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502927 上传时间:2019-09-04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568.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5章 建筑内部的 排水系统,卫生器具受水器,排水管系统,通气管系统,清通设备,排水系统的特点和基本要求,污废水的特点: 废气 流量变化大 压力变化大 固体废物,存在问题: 卫生 排水能力 污水冒溢 堵塞,排水系统的特点: 设水封,通气管 不满流,通气管 通气管 设清扫口,检查口,最小管径,基本要求: 迅速畅通地将污废水排出室外; 减少管道内水压波动; 经济,5-1 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系统的分类 按污废水的来源分为: 生活污水排水系统 工业废水排水系统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排水体制 分流制生活污水和废水用一套管系排出。 合流制生活污水和废水分别设置管系排出。,排水系统的组成 (1)卫生器具和

2、生产设备受水器 常用卫生器具的种类及特点 便溺用卫生器具及冲洗设备 盥洗、沐浴用卫生器具 洗涤用卫生器具 专用卫生器具 卫生器具常规设计“三大件” 洗脸盆、浴盆、坐式大便器,附:常用大便器种类及配套冲洗设备 大便器种类 配套冲洗设备 坐式大便器 低位水箱 蹲式大便器 高位水箱、冲洗阀 大便槽 高位水箱(自动),(2)排水管系(图5-1) 器具排水管、排水横管、排水立管、 出户管 (3)通气管系 伸顶通气管和辅助通气管系 (4)清通设备 检查口、清扫口、检查井 (5)抽升设备 (6)污废水局部处理设施 化粪池、医院污水处理设施等,90斜三通,45三通、90斜三通、直角顺水三通,两个45弯头 弯曲

3、半径大的,避免轴线偏移,排水支管连接要求,5-2 排水管系和通气管系,排水管系 (1)器具排水管 (2)排水横管 (3)排水立管 (4)出户管 排水管道组合类型 (1)单立管排水系统多层建筑。 (2)双立管排水系统多层和高层建筑。 (3)三立管排水系统多层高层建筑。,卫生器具排水管与排水横直管可采用90斜三通连接; 排水管道的横管与横管、横管与立管的连接宜采用45三通或45四通、90斜三通或90斜四通连接,也可采用直角顺水三通或直角顺水四通等; 排水立管与排出管端部的连接宜采用两个45弯头或弯曲半径不小于4倍管径的90弯头; 排水管应避免轴线偏移,当受条件限制时,宜用乙字管或两个45弯头连接。

4、,排水管的连接,立管中的水流状态,水流特点: 断续的非均匀流 气水两相流 管内压力变化,为什么要设置通气管,水流流动状态: 附壁螺旋流 水膜流 水塞流,通气管系 通气管系的作用 (1)使室内污水管道与大气相通,使管 道中散发的有毒有害气体排入大气; (2)保持管道中的气压平衡,防止存水弯中的水封受到破坏,使管内水流畅通; (3)经常有新鲜空气流通于管道内,可避免管道因废气而遭受锈蚀。,通气管系的种类及设置原则 (1)种类 A 伸顶通气管 B 辅助通气管系 (A)专用通气立管 (B)主、副通气立管和环形通气管 (C)安全通气管 (D)结合通气管,排水立管与最上层排水横支管连接处向上垂直延伸至室外

5、作通气用的管道。 排除废气,平衡压力,仅与排水主管连接,使污水主管内空气流通 立管负荷高时,连接环形通气管和排水立管,使排水支管和排水主管空气流通,与环形通气管连接,使排水横支管空气流通,在多个卫生器具的排水横支管上,从最始端卫生器具的下游端接至通气立管 横管负荷高时,卫生器具存水弯出口端接至主通气管 卫生、安静要求高,设有通气的排水立管的最大排水能力 不通气的排水立管的最大排水能力,(2)设置原则 一般2层或2层以上的生活污水管道,有污水立管,必须设置伸顶通气管;只有1层的建筑可以不设伸顶管;底层单独出户管不设伸顶管; 当立管所承纳的排水负荷较大,立管所承担的排水负荷超过临界流量时,需设置专

6、用通气立管,以增加立管的通气能力;,当横管所承纳的排水负荷较大时,需设置主、副通气立管和环形通气管,以增加横管的通气能力; a) 排水横管上有4个以上卫生器具,且管长大于12米 b) 排水横管上有6个以上便器 c) 排水横管的充满度大于0.5 横管长度大于12米时,需设置安全通气管; 结合通气管用于联结排水立管和通气立管。,通气管系的安装 伸顶通气管的安装 a)伸出屋顶高度 0.50.7m b)上人屋面不小于 1.8m c)出口4m内有门窗时,高于门窗上边缘 0.6m d)不能设在挑出部位下(阳台、遮阳板、 遮雨板),辅助通气管的安装 a)通气立管上下端的位置 b)环形、安全通气管的末端高度

