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学第1章 岩石及其工程地质性质.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526133 上传时间:2019-09-07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4.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地质学第1章 岩石及其工程地质性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工程地质学第1章 岩石及其工程地质性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工程地质学第1章 岩石及其工程地质性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工程地质学第1章 岩石及其工程地质性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工程地质学第1章 岩石及其工程地质性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地质学第1章 岩石及其工程地质性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地质学第1章 岩石及其工程地质性质.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工 程 地 质 学 (第二版),孔思丽 主编 重庆大学出版社,绪论 第1章 岩石及其工程地质性质 第2章 地质构造及岩体的工程性质 第3章 第四纪沉积物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第4章 地下水 第5章 常见的几种不良地质现象 第6章 工程地质勘察,目 录,0.1 工程地质学及其任务 工程地质学(engineering geology)是地质学(geology)的一个分科。它是调查、研究、解决与兴建各类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其任务是:评价各类工程建筑场区的地质条件;预测在工程建筑作用下地质条件可能出现的变化和产生的作用;选定最佳建筑场地和提出为克服不良地质条件应采取的工程措施,为保证工程的合理设

2、计、顺利施工和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绪 论,0.2 工程地质在土木工程中的作用 0.2.1 建筑场地与地基的概念 (1)建筑场地的概念 (2)建筑物地基的概念 (3)天然地基、软弱地基和人工地基 0.2.2 工程地质在土木工程中的作用 (1)勘察方面 (2)设计方面 (3)环境影响,0.3 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 0.4 本课程的研究方法、任务和学习要求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复杂的地质体,所以其研究方法应是地质分析法与力学分析法、工程类比法与实验法等的密切结合。即通常所说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第1章 岩石及其工程地质性质,1.1 岩石的组成物质矿物 所谓岩石(roc

3、k),是指经地质作用形成的由矿物或岩屑组合而成的集合体。 1.1.1 矿物的概念 矿物(mineral)是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它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图1.1.1 岩盐的内部结构和晶体,图1.1.2 矿物的几种外形,1.1.2 矿物的物理性质 (1)矿物的形态,矿物单体的形态虽然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可分为3种类型: 一向延伸 晶体沿一个方向特别发育,呈柱状、针状或纤维状晶形,如石英、辉锑矿、纤维石膏等。 二向延伸 晶体沿两个方向特别发育,呈片状、板状,如云母、石膏等。 三向延伸 晶体沿三个方向发育大致相同,呈粒状,如黄铁矿、磁铁矿等。 (2)矿物的颜色和条痕 (3)矿物的

4、光泽,矿物表面反射光线的特点称为光泽(luster)。根据矿物新鲜平滑面上反射光线的情况将光泽分为: 金属光泽(metallic luster) 半金属光泽(submetallic luster) 非金属光泽(nonmetallic luster) 上述光泽都是指矿物的光滑表面晶面或解理面上的光泽而言。倘若矿物表面不平坦或为集合体的表面或解理发育引起的光线折射、反射等等,均可出现特殊光泽: 珍珠光泽 丝绢光泽,油脂光泽 蜡状光泽 土状光泽 (4)矿物的解理与断口 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规则裂开的性质称为解理(cleavage) 极完全解理 完全解理 中等解理 不完全解理,图1.1.3 方解石的解

5、理,(5)矿物的硬度,(6)矿物的其他性质,图1.1.4 冰洲石的重折射现象,1.1.3 常见的造岩矿物,1.2 岩石的类型及其特征 1.2.1 岩浆岩 (1)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2)岩浆岩的结构与构造 岩浆岩的结构 按结晶程度,岩浆岩的结构可分为: a.全晶质结构(crystalline) b.非晶质结构(glassy) c.半晶质结构(subcrystalline),按矿物颗粒大小,岩浆岩的结构可分为: a等粒结构(equigranular),图1.2.1 等粒结构(右)与斑状结构(左),b.不等粒结构(inequigranular) 岩浆岩的构造(structure of magmati

6、te) 岩浆岩最常见的构造有:,a.块状构造(massive) b.流纹状构造(rhyotaxitic) c.气孔状构造(vesicular) d.杏仁状构造(amygdaloidal) (3)岩浆岩的分类及常见的岩浆岩 根据岩浆岩中SiO2的含量,岩浆岩可分为下面几类: 酸性岩类( SiO2含量65) 中性岩类( SiO2含量6552) 基性岩类( SiO2含量5245),超基性岩类( SiO245) 常见的岩浆岩描述如下: 1)酸性岩类 花岗岩(granite) 花岗斑岩(granite-porphyry) 流纹岩(rhyolite) 2)中性岩类 正长岩(syenite) 正长斑岩(sy

