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人民革命战争的赞歌.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505712 上传时间:2019-09-04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5.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人民革命战争的赞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第二章人民革命战争的赞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第二章人民革命战争的赞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第二章人民革命战争的赞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第二章人民革命战争的赞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人民革命战争的赞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人民革命战争的赞歌.ppt(9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人民革命战争的赞歌,1.西江月井岗山1928年秋,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西江月井冈山1928 秋,【注释】 井冈山:在江西部 及湖南东部,方圆五 百 里。 岿(kui1)然:高峻独立。 旌旗、鼓角:毛泽东自释:“旌旗”“鼓角”都是指我军。黄洋界很陡,阵地在山腰,指挥在山头,敌人仰攻;山下并没有被敌人占领,没有严重到这个程度,“旌旗在望”,其实没有飘扬的旗子,都是卷起的。(与毛诗词英译者淡话),【题解】一九二八年八月,湖南省委特派员杜修经命令红二十八团和二十九团下井冈山开赴湘南。赣军乘虚进攻

2、井冈山。八月三十日,四个团的敌军攻打黄洋界。当时山上只有红三十一团一营的两个连。打到下午,红军子弹所剩无几,靠石块御敌。在此关键时刻,红军扛来一门坏的迫击炮和仅有的三发炮弹。前二发都是哑炮,第三发不但响了,而且恰巧落在敌军指挥部,上山之敌慌忙撤退。红军在哨口守了一夜,第二天发现山下空无人影,原来敌军以为红军主力二十八团(只有南昌起义的正规军改编的二十八团有炮)已经回到井冈山,因此连夜撤走了。,简析:,本诗以黄洋界保卫战为背景,描绘了开岗山的人民战争,歌颂了工农红军的英雄气慨。 上阙描绘我军严整布署、昂扬士气和必胜信念。从山下到山上,有声有色;以敌军“万千重”为陪衬,突出“大我”形象。 下阙写军

3、民一心,粉碎敌人进犯,大获全胜。头两句是对“岿然不动”的深化;也是人民战争的礼赞。后两句写实,也是对红军灵活机动战斗艺术的称赞。 艺术特色:平淡中含深意,个别中见般。,毛泽东说过: 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反革命打不破我们,我们却要打破反革命。 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1934年,毛泽东手书,2.清平乐蒋桂战争 1929年秋,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梁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 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注释】 清平乐:词牌名,原为唐朝教坊曲名。 蒋桂战争:蒋介石和

4、桂系军阀李宗仁,白崇 禧在一九二九年二至四月间为控制两湖而进行的 战争。四月,桂系放弃武汉,败入广西。 一枕黄梁:典出唐沈既济的枕中记。 汀江:流经福建长汀,上杭。金瓯:指国土。 陈毅:反攻下汀州龙岩诗 1929.6. 闽赣千里路, 春花笑吐红。 铁军真是铁, 一鼓下汀龙。,国民党新军阀蒋桂冯阎四派,在北京天 津没有打下以前,有一个对张作霖的临时的团结 北京天津打下以后,这个团结立即解散,变为 四派内部激烈斗争的局面,蒋桂两派且在酝酿战 争中。中国内部各派军阀的矛盾和斗争,反映着 帝国主义各国的矛盾和斗争。故只要帝国主义分 裂中国的情况存在,各派军阀就无论如何不能妥 协。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

5、为什么能够存在? 1928.10.,【题解】 一九二八年春 邓子恢在家乡龙 岩暴动,二九年 五月,他写信告 知毛泽东,因蒋 桂战争,闽西的国民党军队进入广东攻打桂系,当 地空虚。毛泽东应其邀请于五月下旬率军进入闽西, 占领长汀,五月、六月三次占领长汀东南的龙岩, 九月占领长汀以南龙岩以西的上杭。这首词作于红军 攻占上杭之后,当时闽西新革命根据地正在开展“分 田分地”的土地革命。,中央土地人民委员部在瑞金沙洲坝村旧址,简析: 本词通过对1929年前后中国政局风云变幻的形象化概括,阐发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根本问题。 上阙写军阀混战的反革命战争及其实质。 下阙写红军的革命战争和根据地建没。 特色: 1.

