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学生多种素质的提高.doc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3490745 上传时间:2019-09-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学生多种素质的提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学生多种素质的提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学生多种素质的提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学生多种素质的提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学生多种素质的提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学生多种素质的提高.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如何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学生多种素质的提高 摘要:学生的音乐形象培养和多种素质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可净化心灵升华品德。音乐能丰富想象里,开拓思维,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可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创造力,音乐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以美的素质,美的感染。 关键词:音乐教育;素质教育;综合素质、心理素质。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使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的基础教育。素质教育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音乐教育是体现素质教育的一种手段,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要求每个学生的素质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加强音乐教育已经刻不容缓。音乐教学中从事音乐教育的教师,除要求其具备从事

2、这项职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具备文学、历史、美术等等多方面素质,把音乐与其他知识有机的结合并渗透给学生才能健全学生的素质,促进健康成长,并对学生的道德智能培养起巨大的作用。 音乐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在教育学生欣赏音乐美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在音乐中欣赏到自然美、社会美、生活美,并激发学生在生活中的创造力,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学生健康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性。一、通过音乐教促进实施美育的实施,树立健康的人生观。1、在学校教育中,音乐教育则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首先,音乐能够以真挚、生动、深刻的感情形象去拨动人的心弦,比其他艺术“能够更直接、更有力地使人的心灵爆发出火花来”(贝多芬语)。它的“节奏与乐调有强

3、烈的力量侵入心灵最深处”(卜拉图语)。因此,音乐的美感力量既是独特的,又是巨大的,是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涵盖和替代的。例如:抗日战争时期,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就产生了震撼世界的力量。这首歌曲以号角式的音调贯穿全曲,由大调式的主三和弦分解音作为骨架,激昂的音调具有震天撼地的号角力量。进行曲的体裁以急步进行的节奏象征着中国人民勇往直前的战斗步伐,富有强力推进感,凝聚着民族生存和斗争的紧迫感的不朽旋律,像一支时代的号角,鼓舞着中国人民的斗志。2、音乐与美术是相辅相成的。“音乐是由色彩和拥有时间的节奏形成的”, 这是现代音乐印象派大师,法国杰出作曲家德彪西的一句名言。而有人说音乐中的旋律是以时

4、间为画笔在不同音高位置上勾画出来的线条,是一个很恰当的比喻,因为音乐中的旋律一方面体现在纵向的音程关系上(即音的高低上),另一方面体现在横的时间关系上,两者缺一不可。如穆索尔斯基的钢琴组曲 图画展览会 ,拉赫玛尼诺夫的管弦乐 死岛 ,英国现代派作曲家活尔顿的 朴芷茅期的一角 ,保罗丁的 中亚西亚草原,德彪酉的 牧神午后 就是描写一个牧神在炎热的太阳底下昏昏欲睡时产生的种种幻觉。甚至著名科学家牛顿在研究色谱的同时还得出一个有趣的假设,他认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恰好相当于CDEFGAB 七个音。二、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学生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培养高尚的情超。音乐教育自身具有娱乐性、趣味性

5、和审美价值,它可以把很深刻的思想内容以一种通俗易懂、潜移默化的形式表达出来。音乐借助于有组织的音响运动,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情感。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用丰富的、鲜活的、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形式,由浅入深地拓宽音乐教育的空间,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同时进行思想素质教育。1、中学生早已熟悉的中国作曲家冼星海的代表作品黄河大合唱,创作于1939年,距今已有65年的历史。冼星海在我学习音乐的经过中写道:“一个黄河大合唱的成功在我不算什么,我还要加倍努力,把自己的精力、自己的心血贡献给伟大的中华民族。我惭愧的是自己写得还不够好,还不够民众所要求的量。因此我又写了民族解放交响曲和其他作品,但我还要写,要

