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十五从军征》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495876 上传时间:2019-09-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十五从军征》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十五从军征》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十五从军征》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十五从军征》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十五从军征》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十五从军征》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十五从军征》教学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十五从军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十五从军征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家破人亡的老兵形象,控诉了汉代兵役制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少小离家,垂老归来,看到的却是”松柏家累累”,院舍荒芜,连一个共话凄凉的人都没有了,他只好“出门东向望”,老泪纵横。有多少血泪的控诉,多少人生的辛酸,都凝结在那默然眺望的身影中。诗歌正是选取了老兵重返故里这一片断,给他悲惨的一生打上一个句号。 这是一首叙事诗。诗歌依照人物回家的程序,由远而近,逐次描写,很有层次。人物的情感也随着场景的移换而变化,由起初的热望化为痛苦,陷入绝望之中。尽管诗中没有对老兵的心情作过多的正面描述,然而从场景的描绘中依然能感受到一种越来越深沉的哀

2、痛。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和动作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悲剧命运。如作者选取了象征死亡的松柏、坟墓来暗示老兵亲友凋零;通过对兔雉栖身于家屋、谷葵丛生于庭院的景物描写,来说明老兵家园的残破。而采葵作羹、“不知贻阿谁”的动作,则表现出老兵的孤苦伶仃;尤其是“出门东向望”这一动作,更写出了老兵悲哀至甚,以至精神恍惚、表情呆滞的情态,催人泪下。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大意,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想象,揣摩理解诗句含义,初步把握乐府诗的语言特点。 2、在熟读的基础上,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 3、了解古代兵役制度的残酷,感受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激发学生热爱和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3、: 了解诗歌大意,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 想象,揣摩理解诗句含义,初步把握乐府诗的语言特点。 教学准备: 学生:读通诗句,对难字注音,标注自己不理解的词句,并想办法解决。 教师:ppt课件 课前谈话:同学们,我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浩若繁星。在前不久我们举行的故事诵读比赛中,许多同学发挥出色,夺得了一等奖。老师知道,你们除了那些比赛的篇目外,一定还积累了不少,那老师再来考考大家。 1、 描写春天的古诗。2、 思乡思亲的古诗。3、 军旅边塞诗。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刚才所交流的军旅边塞诗中,你发现了吗,它们的内容都与什么有关?(战争)是的,在中国古典诗词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中,反应战争的作

4、品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我国古代战争是频繁的。其实,在人类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和平年只有392年,打个比方,如果把五千年看作一天的话,那人类在这一天中就有23个小时在打仗。同学们感到震惊吧。那这么频繁的战争究竟给人类带来了什么?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一位老兵,去感受中国古代频繁的战争给老百姓带来了怎样的灾难。板书课题,齐读。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解课题,知乐府诗集。(1)、从诗的题目中,你从哪儿看出与 战争有关?(从军征:被征到军队去打仗。) (2)、这首诗节选自?学生齐说,板书汉乐府诗集(3)、课文中的小资料,给我们介绍了乐府,谁来读一读?(4)你还搜集到了那些关于乐府诗集的资

5、料?(5)老师也搜集到了乐府诗集的资料,我们一起看一看。这首诗来自民间,所以没有具体的作者。2、正音(1)、这首诗我们已经进行了课前预习,谁先来给大家读一读?注意不同颜色的字的读音。(2)集体正音:这篇课文中有好几个我们以前没见的生僻字,让我们一起读一读。(3)齐读课文3、读出节奏:(1)读古诗不仅要把字音读准确,诗句读通顺,还要注意适当的停顿,读出诗的节奏。谁来试着读一读?(2)大家也学着她的样子读一读。4、理解词语(1)古诗大家都读得很好了,那么,在预习的过程中,你都遇到了哪些不明白的词语?你又是怎样解决的?(2)你还有哪些自己没解决的词语,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解决。5、理解全诗意思:(1

6、)词语的意思大家都理解了,那你能试着把全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总评: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课文后面没有注释,你们却用自己的学习方法,理解了全诗的意思。老师真佩服你们!(2)同学们,你们都从诗中了解到什么?三、品读感悟 1、学习“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1)这个老兵多少年没有回家了?65年你是从哪句诗中知道的?指名读,然后出示诗句。(2)65年,这是人生绝大部份的岁月啊,他为什么会这么长时间才回家呢?师相机补充资料:“在汉朝,男子23岁起正式服兵役,直到56岁止。如遇战争,还要做好随时从军的准备,兵役时间可能会更长。”从这段资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兵役之苦)(3)正是有了这种

