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育:优美与崇高.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88896 上传时间:2019-09-02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3.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美育:优美与崇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大学美育:优美与崇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大学美育:优美与崇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大学美育:优美与崇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大学美育:优美与崇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美育:优美与崇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美育:优美与崇高.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专题六:美学范畴 优美与崇高,2,范畴的界定:,1.范畴是人们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普遍本质和关系的概括和反映。它是人类理性思维的一种逻辑形式,是各种理论体系中的基本概念。 各门具体科学都有自己的一系列基本范畴,如物理学中的速度、质量、重量;政治经济学中的商品、价值、货币;天文学中的天体、星系等等。,3,2.范畴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产物。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认识不断深化,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逐步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形成了概念和范畴。,4,3.美学的基本范畴 西方主要美学范畴 : 优美、崇高、悲剧、喜剧、丑 中国传统美学范畴

2、 : 中和、风骨、滋味、传神、气韵等,5,,素材天下 ,费玉清一剪梅,勇敢的心,6,一 优美,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人看来,美是和谐、适宜、对立与差异的统一,是完整与鲜明,因此,他们把美丽动人的爱神阿芙罗狄忒Aphrodite 作为其审美理想的典型。,7,(一)美学史上美学家的“优美观” 1.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倡“美在和谐”,认为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把杂多导致统一,把不协调导致协调。他认为圆球形最美。,8,2.赫拉克利特注意到美与人的关系,认为最美的猴子也还是丑的。,9,3.德谟克利特和苏格拉底不仅重视人的外在美和言辞美,而且更强调人的心灵与品格美。 4.柏拉图以心灵美与身体美的和谐一致

3、为最高的审美境界。 5.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标举真善美的统一。 6.18世纪英国美学家博客认为,优美在欣赏者那里,能引起爱或类似的情感,松弛舒适是优美的特有的效果。,10,7.康德认为,优美只涉及对象的形式,是美的对象的形式与想象力和理解力之自由活动的和谐融洽,美的对象因此而在人的心理上产生单纯的快感,是观赏者始终处于赏心悦目、平静安宁的审美体验状态。,11,8.德国心理学家、美学家利普斯从移情的视野解说审美喜悦是一种令人愉悦的同情,认为优美的核心在于一种柔和的力量扣人心弦。,12,(二)优美的定义: 审美主体在观赏具有审美价值的客观对象时,主客体之间所呈现出来的和谐统一的美。,13,(三)优美的

4、特征 和谐、单纯、平易、完整、均衡、舒缓、明 丽。 如自然中的优美,往往是人们所熟悉、令人喜爱的对象。化验月色、鸟兽虫鱼、山水园林等。,14,2.在形式上具有小巧、和谐、精致、轻盈、绚丽、清新、秀丽、优雅等品格。 如艺术中的优美,那些和人的生活、情感相和谐、能引起审美愉悦的作品。,15,3.是外观形式与美的内容的统一,具有静态、柔性的美,没有冲突、矛盾。,16,(四)优美的美感特点 优美给人的感觉是一种纯粹的欢愉与轻松,是一种明朗和谐、爱恋与快慰,人在对优美对象的审美关照中,审美主体的生理、精神的自由与和谐与审美对象达到一种完满互动、相互自足的境界,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相呼应,从而获得恬静、温柔

5、、舒畅的审美快感。,17,二 崇高,崇高是和优美相对立的审美范畴,审美对象在激烈壮阔的矛盾、冲突、对抗、斗争的动态过程中展示高峻的形象、深刻的意义和伟大大精神,审美主体则经历一番激荡震撼的心理波动,最后在自我心灵的升华里获得巨大的审美愉悦。,18,(一)西方美学史上关于崇高的论述 1. 西方最早讨论到崇高的是毕达哥拉斯。正式提出崇高这一范畴,并加以较为系统的探讨的,一般认为是传为罗马时代的朗吉努斯的论崇高。,19,朗吉努斯认为,文学作品的崇高风格包括五个方面的内涵:即庄严伟大的思想、慷慨激昂的感情、辞格的藻饰、高雅的措辞和庄严的结构。而从根本上说,崇高的作品,来自伟大的心灵。,20,2. 明确

