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件-苏轼.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493257 上传时间:2019-09-03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900.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课件-苏轼.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大学语文课件-苏轼.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大学语文课件-苏轼.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大学语文课件-苏轼.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大学语文课件-苏轼.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课件-苏轼.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课件-苏轼.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苏 轼 1 北宋文豪苏轼 (10361101),字子 瞻,号东坡居士,眉山 (今四川眉山县)人。 2 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 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 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 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 书(翰林学士) ,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 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 开玩笑的人。 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 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 如耶稣所说具有蟒蛇

2、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在苏东 坡这些方面,其他诗人是不能望其项背的。 苏东坡传林语堂 3 苏东坡与佛印禅师两人在杭州同游,东坡看到一座峻峭 的山峰,问佛印禅师:“这是什么山?” “这是飞来峰”。 东坡说:“既然飞来了,何不飞去?” 佛印说:“一动 不 如一静。” “为什么要静呢?” 佛印说:“既来之,则安 之。” 到了天竺寺,东坡见寺内观音菩萨手里拿着念珠,就问 佛印说:“观音菩萨既然是佛,为什么还拿念珠?” 佛印 说:“拿念珠也不过是为了念佛号。” 东坡又问:“念什么佛号?” 佛印说:“也只是念观世 音 菩萨的佛号。” 东坡又问:“他自己是观音,为什么要念自己的佛号 呢?” 佛印回答道

3、:“因为求人不如求己。” 哼哈二将 深刻的生活哲学,就是“一动不如一静”、“既来之则安之”、“求人不如求己”。这 三个从 生活里来的智慧,其实是一贯的相通的,只有在宁静平安的心境里,人才会生出更清澈的 智慧,不至于因生活的奔波在红尘里迷失。 4 苏轼出身世族地主,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 7岁知书,少年时就具有两种个性: 首先是儒家用世的志意,是对于国家民族的关心。 宋史苏轼列传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 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 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乎?”程 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 5 范滂是东汉党锢之祸(汉灵帝 名士

4、宦官)之时被迫害 的一位烈士。是很有事业心的人,当初他被任命为清诏使的 时候,他登车揽辔上任,慨然有澄清天下的志意。 建宁二年,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 抱诏书,闻传舍伏床而泣。 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 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曰:“天下大矣,子何为在 此?” 滂日:“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 乎!” 遇到迫害的时候,不逃避, 不委曲求全,慷慨赴死。 (张俭) 6 其母就与之诀。滂曰:“仲博孝敬,足以供养 , 滂从龙舒君 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 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既有令名,复求寿 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 后汉书 .范

5、滂传 死前对他的母亲说,儿对不起母亲。他母亲说,一个人 想要有美好的品德节义,又享有长寿富贵,两者不可得全, 我宁愿你去完成你的理想。 7 当年苏东坡读到这里,范滂在艰危之中的持守和不屈服 的精神就曾经引起了他的奋发激动的感情。就问他的母亲是 否也能如此,母亲说,你如果能做范滂,我怎么就不能做范 滂的母亲呢? 中国历史上很多伟大的人物都是由于母亲的教育和影响,程氏也是 母教的仪范。 所以他才能在王安石当政的时候不苟从于新党,在司马 光旧党当政的时候不苟从于旧党。每次不管受到什么样的迫 害,只要回到朝廷,仍然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所以他平生 才遭遇到这么多的贬逐,而志意操守始终不变。 费衮梁溪漫志

6、:此公中年发福,一日闲来,要诸姬猜他大肚腩 中装的是什么东西,有人猜才学,有人猜智慧,只有爱妾王朝云说道: 学士那里面是一肚皮不合时宜,苏轼点头称是。 8 苏轼还有另外一面的修养。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 书,得吾心矣。” 他在读书时读到庄子, 里面有比喻说: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 若处子 ; 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 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 庄子内篇 在藐姑射的山上,有一个得道的神人,肌肤象冰雪一样洁白,姿 态像处女一样绰约美好,洪水滔天不会被淹死,大旱之年,即使金石融 化,土山枯焦 也

7、不会受到伤害。这是道家所追求的在精神上自我 保全的修养。 9 在逍遥游中还有这样的描写: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 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 若垂天之云。是鸟也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 也。 这种超远旷达的修养和故事,庄子里有很多。 苏轼读到之后说:“吾昔有见未能言,今见是书, 得吾心也。” 他说我此前内心也有一些见解,自己不能说出来,现在读到 庄 子,发现他所说的正是我心中所想的。先得我心 苏东坡在少年时代,就已经把儒道两家的精粹都融汇在 了自己的修养中。 10 苏轼21 岁考中进士,三苏名噪朝野。当时正处于北宋 王朝发生根本变化