6、运用对比十分成功。战争性质对比,语言色调对比, 爱憎情感对比 2.用词用典精当。突、重、洒、跃, 白话入词 用典:金瓯、一枕黄粱 3.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毛泽东手书清平乐蒋桂战争,3.采桑子重阳 1929.10.,【题解】 一九二九年六月在闽西龙 岩召开的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 会上,毛泽东受到朱德、陈毅 等同志的批评,前敌委员会书 记之职因而落选。毛随即离开 部队,到上杭指导地方工作并 养病(时患疟疾)。直到十一 月二十六日,大病初愈的毛泽东才在上海中央(当时 由周恩来主持)“九月来信”的支持下恢复职务。这首 词是他在政治上受挫又遭疾病折磨时写的。,采桑子重阳 1929.10. 人生易老

7、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注释】 采桑子:词牌名,本于古乐采桑曲。 重阳:阴历九月初九,传统上文人登高赋诗之日。一九二九年的重阳是十月十一日。 天难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简析: 本词写于诗人政治上受挫、身体又受到疾病折磨的深秋 季节。但词中无悲秋之消极色彩,无自暴自弃的悲观情绪。 它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和强烈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词,是秋 风的礼赞,战地黄花的礼赞,廖廓江天的礼赞。 上阙慨叹大自然和人 生的变化,饱含哲理情思和 胜利喜悦。 前两句从议论入手,虚 实结合,化用李贺诗句

8、, 创造出“易”与“难”、有限 与无限的辩证统一;后两 句从重阳、菊花着眼,在 赞美中展现出豪情。,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强欲登 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 若言佳节如常日,为底寒花分外香?(杨万里) 毛“战地黄花”句继承前人、创新意境,包含角胜利 得来不易的喜悦和豪情 下阙凭高远眺,视野广阔;以春衬秋,意境深远。显 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精神。 前两句从秋风秋景着眼,欲扬先抑 后两句虚实结合,境界开阔,意蕴深远。 悲秋为中国古典诗赋的传统主题。毛词脱尽古人窠臼 一扫萧瑟悲秋之气,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 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慨和高尚情操

9、,独 步诗坛。,特色: 1.战斗的人生观与 崇高的美学观的统一。 “人生易老”句、 “战地黄花”句:人生观 “战地黄花”句、 “寥廓江天”句:崇高美 2.采用反复的技巧 和先抑后扬的手法。 二三句多用叠句(辛:“爱上层楼”、“欲说还休”)毛词似叠非叠,反复递进,抑春扬秋,文情并茂。,采桑子重阳 手书,4. 1931年春,【题解】 1930年8月5日,蒋介石任命何应钦为“鄂湘赣三省剿匪 总指挥”。并采纳何的意见将此前的各省“会剿”改为国民党中 央领导下的“围剿”。 1930年10月7日蒋介石占领郑州,结束了与冯玉祥、阎锡 山的战争。12月7日,蒋至南昌布署第一次大“围剿”以十万兵 力,进攻赣南、

10、闽西的红军根据地。12月30日,红军在龙冈 伏击张辉瓒并全歼其十八师。第一次大“围剿”就此结束。 1931年4月,何应钦调集二十万军队作第二次大“围剿” (即本词的“二十万军重入赣”),被红军在运动战中各个击 破,歼敌三万多人;何应钦逃回南京。 1931年7月,蒋又亲自出马任司令,调集三十万军队,三 路分进合击,至九月又被我俘、毙三万多人,以失败告终。,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1931年春,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注释】 渔家傲:词牌名,本于晏殊词,“神仙一曲渔家傲”

