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概述.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76820 上传时间:2019-08-31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概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概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概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概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概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概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概述.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历史文化概述,导游基础知识,第二章 历史文化概述,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辉煌。中华民族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历史文化的民族,它所创造的科技文化在世界上持续领先了近2000年,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一节 中国历史概述 中国历史歌 历史朝代歌 三皇五帝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 宋元明清帝王休,第二节 历史文化常识,一、天干、地支 (一)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天干) 天干所属阴阳 (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地支) 地支所属阴阳,甲丙戊庚壬为阳,乙丁己辛癸为阴,子寅辰午申戌为阳

2、,丑卯巳未酉亥为阴,天干地支合称“干支”。干支按照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上,地支在下,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阳干比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共有60个组合。 干支表,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已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二、时辰,中国古时把一

3、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记时辰用十二地支。相传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三、生肖,十二地支与十二种动物相配构成,十二生肖,三、阴阳、五行、八卦,四、姓、氏、名、字、号和避讳 1.我国一些主要的姓氏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说文解字中,“姓,从女,从生”。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为了“别婚姻”、“别种族”,产生的时间大约是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时期。 姓大致按以下情况得来: 以祖先的族号或庙号为姓。 以国名地名为姓。 以官职为姓。 以动植物为姓。 以数字为姓。 2.氏 氏是姓的分支。 3.名字 在古代,男孩子长到20岁的时候要举行“结发加冠”之礼,以示成

4、人,这时就要取字。而女孩子在15岁时要举行“结发加笄”之礼以示可以嫁人了,这时也要取字。可见,古代的时候男女皆有字 。,4.号 在古代,直呼名是不敬,因此,立字以尊名,立号以尊字,字 号是专供人称呼的。 5.避讳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 避讳的对象有四类: 一是帝王,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 二是讳长官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 三是避圣贤,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 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 四是避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 避讳在民国成立后就被废除。,

5、五、诸子百家 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儒家 墨家 道家 法家 兵家 阴阳家,六、古代十圣 至圣孔子春秋鲁国人,著有诗、书、春秋 亚圣孟子战国邹国人,著有孟子 医圣张仲景汉末南阳人,著有伤寒杂病论 书圣五羲之东晋人,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画圣吴道子唐代人,人称“吴带当风”。 诗圣杜甫唐代人。诗仙李白和白居易。 茶圣陆羽唐代人。著有茶经,是世界上第一本茶叶专著。 文圣欧阳修北宋人,号六一居士、醉翁。 词圣苏轼宋代人,号东坡居士。 药圣李时珍明代人,著有本草纲目。,陆羽茶经,七、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以回归年为周期循环往复。它根据季节的变化,将一年分为24个节,也称“气”或“节气”。 立

6、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了一首二十四节气歌,即: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春,夏,秋,冬,第三节 皇帝与皇权 一、皇帝 “后”、“王”的称谓始于原始社会,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都称为“王”。 “天子”一称始于西周。自春秋战国诸侯争霸以后,各诸侯国的君主纷纷开始自称为“王”。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此后,“皇帝”的称谓被我国封建社会历代君主所沿用,成为最高统治者的专有

7、名称。 二、皇族成员 太上皇:皇帝的在世父亲。 皇太子:皇帝诸子中皇位的法定继承人,也称为“太子”. 皇太孙:由皇帝册封的有皇位继承权的嗣孙。 公主:汉代开始专指皇帝之女,皇帝的姊妹称长公主,皇帝的姑母称大长公主。 清代除皇帝之女外,其他皇族之女均称“格格”。 驸马:魏晋以后指皇帝的女婿,清代称“额驸”。 诸王:皇帝的兄、弟。,三、帝王的谥号、庙号、尊号、全称、年号、陵号 谥号 是古代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按其生平事迹和品德给予褒贬的称号。谥号始于西周。 庙号 古代帝王死后,由继承者奉入祖庙祭祀,并追尊为“某祖”、“某宗”的名号,以确定他在皇族中的地位。 尊号 皇帝生前接受的尊崇褒美的称号叫做尊号,也叫徽号. 如唐玄宗的尊号是“开元天地天宝圣文神武孝德应道皇帝”,宋太祖为“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全称 是庙号、尊号、谥号的合称。 年号 是帝王即位后为纪年而设置的称号。 陵号 封建帝王陵寝的名号叫陵号,始于西汉,如明长陵、唐昭陵等。,年号 是帝王即位后为纪年而设置的称号。 陵号 封建帝王陵寝的名号叫陵号,始于西汉,如乾陵,惠陵等。,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