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中国古代赋体概说.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500210 上传时间:2019-09-04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中国古代赋体概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第四单元中国古代赋体概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第四单元中国古代赋体概说.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第四单元中国古代赋体概说.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第四单元中国古代赋体概说.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中国古代赋体概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中国古代赋体概说.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中国古代赋体概说,本单元要求: 掌握“赋”的概念; 了解并掌握赋体的特征。 掌握赋体种类,了解每一类的主要特点、代表性作品。 重点学习篇目:归田赋,奥运金镛,一、什么是赋?,赋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体,它是一种亦诗亦文(既有诗的整齐句式、和谐音韵,又有文的杂散句式和行文气势)、又非诗非文(既不像诗那样含蓄简练、宜于歌咏,也不像文那样纵横无拘和非关吟诵),介于诗文之间的文学样式。,二、赋体的特征,1、形体方面 设辞问答(或曰主客问答)的形式 这种形式运用的好处是:一是给人以真切的感受,似乎实有其人,实有其事一样,从而增强赋的感染力、说服力;二是便于在对话论辩中发挥讽喻的作用。,韵散配合、韵

2、散相间的句式 散句多用于叙事议论,构成联系各部分的框架;韵语则主要用于描写形容,是体现赋铺陈特色的主体。,怵迫之徒兮,或趋西东;大人不曲兮,意变齐同。愚士系俗兮,窘若囚拘;至人遗物兮,独与道俱。众人惑惑兮,好恶积亿;真人恬漠兮,独与道息。 贾谊鵩鸟赋,其石则赤玉玫瑰,琳瑉昆吾,瑊玏(jinl)玄厉,碝(run)石碔砆(wf)。其东则有蕙圃:蘅兰芷若,芎藭(xingqing)菖蒲,江蓠蘼芜,诸柘(zh)巴苴(j)。 司马相如子虚赋,那里的石料有赤色的玉石、玫瑰宝石、琳、珉、琨珸、瑊玏、磨刀的黑石、半白半赤的石头、红地白文的石头。东面有蕙草的花圃,其中生长着杜衡、兰草、白芷、杜若、射干、芎、菖蒲、

3、茳蓠、蘼芜、甘蔗、芭蕉。,2、艺术方面 不歌而诵 班固汉书艺文志说:“不歌而诵谓之赋”。 汉书王褒传谓“太子喜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令后宫贵人左右皆诵读之”。,班固(公元3292),强调铺陈 描绘事物时,多用夸饰手法,极力渲染,以张大其事 。 与诗相比,赋的铺陈不仅井然有序,而且兼及时间与空间,犹如一张大网,能笼罩表现对象的各个方面。 子虚赋言云梦泽:“其山则其土则其石则其东则其南则其高则其埤湿则其西则其南则其北则其上则其下则”,注重体物 赋以状物为主 汉大赋喜写宫殿园囿、田猎巡守、女色音乐、京华帝都 咏物赋: 如曹植蝙蝠赋、阮籍猕猴赋、左思白发赋、庾信灯赋、李商隐虱赋 。,追求文采 于是郑女曼

4、姬,被阿緆,揄紵缟,杂纤罗,垂雾縠,襞积褰绉,郁桡溪谷。衯衯裶裶,扬袘戌削,蜚襳(xin)垂髾(sho)。扶舆猗靡,翕呷萃蔡,下靡兰蕙,上拂羽盖;错翡翠之威蕤(ru),缪绕玉绥。眇眇忽忽,若神仙之髣髴。 子虚赋,3、内容方面,取材广阔,用途广泛。 蔡邕协和婚赋 何景明寿母赋 西晋左思的白发赋,李商隐虱赋 “亦气而孕,亦卵而生。晨凫露鹄,不知其生。汝职惟啮,而不善啮;回臭而多,跖香而绝。”,如今的人们大都对于虱子比较陌生,可能在缺水的山区或者贫困地区还有,就是寄生于人们身上的一种小虫子,在古代很是普遍,周作人有一篇专门写虱子的文章,谈到宋徽宗给大臣写信说“朕身上生虫,形如琵琶。“,丝毫没有惊诧之