11、。龙冈:在江西永丰县。张辉瓒(zn):国民党第十八师师长,兼任江西剿匪总指挥,俘虏后被红军斩首,其头装在木笼内扔入赣江。 这首词和另外五首一同发表于人民文学六二年五月号。,简析 本词作于第一、二次反“围剿”之间。 本词通过对反第一次大“围剿”的胜利和反第二次大“围剿”的准备的描写,呕歌了红军保卫根据地的英雄主义精神,预言了工农革命“改天换地”的壮阔前景。 上阙写反第一次大“围剿”胜利。从战地风貌到龙冈战斗,有统有分,壮丽欢乐; 下阙写反第二次大围剿前敌我态势。敌人气焰嚣张,我军万众同心,豪情满怀。神话与现实相沟通,赋予了工农武装斗争神圣悲壮品格。,毛泽东自注:关于共工头触不周山的故事。淮南子天

12、文训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 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西南,故水潦尘埃归 焉。”国语周语“昔共工弃此道也,虞于湛乐,淫失其身, 欲壅百川,坠高堙庳,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祸乱 并兴,共工用灭。”(韦昭注:“贾侍中指后汉贾逵云:共 工,诸侯,炎帝之后,姜姓也。颛顼氏衰,共工氏侵陵诸侯, 与高辛氏争而王也。”)史记司马贞补三皇本纪:“当 其(按指女娲)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 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 地维缺。”毛按:诸说不同。我取淮南子天文训,共工是 胜利的英雄。你看,“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

13、地维绝。天 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西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他死了没有?没有说。看来是没有死。共工确实是胜利了。,特色 1.选取典型 事例以点带面。 在两次反围剿 中以第一次为重 点,在第一次反 围剿中以龙冈之 战为重点。 2.比喻形象, 用词生动贴切。 “红烂漫”“冲霄汉”具象征意义。 3.借用神话典故,赋予新义,隐喻深刻,形象传神。,5.菩萨蛮大柏地1933年夏,【题解】 大柏地:江西瑞金城北30公里的一个小镇,在宁都至瑞金的 大道上,有一南北走向的十余里峡谷。 关于大柏地之战:一九二九年初,湘赣两省军阀何键、鲁 涤平联手第三次“会剿”井冈山。一月十四日,毛泽东率红军主 力下山,意

14、在赣闽粤开辟新的根据地。离山后红军在赣南数战 不利,直至二月十一日,在大柏地打了一场伏击战,歼赣军刘 士毅二个团,才打破危局。这是赣南、闽西的红军根据地创建 之始。 陈毅回忆:是役,我军以屡败之余,作最后一掷,击破强敌。 官兵在弹尽援绝之时,用树枝、石块、空枪与敌在血泊中挣扎, 始获最后胜利,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争。 这首词是毛泽东四年后(1933年夏)重经大柏地时所作。当 时四次反围剿斗争已取得胜利,他己被调离红军领导岗位。,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菩萨蛮 大柏地1933年夏,简析 这是一首抚今忆昔的写

15、景抒怀之作。 上阙写眼前之景。从天空 到青山,由仰视到远视,景 物有动有静,浪漫艳丽,热 情洋溢。 首句七彩连珠,出语峭丽。 次句一语反诘,出人意外。 “舞”字化静为动。 三四句由仰视天空转向平 视眼前,静中有动。 温庭筠菩萨蛮:南园 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关山阵阵苍(国画),下阙回忆当年鏖战,以“弹洞”连接今昔。赞美中包含有 乐观之情,也暗含忧虑之心。 毛泽东1958年对清平乐会昌注:1934年形势危急, 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这首清平乐和前面那首 菩萨蛮一样,表露了同一种心境。 特色: 1.写景、忆事与抒情紧密结合,景中有情,事中有 情。 情的基调开朗乐