8、的时代。王安石等大兴“新法” 。 苏轼由于反对“新法”而被调离出京,先后任杭州和密 州(今江苏铜山)等地地方官。神宗元丰二年,苏轼又徙知 湖州(今浙江吴兴)。 这一年,在湖州他写了一篇谢上的表文: 臣愚不识时,难以追陪先进,老不生事 ,或可 牧养小民。 我是一个愚鲁的人,不达时务,对于新党不能苟且迎 合,我年岁已大,把我贬到远方的小州县,或者还可以管管 小老百姓。 11 结果被御史指摘说以“谢表”为名行讥讽朝廷,妄自尊 大,发泄对“新法”的不满。 更从他的其他诗文中找出个别句子断章取义: 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 本来苏轼是说自己沒有把书读通,所以无法帮助皇帝成 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

9、他们却指他是讽刺皇帝没能力教 导、监督官吏;于是被关进御史台受审,人称“乌台诗 案”。 典出于汉书朱博传 ,汉朝的御史府柏树森森,常 有成群的野乌鸦栖居其上,朝出暮归,人称御史台为“乌 台”,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 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典型的一次文字狱。 12 苏轼在一间仅能容身的临时牢房里整整呆了4个月零12 天,几乎每天都要被逼交代他所写过的所有可疑诗文的出 典、用意以及去向。 苏轼写过一首咏桧(gu)树诗,其中有两句: 根到九泉无曲处,此心惟有蛰龙知。根到九泉无曲处,此心惟有蛰龙知。 说桧树不但在地面上的树干是挺直的,而且就连它的树 根,到九曲深处一样是挺直的,可是地里的根谁能看得见

10、 呢?这一份不为人知的忠直心意,只有蛰伏在地下的龙才知 道。 13 御史们就问了,因为中国古代说天子是飞龙在天,你现 在说有地下有一条龙知道你,地下的龙指谁呢? “皇帝如 飞龙在天,苏轼却要向九泉之下寻蜇龙,不臣莫过于此!” “大逆不道”,必欲置苏轼于死地。一时空气相当紧张。 苏轼未卜生死,一日数惊。 儿子苏迈一直在外面为父亲打探消息,苏轼跟儿子约定,如果没有 什么事就送肉和菜,有判决的坏消息就送鱼。 一次,苏迈因银钱用尽,需出京去借,便将为苏轼送饭一事委托朋 友代劳,却忘记告诉朋友暗中约定之事。 偏巧那个朋友那天送饭时,给苏轼送去了一条熏鱼。苏轼一见大 惊,以为自己凶多吉少,不仅鱼没有吃,连

11、给弟弟子由的绝命诗都做好 了。 14 其一: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独伤神。是处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意思说皇帝皇恩浩荡原不在话下,都是自己太过不明世 理才惹来杀身之祸 。现在自己不能安享天年,还要连累弟弟 照顾身后留下的十口之家。死在哪里不是死呢,只是今后阴 阳隔绝遇到夜雨凄凉大家都会黯然神伤。和你这一世是好兄 弟,但愿来生我们还能继续这一份因缘。 15 其二: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

12、火命如鸡。 额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应在浙江西。 这一首写御史狱的凄凉和自己心情的激荡,感叹自己的生命握在别人手里, 就像一只命运卑贱的鸡。 鸡是一种悲哀的生物。除了过去乡间的老妇,杀鸡之前会念叨几声,鸡呀鸡 呀你别怪,你本来就是一口菜。几乎没有人会对一只鸡的死表示恻隐或不安。 鸡也是一种最不具备自卫能力的动物,人们形容一个书生文弱,说他手无缚 鸡之力。狗急跳墙,兔子急了都咬人,可是当鸡在面对生命威胁的时候却充满了 无奈。“飞”而已。 人们常把淋雨被弄湿的人打趣成落汤鸡,却没有人思考过落汤鸡的悲哀,没 有人想到过,落汤鸡不仅是弄湿了自己而已,这个汤是开水。所以古代

13、说一个城 市牢不可破就如同在它的护城河里灌满了开水,所以叫做“固若金汤”。所以落 汤鸡乃是一只濒临死亡或已经死亡之鸡。 犀角,形容其子额骨丰盈;牛衣,原指给牛御寒的覆盖物,用草或麻编织而 成。指未给妻子留下什么遗产。 P101 牛衣对泣:西汉王章贫困时,卧牛衣中 与妻子相对哀泣。 16 不过据说苏轼写这样的诗一方面是真情流露,另一方面 也是出于他的智慧的策略,所以生死交关之际还要感恩戴 德。 诗作完成后,按照规矩,狱吏将诗篇上交。神宗读到苏 轼的这两首绝命诗,果然大为感动,当朝有多人为苏轼求 情,王安石也劝神宗说:圣朝不宜诛名士。 皇帝最后否决了御史给苏轼定的最严重的罪名,说他咏 的是桧树,如