6、使用“崇高”一词,并且把它与优美并立起来,使两者成为美学上两个基本范畴的,是英国的美学家博克。,21,博克认为,人有两种情欲:自我保存的情欲和社交的情欲。其中自我保存的情欲起源于恐惧和痛苦。如果我们与使我们感觉恐惧和痛苦的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使之并不威胁到我们的安全,这时我们的感觉,就不是可怕,而是惊叹和赞赏。这种感觉就是崇高感。它实际上来自于恐惧和痛苦的消除,是痛感向快感的转变,是克服了痛感之后所取得的审美快感。,22,龙卷风,23,3.康德继承了英国经验主义的崇高观,并从理性的角度对崇高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崇高不能包含在任何的感性形式里,而只能涉及理性的观念。,24,康德还把崇高分为数学的崇

7、高和力学的崇高。数学的崇高主要指体积的庞大,这种体积的大,只能通过目测,从单纯的直观中把握对象的整体。对象在心灵中唤起的这种无限大的观念,才是崇高。力学上的崇高,主要指威力而言。,25,4.黑格尔从他的绝对理念的辩证发展观出发,把崇高看成是绝对精神运动和历史进程的阶段,认为崇高是表现在作为”艺术前的艺术”的古代的象征型艺术中的。,26,(二)崇高的内涵: 崇高是一种与善高度结合的美,是一种在矛盾对立冲突斗争抗争中趋于和谐统一的动态的庄严的雄浑的美或伟大的美,是一种含寓巨大的社会伦理力量使人震惊、令人鼓舞、给人启发、催人奋进的惊心动魄的美。,27,它主要指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姿态,劲健的物质

8、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和激越,引起人们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升和扩大人的精神境界。,28,如夸父逐日,虽死犹生,虽败犹荣,雄浑悲壮;,29,精卫填海,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30,(三)崇高的本质特征 1.内容方面:体现在矛盾斗争中。表现在主体与客体、美与丑的斗争。比如我们在欣赏波涛时,主体首先要战胜客体,也就是把客体当作欣赏的对象,而不要被它的气势压倒。,31,32,2.形式方面:往往不符合形式美的规律。比如形式美要求和谐,而崇高的事物往往是无限的大,力量的无限强劲等。,33,3.审美感受:先有痛感,后有快感。比如面对汹涌的波涛,首先是恐惧,然

9、而当我们意识到他并能伤害到我们时,感到它非常壮观。,34,(四)崇高的分类 1.自然崇高:以无限大的力量、无比大的形式显示崇高。体现在量的无限大,力的无限威猛。 泰山是雄伟高大的,但是当我们爬到山顶一览众山小的时候,我们征服它的感觉就是一种美感,是一种愉悦感。,35,2.社会崇高:主要体现在推进社会历史前进的志士仁人中、英雄人物中。如历史上农民起义反抗外族的入侵和压迫岳飞、刘胡兰等,36,3.艺术崇高:是自然崇高和社会崇高的结合体。比如电影中惊心动魄的场面,如泰塔尼克号沉默的瞬间等。,37,(五)崇高的美感特点 崇高的本质特征决定其美感特点。欣赏崇高时,往往使人惊心动魄,经历由痛感转化为愉悦、

10、由惊叹转化为崇敬的过程。这个转化过程经常伴随着紧张的理智思考和深情的精神探索。,38,在大海面前人会觉得渺小,大海对人造成压抑,但人也有超越大海的能力。比如当我们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的时候,大海给我们的感觉不再是压抑沉重的,而成为我们的快乐源泉;,39,(六)崇高与壮美的关系 1.联系:它们都是指一种雄伟壮阔的美,外在的形式以及量上都很大。 2.区别: (1)壮美与崇高是两种不同的美的形态,即美的两种不同种类。正如叮咚山泉与惊涛骇浪,是两种不同形态的美一样。这两种形态的美,各自特征截然不同,给鉴赏者的审美体验也不同。前者显得玲珑小巧,娇柔透剔,令人舒心惬意,各种审美因素趋向平和统一;后者显得粗砺强劲,雄奇怪涎,令人惊心动魄,各种审美因素趋向冲突对立。,40,41,(2)从客体看:崇高的对象往往包含有丑的因素,强调恐怖和神秘,是一种矛盾对立的状态。而壮美则是一种单纯的雄伟或壮阔,不含有丑的因素,仍然属于和谐美。,42,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人一种雄浑壮阔的壮美场景;而李白的蜀道难“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所描述的蜀道则给人一种神秘、恐惧的崇高感,人们在自然面前显得非常渺小。,43,(3)从审美感受看:壮美给人的审美感受是一种单纯昂扬振奋之情,而崇高则常常伴随着恐怖和痛感,或者一种宗教的神秘意味。,44,谢 谢 观 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