16、观,平静而又激动;但平静激动中包含沉郁, 开朗乐观中也见故作旷达。 2.景物描写以动写静,色彩优美。七种色彩组合成景;虹 因想象而舞;山因斜阳云气而动。 3.用描写句承上启下,把眼前景物和往事回忆揉为一体。 “雨后”句、“弹洞”句都是描写句,都起承上启下作用。,6.忆秦娥娄山关 1935年2月,【题解】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江西瑞金根据地,开 始长征。 同年12月1日渡过 湘江,8万多红军剩 下3万多人。 1935年1月7日,中 央红军占领贵州遵义; 1月10日,首次攻克娄山关。 1935年1月16日至18日,遵义会议开了三天,初步清算了王明路线的危害,成立了周恩来毛泽东王家祥三人军

17、事指挥小组。,1月19日红军离开遵 义,20 日越过娄山关北上四川,想 和张国焘的红四方面军会 合。2月5日,在一个叫“鸡 鸣三省”(四川,贵州,云 南)的村庄,博古把军事 指挥权正式移交给毛泽东。 毛泽东在四川土城一仗失利后便当机力断,决定 放弃和张国焘会合的这一长征初始目标,回贵州攻打战 斗力薄弱的黔军。 这是长征途中的最重大的战略转折。,黔军企图凭娄山关天险力 阻红军,会合川军、滇军和 中央军聚歼红军于云贵川交 界处。红军由彭德怀亲率的 红十三团以急行军在2月26 日下午抢占娄山关,接着几天,红军又在娄山关 周围歼敌二个师,取得了自从惨败湘江,损失一 半人马以来的长征途上的第一个大胜利。

18、 这首词,应该是作于二月二十六日 左右。,西风烈,长空雁 叫霜晨月。霜晨月, 马蹄声碎,喇叭声 咽。 雄关漫道 真如铁,而今迈步 从头越。从头越, 苍山如海,残阳如 血。 【注释】忆秦娥:词牌 名,本于李白诗“秦娥 梦断秦楼月”。 娄山关:遵义市之北,从四川入贵州的要道。,1958年毛泽东自注: 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 倍,心情是沉郁的。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 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以下诸篇反映了 这一种心情。 【简析】 : 本词反映了遵义会议后红军第二次占领娄山关 的胜利之战,风格凝重悲壮,抒写了直面艰险、 重整机杼、无畏前行的壮烈气慨。 上阙写拂晓红军进军时的环

19、境气氛,紧张、 肃穆、庄重,展示出慷慨赴敌的气概和坚毅悲壮 的情怀。,景:西风凛冽,寒霜遍地,雁叫长空,残月在天; 声:风声、雁叫声、马蹄声、喇叭声。 气氛:紧张、肃穆,庄重、悲壮。 下阙写傍晚红军跨越娄山关时的景象和感慨,雄浑壮 丽,坚毅果敢,豪放深沉。 雄关:峭拔险峻;铁:坚硬凝重;漫道:飘逸自信; “而今”句:豪迈自信,雄健有力。 前两句直写娄山关,也写遵义会议以后的革命道路与 必胜信念。 末两句据作者说,是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 观察,一到娄山关这种战争胜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 就造成了作者自以为颇为成功的这两句话。 (毛泽东对郭沫若喜读词六首的修改),而今迈步从头越,苍山如海,残

20、阳如血,艺术特色 1.豪放壮丽与沉郁苍凉相结合而形成的悲壮美。 诗人“心情是沉郁的”,但词中景物壮丽,感情豪放,在 壮丽中隐含凄励惨烈;在豪放中透出沉郁苍凉。 2.超越历史名作、展现大手笔风格。 杜甫喜雨“日色如血”、白日“太阳如血”;李 白忆秦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王国维谓:“寥寥 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气象均不比毛“苍山”句。 3.遣词精当,绘声绘色。 西风烈,霜晨,声碎,声咽,如海,如血 声:风声、雁声、马蹄声、喇叭声 色:霜、月、(喇叭)铜色,铁色,苍(山)、残阳、 血。,7.十六字令三首 1934-1935年,十六字令三首 1934-1935年,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