14、果说蛰龙有叛逆之意,那么诸葛亮自称卧龙先 生,他也要夺取蜀汉的皇帝位子吗? 于是下令对苏轼从轻发落,贬其为黄州团练副使。轰动 一时的“乌台诗案”就此销结。 17 黄州团练副使,名义是地方军事长官,实际却是廪禄断 绝的结罪官吏。 当时黄州(今湖北黄冈)东门外远处一块山间坡地,原归营 兵屯垦,弃置日久,成了瓦砾遍地的荒场。 友人马正卿向知州申请把这块荒地拨归苏轼耕种,得到 允许后,苏轼开始了“躬耕”生活,养牛一头,垦田半顷, 播植稻麦,一家多口的吃饭问题总算有了着落。 生活略有改善,苏轼又着手解决住处问题。他发现在 “东坡”的一侧有座长满蒿草的废弃菜园,就申请以此为房 基,建筑住房。 正房在大雪中

15、落成,定名“雪堂”,苏轼亲笔题写“东 坡雪堂”匾额悬挂在迎面,于是自号东坡。 18 定 风 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 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 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 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9 哲宗元年(1086年),司马光执掌政权,苏轼被召回 京,官至翰林学士。这时王安石新法尽废,苏轼却主张对新 法“参用其是”,不要全盘否定,引起了司马光的不满和恼 怒,被贬为杭州知州。 绍圣元年(1094年),新党再起,于是苏轼又被列入惩 处之列,一贬再贬,最后被流

16、放到儋(dn)州,即现今的 海南岛,九死一生。 红波翻屋春风起,先生默坐春风里, 浮空眼缬散云霞,无数心花发桃李。浮空眼缬散云霞,无数心花发桃李。 独觉 20 直到元符三年(1100)宋 徽宗即位,大赦天下,他才得到内徙北归 的机会。 在渡海的时候 还写了一首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诗: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一切苦难都不在我的心中,苦难过去了就和一场风雨过 去了一样,云散月明,那月华还是皎洁的,天容海色,我本 来就是清白的,而且我也不需要点缀,不需要别人的赞美和 理解。 次年到达常州 。由于长期流放的折磨,加上长途跋涉 的

17、艰辛,于此一病不起。时年64岁。 21 在苏轼的一生中,对国家的政治事务,不肯做圆滑的官 僚,黑白分明、表里如一; 在地方官任上,他也始终关心 民间疾苦,努力兴利除弊。 作为一个富于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他具有坚定执着 的品格。 经历宦海风波的苏轼,也清楚地看到政治斗争中的阴 暗、卑琐和险恶,感受到人生的无奈,从老庄哲学、佛禅玄 理中追求超越旷达的解脱。 而当种种不幸袭来之时,充分表现出由高贵品质和苦难 人生铸就的宁静澄明、潇洒从容。 为后来在类似社会条件下生存的文人提供了典范。 22 苏轼禀赋异常,天资绝人,在诗词、散文、绘画、书法 等方面均有创造性的贡献,是我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 在书法上

18、独树一帜,被后人列为宋代苏黄(庭坚) 米 (芾) 蔡(襄)四大书法家之首。 23 苏轼绘画取法文与可,在宋代文苑中以“文苏 ”并称。传世作品枯木竹石图:绘干枝扭曲的枯树,若挣扎伸展,坚硬顽强; 虽笔墨不多,却有孤傲险怪之气,抒写了胸中的磊落不平。 24 中国绘画发展到宋、元之际,发生了一次明显变化,出 现了较之唐代以来流行的精谨风格的绘画显得逸笔草草、不 求形似的新画风。 以前,绘画一技主要由画工掌握,文人大都看不起绘 画;而新画风出现以后,最初掌握这种新画风的人大都是一 些著名文士,后来文人竞起仿效,反以为风雅。 后人称这种由文人鼓吹、提倡并身体力行的画风为文人 画。 文人画的流行与切入士大

19、夫生活,使绘画艺术在北宋时 代一跃而为传统中国社会中最高尚的艺术活动之一。 文人画为中国绘画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对中国画理论 与实践的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 25 文人画与传统绘画比较起来,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便是 强调作者个人内心情感的抒发,这是以绘画的形式来进行的 一种抒情活动。 文人画的作者希望通过绘画来寄托,自己内心的情思, 其目的并不止于绘画本身而是超乎其上绘画艺术得以从技术 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成为文人们的一种自觉的表达手段。 文同对苏轼说:“吾乃学道未至,意有所不适而无以遣 之,故一发于墨竹”,可见画竹是他渲泄情感,遣发胸怀的 手段。 26 本幅墨竹纵1316厘米,横1054厘 米,