6、到我最后的呼吸为止。”朴实的一段话表现出作曲家对人生执着的追求、坚定的信念、谦虚的态度。这些好的品德都是学生应学习的。学生在欣赏或演唱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时,通过体验音乐升华跳动的心灵,撞击出热爱祖国、热爱生活、追求真理的思想火花。2、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是我国的一首经典作品,也是民族传统乐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这首优秀的作品,那优美、抒情的旋律,宛如一幅幅山水画。远处鱼舟在江面上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地摇曳,舒展深情的旋律线条,描绘出迷人的景象。教师再进一步分析曲式、节奏等特点,会给学生以高度的艺术享受,从而唤起热爱祖国大好山河之情。3、教唱蒙古族歌曲嘎达梅

7、林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习惯、服饰特征、居住条件、宗教信仰、民族文化以及居住环境等,叙述蒙古族英雄嘎达梅林率领人民与封建王爷、反动军阀作斗争的历史。音乐教育中的文化素质教育还表现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上。如利用音乐的可塑性和抽象性,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和发散性思维。在音乐技能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和反应力,使他们成为思想开阔、思维敏捷的人。欣赏蒙古族歌曲牧歌的时候,教师可以把学生们带到一个有树、有花、有草的地方,边放音乐边让学生体会想象。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那抒情、悠扬、宽广的旋律,展现着翠绿的草地,羊群像珍珠撒在绿绒上。三

8、、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增强信心、磨练意志。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音乐的创作、表演、欣赏是一种思维过程也是一种心理过程。心理素质包括的范围很广,它体现了一个人的精神状况、处世态度、处事方法和性格特征。广泛的兴趣、乐观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和健康的个性,对一个人的生活、学习,甚至是否成才起着重要的作用。心理素质是形成和发展其他各类素质的基础。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发展迅速,对每一个人都是考验与挑战。音乐教育能多角度地使学生克服缺点和弱点,克服嫉妒、冲动、任性、自卑等不健康的心理。1、通过大家的齐心合唱、合奏,是一种要求高度协作的音乐表演形式。使演奏、演唱出来的音乐美妙动听。促使他们养成集体观

9、念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协作心理。2、指导学生欣赏表达各种情感的音乐,加强音乐对心理活动的正面影响音乐是通过音乐的各种手法表现抒发美好的情感,塑造美好的音乐形象。音乐表现情感是音乐的主要表现功能,音乐之所以能鼓舞士气、振奋精神就是音乐能激发人的情感。音乐表现的音乐形象不是视觉的形象,而是由音乐的情感所引起的联想和想象。如我国的二泉映月,它所包含情感非常复杂。由于“二泉”指的是无锡郊外的名胜“天下第二泉”,所以很多人把它理解为表现优美的自然景色;由于作者阿炳是一位饱受苦难的民间艺人,所以又有很多人把它理解为对黑暗旧社会的控诉。它究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这要看欣赏者在音乐体验中所产生联想和现象。所以

10、,音乐教师要指导学生欣赏表达各种情感的音乐,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丰富情感体验。音乐对人的影响有正、反面两个方面,好的音乐使人道德高尚,心灵纯洁,不好的音乐使人精神萎靡,道德沦丧。先秦时期的孔子说“移风移俗,莫善于安,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他认为音乐对改变不良的社会 四、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审美素质的提高,提升欣赏品位。音乐以美的音色、美的节奏、美的和声、美的旋律构成美的形象,振奋人们的精神,提高审美情趣。让学生在审美体验中获得陶冶,例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首广为流传的优秀的中国音乐作品,它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

11、一对爱侣的深切同情。当欣赏到“长亭惜别”、“楼台会”二段时,大提琴与小提琴演奏出动人的旋律, 主人公那真挚的情感感动了学生,他们体会到了纯朴、善良、浪漫、美好。实践证明,经常与健康的音乐为伴,会逐渐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音乐是情感的世界,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艺术学科,是“ 寓教于乐”的愉悦式教育。五、通过音乐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正确控制自己情绪。马克思说:“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还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苦。”音乐是情感艺术,它通过优美的声音兴奋神经、调节情绪、减轻思想压力、医治心理疾病。实践证明,体育锻炼健壮人的体魄,音乐焕发人愉悦的心情,尽管两者有着