7、c)结合通气管的数量及安装方法 通气管的管径确定 a)通气立管的管径与排水立管的管径相同或小 一级 b)结合通气管管径与通气立管管径相同 c)汇合通气管断面面积 总管断面积 F = fmax + mfn,5-3 排水管系中水气流动 的物理现象,建筑内部排水流动特点 水封的作用及其破坏原因 横管内的水流状态 立管内的水流状态 排水立管的通水能力 影响立管压力波动的因素及防止措施,建筑内部排水流动特点 排水管道按非满流设计,且污水中含有固体杂质,因此,排水系统中的水流运动为水、气、固三相流动。其主要特点包括: (1)间歇排水,水量、气压变化幅度大; (2)流速变化剧烈; (3)事故危害大。 为合理

8、设计建筑内部排水系统,既要使排水安全畅通,又要做到管线短,管径小、造价低,因此需专门研究建筑内部排水管系中的水气流动物理现象。,水封的作用及其破坏原因 水封的作用 利用一定高度的静水压力来抵抗排水管内气压变化,防止管内臭气和有毒、有害气体进入室内。 水封的破坏及其原因 因静态和动态原因造成存水弯内水封高度减少,不足以抵抗管道内允许的压力变化值时,管道内的气体进入室内的现象叫作水封破坏。 (1)负压抽吸 (2)正压喷溅 (3)自虹吸现象 (4)静态原因,横管内的水流状态 能量转换 (公式5-1) 水流状态 a)急流段 b)水跃段 c)跃后段 d)衰减段 横管内的压力变化 a)横支管内的压力变化

9、b)横干管内的压力变化,立管内的水流状态 排水立管的水流特点 (1)断续的非均匀流 (2)水气两相流 (3)管内压力变化 立管内的压力变化 (图5-26) 水流流动状态 A. 附壁螺旋流(充水率t / j 1/4) 特点:a)水流沿管壁周边向下作螺旋运动; b)水流挟气作用不显著,管内气压稳定。,B. 水膜流( 1/4 t / j 1/3) 特点:a)水流沿管壁周边作下落运动,形 成有一定厚度的带有横向隔膜的 附壁环状水膜流; b)横向隔膜厚薄不稳定,易被管 内气流冲破,管内气压波动不大, 不会造成水封的破坏。 C. 水塞流(t / j 1/3 ) 特点: a)水膜厚度增加,横向隔膜形成频 繁

10、,有水塞形成; b)管内气压波动大,造成水封的破坏。,结论: 在同时考虑排水系统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的情况下,排水系统内的最佳水流状态应为水膜流状态。此时既可保证一定的排水负荷,又能维持管内气压稳定,使管内水流畅通。,5-4 污水提升和处理,污水泵:潜污泵,自动控制 集水池:容积不小于最大一台水泵5min的抽水量,每小时启动次数不超过6次; 不得大于6h平均污水量;水深11.5m;设集水坑(深0.5m) 泵站:地下室或底层 化粪池:水力停留时间824h,23格,离建筑物不小于5m 除油池 除泥/除砂池,排水立管的通水能力 水膜流运动的力学分析 目的:确定水膜流阶段排水立管在允许压力波 动范围内的

11、最大排水能力 A)水膜流的运动特征 水膜流形成后比较稳定,向下作加速运动, 水膜厚度近似与下降速度成反比。随着水流下降 速度的增加,水膜所受管壁摩擦力也随着增加。 直至水膜所受的管壁摩擦力与重力达到平衡时, 水膜的下降速度与厚度不再变化,此时的流速称 作终限流速(v t);从排水横支管水流入口至终 限流速形成处的高度称作终限长度(L t)。,B)水膜流运动的力学分析 排水立管中的水膜可近似看作一个中空的圆柱状物体(图5-28),在下降过程中同时受到重力W和管壁摩擦力P的作用。 取一个长度为L的单元体进行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 = ma = m(dv/dt)= W P (5-2) 其中

12、W = m g = Qt g (5-3) P = dj L (5-4) =(/8)v 2 (5-5) = 0.1212(KP/e)1/3 (5-6) v = L/t (5-7),将(5-3、4、5、6、7)带入(5-2),整理后有: (m/t)(dv/dt) = Qg -(0.1212/8)(Kp/e)1/3 v 3 dj (5-8) 当水膜达到终限流速vt时,水膜厚度达到终 限流速时的水膜厚度et,此时水流速度不再改变, 加速度a = dv/dt = 0,式(5-8)可整理为: vt =(21 Qg/dj)(e/Kp)1/3 1/3 (5-9) 终限流速时的排水流量 Q = et vt dj

