、C、D三项不能入选。,【新闻播报】 20多年前,为破除共同贫穷的“大锅饭”分配制度,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曾说过“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这句世人耳熟能详的格言背后,邓小平还作出过“中国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一定要考虑分配问题”的前瞻性判断。,【深度思考】 请用发展的知识分析从“先富”到“共富”再到“共享”这一理念的变化过程。 【思路点拨】 发展的普遍性包括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及人的认

11、识等三个领域,本题显然侧重于指认识领域,另外,也可以从发展的实质的角度加以分析。,【参考答案】 (1)发展具有普遍性,人们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不断发展的,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从“先富”到“共富”再到“共享”这一认识的变化体现了这一点。 (2)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人们对任何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在不同阶段也会出现不同的新认识。,学习本框,希望你能搞清如下问题: 1个特点:发展的普遍性 1个实质:发展的实质 1个原理:发展的普遍性原理,1我国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一观点说明 ( )

12、。 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 B客观事物随着人的认识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C法、势、事例、风气等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D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 答案 A,2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磁悬浮列车,动力越来越大,运力越来越强,速度越来越快,这表明 ( )。 A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B新事物是旧事物矛盾演变的结果 C事物的任何变化都是根本性质的变化 D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答案 D,孔子作为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其思想两千年来对我国人民的思想品德、情操节守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据此回答34题。 3“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13、天何言哉?”孔子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 A自然界是客观的 B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C物质运动是相对的 D事物都是发展的过程 答案 A,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这些观点告诉我们 ( )。 A物质决定意识 B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C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D静止是不存在的 答案 B,5“天上的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这一说法形象地指出了 ( )。 A客观事物的存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B运动中有静止,静止中有运动 C万事万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 D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静止是不存在的 答案 C,单击此处进入 活页规范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