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35327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 页数:97 大小:3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汾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临汾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临汾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临汾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临汾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临汾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临汾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12015年) 临汾市人民政府二一三年九月附表目录V临汾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领导组组 长 李东洪 副市长 副组长 范春雷 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 栗 纲 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成 员 畅新民 市发改委副主任高向阳 市经信委副主任仇跃俊 市财政局副局长贾长宏 市环保局总工程师杨杜学 市水利局总工程师张吉昌 市林业局副局长郝德彪 市煤炭工业局副局长毕研华 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杨剑青 市测绘处处长王 耕 市国土资源局副调研员编制领导组办公室主任:王 耕(兼)目 录第一章 总则1第二章 现状与形势5一、首轮规划实施情况5二、矿产资源现状9三、矿产勘查现状11四

2、矿产开发利用现状11五、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现状14六、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及保证程度15(一)矿产资源供需形势16(二)矿产资源保证程度16七、存在的主要问题17第三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20一、指导思想20二、基本原则20三、规划目标21(一)总体目标21(二)2015年目标22(三)2020年远景展望24第四章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26一、公益性基础地质调查26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28三、矿产资源勘查28(一)重点、鼓励、限制勘查矿种28(二)重点、鼓励、限制、禁止勘查区29第五章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37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调控37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优化38(一

3、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布局38(二)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分区39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调整51(一)严格新建矿山准入条件51(二)优化矿山开采规模结构53(三)提高矿山采选技术水平54(四)改善矿产品结构55四、节约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56(一)加强低品位难选冶资源的开发利用56(二)加强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56(三)加强尾矿、废石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57(四)矿产资源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工程58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60一、加强新建和生产矿山的环境保护60二、加快闭坑矿山和矿权灭失地的环境综合治理61三、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重点工程62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分区63第七章隰县、吉

4、县、永和县、大宁县规划细则66一、隰县矿产资源规划细化66、矿产资源现状66、矿产资源规划68二、吉县矿产资源规划细化72、矿产资源现状72、矿产资源规划74三、永和县矿产资源规划细化78、矿产资源现状78、矿产资源规划80四、大宁县矿产资源规划细化81、矿产资源现状81、矿产资源规划83第八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85一、健全完善矿产资源规划体系85二、建立完善规划实施监督机制和责任考核体系85三、制定规划重要指标的年度实施计划87四、建设规划实施管理信息系统87五、逐步推广应用规划实施管理动态监测、评价、预警技术88六、加强保障规划实施的科技创新力度88七、建立完善规划实施评估机制88第九章 附

5、则89附表目录附表1:截止2010年临汾市主要矿产资源储量表附表2:截止2010年临汾市主要矿区(床)产资源储量基本情况表附表3:截止2010年临汾市主要矿产开发利用现状表附表4:截止2010年临汾市主要矿山开发利用现状表附表5:截止2010年临汾市主要矿产探矿权现状表附表6:截止2010年临汾市主要矿产采矿权现状表附表7:临汾市主要矿产品产量、需求量及预测表附表8:临汾市矿产资源勘查分区表附表9:临汾市主要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块表附表10:临汾市矿产资源开采分区表附表11:临汾市主要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块表附表12:临汾市主要矿产矿山最低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规划表附表13:临汾市矿山地质环境现

6、状调查与评价分区表附表14:临汾市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表附表15:临汾市土地复垦规划表附表16:隰县、吉县、永和县、大宁县规划细化附表附图目录图1 临汾市矿产资源分布图 110万图2 临汾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图 110万 图3 临汾市矿产资源评价与勘查规划分区图 110万图4 临汾市主要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块图 110万图5 临汾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分区图 110万图6 临汾市主要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块图 110万图7 临汾市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图 110万图8 隰县矿产资源分布及探采现状图 15万图9 隰县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及保护规划图 15万图10 吉县矿产资源分布及探采