7、enite-porphyry) 闪长岩(diorite),闪长玢岩(diorite-porphyrite) 安山岩(andesite) 3)基性岩类 辉长岩(gabbro) 辉绿岩(diabase) 玄武岩(basalt) 4)超基性岩类 橄榄岩(peridotite),1.2.2 沉积岩 沉积岩(sedimentary rock)是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条件下,由母岩(岩浆岩、变质岩和早已形成的沉积岩)风化剥蚀的产物经搬运、沉积和固结硬化而成的岩石。它是地壳表面分布最广的一种层状岩石。 (1)沉积岩的物质成分 组成沉积岩的物质成分中常见的有:矿物、岩屑、化学沉淀物、有机质和胶结物。 (2)沉积岩

8、的结构与构造 沉积岩的结构,a.碎屑结构(clastic) b.泥质结构(clayey) c.结晶结构(crystalline) d.生物结构(organic) 沉积岩的构造 a.层理构造(stratification),图1.2.2 沉积岩的层理 (a)平行层理;(b)斜层理;(c)波状层理,b.层面构造(feature of bedding surface) (3)沉积岩的分类及常见的沉积岩 根据沉积岩物质组成的特点,沉积岩一般分为下面三类: 碎屑岩类 粘土岩类 化学及生物化学岩类 常见的沉积岩有: 砾岩(conglomerate) 角砾岩(breccia),砂岩(sandstone) 粉

9、砂岩(siltstone) 页岩(shale) 泥岩(mudstone) 石灰岩(limestone) 白云岩(dolomite) 1.2.3 变质岩 变质岩(metamorphic rock)是岩浆岩、沉积岩甚至是变质岩在地壳中受到高温、高压及化学成分加入的影响,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变化后形成的新的岩石。,(1)变质岩的矿物成分 (2)变质岩的结构与构造 变质岩的结构 a.变晶结构(crystalloblastic) b.变余结构(palimpsest) 变质岩的构造 a.板状构造(platy) b.千枚状构造(phyllitic) c.片状构造(schistose) d.片麻

10、状构造(gneissic),e.块状构造(massive) (3)变质岩的分类及常见的变质岩 根据变质岩的构造特征,通常把变质岩分为片理状岩类和块状岩类两大类。 片理状岩类 块状岩类 常见的变质岩有: 片麻岩(gneiss) 片岩(schist) 千枚岩(phyllite),大理岩(marble) 石英岩(quartzite) 1.3 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 1.3.1 岩石的主要物理性质 (1)岩石的密度与重力密度 岩石的颗粒密度(particle density),是指岩石固体部分单位体积的质量。 岩石的密度(density),是指岩石(包括岩石成分中固、液、气三相)单位体积的质量。它是具有严

11、格物理意义的参数,单位为g/cm3或kg/m3。,岩石的重力密度(gravity density),也叫重度,是指岩石单位体积的重量,在数值上等于岩石试件的总重量(包括空隙中的水重)与其总体积(包括空隙体积)之比。其单位为kN/m3 。 (2)岩石的空隙率 天然岩石中包含着不同数量、不同成因的粒间孔隙、微裂隙和溶穴,将其总称为空隙(void)。 (3)岩石的吸水性 岩石的吸水性,反映岩石在一定条件下的吸水能力。一般用吸水率、饱和吸水率和饱水系数来表示。,(4)岩石的软化性 岩石浸水后强度降低的性能称为岩石的软化性(softening)。 (5)岩石的抗冻性 岩石空隙中有水存在时,水一结冰,体积

12、膨胀,就产生巨大的膨胀力,使岩石的结构和联结受到破坏,若岩石经反复循环冻融,则会导致其强度降低。岩石抵抗冻融破坏的性能称为岩石的抗冻性。 一些常见岩石的物理性质的主要指标,见表1.3。,1.3.2 岩石的主要力学性质 (1)岩石的变形特性,可将岩石变形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 微裂隙压密阶段(图1.3.1中的Oa段),图1.3.1 岩石典型的完整的 应力-应变曲线,弹性变形阶段(图1.3.1中的ab段) 裂隙发展和破坏阶段(图1.3.1中的bc段) 峰值后阶段(图1.3.1中c点以后) (2)岩石的强度 岩石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称为岩石的强度(strength)。岩石的强度单位用Pa表示。岩石的强

13、度和应变形式有很大关系。岩石受力作用破坏,有压碎、拉断和剪断等形式,所以其强度可分为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等。,岩石的抗压强度(compressive strength):指岩石在单向压力作用下抵抗压碎破坏的能力。在数值上等于岩石受压达到破坏时的极限应力(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岩石抗压强度是在单向压力无侧向约束的条件下测得的。常见岩石的抗压强度值列于表1.4中。,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是岩石在单向受拉条件下拉断时的极限应力值。岩石的抗拉强度远小于抗压强度。常见岩石的抗拉强度值列于表1.5中。,岩石的抗剪强度(shear strength):指岩石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在数值上等于岩石受剪破坏时剪切面上的极限剪应力。试验表明,岩石的抗剪强度随着剪切面上压应力的增加而增加,其关系可以概括为直线方程:=tan+c,其中为剪应力、为剪切面上的压应力、为岩石的内摩擦角、c为岩石的内聚力。很显然,内聚力c和内摩擦角是岩石的两个最重要的抗剪强度指标。常见岩石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值列于表1.6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