20、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全图呈 “”形构图,吴镇在墨竹谱中将这种 构图称之谓“俯而仰”。此图竹竿曲屈而劲 挺,似竹生于悬崖而挣扎向上的动态。 宣和画谱认为“竹本以直为上,修 篁高劲,架雪凌霜,始有取也”,弯曲的竹 子本不可取。 而据记载文同却偏爱画纡竹,或许正 因为变形而又顽强向上的竹子,更能引起他 的思想共鸣。此图竹竿用笔自然圆浑,墨色 偏淡,节与节之间虽断离而有连属意。画小 枝行笔疾速,柔和而婉顺,枝与枝间横斜曲 直顾盼有情。 此图之竹叶更是笔笔有生意,逆顺往 来,挥洒自如,或聚或散,疏密有致。在墨 色的处理上更富有创造性,以浓墨写竹叶的 正面,以淡墨表现竹叶的背面,使全图更觉 墨彩缤纷和

21、有丰富的层次。综观全图,竿、 节、枝、叶,笔笔相应,一气呵成。充分体 现了文同非凡的笔墨功力和对竹的深刻的理 解。27 借物抒情是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文人心目 中,不同的花卉均代表着特定的含意,这是长期以来画家和 观者所相互默契的。 以竹入画始于唐。竹的寓意是丰富的。 北宋宣和凾谱认为“花之于牡丹、芍药必使之富 贵,而松竹梅菊必见之幽闲”。 宋代李昉在他的文苑英华中称竹有“刚、柔、忠、 义”四德:“劲本坚节不受霜雪,刚也;绿叶凄凄翠阴浮 浮,柔也;虚心而直无所隐蔽,忠也;不孤根以挺耸,必相 依以擢秀,义也。” 苏轼更在墨君堂纪中赞扬竹子“得志,遂茂而不 骄;不得志,瘁瘦而不辱,群居不倚

22、,独立不俱”,没有什 么比竹子更能象征文人的气节了。 28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筼筜谷,陕西洋州地名,谷中多偃竹。偃竹是一种竿粗节长的 迎风仰斜的竹子。 29 30 文与可,名同(10181079),世称石室先生。 四川梓潼人,北宋皇佑年间进士,是苏轼的表 兄和过往甚密的知己。宋神宗熙宁八年,与可任陕 西洋州知州,曾送给苏轼一幅筼筜谷偃竹图, 两人和诗三十首。 神宗元丰二年(1079)正月,与可病逝于陈州。 同年七月七日,苏轼在潮州太守任上晒书画时,看见 亡友的画作,往事涌上心头,因而写了这篇题记。 31 这是苏轼为好友文与可筼筜谷偃竹所写的一篇画 记,也可以看作是一篇颇有见地的文艺随笔,同

23、时也可视为 悼念亡友的记人散文。 虽仅七八百字,但却像一面多棱镜,内蕴丰富,色彩缤 纷,既有深入浅出的艺术创作论,又像记叙友朋往还酬唱的小品,还可 以看作是篇伤逝吊亡的悼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 。 在这篇文章中,作为一位卓越的画家,文同深湛的艺术 见解被阐述得简明形象,艺术功力被赞颂得恰如其分。他清 高的韵致,洒脱的襟怀被表现得声情毕肖,而作者与他的深 情厚谊也得到了生动真切的抒写。 无论从行文的舒卷自如、构思的心裁别出、还是从风格 的情趣横生、语言的生动形象来看,本文都可列为苏轼散文 的代表作之一。 32 全文分为三段。 第一段,总结文与可的画竹理论,阐发 自己的创作思想。 33 竹之始生

24、,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竹子开 始生出时,只是一寸高的萌芽而已,但节、叶都具 备了。 苏轼主张随物赋形,故从竹的生长写起。 一寸之萌,而节叶具焉。是说很小的竹笋便有叶有节 了。与生俱来。实际上初生幼笋有节而无枝叶,外面包着笋 皮,四川叫笋壳叶。 34 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从蝉蜕、蛇鳞一样的状态,直至象剑拔出鞘一样长 到八丈高,都是生来就有的。 蜩腹蛇蚹:以蝉壳、蛇鳞形容竹子初生时的形状。 蜩腹,指蝉的腹部有一道道横纹。蛇蚹,指蛇腹部的横 鳞,用人们熟悉的纹理来形容幼笋的外貌。 比喻生动形象,唤起联想,增强色与形的真实感觉。 剑拔十寻:形容修长的珠子如剑出鞘,挺拔有力。

25、寻,古为八尺。十寻,即八丈。这是高大竹子的一般高 度。并非夸张。 生而有之,指竹子生长本来的情态就是这样。 着重强调 整体感,为下文批评今画者作好准备。 35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 乎!如今画竹的人都是一节节地描画它,一叶叶地 堆积它,这样哪里还会有完整的、活生生的竹子 呢? 画匠们违背了竹子生长的自然规律,生硬笨拙地一节 一节,一叶一叶地去画 ,感觉支离破碎,怎么能画好竹 子!主张整体的神似,而非枝节的形似。 传统绘画多是精细的再现式的工艺式的,文人画多是简 括的写意式的书法式的。 批评胸无成竹的人不得画竹的要领,并非反对一节一叶地画,否 则,难道可以泼墨于纸即成竹吗。所