7、现状图 15万图11 吉县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及保护规划图 15万图12 永和县矿产资源分布及探采现状图 15万图13 永和县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及保护规划图 15万图14 大宁县矿产资源分布及探采现状图 15万图15 大宁县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及保护规划图 15万临汾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第一章 总则矿产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山西省是矿产资源大省,同时也是矿业开发强省。我市在山西省的矿产资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矿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十二五”期间,我市矿产资源消耗仍将处于高增长阶段。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矿产资源供应将成为重要制约因素,编制新一轮矿产资源规划是面临的紧迫任务。

8、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不断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落实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山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和山西省有关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方面的政策措施,更加合理地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保护和恢复矿山环境,促进我市矿业持续健康发展,指导和规范我市矿产资源管理,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根据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第二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晋国土资函2011499号)以及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

9、的通知”(晋政办发201146号)精神,按照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第二轮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要点的通知(晋国土资函2011602号)、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市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成果要求的通知(晋国土资函2011755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发布实施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推荐性行业标准的公告(国土资源部公告2010第16号)等技术规范及有关产业政策、矿产资源政策等,结合我市矿产资源特点,编制临汾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等依据如下:有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6年8月29日颁布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

10、施细则(1994年3月26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年10月9日)(4)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1998年2月12日)(5)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1998年2月12日)(6)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3年11月24日)(7)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2009第44号令)(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29日)(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起实施)2.矿产资源政策方面的规范性文件(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2)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3)国务院关于加强地

11、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4)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2388号)(5)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管理办法(试行)(国土资发2003197号)(6)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9号)(7)全国“矿山复绿”行动方案(国土资厅发201236号)(8)特殊和稀缺煤类开发利用管理暂行规定(2012年12月9日颁布)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1)山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2)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3)临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计划纲要(4)临汾市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划规(5)临汾市地质

12、灾害防治规划(20092015)(6)临汾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7)临汾市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8)临汾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12010年)4. 有关对采矿活动限制性条款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2)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3)公路安全保护条例(4)电力设施保护条例(5)山西省实施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办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史诗条例(7)山西省文物保护实施办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9)风景名胜区条例(10)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11)山西省军事设施保护条例(12)山西省河道管理条例(13)山西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

13、4)山西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15)山西省泉域水资源保护条例(16)山西省汾河中上游流域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条例(17)山西省高速公路管理条例(18)山西省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暂行规定 规划是指导我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纲领性文件,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加强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也是制定全市与矿产资源有关的各类专项规划和编制市级以下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依据。 规划以2010年为基期,20112015年为规划期,展望到2020年。适用范围为我市所辖行政区域。第二章 现状与形势我市位于山西省南部西侧,地处黄土高原,汾河中下游。东为太岳山,西为吕梁山,两山之间

14、为临汾盆地,汾河从盆地中间流过。区内最高点位于太岳山的霍山高峰,标高达2347m,区内汾河最低约400m,最大高差达1947m。周边分别与晋中市、长治市、晋城市、运城市、吕梁市相邻,西与陕西省隔河相望。全市现辖一区两市十四县,面积20275km2,占山西省国土面积的13%,人口434.50万人。我市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发现的矿产有40种,其中能源矿产3种,金属矿产12种,非金属矿产23种、水气矿产2种。2010年,全市原煤产量3740.5万吨,占全省5%;焦炭产量1813.5万吨,占全省21.4%;生铁产量890.5万吨,占全省26.5%;钢产量770.15万吨。占全省25.3%;钢材产量71

15、9.8万吨,占全省25.2%。十年来,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突飞猛进,成就显著。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全市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170.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892.1亿元,位居全省第三;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4158元增加到2010年的16145元,位居全省第七。全市国民经济较快平稳运行,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一、首轮规划实施情况 首轮临汾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12010年)编制于2002年,2003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市人民政府发布实施。规划在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力度、优化开发利用布局和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恢复矿山环境、规范矿业权审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6、一) 矿产资源调查和勘查目标实际完成情况煤炭及煤层气 我市首轮规划期间,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开展河东、沁水煤田深部煤层气远景调查评价,在河东煤层气勘查取得重大成果,在我市境内含气面积3305.14km2,探明煤层气资源储量2500亿立方米,其中可采储量1320亿立方米。 对首轮规划没有列入调查和勘查目标目标的全市煤炭成矿远景区埋深1200m以浅地区,利用地质勘查基金进行了大范围的地质勘查工作(包括预查、普查、详查及勘探),探明了一大批后备勘查基地和开发基地,探明煤炭资源储量403.81亿吨。 兼并重组整合的大部分矿区自筹资金进行了整合范围内的补充勘探,为进行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可靠的资源