21、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注释】 原注 民谣:“上有骷髅山,下有八宝山,离 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 锷(e): 剑刃。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 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神话中有 以山为撑天之柱的讲法。 【题解】 作于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湘贵一带群山间。 简析 这是一组咏物抒怀词。全词借山写人,借山抒怀写志。 所写的山是长征中万水千山的概括。 把长征途中的高山峻岭,概括成三幅气魄雄伟又各具特色 的山势图。,第一首 借山之高险,显现红军跨越险峰、勇往直前、不 向困

22、难低头的气慨。 民谣: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 “快马加鞭未下鞍” _可见未低头。 “ 惊回首”_可见已越过。 以山衬人山高人的志气更高。 第二首 写山的雄伟壮阔,显现红军纵横驰骋、所向披靡 的精神。 视角:俯视 “倒海翻江卷巨澜”_ 化静为动。层峦叠嶂,连绵起伏; 千山万壑;奔驰竞走。象征人的斗争精神。 “万马战犹酣”_山如千军万马征战正酣,明写山,暗写人 。以山喻人。,古诗中以马写山的诗句: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辛弃疾) “或连若相从,或整若相斗,或翩若游船,或决若马骤。” (韩愈) 第三首 写山的尖锐挺拔,显示红军敢于斗争、敢 担民族重任的气魄。 视角:仰视。 “刺破青

23、天”句:a.山势高耸,上入云霄;b.山峰尖削, 如刀如剑;c.剑锋锐利,刺破了青天;d.天刺破了,剑锋 无损。 “天欲堕”句:峭拔的山峰又成了一支支撑天大柱。 明写山、暗写人;以山喻人。,特色: 1.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三首咏山气势雄伟 又各有侧重,从不同角度表现出红军的意志气概 和精神。 2.手法各有不同。或用反衬,以山衬人;或 用描写,以山寓人;或用比喻,以动写静;或用 夸张激烈浪漫。 3.托物言志。山的形态、红军形象、作者豪情 壮志完美融合。,毛泽东手书十六字令 山,8.七律长征 1935年10月,题解 一九三四年十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江西瑞全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

24、、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千百次围追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这首诗和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山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都是在长征途中所作。,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 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 征是播种机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 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的。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193512,七律长征 1935年10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

25、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简析 这首诗是 长征这一大 进军的光辉 写照、艺术 总结和热情 颂歌,它生 动地描绘了 长征的艰难险阻和壮丽画面,集中表现了工农红军英雄豪迈的 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 结合的光辉典范。 首联开门见山,点明全篇中心思想,笼罩下文,极有气势。 远征_难_不怕!下句进一步从正面表述:“只等闲”,颔联承“千山”而来,选出“五岭”“乌蒙”两座代表性的山脉描写抒怀,也展示出红军“只等闲”的气慨和豪情。 五岭:绵延于江西、湖南、广东、贵州境内的南岭山脉:有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 乌蒙:盘桓于云南贵州境内的大山,气势雄伟。 一个“逶迤

26、”、一个“磅礴”;一个“腾细浪”、一个“走泥丸”,不仅以动写静,而且写出其在红军眼里的分量,也是“只等闲”的具化。 “腾”与“走”也暗含红军刚建步履和矫捷身姿。,颈联承“万水” 而来,拈出最具 代表性的“金沙 江”“大渡河”来 描写抒怀,在 一动一静的描 写和一“暖”一 “寒”的感受中, 既渲染了环境的 险恶,又赞美了红军藐视强敌、不怕困难的革命精神 和自豪感。,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尾联以 跨越岷山 以后的喜 悦结束全 诗。“更 喜”二字 回应“不 怕”,把 全诗情感推向高潮。,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特色: 1.气势雄伟,风格豪迈,对仗工整; 首联点题,气势雄伟,统帅全诗