26、以理解文意不可偏执。 36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执笔熟视,乃见其 所欲画者,所以画竹必定要心里先有完整的竹子形 象,拿起笔来仔细凝视,就好像看到了他所想画的 竹子,成:完整的。 指画竹的整体构思。如果构思不成熟,胸中没有竹子完 整的形象,就去动笔画竹,必然要失败。不仅绘画如此,也 道出了作文、做事的普遍规律。成语成竹在胸,胸有成竹源出于此。 37 苏轼提倡“求物之妙,必先达物之理”。只有通过观竹 , 对竹有充分理解,执笔时才能将胸中之竹纳入笔端,这正是 文同墨竹出神入化的原因。 文与可爱竹,到了“其身与竹化”的境地,在洋州时经 常 与竹为伍,细心观察竹的不同形态,观察竹在晴晦雨雪等不 同

27、气候条件下的变化,爱竹,知竹,能“得其情而尽其性” , “胸有成竹”。所以笔下的墨竹形神兼备。 文与可“好水石松竹,每佳赏幽趣,乐而忘返。模写四 物,颇臻其极。”文与可对竹木水石的生长发展规律了然于 心。所以才能把它们画得活灵活现 。 38 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急速行动 追从头脑中的这个形象,挥笔径直一气呵成,遂: 完成。以便捕捉住自己头脑中浮现的那个形象,是 说作画动作要迅捷,捕捉创作契机。 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这个过程如兔子跃 起奔跑、鹰隼俯冲而下搏击追赶,稍一放松时机就 消失了。形容挥笔迅速。用老鹰捕兔作比喻,说明画竹在 胸有成竹的前提下,仍然贵在一个快字。 以上是对胸有

28、成竹的具体说明,进一步强调整体构思的 重要性。语句精悍有力,节奏急促,与文意极为和谐。 39 与可之教予如此。与可告诉我的是如此。 没有直接对文与可得画技予以评价,而是采用饱含抒情 意味、兼有形象描绘的议论,道出文同画技出神入化的境 界。 这是苏轼自己的经验之谈,但却说,与可教予如此。 这里有实情,也有谦虚成分。 二人互相切磋画艺的过程中,苏轼受益匪浅。 说教予,把与可当作老师,敬佩、赞许备至,深情溢于 言表。 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我不能做到这 样,但心里明白这样做的道理。 40 接着论述识与操的关系,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 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 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29、。既然心里明白这样做的道 理,但却不能做到这样,是由于内心所想和手上做 的不一致(心有余而力不足),心与手不相适应(手不 从心),这是没有实践的过错啊。 41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 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所以凡是在心中有了构 思(有所领悟), 但是做起来不熟练的,平常自己 认为很清楚,可临到着手去做时忽然不见了 ,丧: 失去。难道仅仅是画竹是这样吗? 只懂得道理而缺乏刻苦的实践,就不能得心应手,操 运自如。 岂独竹乎?言外之意,作文做事也都是这样。 42 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子由写了篇 墨竹赋,把它送给与可,说: “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 “丁厨子 , 是杀牛

30、的,但讲求养生的人从解牛的技巧中悟出了 养生的道理;取:取法。 庖丁解牛: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 若新发于硎。 庄子养生主 我的这把刀已经用了19年了,宰杀过的牛不下千头,可 是刀口还像刚在磨刀石上磨过一样的锋利。文惠君,好啊,听 了庖丁的话,我了解了养生之道。 人要像保护刀锋一样,避开矛盾,保全自己 。 这是一种帮助在 人生中安然度过患难的修养。 43 庖丁解牛屠夫为文惠君宰牛,手摸、肩靠、脚踩、膝顶,刀尖 刺、刀刃割、刀根砍、刀背砸,很有节奏,好像踩着桑林乐章在跳舞,似乎 和着经盲的旋律在伴奏。 文惠君说:“嗬!真棒。技艺竟然可以高到这种地步!” 屠夫放下刀回答说:“我所爱

31、好的是道,已经超过技艺的层面了。开始学宰 牛,牛是浑然一体的;三年后,一眼就能看到牛的骨骼、肌肉、经络所组成的内 在结构。现在我不用眼睛看,好像不是运动手脚在杀牛,而是全身心都贯注到了 牛的自然纹理结构中割肉、剔骨,顺着牛的自然结构下刀,不会碰到任何大的障 碍,连经络相连处我都可以轻松地分解开来。我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了, 杀了几千头的牛,刀刃却仍然锋利如初。因为骨与骨之间有缝隙,而刀刃的刃端 无厚度,无厚的刀刃进入有隙的骨节,当然就应该游刃有余。所以我这把刀用了 十九年还像新的一样。虽然说起来容易,但在杀牛时遇到筋骨盘结处,我仍然要 全神贯注,凝神静气,看准关键后,刀轻轻一动,牛就哗啦一声解