13、 (5-10) 将(5-10)带入(5-9) 得 vt = 2.22(g3 /Kp)1/10 (Q/dj)2/5 = 4.4(1 /Kp)1/10 (Q/dj)2/5 = 1.75(1 /Kp)1/10 (Q/dj)2/5 (Q:L/s, dj:cm) (5-11),根据终限长度的定义,利用数学方法推得: Lt = 4.4(1 /Kp)1/10 (Q/dj)2/5 (5-12) 立管在水膜流时的通水能力 在水膜流状态,当达到终限流速时,水膜 下降速度和厚度保持不变,立管通水能力也不 变,表达式为: Q = (1/10)t vt (5-13) 将t = et(dj et)和式(5-11)带入,

14、有:,Q=0.3686 (1 /Kp)1/6 (dj et)et5/3 /dj2/3 (5-14) 化简后有: Q=0.0365(1 /Kp)1/6 5/3 /dj8/3 (5-15) 其中, Q:排水流量,L/s; :充水率(=t /j) dj:立管内径,m; Kp:当量粗糙高度,见表5-6。,影响立管内压力波动的因素及防止措施 立管(横支管入口处)最大负压 P1 = - vt 2 或 P1 = - 1.53(1 /Kp)1/5 (Q /dj)4/5 P1:立管内最大负压值,Pa; :空气密度,kg/m 3 ; Kp :管壁粗糙高度,m; Q :排水流量,L/s; dj :管道内径,cm;

15、:空气阻力系数, = 1+(L/ dj )+ K,结论 立管内最大负压值与管壁粗糙高度、管径成反比; 立管内最大负压值与排水流量、终限流速和空气阻力系数成正比; 不设伸顶通气管时,=,造成负压很大,水封受到破坏。,稳定压力和增大通水能力的措施 减小终限流速 A. 增加管内壁粗糙高度; B. 设乙字弯消能措施; C. 利用溅水方法使下落水流与空气混合,降低 流速(瑞士,苏维脱排水系统); D. 使水流沿切线方向进入立管旋流而下,降低 流速(法国,空气芯水膜旋流排水系统)。 减小水舌阻力系数 A. 设置通气立管; B. 利用空气芯避免水舌; C. 横支管与立管相连时采用异径三通或顺水三 通。,54

16、 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一、排水管道的布置 1排水立管应设在靠近最脏、杂质最多的排水点处,污水管道的布置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转角及曲折,尽量作直线连接。 2生活污水立管不得穿越卧室、病房等对卫生、安静要求较高的房间,并不宜靠近与卧室相邻的内墙。 3明装的排水管道应尽量沿墙、梁、柱作平行设置,以保持美观。 4管道的安装位置应有足够的空间以利于拆换管件和进行清通和维护。,5排水出户管一般按坡度要求埋设于地下,并宜以最短地距离通至室外 。 6排水管道不得布置在食堂、饮食业的主副食操作烹调的上方。 7排水管道不得穿过沉降缝、伸缩缝、烟道和风道。 8排水管道不得布置在遇水引起燃烧、爆炸或损坏的原料、产品和

17、设备的上面。 9当排出管与给水引入管布置在同一处进出建筑物时,排出管与给水引入管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1.0m。,二、排水管道的敷设与安装 管道的敷设安装要求: 1在标准较高的建筑内所有的排水管道均暗装。 2管道的连接方式应满足下列要求: 卫生器具排水管与排水横支管连接时, 可采用90斜三通。 排水管道的横管与横管、横管与立管的连接, 宜采用45三通、45四通、90斜三通、90斜四通。 排水立管与排出管端部的连接,宜采用两个 45弯头或弯曲半径不小于4倍管径的90弯头。 排水管应避免轴线偏置,当受条件限制时,宜采用 乙字弯管或两个45弯头连接。 排水管与室外排水管道连接,排出管管顶标高不得低于室外排水管管顶标高。其连接处的水流转角不得小于90,当有大于0.3m的跌落差时,可不受角度限制。,3排水管必须采取可靠的固定措施,立管必须在每层设置支撑支架,横管一般用吊箍吊设在楼板下。 4为防止埋设在地下地排水管道受机械损坏,排水管道的最小埋设深度,可参照下表确定。,5排水管穿过承重墙或基础处,应预留洞口,且管顶上部净空不得小于建筑物的沉降量,一般不小于0.15m。 6排水管穿过地下室外墙或地下构筑物的墙壁处,应采取防水措施。 7排水管外表面可能结露,应根据建筑物性质和使用要求,采取防结露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