17、储量保障。 铁矿在塔儿山重要成矿带找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利用地质勘查基金在塔儿山东部翼城地区勘查发现了几处热液接触交代型铁矿。进行了商业性铁矿地质勘查,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成果。 利用地质勘查基金进行低缓磁异常验证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塔儿山西部尧都襄汾地区1000m以深发现了厚层热液接触交代型铁矿床,探明铁矿资源储量4862万吨。有色金属矿产 铝土矿。利用地质勘查基金通过进一步勘查,在汾西、古县、乡宁等县都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成果,有的勘查区已建设了小型矿山。 钼矿。利用地质勘查基金在翼城县塔儿山东部发现了一处中型钼矿床,已经进行了详查。 金矿。利用地质勘查基金在侯马市紫金山地区发现了有开采价值的矿

18、产地,并伴生有银、铜等。 非金属矿产 石膏。利用地质勘查基金通过进一步勘查,在尧都区、洪洞县都取得了很好的地质成果。 其它非金属矿产。水泥用石灰岩、熔剂用石灰岩、饰面花岗岩、建筑砂、耐火粘土等,矿山企业自筹资金进行了矿区普查,基本满足了矿山开发要求。 地下水、地热资源 地下水:在省、市财政资金的支持下,东、西山缺水地区民用找水工作成果显著,初步解决了缺水地区部分民用水问题。 地热资源:商业性地热资源勘查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在临汾盆地勘查出多处地热资源;侯马、曲沃、尧都等地地热勘查取得重要成果。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调控目标基本实现调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使其与经济总量增长相适应。上一轮规划我市

19、矿业产值(规划到2005年)的目标是40亿元,截止2010年矿业产值达到188.14亿元。上一轮规划到2005年产量调控指标,能源矿产:原煤产量为3000万吨,截止2010年达到3740.5万吨,超过740.5万吨;洗精煤为2400万吨,截止2010年达到2511.7万吨,超过111.7万吨;焦煤为1400万吨,截止2010年达到1813.5万吨,超过413.5万吨。金属矿产:铁矿石为200万吨,截止2010年只达到43.12万吨,相差156.88万吨。铝土矿为10万吨,截止2010年只达到2万吨,相差8万吨。非金属矿产:石膏为60万吨,截止2010年只达到3.4万吨,相差56.6万吨。水泥灰

20、岩为240万吨,截止2010年只达到69.2万吨,相差170.8万吨。石灰岩为20万吨,截止2010年达到57.15万吨,超过37.15万吨。上一轮规划期间,实际产量只有能源矿产和非金属矿产中的石灰岩(其它)超过总量调控目标,分析原因,一是市场需求变化所致,二是矿石原料不足或枯竭使然,三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暂时受到影响。另外上一轮规划基期是2010年,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调控目标基期时间为2005年,由于时间相差5年,部分矿产产量超过一些也属正常,其它矿产产量都在总量调控目标之内。总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调控目标基本实现。 矿业结构和布局基本得到调整和优化煤矿结构调整、布局优化成果明显。2005

21、年以来,大力度进行煤矿体制改革,先后进行了淘汰、关闭、整合和兼并重组,煤矿数量由434座压减到2010年的138座。淘汰落后产能矿井,组建了以中煤能源集团等大企业为主导的煤炭产业格局,全市煤炭企业结构和技术水平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煤矿企业“多、小、散、乱”的格局及安全基础薄弱的状况基本得到改变。煤炭产业调整改革转型工作有了很大进展。铁矿结构调整、布局优化工作继续进行。在上一轮规划期内,由于我市小型铁矿具有“小、散、零、乱”的特点,整合难度较大,经过了第一次整合,铁矿数由178个减少到115个。 资源利用效率,整合后由于规模化生产,提高了采区回采率。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矿山环境状况得到初步改善目前