7、残酷的兵役制度,所以才有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种见怪不怪的现象。同学们,当这位老兵在战场上驰骋65年后,依然能够活着返回故乡时,他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高兴,激动,兴奋,悲伤)(4)你能读出这种心情来吗?2、学习“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1)老人带着这种似喜似悲的心情,踏上了回乡的路。当这位两鬓斑白、步履蹒跚的老人路遇乡人时,她最想知道的是什么?一生读“家中有阿谁?”他最急切想知道的是什么?另一生读:“家中有阿谁?”出示后齐读。 (2)可老兵听到的却是怎样的回答?生读 “遥看松柏冢累累。”然后出示。同学们,如果这位急切的老兵走到了你的面前,你该如何

8、去告诉他呢?师生角色转换读此句诗。(注意每次问的语气)(3)听到你的回答,老兵会是一种什么反应?什么心情?3、学习“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1)可是这样的打击才刚刚开始。当这位拄着拐杖、踉踉跄跄的老人顺着乡人指引的方向,一步一步,走进自家小院,他看到了什么?引读“兔从生旅葵”。(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展开你们的想象让我们跟随老人一起来到这座荒芜的院落前,师 配乐读,你都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你能把这种景象读出来吗?(兔子从狗洞出入,野鸡在梁上乱飞,庭院里长满了野谷,打水的井台边长满了野葵。这是何等的凄凉呀!)(3)仅仅是这些吗,你还仿佛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发

9、挥想象,并用语言描绘出来)是啊!65年我日夜思念的家啊,此时竟成了65年我苦苦期盼的家啊,如今竟成了假如你就是这位老兵,看到这些,你的心情会怎样?板书:悲 (5)师渲染:(配乐:)回乡之时,我也有过许多的猜测,可能家中老父老母早已不再人世,也许家中的房子已经陈旧,可是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一番景象?难道这真是我的家吗?师读“兔从生旅谷”这可能是我几十年魂牵梦绕的家吗?那65年前离家之时我的家又是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闭上你的眼睛,让我们一起回到65年前,回到那个熟悉的小乡村。也许那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在一座农家小院,在空旷的田野上,你都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看了温馨的画面,你看到了

10、其乐融融的画面,你看到了。画面.)(6)就是这样的温馨,甜美的画面,却随着我的离家而渐渐消失了。而现在,家已经破旧不堪。家破人亡,人去楼空,剩下的只有:(齐读“兔从生旅谷”)65年的思念,65年的期盼,就这样化作了满目凄凉。此情此景,怎不让人悲伤难过呢!4、 学习“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1)来到破落的家中,老人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生读诗句。 (2)出示句子:自由读“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谈感受。是啊,做着这样的饭菜,吃着这样的饭菜,老人心里会是什么滋味?)(难受,苦)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指导感情朗读)5、学习“出门东向看,泪落沾

11、我衣。”(1)、失去了亲人,无依无靠的老兵面对着一切,他又能怎样?引出: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2)他只能是老泪纵横,无声的哭泣啊,此时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充分想象,写一段话。(配乐)(让学生充分想象回答)(3)情景诵读:是啊当老兵思念自己朝思暮想的亲人时,他不禁当老兵思念他和蔼可亲的乡邻时,他只能是 当老兵思念那些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战友时,他还是当老兵想到自己的孤苦无依时,他更是 历经人世沧桑的老泪,落在他破旧的征衣上。(3)在那个朝代,岂止老兵有这种苦,这种痛,还有哪些人像老兵一样痛苦与孤独呢?学生想象;失去孩子的老人,妻子失去了丈夫,孩子失去了父母.(4)教师补充资料:是啊!仅仅是汉武帝在位时,他五次讨伐匈奴,就导致全国有一半的人死亡,无数个家庭过着像老兵一样悲苦的生活。(5)让我们体会着他们的悲苦再来齐读这首诗。四、拓展延伸1、学了这首诗,你对战争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2、是的,战争是残酷的,而老人的悲苦经历只是当时遭受战争苦难的人们的一个缩影,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家庭因为战争而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即使在崇尚和平的今天,世界上仍有人在忍受着战争的痛苦,请看图片。(多媒体展示)这样的战争,老人和儿童无疑是最大的受害者。3、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4、让我们一起向全世界呼吁:远离战争,拥抱和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