32、体了,好像泥 上散落一样堆在地上。这时我提刀站立,顾盼左右,感到一种惬意和满足,于是 乎擦净刀收起来”。 文惠君说:“好啊!我听了这番话,连养生的道理都明白了。” 44 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轮匠扁,是 造车轮的,但读书的人赞成他讲的道理。 轮扁斫轮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恒公曰:“敢 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日:“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 公 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 扁 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 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33、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 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 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庄子天道 反对教条主义的学习方式。说明真正精妙的技巧只有自己心里明 白,而无法用言语表达。 45 齐桓公坐在堂上读书。堂下有位叫轮扁的工匠正在砍斫(zhu)木头做车 轮。他看见国王在那里专心看书,不觉好奇心动,就放下斧头椎凿,走上前去 问桓公:“请问国王看的是什么书?” “我看的是圣人的书。”桓公答道。 “圣人还活着吗?” “早死掉了。” “那么,”轮扁说道,“国王所读的书,不过是古人的糟粕罢了。” 桓公变色道:“我读书,你这个做工的怎敢妄事

34、议论!说得出子午卯酉,就 过你;讲不出道理,决不饶你的性命!” “好吧,”轮扁从容地答道,“就拿我制造车轮这行手艺来看,斫木为轮, 要 把轮子做得既结实,又圆转灵活,就得有一种极熟练的技巧。譬如辐条和车轮 之间的榫接,宽了虽然容易插人,但松而不固;紧了虽然坚固,但无法插入, 因此榫眼必须斫得不差分毫。这种功夫只能靠得之于心,应之于手。这种熟练 技巧只能从长期工作实践中养成,我不能用单纯口述方法传给我的儿子,我的 儿子也不能不经过实习而把它继承下去,因此,我今年七十岁了,还得在这里 做车轮。 由此类推,圣人已死,留下几本书,也已成为过去的东西,难道国王 所读的,还不是古人的糟粕么?” 46 今夫

35、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 非耶?”如今从您在这幅竹画上寄托的意蕴来看,我 认为您是深知事物规律的人,难道不是吗?” 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 得其意,并得其法。子由没有作过画,所以只领会 了他的意蕴。像我这样的人,哪里仅仅是得到他的 意蕴,并且也得到了他的画法。 47 作者借自己弟弟苏辙给文与可的信的内容,用庖丁 解牛和轮扁斫轮的故事,进一步赞扬文与可,言其画 技高超已达到符合事物客观规律的绝妙境地。 自言不仅得其意,而且通过自己的实践得其法,掌握了 画竹的技巧。 明褒自己,实际是强调师承关系,良师出高徒,以突出 与可,表现二人亲密无间的良师益友关系。敬仰之情、知己

36、 之感。 苏轼不仅是文人画的最早提倡者之一,也是文人画基本 理论的建立者和杰出的创作实践者。他的文人画理论,至今 仍是中国文人画最重要的基础理论。 48 胸 有 成 竹 苏轼在本文中,以画竹为例,揭示了文艺创作的一个重 要规律,就是在提笔进行艺术创作之前,作者所要表现的外 界客观事物,就应该已经在他心中经过充分的酝酿和孕育, 转化成为完整的、成熟的、呼之即出的艺术形象。 做到执笔熟视,能够在空白纸上,见其所欲画者的程 度,才能算是做到了胸有成竹。 那种搜索枯肠,想一笔,画一笔,节节而为之,叶叶而 累之的画法,画出来的只能是假竹、死竹,而不会是栩栩如 生的真竹,活竹。 诗画同理,苏轼创作一向是主

37、张能使是物了然于心 ,待 到胸中积郁不吐不快时,情不自禁地欣然命笔,这样创作出 来的诗文书画,才能“本不为工,所以能工。”意在笔先。49 心 手 相 应 苏轼认为了然于心,固然不易。要把心中的艺术形象形 诸笔端,做到了然于口于手,更不易。“能使是物了然于心 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 没有娴熟的创作技巧,就会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 然 ,或者自以为然。临到创作时,心中的意象好像突然丧 失,不知从何下笔。这种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是不学 之过也。 要达到艺术上的“信手拈得俱天成”的化境,除了勤学 苦 练,别无诀窍。 所以苏轼借其弟苏辙文中所引庖丁解牛,轮扁斫轮的故 事,赞