22、在治理地表沉陷、地裂缝、煤粉尘污染等方面都取得了实效,受采矿影响的33个自然村、1675户居民进行了搬迁,1000余亩土地进行了平整;煤矿矿井水回用率达到87%;矸石有效处置达到65%以上。矿山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矿山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二、矿产资源现状我市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发现的矿种有40种,其中能源矿产3种,有煤、煤层气、油页岩;金属矿产(包括黑色、有色、贵金属、稀有、稀土、分散元素)12种,有铁、铝、铜、铅、锌、钼、金、银、锂、铷、镓、锗等;非金属矿产23种,有石膏、电石用灰岩、水泥用灰岩、熔剂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冶镁白云岩、熔剂用白云岩、饰面花岗岩、饰面大理岩、耐火粘土、陶

23、土、硫铁矿、重晶石、脉石英、硅质原料石英砂岩、砖瓦页岩、膨润土、高岭土、天然油石、建筑砂(卵石、碎石)、麦饭石、凹凸棒石粘土、叶蜡石等;水气矿产2种,有矿泉水、地热水等。以上矿产有的在省内占重要地位,有的在全国也占比较重要的地位。矿产资源综合优势度为0.73,在全省11个市中位居第二位。煤炭是全市第一大矿产资源,截至2010年底,已查明资源储量521.93亿吨。煤种有主焦煤、气肥煤、贫煤。无烟煤等,其中河东煤田乡宁矿区为全国三大主焦煤基地之一。铁矿是临汾市第二大矿产资源,已查明资源储量保有量1.41亿吨,其中磁铁资源储量1.30亿吨富矿比例高,占全省富矿的70%以上。 煤炭、煤层气、油页岩沁水

24、霍西、河东三大煤田在我市境内总含煤面积15447.5km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76.2%。预测资源量达533.43亿吨,占山西省储量的13.48%。截止2010年底已查明保有资源储量521.93亿吨,其中矿山已利用保有资源储量100.73亿吨,尚未利用资源储量421.20亿吨。我市的煤层气和油页岩资源也很丰富,河东煤田在我市境内已知探明煤层气资源储量就达2500亿立方米。油页岩已探明资源量3121.66万吨。 铁矿主要为分布于塔儿山、二峰山及其周边地区的矽卡岩型磁铁矿,另外有其它类型铁矿,如山西式铁矿、屯留式铁矿。截止2010年底累计查明保有资源储量14057.85万吨,其中矿山已利用保有资源

25、量7445.45万吨,尚未利用保有资源储量6612.40万吨。 铝土矿主要分布于霍州、汾西、古县等县市,累计查明资源储量33045.37万吨。目前基本尚未正式开采利用。其它金属矿产主要有金、银、铜、铅、锌、钼、铷、锂、冶镁白云岩以及与其它矿产共(伴)生的稀有、稀土金属等,这些矿种已探明的资源量不是很丰富,其中金矿累计探明金属资源量1665.3kg;钼矿探明金属资源量3.04万吨。石膏主要分布于襄汾、尧都、洪洞、汾西等地,勘查加矿山累计查明保有资源储量47762.84万吨。其它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石灰岩、大理岩、花岗岩、重晶石、高岭土、耐火粘土、石英岩、天然油石、建筑砂等,大部分地质勘查程度低。截止

26、2010年底,累计查明熔剂用灰岩725.6万吨;电石用灰岩5415万吨;水泥用灰岩10247万吨;耐火粘土1371万吨。地下水、矿泉水、地热资源我市属于缺水地区。在临汾盆地,地下水比较丰富,东西山区地下水缺乏,局部地方居民生活用水困难。我市的矿泉水资源比较丰富,在洪洞、蒲县、曲沃、侯马、乡宁、吉县、大宁等地均有分布,如洪洞的广胜寺泉、青龙寺泉、大宁牧岭泉等均为已探明的饮用矿泉水。我市地热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临汾盆地。我市矿产资源赋存情况特点,一是沉积矿产资源量大,分布广。煤炭、铝土矿、耐火粘土、石灰岩矿、石膏矿等分布十分广泛。二是一般性矿产比较多,有色金属品种少,特种矿产如磷矿等目前还没有重大

