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的基本规范.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503269 上传时间:2019-09-0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49.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研究的基本规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教育研究的基本规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教育研究的基本规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教育研究的基本规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教育研究的基本规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研究的基本规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研究的基本规范.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育研究的基本规范,一、教育学的学科归属问题 二、教育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三、教育研究的科学规范 四、教育研究的道德规范,内容提要,一、教育学的学科归属问题,1学科的分类,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人文学科,2学科的发展历史,自然科学 (1718世纪),人文学科 (文艺复兴),社会科学 (19世纪),实证方法:观察实验的方法体系,科学主义思潮,知识论:,自然科学知识最有价值。,方法论:,实证研究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最有效的方法。,思辨方法,两种基本的方法体系,一、教育学的学科归属问题,3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区别,(1)研究对象:社会科学注重研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活动 以及个体的社会行为;人文学科则

2、注重研究人类的 信仰、情感、道德、审美意识等。,(2)方法论原则:社会科学力求客观,追求唯一性和普适性;人文学 科则注重主观陈述,追求多样性和独特性。,(3)研究方法:社会科学重视实证方法和量化研究;人文学科则注 重传统的思辨方法和质化研究。,一、教育学的学科归属问题,4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育学既带 有社会科学的色彩,又兼具人文学科的特征;教育 研究既强调思辨研究和定性考察,也强调实证研究 和量化分析。,一、教育学的学科归属问题,二、教育研究对象的特殊性,1复杂性,原因在于:(1)影响教育活动的因素众多。,(2)人的介入。,做准确的归因分析比较困难,人的三个特点:多样 易变 可调

3、,自然科学研究:一因一果 教育研究:一因多果 多因一果 多因多果,1复杂性,3整合性,112,做准确的归因分析比较困难,还原论方法,将分解式研究与整合式研究相结合,教学活动,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手段 教学评价,2. 境域性,将普适性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二、教育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整合的四个层面,课堂层面,学校层面,区域层面,学科层面,1复杂性,3整合性,做准确的归因分析比较困难,情感 意志 个性 品德 ,将分解式研究与整合式研究相结合,教育效果 (学生发展),认知 情意,4模糊性,将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相结合,知识 能力,一般能力智力 特殊能力,自律 慎独,2. 境域

4、性,将普适性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二、教育研究对象的特殊性,1复杂性,3整合性,做准确的归因分析比较困难,将分解式研究与整合式研究相结合,例: 兴趣与努力的辩证统一,4模糊性,将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相结合,5两难性,将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研究相结合,教为主导与学为主体的辩证统一,社会发展的需要与个体发展的需要的辩证统一,2. 境域性,将普适性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存在大量在理论上悬而未决的两难问题,二、教育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三、教育研究的科学规范,1客观性原则:价值中立,尽可能避免个人价值取向对 研究的负面影响。,2公共性原则:研究中应尽可能使用学术界公认的术 语,如果没有公认的术语,必须自我

5、界 定并贯彻到底。,显性课程,各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隐性课程,课 业,程序、程度,课 程,例: 课程的不同层次,课 程,例:,教学策略的三种用法, 低于教学方法, 低于教学模式、高于教学方法, 高于教学模式,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 教学评价,教学模式,主体参与 合作学习 体验成功 差异发展,主体教育的 教学策略, 集体备课的歧义, 集体: 由所有同学科教师组成 由使用同教材的教师组成, 课: 课程标准及教材分析 学期课程设计 单元课程设计 每节课的设计, 备: 常规性备课 针对性备课,1客观性原则,2公共性原则,3操作性原则:研究中涉及的主要概念术语要有明确的、 可操作的定义。,三、教

6、育研究的科学规范,1抽象定义,2操作定义,概念界定的方式,活动方式 测评方式,量化 质性,例1: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教学效果 的比较实验研究,集中识字 分散识字 识字教学效果,能再认的字的数量 能组词造句的字的数量,:学生对字的掌握程度,例2:创造性思维与个性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创造性教学模式 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个性,:创造性教学模式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创设民 主的、和谐的和积极活泼的教学情境,运用一套科学性、 艺术性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和个性品质 的系统设计。,该模式由10种互相内在联系、构成整体的教学方法组成: (1)矛盾性,提出各种自相矛盾的问题,让学生思考, 提出各种

7、解决方法;(2)发散与集中法,(3)定势 打破法,(4)反思法,(5)创造性过程教学 法,(6)创造主体教学法,(7)容忍暧昧法, (8)类比法,(9)辩论法, (10)联接法,,创造性教学模式 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个性,:创造性思维由四个品质组成,其定义分别如下: (1)流畅性,指思维活动的流利、快慢速度,由托兰斯创造 性测验上规定时间内所有活动反应的总数来衡量。 (2)灵活性,指思维变化的程度,由托兰斯创造性测验上规 定时间内所有活动反应的种类总数来衡量。 (3)独创性,指思维结果罕见的程度,由托兰斯创造性测验 上统计稀有次数的总和,再予加权来衡量。 (4)精密性,指思维活动对各个必要细节增

8、补、添加的程度 ,由托兰斯创造性测验上规定时间内所有活动 反应所包含的有意义细节总数来衡量。,例2:创造性思维与个性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例2:创造性思维与个性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创造性教学模式 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个性,:创造性个性也由四个品质组成,其定义分别如下: (1)冒险性,以在威廉姆斯创造性个性量表上回答所有“勇 于”的问题的得分总数来衡量。 (2)挑战性,以在威廉姆斯创造性个性量表上回答所有“能 面临”或“敢于提出”的问题的得分总数来衡量。 (3)好奇心,以在威廉姆斯创造性个性量表上回答所有“乐 于”的问题的得分总数来衡量。 (4)想象力,以在威廉姆斯创造性个性量表上回答 “富于 的能

9、力”的问题的得分总数来衡量。,又如:,智力:,发散思维:,概念的理解能力:,高中学生:,师生课堂交流情况:,在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量量表中的得分。,“砖的用途”测试的分数。,准确理解5个概念所用的时间。,现在正式高中注册的已满12个或12个以上学分的还未毕业 的学生。,测量出的师生课堂交流观察各项指标的分数,这些指标包括教师提问次数、学生提问次数、学生回答正确率等。,1客观性原则,3操作性原则,2公共性原则,4检验性原则:研究的结果要经得起重复验证,但只要求 前后研究结果在发展趋势和方向上相同, 而不强求资料数据一模一样。,三、教育研究的科学规范,所谓教育研究的道德规范是指在教育研究中,基于伦理的需要,研究人员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 其基本内容包括:,四、教育研究的道德规范,1.实事求是,审慎解释研究结果。 (1)以事实为依据,不弄虚作假,歪曲事实。,(2)详尽解释成果的有效性条件和适用范围。,(3)推广成果要严谨、慎重。,2.充分尊重和保护被试的各项正当权利。 这些权利包括:,(1)知情权,四、教育研究的道德规范,(2)不协作权,(3)匿名权,(4)个人资料保密权,3.避免给研究对象造成伤害。 (1)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可以预期的伤害。,四、教育研究的道德规范,(2)若伤害不可避免,必须提前告知研究对象。,(3)若伤害是严重的、长期的,则必须停止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