38、美文与可画竹的技巧已臻于出神入化的境界,而庖丁 解牛之所以能游刃有余,轮扁斫轮之所以能得心应手,是与 他们解牛数千头,斫轮七十年的工夫分不开的。 50 振 笔 直 遂 这是以胸有成竹为前提,在心手相应的基础上,捕捉创 作灵感,把握创作契机的问题。 火候不到,会临事“忽焉丧之”。火候过头,灵感也会 “稍纵即逝”。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象兔起鹘落那样迅 捷。 而振笔直遂迅捷如兔起鹘落的基础在于胸有成竹。 文艺创作的理论本是比较复杂深奥的问题,作者运用生 动的描写、形象的比喻,把它阐述得简明透辟、通俗易 懂,这是由于苏轼本人对诗文书画都有精深的造诣、独到的 见解,所以才能举重若轻,深入浅出。 51

39、文章开头别开生面,打破了一般画记的程式 (记画的内容、评画的得失、讲画的传世情况) ,也突破 了一般散文以记叙、描写和抒情为主的表现手法。 刻意创新,以议论为先导,给人独特新奇的美感。 52 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中说:“唐诗多以风神情韵擅 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性”。情趣、理趣。宋诗多议论, 宋文也是如此,苏轼的散文更是纵横捭阖,议论风生。 诗文的高下,不在于议论的多少,而在于议论的优劣和 深浅。 以这篇文章为例,题名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作 者却以一大段关于文与可画竹的议论开头。 这段议论,看似闲文,实则是一篇的极紧要处。它是对 文与可画论、画技的评赞,又是苏轼在阐发自己的文艺创作 理论。这些

40、文艺创作观,多可以从苏轼的其它诗文中找到印 证。 53 第一段从竹的生长写起,再论画竹的技艺, 并推而广之,阐明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最后 归结于对文与可画技的赞扬。 苏轼以画竹的议论开头,抓住了文同一生最主要的艺术 成就,对他的画论作了综述,对他的画技作了赞誉,无疑是 对亡友最有意义的祭奠。 紧扣题意,又不局限于题意,既写虚,又写实,以议论 为主,又不乏生动的描述,作者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见解 透露于文字之中 ,既浸润着醇厚的情感,又闪烁着清澈的 理智。 54 第二段,回忆往事。 通过对文与可的轶事以及二人之间相知相得、 超尘脱俗的亲密关系的回忆,表现文与可 的高洁 品格和笃厚的个性,表达

41、对亡友的深切怀念。 苏轼和文同是表兄弟,两人相知日深,政见略同。对王 安石的变法都持异议。苏轼因此一贬再贬,文同也自请外放远郡。两人都不以 去就升沉为怀。 以两人的遭际交往而言,可忆可叙之事正多,而作者仅 从中截取了最生动,最富有生活情趣的一个横断面-文与 可馈赠蒷筜谷偃竹图的经过。 于是文章由物及人,从论墨竹过渡到记可赠画的过程。 55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文与可画竹子,自己 从来不把它看得很贵重。 赞扬与可人品高尚,不以画技超群而自恃自得。 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四方 的人们,带着白绢来请他作画的,缣(jin)素:白 绢。在他的门口脚跟与脚尖互相踩踏,络绎不绝。 足相蹑:脚

42、互相踩碰。 56 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 与可厌烦他们,把白绢丢在地上骂道:“我要拿这 些 白绢做袜子!” 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真是绘声绘色的妙笔。 这一细节的描写,表现了文同“不趣趋时好,不逊权 仇”的性格, 这样做,不是故意拿大、抬高身价,他对自己 的画不自贵重。是因为他认为文学艺术应该是有为而作,有 感而发,不应该成为附庸风雅者的点缀。 且为下文写文与可赠图和打趣苏轼作了伏笔。 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文人们传播着他的 话,当成话柄。 57 苏轼对文与可的为人十分敬仰: “与可之文,其德之糟粕;与可之诗,其文之毫末。诗 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皆诗之余。” 题文与可画

43、墨竹屏风赞 苏轼认为文与可的书画固然绝妙,但只是他的诗文之 余。而他的诗文书画与他的品德相比,又不过是糟粕而已。 世人只知好其画而不好其德,他为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悲 叹。文与可说:“世无知我者,惟子瞻一见,识吾妙处。” 指出文同的画与其人、其德、其诗、其文、其书应当是 一个统一体,他的诗、文、书、画都是文同个人内心世界的 流露,只不过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借助不同的艺术形式而 已。 58 下文写两人诗信往来,用对话的形式来表现知己间的情 趣,问答间谈笑风生。 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等与可从当洋 州太守回来,我正任徐州太守。 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 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与可

44、把信寄给我说:“ 近 来告诉士大夫说:得我墨竹画法真传的人,就在 你 们临近的徐州,徐州古称彭城。你们要求画去找他 吧。 与可讨厌世俗求画的麻烦,荐苏以代。虽然信与诗均 已亡佚,但从本文所录书诗的残句中,吾墨竹一派,近在彭 城,也可以看出他对苏轼的画十分欣赏。 59 墨竹画始于文同,文同是墨竹宗师。 文同元丰元 年任湖州知州,世称文湖州。 由于文同、苏轼等的倡导,宋元间画墨竹之风大盛,名 家辈出,均以文同为宗师。人以“湖州竹派”称之。 苏轼对文与可的墨竹十分推崇,潜心临摹。并俨然以湖 州竹派传人自许: 东坡虽然湖州派,竹石风流各一时。 所以文与可信中所说,虽系戏言,却不无根据。 从中也可以看出