27、发现。三是共、伴生矿产较多,具有一矿多用的特点。三、矿产勘查现状近十年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查取得重大进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共发现矿产40种,矿产地500余处。从2001年到2010年底,全市主要矿产资源已设置煤炭探矿权区块127个,勘查面积达13006.17km2,占市国土面积的64.15%。共进行勘探(精查)7个,详查(初勘)44个,普查61个,预查(远景调查)15个。其中煤炭勘探6个,详查32个,普查31个,预查2个。勘查面积达5363.82km2, 共探明煤炭资源储量403.81亿吨;煤层气、天然气探矿权区块4个,勘查面积6856.43km2,共探明煤层气资源储量2500亿立方米

28、 铁矿探矿权区块26个,面积共213.72km2,共探明铁矿石资源储量5015.48万吨;共设置金矿探矿权区块3个,金矿金属资源储量1665.3kg;铝土矿探矿权区块12个,共探明铝土矿矿石资源储量33045.37万吨;石膏探矿权区块6个,共探明石膏矿石资源储量30152.48万吨.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发展迅速。利用社会资金开展了煤、铁、石膏、石灰岩、饰面花岗岩等矿产的勘查,为新建矿山提供了可靠的资源储量。四、矿产开发利用现状矿产资源开发现状截止2010年底,全市已开发利用的矿产18种,分别为煤、铁、铝土矿、金、铜、石膏、硫铁矿、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重晶石、饰面大理岩、制灰用灰岩、建筑

29、用白云岩、建筑用砂岩、建筑用砂、砖瓦粘土、陶瓷粘土、耐火粘土。2010年已生产和在建各类矿山企业844座(个)(包括省属矿山),大型矿山29座,中型矿山111座,小型矿山704座。2010年全市矿业总产值为188.16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892.13亿元的21.09%。详见附表3。1.煤炭产业煤炭工业是我市的支柱产业,2001年全市共有各类煤矿企业809座。2005年以来,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煤炭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矿井数量由2005年的434座压减到2009年的398座,生产能力由9300万吨/年压减到8976万吨/年,2010年前进行煤矿兼并重组整合后,矿井数量又由2009年的3

30、98座减少到138座,产能由8976万吨/年提高到12404万吨/年,单井平均产能由22.9万吨/年提高到89.88万吨/年,提高3.925倍。兼并重组整合后所有矿井全部实现以综采为主的机械化开采,煤炭资源回收率从30%提高到60%。形成生产能力达120万吨/年以上的矿井24座,形成生产能力达1000万吨/年以上的集团4个。整合工作顺利完成后,我市煤炭产业集中度显著改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煤炭工业的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水平将明显提高,煤炭产业格局发展根本转变,对我市煤炭行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2010年全市原煤产量3740.5万吨,占全省5%;焦炭产量1813.5万吨。占全省21.4%;洗精煤

31、产量2511.7万吨,原煤入洗率67.14%。 金属矿产业冶金工业是我市的重要产业,2008年第一次非煤矿山整合前全市共有铁矿山182座, 2010年全市共有铁矿企业115座,其中中型矿山2座,小型矿山76座,小矿37个。生铁产量890.47万吨,钢产量770.15万吨,分别占全省的26.54%和25.26%;铝土矿矿石产量2万吨。非金属矿产2010年底全市共有小型石膏矿山20个,年产量3.40万吨 ,总产值382万元;水泥用石灰岩小型矿山3座,年产量69.2万吨 ,总产值587万元;其它各种非金属小矿352个,矿石产量2287.33万吨,产值11564.9万元。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态势良好。水

