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演示文稿.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503949 上传时间:2019-09-04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71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部分演示文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一部分演示文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一部分演示文稿.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一部分演示文稿.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一部分演示文稿.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演示文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部分演示文稿.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漫游齐赵豪气发,青年时期的杜甫 板块交流:,你了解杜甫的家史吗? 童年的杜甫有哪些小故事? 青年时期的杜甫代表作有哪些?,唐玄宗先天元年(712)杜甫出生在河南省巩县城东的瑶湾。杜甫家族有做官的传统,先辈们光辉的历史使他坚守着“奉儒守官”的理想:即通过做官入仕的途径把儒学的精神和传统继承下来,并且发扬光大。那么,他的家族中究竟有哪些人会对他产生刻骨铭心的影响?杜甫后来的那种对国计民生深切关注的情怀与这些人有什么关系?,杜甫有一个非常显赫的祖先,那就是他的第十三世祖杜预。杜预是西晋王朝的著名政治家,他博学多才,精通经济、法律、天文、算学、工程水利,又以军功、政事、学术 闻名当世,可以说是个全才,

2、对左传的注解至今仍是 权威的著作。,虽然相隔四百多年,但在杜甫的眼中,杜预比起那些遥不可及的古代圣人,要具体得多、实际得多,他是自己一生能够切实追求的儒家理想的代表人物。杜甫思想里那种对儒家理想的坚守,对国计民生的关怀,对为官之道的执着,都与其先祖杜预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杜甫姑姑舍己之子而救杜甫,杜甫对姑姑一直存有非常深厚的感恩之心,姑姑去世后,就与人商议给姑姑取了一个谥号,叫做“义”,在墓志中,杜甫称呼姑姑为唐义姑。,这一先公德而弃私爱的品性对杜甫人格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家族传奇,杜甫还有一位曾祖姑姑,当时家境贫困,丈夫王珪还没有做官,但是他有着卓越的才华和远大的志向,与房玄龄、杜如

3、晦都是好朋友,房玄龄、杜如晦二人和太原留守李渊的儿子李世民交情甚深。有一次,房、杜二人陪着李世民拜访,曾祖姑姑看到李世民的相貌威武不凡,就把自己的头发剪下来卖了,用换来的钱置办酒席款待他们。后来李世民做了皇帝,提拔王珪做了礼部尚书做了官,走上仕途。,十九岁,杜甫首次出游,去山西一带。二十岁左右,杜甫漫游洛阳、江宁、吴越一带,即现在的河南洛阳、江苏南京、浙江东部绍兴、天台山等地。这一段漫游大概持续了四年多,此间杜甫拜访名人,寻访古迹名胜,濡染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闻。,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此

4、诗仅从诗题“望”字就可以看出诗人的蓬勃朝气,远远地看着气势磅礴的泰山,充满了攀临绝顶的无限渴望。开头两句从远处仰望,写泰山的高峻伟大,横跨齐鲁,“齐鲁青未了”是惊人之笔,以至于后人评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三、四句由远及近,写泰山的神奇秀丽、巍峨高大。五、六句写遥望,见山中层云迭生,心胸为之激荡,鸟儿归巢时仍不愿离去,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杜甫对山河的留恋与热爱。七、八句写望岳而产生登临峰顶的愿望,表现了诗人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正是因为后人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诗人漫游齐赵时期那种慷慨高

5、昂的气魄。,早年的这些诗句,展示出他不平风的气度,表明他内心充满着盛唐的浪漫精神。所以尽管他的总体诗风与盛唐大不相同,但与大历时期的诗人也并不同调,没有那种走投无路的失落感和叹老嗟卑的衰飒气象。正因为这样,所以他始终保持着正视现实的热情和突入时代的勇气。,在整个漫游的过程中,杜甫始终带着盛世的自信与朝气,充满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豪情壮志。他在这一时期结识了苏源明、高适等后来盛唐诗坛上有影响的大诗人,也创作出流传千古的名篇佳句。,杜甫虽然也与小人、奸佞之人打交道,但他并不因此而沉沦堕落,同流合污,而是从这黑暗的现实人生中感悟出光明理想的可贵,在功利世俗的社会中感受着人性的淳美。而且,美好的人情在

6、他这里越来越淳厚,他对理想的坚持也越来越执着,他用他的方式不断暴露黑暗的现实,黑暗的朝政,不断地反思自己的人生。,咏凤壮游 李杜唱和,我们相信,盛唐时代一切的时代精神都曾出现在他们的谈话之中。这段日子对他们来讲,确实是一段亲密无间的豪情岁月,正如杜甫在赠李白其二中说:“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的最后一句“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也表达了他们的放达:他们在一起并不谈当官的事,只愿同做笑傲沧海的遨游。总之,对于这次漫游,在杜甫的记忆中是深刻且美好的。,确实如此,李白和杜甫是中国诗史上最伟大的诗人,特别难得的是,这两个伟大的诗人居然在一个时代中会面,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咏凤壮游 李杜唱和,闻一多先生曾经在杜甫一文中谈到李白和杜甫的会面,他说:“我们该当品三通画角,发三通擂鼓,然后提起笔来蘸饱了金墨,大书而特书。因为我们四千年的历史里,除了孔子见老子,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我们再逼紧我们的想象,譬如说,青天里太阳和月亮走碰了头,那么,尘世上不知要焚起多少香案,不知有多少人要望天遥拜,说是皇天的祥瑞。如今李白和杜甫一诗中的两曜,劈面走来了,我们看去,不比那天空的异端一样的神奇,一样有重大意义吗?”,名家点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