27、,一气贯穿。颔、颈两 联,典型事例,笔法奇妙,构思新颖。中间两联对仗严 格工整。 2.融叙事、绘景、抒情于一体; 叙事:概括凝炼,脉络清晰,善用比兴,精僻生动; 写景:形象逼真,景景各异,以动写静,多彩多姿; 抒情:情真意切,开朗豪放,真挚感人,耐人寻味。 3.艺术美感丰富多样。 通过点染、夸张、比喻、移情、通感等多种手法,创造 出雄壮美、意境美、形象美、声韵美、色彩美多种艺术 美感。,9。念奴娇昆仑 一九三五年十月,念奴娇昆仑 1935年10月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 不要这

28、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作者自注: 前人(按:指宋代张元,见诗人玉屑知音姚嗣宗)所谓“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说的是飞雪。这里借用一句,说的是雪山。夏日登岷山远望,群山飞舞,一片皆白。老百姓说,当年孙行者过此,都是火焰山,就是他借了芭蕉扇扇灭了火,所以变白了。,注释 念奴娇:又名“百字令”、“大江东去”。念奴 是唐朝天宝时歌女。 昆仑:我国最大山脉之一,西起帕米尔高原, 沿新疆西藏边界向东延伸青海境内。长约2500公里, 海拔6000米。东端分为北中南三支。南支东延为青 海境内的巴颜喀拉山,是黄河的

29、源头。巴颜喀拉山 东接四川的岷山和邛崃山处,是一片海拔六千公 尺的雪原,毛泽东在岷山所看到的就是昆仑山的这 片余脉。 倚天抽宝剑:宋玉大言赋,“方地为车,圆 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李白大猎赋,“于 是擢倚天之剑”。 遗(wei4):赠送之意。,简析 这是一首感物咏怀 抒情言志的光辉词章。 诗人1958年自注: 昆仑,主题思是反 对帝国主义,不是别 的。改一句:“一截留中国”改为“一截还东 国”,忘记了日本人是不对的,这样英、美、 日都涉及了,别的解释不合实际。,本词的学习应当和毛泽东 如下思想结合起来领会: 社会发展到了今天的时代, 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责任, 己经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及其

30、政 党的肩上。 只有帝国主义被消灭了才会 有太平。 一个没有帝国主义、没有资本主义、没有剥削制度的新世界一定要建立起来! 实践论1937年,本词借助昆仑山脉的高大形象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抒发了作者的光辉理想,是毛泽东反帝反霸思想和共产主义信念的艺术化表达。 上阙塑造出昆仑山巍峨形象,并联想它的历史功过。玉龙飞舞,江河横溢,横贯时空;气势磅薄,爱憎分明。由此提出“谁人评说”的质问。 下阙具体评说。突出“大我”形象,展望未来,抒发了改造旧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艺术上: 1.运用夸张、拟人手法塑造艺术形象。一是昆仑形象;一是大我形象。 2.“昆仑”与“我”相互映衬、烘托和对话,创造出主观和客观

31、相溶相映的宏伟深邃的意境美。 3.巧用前人名句,妙易字词,独创新意。 宋人张元干吟雪名句“战罢玉龙三百万”与“飞起”在意境上的区别。,念奴娇昆仑手迹,10. 1936年2月, 1936年2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写作背景: 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 北。中央决定组织东征抗日部队 进入晋察冀抗日前线对日作战。 1936年元月东征部队