32、资源我市水资源在区域分布方面极不均匀,东山地区的安泽、古县、浮山三个县地表水比较丰富,地下水不足,西山七个县地表地下水资源均较缺乏。尧都区、侯马市地下水严重超采,已形成区域沉降漏斗。我市缺水局面愈加严重。矿泉水、地热水资源截止2010年底,全市已发现地热田6处,分布于侯马、曲沃、翼城、襄汾、尧都、洪洞等区县市。已开发的只有曲沃高显、太子滩、海头、侯马南西庄等地热田,分别用于养殖、疗养、开发矿泉水等项目。其它地热田尚未开发利用。截止2010年底,已发现的6处矿泉水(未包括地热水)尚未开发利用。(二)矿产资源利用率现状1.煤炭资源煤炭资源整合重组前利用率普遍不高,煤炭开发方式初放,产品单一,基本没

33、有进行深加工,没有对煤炭中的共、伴生矿产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没有把煤层瓦斯当做有益矿产开发利用。矿井回采率普遍不高。兼并重组整合后回采率将大幅度提高。2.铁矿资源地下开采一般回采率为40-80%左右,选矿回收率72-85%左右。3.非金属矿产资源目前大部分矿产产品单一,也有些矿产能够一矿多用。但开采方法仍然落后,加工技术水平较低。五、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现状近十年来,人们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已逐步有了基本的认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意识在逐步增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已取得了一定成效。据不完全统计,全市275km2矿山沉陷区,已恢复治理约112km2,恢复治理率40.73%。全市矿山废渣年

34、产量约3100万吨,综合利用率为15%,其中尾矿的综合利用率为5%,废石(土)的综合利用率为35%,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率为20%,粉煤灰的综合利用率为35%,其它类型废渣的综合利用率为15%。(一) 矿山尾矿、固体废弃物堆放现状及利用情况全市969座矿山企业(含已关闭矿山)拥有固体废渣废料总量约3100万吨,占地面积265公顷,大部分在井口附近的山间沟谷内,目前只有少数矿山利用废渣废料作为平填工业场地或修路使用,再利用率很低。我市尾矿数量不多,年产量约28万吨左右,目前已存放约660万吨,尚未综合利用。其中二峰山、塔儿山的一带矿山尾矿存放量较大,其有益组分含量可能较高,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二)

35、 矿山占地及土地复垦现状各类矿山企业共占地约276公顷,可复垦的土地面积约215公顷,截止2010年底已复垦约50公顷,占可复垦土地面积的23%。(三) 矿山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治理现状全市由于采矿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地下水疏干、煤层瓦斯、煤尘爆炸等,其影响面积约1250km2。矿山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治理上,加大了环境保护和治理投入,在防止地质灾害发生和治理方面都取得了实效。一是灾害治理方面,采矿影响的39个自然村1675户村民以专款专用的形式进行了整体搬迁安置,一所学校重新进行了修建;为采矿影响缺水的村庄打水井30 眼;平整矿山破坏的土地87.47公顷

36、塔儿山铁矿附近被破坏的公路得到修复。二是矿山环境有了很大改善,矿区绿化面积达到30%以上;矸石排放得到有效处置,达到87%以上;储煤场改造为简仓或其它封闭式储煤场;建设了宽敞明亮的职工公寓楼房;矿井水基本都进行了净化处理,利用率达到87%;采取了煤矸石进行发电、制砖等,综合利用明显提高。三是采矿业与生俱来的与地下水的不相容性:采矿必须进行矿坑排水,使矿产开采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和破坏地下水资源,尤其矿山露天开挖和井工开采沉陷,会引起含水层水位下降和井泉干涸,影响人畜饮水安全,随着影响加深,进而改变地表土壤的灌溉性、持水性和水土平衡,致使表土疏松、裸岩面积扩大,加剧矿区水土流失,使土地荒漠化趋势加