5、意。更有文人雅士以“扪虱论文“为风流雅举。张爱玲把人们的一生比喻为“一袭爬满了虱子的华美的袍子“。所以有史以来人们对于这个吸人血的小虫子见怪不怪,而唯独李义山用辛辣的笔端写出了虱子的可恶来:汝职惟啮而不善啮其职责就是啮人血可是并不善啮,专咬又穷又瘦的颜回,不咬又富又肥的盗跖,用幽默嘲弄的口吻,表达了李公对于那些象虱子般欺软怕硬的小人的鄙视。,三、赋体发展简介,大致分成六类:骚体赋、汉代散体大赋、汉末小赋、六朝骈赋、唐代律赋、宋代文赋。 1、骚体赋 特点:体制上极力模仿“楚辞”并且以赋名篇。 贾谊鵩鸟赋,2、散体大赋 是汉赋的代表形式。特点: 设辞问答韵散间出,散文的意味更重。 一般篇幅较长,规

6、模很大。 语言上的基本特点是文采华丽,辞藻丰富。 创作手法上的基本特征是铺张扬厉,踵事增华。 题材上以描写宫殿、游猎、山川、京城等宏大的事物为主。 主题上以歌功颂德为主,同时“意存讽喻”。,【延伸思考】如何看待汉大赋中的歌颂与讽谏并存的现象? 赋家不满足于赋单纯的文学功用,而是将政治讽谏的功用注入其中,以期对政治时事进行干预。 如子虚赋乌有先生批评子虚:“今足下不称楚王之德厚,而盛推云梦以为高,奢言淫乐,而显侈靡,窃为足下不取也。” 然而对于君王来说,赋主要仍是娱乐遣兴的工具。,3、小赋,特点: 篇幅较短,一般不采用大赋设辞问答、韵散间出的结构,而是通篇押韵的韵文。 内容上可分为两类:咏物小赋

7、和抒情小赋。,咏物小赋:如枚乘的梁王兔园赋、柳赋,邹阳的 酒赋、几赋,公孙乘的月赋,路乔如的鹤赋, 公孙诡的文鹿赋,羊胜的屏风赋,抒情小赋:如张衡的归田赋、赵壹的刺世嫉邪赋,4、骈赋 又称俳赋 魏、晋时期出现,继而大盛于南北朝。 主要特点:追求字句的工整对仗、音节的轻重协调。 如庾信的哀江南赋,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荆璧睨柱,受连城而见欺;载书横阶,捧珠盘而不定。锺仪君子,入就南冠之囚;季孙行人,留守西河之馆。申包胥之顿地,碎之以首;蔡威公之泪尽,加之以血。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华亭鹤唳,非河桥之可闻! 庾信哀江南赋序,庾信(513581),6、律赋 特点:既讲究对偶,又限

8、制音韵 如李程日五色赋 限定以“日丽九华,圣符土德”为韵 德动天鉴,祥开日华(题韵)。守三光而效祉,彰五色而可嘉。验瑞典之所应,知淳风之遐。禀以阳精,体乾爻於君位,昭夫土德,表王气於皇家。懿彼日升,考兹,礼斗。因时而出,与圣为偶。仰瑞景兮灿中天,和德辉兮光万有。既分羲和之职,自契黄人之守。舒明耀,符君道之克明;丽九华,当帝业之嗣九(题韵)。时也寰宇廊清,景气澄霁。浴咸池於天末。拂若木於海裔。非烟捧於圆象,蔚矣锦章;馀霞散於重轮,焕然绮丽(题韵)。固知畴人有秩,天纪无失。必观象以察变,不废时而乱日(题韵)。合壁方可孰可,抱珥比而奚匹。泛草际而瑞露相鲜,动川上而荣光乱出。信比象而可久,故成文之不一