32、由陕西长子 县进入清涧县袁家沟一带待命渡 河,2月8日毛泽东亲临前线视察 渡河准备工作。这月上旬下了一 场大雪。 本词即作于其时。,1936年毛泽东在东征时期,关于本词的发表 1945年11月14日首次发表 于重庆新民报晚刊。 同年11月28日重庆大 公报将此词与柳亚子和 词一并刊出。 1945升8月28日毛泽东、 周恩来、王若飞等赴重庆 参加国共谈判。 经过43 天的谈判,于10月10日签 订了国共双方代表会谈 纪要即双十协定。,8月30日柳亚子得知毛来重庆, 前往驻地看望毛泽东。谈判期间柳 亚子屡有诗赠毛,并向毛“索句”10 月7日,毛书此词回赠。并附信云: “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

33、 词,似与先生诗格略近,录呈审正。” 柳亚子得词后和词一首并跋: “余识润之,在1926午5月广州中国 国民党二中全会会议席上,时润之 方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也。及1945年重晤渝州,握手惘 然,不胜沧桑之感。余索润之写长征诗见惠,乃得其初 到陕北看大雪沁园春词一阙。展读之余,叹为中国有词 以来第一作耳,虽苏辛犹未能抗耳,况余子乎!效颦技痒, 辄复成此,并写入纪念册上,附润之之骥尾。润之倘不嫌唐 突欤?,新民报晚刊附刊西方 夜谭首次发表毛词时按语: “毛润之先生能词,似鲜为人知。 客有抄得其沁园春雪一词 者,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 气魄之大乃不可及。据氏自称, 则游戏之作,殊不足为青年法,

34、犹不足为外人道也。” 11日28日大公报又将毛 词柳词于显著位置一并刊出。 蒋介石反应:“毛泽东有帝王思想!”“他想效法唐宗宋祖, 称王称霸。”指示:“要赶紧组织一批人写文章批判他。” 毛泽东对国民党围剿批判的反应:“若飞寄来报载诸件附 上一阅。阅后乞与退还。其中国民党骂人之作,鸦鸣蝉噪, 可以喷饭。并付一观。,作者自注: “雪:反封建主 义,批判二千 年封建主义的 一个反动侧面。 文采、风骚、 大雕,只能如 是,须知这是写诗啊!难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们 吗?别的解释是错的。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上阙是对北国风光的礼赞, 也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礼赞。 头三句点明题目,总写全景; “望”字以下拈

35、出“长城”“大 河”“山”“原”具体描绘,有静 有动,热情饱满,淋漓酣畅; 莽莽滔滔形容词用作名词, 含义更丰富; “银蛇”“蜡象”是巧喻,一“舞”一“驰”化静为动,使山原 充满生机活力和抗争精神。 “须晴日”三句,想象神奇,景 观艳丽,意蕴深远。 上阙借眼前之景,抒发出中华民族不畏强敌、敢于抗争、 无所畏惧、不可征服的精神气慨。也表现出诗人对伟大祖 国热烈的挚爱之情。,下阙是对历史人物的点评,由“江山”引向 “人物”,“惜”字以下,在无数英雄中拈出五位 有为帝王,逐个评点,也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年 历史的赞颂和对封建主义一 个侧面的批判。 以“具往 矣”的慨叹转至眼前, 抒发出无产阶级登上历史

36、舞台、继往开来、再铸辉煌的豪情。,本词通过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赞美和对历代帝王的点评,批判了封建主义的一个侧面,抒发了浓烈的爱国主义激情,表达了无产阶级主宰江山、开辟未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气慨。 全诗情景交融,古今呼应,大气磅礴,一气呵成 。是一首前无古人的千古绝唱。,诸家评论: 毛泽东沁园春雪词“气魄雄健奇伟,辞句深切精妙;不止苏辛低头,定评为词中第一首,就是三百篇以下各体诗歌,如大雅大明诸篇,但与本篇相较短长,不免尚有逊色。”(范文澜) 本词“从风格上的涵浑奔放来看,颇似苏辛词派。但是找遍苏辛词,也找不出任何一首这样大气磅礴的词作。真可谓睥睨六合,气雄万古,一空依傍,自铸伟词