45、苏轼虽然临摹,而能自求独树一帜。 60 袜材当萃于子矣。”做袜子的材料将要聚集到 您那里去了。”戏说袜材当萃于子矣,幸灾乐祸,说明他 对苏轼知之甚深,确信苏轼不会以此责怪。 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一段鹅溪绢, 扫取寒梢万尺长。” 信末又写了一首诗,大致意思 说:“打算用一段鹅溪绢,画出万尺高的竹子。” 鹅 溪:地名,在四川盐亭西北,以产绢著名,唐时为贡品,宋 人绘画以之为上品。扫:用笔作画。寒梢:竹耐寒,故名。 用诗的形式说出朦胧的意向想以咫尺之绢写万尺之 势。 61 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 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我对与可说:“竹子 长万尺,须用二百五十匹绢。我

46、知道您懒得动笔, 只是希望得到这些绢罢了。” 不料苏轼却借此调侃,回答说,知公倦于笔砚(因为荐 苏以代),愿得此绢而已。 一说可得袜材,一说贪得此绢,针尖对麦芒,各不相 让。虽是戏言,但若非知己,岂敢如此重言。 62 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 竹哉!” 与可无话可答,就说:“我的话说得过头 了,世上哪有万尺长的竹子呢?” 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我于是又证实它,回 答他的诗说: “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世上 也有八千尺长的竹子,当月光洒落在空寂的庭院, 照出竹影就有这么长。”许:这样。 与可坦然承认画万尺竹是妄言,苏轼又对与可的妄言加 以圆说。 63 与可笑曰:“苏子

47、辩矣,与可笑起来说:“苏 先 生真会说呀!先前说的是实在的竹子,后来所说是虚有之 竹,偷换了概念。 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田而归老焉。”然而真有 二百五十匹绢的话,我就要用它买地回家养老了 啊。” 苏轼时而重语相讥,时又坦诚相让,巧为圆说,与可词 穷,笑骂苏轼巧辩,并以自我解嘲的口吻表白了归老的衷 肠。 所需有限,可见清贫自守的志尚。 64 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 耳,而有万尺之势。”于是把所画的筼筜谷斜竹送 给我,说:“这竹子只有几尺高罢了,却有万尺的 气 势。” 肝胆相照的朋友互相和诗赠画,正是情理中事。作者 自然地交待了赠送筼筜谷偃竹图的经过,点题。 这里,文同由“拟将一段

48、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 经苏轼“月落庭空影许长”的启发而发展到数尺竹“而有万 尺之势”。 与可这种典型文人画思想的形成,不能不说是受到了苏 轼的强烈影响。 至于苏轼在这篇文章开头所说文同告诉他“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的话,究竟是文同的看法还是他自己的文章常常”想当然尔“的习惯 所 致,就很难说了。 65 最后作者回忆了一件趣事。 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 筼筜谷其一也。筼筜谷这个地方在洋州,与可 还曾让我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是其中之 一。 文同丹渊集中与苏氏昆仲酬唱的诗文所辑无几, 幸好东坡全集中收录了二人唱和题赠的诗文约五十篇, 其中仅和文与可洋川园池诗就多达三十首,从中

49、可以了解到 两人的交谊。 66 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 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我的诗 说:“汉水边修长的竹子便宜得像蓬草,刀砍斧削 什 么时候饶得过竹笋呢?料想那个又穷又馋的太守, 早把上千亩竹林都吃进了肚里了。”箨龙:竹笋的别 名。渭滨:渭川之滨,以产竹闻名。千亩:千亩竹林。 史记货殖列传有赞语称:“渭川千亩竹”。 诗的后两句既嘲讽文与可贪食竹笋,把蒷筜谷千亩修竹都吃 了下去,又赞誉他们嗜竹如命,知竹甚深,洋川竹林的万千风 姿,都了然于胸中。 67 与可是日与其妻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 诗,失笑失笑喷饭满案。与可当天与他的妻子在筼筜谷 游玩,煮笋晚上吃,打开信看到这首诗,忍不住 笑得喷了满桌的饭。 事有凑巧,与可夫妻正好游于谷中,恰巧在烧笋吃,偏 偏接到了苏轼和他的那首半是嘲讽,半是赞誉、一语双关, 妙趣天成的蒷筜谷诗句。 伉俪情深,喷饭满案,实写细节 68 以上是两人交往中有关馈赠蒷筜谷偃竹图的一 段插曲。 唇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