12、生理运动形式的差异,但是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意义,确实是相同的。1、音乐教育有利于音乐教育特别有益于青少年健康素质的培养。人们很早就知道音乐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如:母亲们懂得用“摇篮曲”使孩子安静人睡,当悦耳的音乐通过听觉器官传人大脑皮层以后,优美的旋律能刺激神经系统,随着情感的变化,使人精神愉悦,机体放松,增强血液循环,促进内分泌,在全身舒适的情况下进人梦乡。 2、现在,音乐已被广泛应用于疾病治疗与心理治疗。意大利的一位外科医生扎泊洛通过研究认为:巴赫的音乐能减轻消化不良;莫扎特的音乐能减少风湿关节痛;舒伯特的音乐能帮助失眠者人睡;亨德尔的音乐则能解除失恋以及感情上的痛苦。音乐研究家尼斯斯特

13、编制了一段奇特的音乐,运动员听过这段音乐,有助于他们进人最佳竞技状态。一位被测试过的运动员说:“音乐使你自省,使你变得又能意识自我,更能意识到你在做什么,其结果使你更乐观。”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播放一曲轻松愉快的音乐,有助于放松大脑神经,使其课堂上能够精力集中,提高学习效率;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引导其听一曲激昂奋进的乐曲,有利于鼓起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帮助他们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失败和挫折;当学生处于情绪低落、伤心苦闷而不能自拔的时候,一曲忧伤的音乐,亦有利于情绪的宣泄,使青少年尽快摆脱痛苦的心境,回到乐观积极的状态中来。音乐教育还可以帮助青少年与他人交流,与社会融合;

14、总之,音乐教育不仅有利于青少年情趣的培养,有利于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而且还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我将与有志于音乐教育的同仁们一道,努力探索、努力实践,使音乐教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六、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学生交往素质的提高,融洽人际关系。交往素质包括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乐群合作等适应社会环境和生产劳动所应具备的一切社交与社会间的联系越来越频繁,关系越来越复杂,教会学生热心参与、相互合作、乐于交往、善于应变的能力尤为重要。而开展音乐活动、组织排练、举行演出等一系列过程,正是锻炼学生交往素质的良好途径。它既发展了学生个性,又增强了集体合作意识,还培养了学生开朗的性格,和周围人友好相处、默契配合,为学生

15、将来适应不同的人际关系,更好地投身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音乐是表演的艺术, 教师应给学生实践的舞台,充分展示他们的才华,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相互学习,磨练毅力是必不可缺的。比如在艺术节合唱、舞蹈等比赛中,同学们只能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训练,通过这样的活动,同学们不但在艺术水平上有所提高,并且体验到了要付出很多的心血,具有合作意识,才能获得好的成绩。伟大导师列宁曾说:“音乐是对人进行教育的有力工具。”音乐在二十一世纪的教育中将越来越显示它的独特功能和教育作用,也是其他学科教育所无法替代的。用优美、高尚的音乐去熏陶和感染学生,使他们不但有美的心灵,而且还能去创造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美的生活。总结:

16、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显示出它对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的重要作用。作为音乐教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音乐不仅是情感的艺术,而且对青少年智力的开发和道德情操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学生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与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参考文献: 1 柯锦泉 浅谈音乐欣赏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2002、9、 2 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 第一、二届全国音乐教育获奖论文精选 C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 000。 3 张前,王次烟 音乐美学基础 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 4 王昌逛,叶子 音乐审美教育理论与方法 M 北京:气象出版社,1996 。 5 钱仁康 欧洲音乐简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 6 夏野中国音乐简史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 002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