9、。足使阳乌迷莫黑之容,白驹惊受彩之质。,浩浩天枢,洋洋圣谟。德之交感,瑞必相符(题韵)。五彩彰施於黄道,万姓瞻仰於康衢。足以光昭千古,照临下土(题韵)。殊祥著明,庶物咸覩。名翚矫翼,如威凤兮鸣朝阳;时藿倾心,状灵芝兮耀中圃。斯乃天有命,日跻圣(题韵),太阶平,王道正。同夫少昊谅感之以呈祥,异彼发王徒指之而比盛。今则引耀神州,扬光日域。设象以启圣,宣精以昭德(题韵)。彰烛远于皇明,乃备彩于方色。故曰惟天为大,吾君是则。,6、文赋 主要特点:彻底打破了骈赋、律赋在骈偶、用韵方面的限制,趋于散文化。 代表作品: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后赤壁赋,张衡 归田赋,教学内容,1、体会归田赋中作者追求清平政治

10、的美好愿望,并正确评价其不满时政、不肯同流合污的精神。 2、本文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3、抒情小赋有哪些特点?,张衡(公元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著名的文学家。 在地震学、天文学、地理学、数学、机械学等许多领域都卓有建树。在艺术方面,他居东汉著名六大画家之首。 他也是著名的文学家,诗赋创作成就颇高。他的二京赋被誉为“汉大赋之极轨”归田赋是汉代最有艺术开创性的抒情小赋。,张衡主要作品,张衡主要作品,赋:二京赋、南都赋、 思玄赋、归田赋等 诗:四愁诗、同声歌等,郭沫若曾给张衡以极高的评价。他在张衡墓碑上题词说:“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

11、,令人景仰。”,郭沫若,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指南车,南阳张衡墓,写作背景,一般来说,中国古代有作为的文人当他们在仕途中遇到挫折、或不满于当时朝政之时,大都会走向退隐归田、洁身自好的道路。张衡也是其中一例。归田赋就是张衡为从仕途转向退隐时所作的一篇小赋。,写作背景,归田赋作于顺帝永和三年,作者六十一岁时。顺帝永和元年(年),张衡出任何间相(治所乐城,在今河北献县东南)。河间刘政“骄奢”,“不遵典宪”,国中又多豪右大族。他们上下勾结,狼狈为奸。张衡到任后,即“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擒”。百姓称赞他的政绩。但这时大汉帝国已十分

12、腐败,张衡感到自己的理想难于实现,很不得意,就写了四愁诗和怨篇,来抒发自己的愁闷。永和三年(年)张衡上书“乞骸骨”,并写了归田赋表示退休的决心,但顺帝不准许,把他调回京师,升迁为尚书,协助处理政务。可惜到职不满一年,这位杰出的文学家、科学家就因积劳成疾,大志未酬,忧愤地死去了,终年六十二岁。他的好友崔瑷称他:“道德漫流,文章云浮;数术穷天地,制作谋造化。”对他的品行、文章,科学技术作出崇高的评价。张衡是当之无愧的。,归田赋,归田赋是一篇文辞优美、感情真挚的小赋。全文由四段构成,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说明了归隐之心产生的原因; 第二部分(24段)描绘了田园的美妙景色及归田之后的欣喜欢乐。,归

13、田赋,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尘埃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在京都作官时间已长久,没有高明的谋略去辅佐君王。只在河旁称赞鱼肥味美,要等到黄河水清还不知是哪年。想到蔡泽的壮志不能如愿,要找唐举去相面来解决疑题。知道天道是微妙不可捉摸,要跟随渔夫去同乐于山川。丢开那污浊的社会远远离去,与世间的杂务长期分离。,前一部分,写归田之因。,归田之因一:久留都邑而无佐于君。 归田之因二:空有抱负而不遇明世。 归田之因三:天道微昧而不如归隐。,内容简析,俟河清乎未期,谅天道之微昧,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可以体会出作者所表达的感

14、情是相当悲愤的,虽然语似旷达,说决心归隐,去追随楚辞中所写的渔父,过那种与世无争的生活,但在旷达中掩盖不住他对江河日下的东汉末世的失望。他感慨自己再也遇不到黄河为之澄清的太平盛世了;自己虽有蔡泽那样的满腹经纶,却再也没有他那样建功立业的机遇了。他只好向着人间社会,慨叹一声,悄然而去。,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鸧鹒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于焉逍遥,聊以娱情。,正是仲春二月,气候温和,天气晴朗。高原与低地,树木枝叶茂密,杂草滋长。鱼鹰在水面张翼低飞,黄莺在枝头婉转歌唱。河面鸳鸯交颈,空中群鸟飞翔。鸣声吱喳,美妙动听。逍遥在这原野的春光之中,令我心情欢畅。,首先想象的