37、。(吴祖光) 蒋介石秘书陈布雷:“气度非凡,气吞山河,可称当今诗词中难得的精品。” “毛润之沁园春一阙,余推为千古绝唱,虽东坡、幼安犹瞠乎其后,更无论南唐小令、南宋慢词矣!”(柳亚子),主要特色: 1.构思奇妙,上下对应。 结构上:上阙写景与下阙写人对应;上阙“望”、“看”与下阙“惜”、“数”对应。 内容上:景与人对应;景与景对应(阴景与晴景);动与 静对应(“顿失滔滔”与“山舞原驰”);远近对应(“望”与“看”);眼前与想象对应;古与今对应(“惜”与“数”)。 2.总写与分写,多种笔法描绘。 总写“北国风光”与分写长城、大河、山原、阴晴景观; 总写“无数英雄”与分写秦皇、汉武、古今人物。,柳

38、亚子沁园春次韵和毛润之 初行陕北看大雪之作词: 廿载重逢,一阙新词,意共云飘。叹青梅酒滞, 余怀渺渺,黄河流浊,举世滔滔。邻笛山阳,伯仁由 我,拔剑难平块垒高。伤心甚,哭无双国士,绝代妖 娆。 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昔黄州太 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只解牢骚;更笑胡儿,纳 兰容若,艳想浓情着意雕。君与我,要上天下地,把 握今朝。,陈毅沁园春读毛主席柳亚子 咏雪唱和词有作词: 两阙新词,毛唱柳和,诵之意 飘。想豪情盖世,雄风浩浩,诗怀 如海,怒浪滔滔;政暇论文,文余 问政,妙句拈来着眼高。倾心甚, 看回天身手,绝代文骚。 山河齐鲁多娇。看雪霁初明泰岱腰。正辽东 鹤舞,涤瑕荡垢,江淮斤运

39、,砌玉浮雕;池冻铺银, 麦苗露翠,冬尽春来兴倍侥。齐欢喜,待桃红柳绿, 放眼明朝。,手迹,江山如此多娇(国画),11。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年4月,【题解】 1949年4月20日,国民 党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 4月21日,毛泽东主席 和朱德总司令发出向全 国进军的命令,号令全 军坚决、彻底、干净、全 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 解放全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即在西起江 西湖口、东至江苏江阴的一千余里的战线上强渡长 江,二十三日晚,东路陈毅的第三野战军占领国民 党反动政府的“首都”南京。,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年4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40、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注释】 钟山南京中山门外紫金 山,为南京市的标志。 苍黄同仓皇。 虎踞龙盘诸葛亮看到吴 国都城建业的地势曾说: “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 霸王秦朝末年,项羽曾自封西楚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借用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中诗句。 沧桑沧海变为桑田,比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简析】 这是诗人唯一一首描写解 放战争的七言律诗。它宛如 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再现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历 史壮举;又如一道将革命进 行到底的动员令,表现了打 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彻底 革命精神。 首联:高

41、度概括人民解放军渡江 作 战占领南京的伟大事件及其所象征 的政治风云 变化。,颔联:用典故和成语歌颂南京解放及其重大意义, 动静相映,情景并茂。 颈联:两句用典转向眼前重任和历史经验,以 古诫今,情深理切。 尾联:借用李贺诗句注入新意,与自铸伟词相 结合,大气磅礴;将国 共两党两军的斗争提升 到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 结束全诗,使全诗哲理 深蕴,意境大开。,傅抱石 虎踞龙盘今胜昔,艺术特色 1.叙事抒情与写景议论相结合; 前四句侧重叙事,但事中有景,叙中有论,饱含 激情。 后四句侧重议论抒情,说明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 道理,通成语典故和前人诗句道出形象鲜明,情意 深切。 2.用典翻新,自然贴切。 追穷寇、虎踞龙盘、学霸王、以及天若有情句 都有典故来历毛援引入诗,意境全新。,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油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