15、是充满生机的田野风光,写自己归田后的欣喜心情。感情的曲线由低沉转向高昂,心情也从抑郁转向开朗。,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触矢而毙,贪饵吞钩;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沈之魦鰡。,于是我就在大湖旁高唱,在小丘上吟诗。向云间射上箭矢,往河里撒下钓丝;飞鸟被射中毙命,鱼儿因贪吃上钩,天空落下了鸿雁,水中钓起了鱼。,这一段既反映了作者畅游山林,悠闲自得的心情, 又言此而意彼。,于时曜灵俄景,系以望舒。极般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感老氏之遗诫,将回驾乎蓬庐。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不多时夕阳西下,皓月升空。嬉游已经极乐,夜来还不

16、知疲劳。想到老子的告诫,就该驾车回草庐。弹奏五弦琴指法美妙,读圣贤书滋味无穷。提笔作文,发挥文采,述说那古代圣王的教范。只要我置身于世人之外,哪管它荣耀与耻辱的所在。,作者最终以老庄的哲学游于物外来武装自己,于是达到了齐荣辱、忘得失的境界,心安理得地生活下去了。感情的曲线在这一层中又转向开朗昂扬,全篇也就在这旷达超脱的调子中戛然收束。,后一部分,写归田之乐。,想象中田园隐居生活的乐趣: 良辰风物的田园之乐 田居啸傲钓射的般游之乐 弹琴读书作文之乐,老子中有“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的话,因此,作者说“感老氏之遗诫”,似乎表示自己是崇尚老庄思想的,但实际上完全不是这样,赋中“弹五弦之妙指”四句讲的

17、与老庄思想截然相反。“五弦”,指五弦琴,相传为舜所发明;“弹五弦之妙指”一句意谓仰慕圣贤之道,跟下句“咏周(公)、孔(子)之图书”同一意旨,这说明作者归田后要继续诵读儒家的经典,钻研先贤的道理。不仅如此,作者还想“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也就是要著书撰文来阐述、光大古圣先王的遗法。由此可见,张衡所谓的“归田”,仍然是属于儒家思想支配下的举动,并非是受道家出世思想影响的结果。,归田赋表达了东汉中后期士人普遍具有的避世归隐思想,但是其避世归隐之路不是指向飘邈的仙境,也不是死后的至乐,它就在大自然中,在人境中。它第一次展示了田园隐居之美,其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描写了优美的田园风光和闲适的田园生活,

18、更在于它为士人寻找到了一个失去外在事功之后的精神家园。这个精神家园,庄子早已用哲学语言在消遥游等篇章中标示出来了,但只有到归田赋才开始被文学落实在田园之中。其实,张衡并没有真正地去隐居,回归田园只是他的一个意向,但这个意向在思想史上和文学史上却是一座里程碑,汉末仲长统在乐志论中重复了这一意向,将近三百年后,终于有了一位伟大的作家陶渊明真正地实践了这一意向,从而开创出中国文学的又一片天地。,归田赋的艺术特征,1、写作手法上,一是把自己的心境融合到环境、景物的描写之中,浑然一体,意与境合,形成诗意化的和谐优美的意境。 二是以议论、用典、铺叙等手法来述志和抒情。写景状物主以抒情,叙事议论主以表志。,归田赋的艺术特征,2、语言清新明丽,工致典雅。写景状物细腻形象,铺叙议论意蕴深厚。 3、篇制短小,全用四、六句式,且颇多骈偶成分,形式整齐,韵律和谐。 在形式上体现了“骈四俪六”的骈体文特征,是汉代最早出现的比较成熟的骈体赋。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描写田园隐居乐趣的作品。,在赋的发展史上,张衡是一位承前启后的作家。,这首小赋一洗汉大赋铺采缛文、繁重凝滞、虚夸堆砌的规矩,结构短小灵活,语言极为清丽自然。 此外还有三点值得注意: (1)是文学史上第一篇以写田园隐居乐趣为主题的作品。 (2)是现存东汉第一篇完整的抒情小赋。 (3)是现存第一篇比较成熟的骈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