37、快。这些难题都是亟待解决的。但是矿山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治理面临的任务还很艰巨,工作量很大,一是历史采矿遗留问题,如煤矿重组整合前矿山形成的采空区引发的地质灾害问题,主要有村民房屋损坏、地面变形、裂缝、农田破坏等。二是关闭、停采矿山的地质灾害与环境治理、土地复垦问题。六、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及保证程度(一)矿产资源供需形势规划期内,我国经济仍将是继续保持较快速度增长。随着山西矿业发展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力的增强,在全省具有一定矿产优势的我市也必将迎来空前的大好发展局面。据预测,规划期内我市主要矿产的需求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据预测,到2015年,原煤产量约为13200万吨,需求量为11000万吨

38、铁矿石产量约为500万吨,需求量为2600万吨;铝土矿矿石产量约为15万吨,需求量为50万吨;石膏产量约为100万吨,需求量为300万吨;水泥用灰岩产量约为200万吨,需求量为600万吨。以上五种矿石中,预测煤的产量可能供大于求、其它矿种预期产量均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另外,煤层气、铜、钼、金、银、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耐火粘土、白云岩、石膏、饰面大理岩、饰面花岗岩、建筑用砂、高岭土等矿产的需求量将增大,石油、钾盐等矿产我市短缺矿种,需依赖进口或省外购入。(二)矿产资源保证程度1.煤炭资源。目前煤炭市场基本处于供需平衡状态。到2015年,煤炭预测产能13200万吨,预测需求量1.1亿吨,将

39、处于供大于求状态。截止2010年底,煤矿(生产、在建)占用煤田面积1691.41km2,保有资源储量为100.73亿吨,生产能力为12404万吨/年,平均服务年限为28年。根据近十年来的勘查成果,我市的煤炭探明保有资源储量已达521.93亿吨以上,按现在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煤炭资源保证程度是很充分的。2.金属矿产。按照临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到2015年,优质生铁产量为500万吨左右,需要消耗铁矿资源储量2600万吨左右。2010年底全市铁矿保有资源储量约为14057.85万吨,包括普查资源储量在内,可采储量按80%计算,可采储量为11246.28万吨左右,可供开采的资

40、源储量只能开采约7年,但其中有一半是普查推断的资源量不能计算在可采储量之内。因此在本规划期内,我市需要加强铁矿资源勘查和大量外购铁矿石来满足钢铁生产的需要。截止2010年底,我市铝土矿探明资源储量为33045万吨,但勘查程度较低。目前只有一家小型矿山,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现在还是小规模生产。2015年预测产量15万吨,预测需求量为50万吨,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所以应加大铝土矿的开发力度。3.非金属矿产。我市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资源储量巨大,但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矿种勘查程度很低,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如果今后对所需非金属矿产加大勘查力度,估计我市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储量大部分矿种能够满

41、足临汾市各类经济建设的需求。据临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在20112015年期间,我市的水泥产量控制住8001500万吨/年,建筑用新型墙体材料要求达到70%以上。我市的水泥用灰岩和石膏资源很丰富,但勘查程度普遍偏低,已进行勘探的矿产地还远不能满足建设矿山的需要。到2015年我市水泥用灰岩预测产量200万吨,预测需求量600万吨;石膏预测产量为100万吨,预测需求量300万吨。远不能满足需求。七、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非煤矿产后备资源储量不足。长期以来,我市的地质勘查工作主要依靠国家支持。近年来,公益性、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在临汾市除煤炭以外投资很少,一些有色(贵)金属矿山由于

42、新增资源储量不足而关闭,有些非金属矿产因勘查程度低而不能吸引资金投入。铁矿等金属矿产后备资源严重不足。非金属矿产进行过勘查的矿种很少。我市急需的矿种磷、钾矿等目前仍然短缺。(二)矿业结构依然不合理,矿产品品种少主要矿产品为煤、焦、铁,存在问题是开发形式单一,现仍以原矿和初级产品为主,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产品较少;铁矿目前还在进行资源整合阶段,由于铁矿山数目多,资源储量小,而且分布零散,难以形成大集团进行规模化的开采。其它优势矿产如铝土矿、石膏、石灰岩、白云岩、硫铁矿、花岗岩等勘查程度低,没有形成规模性开发,一矿多开、优矿低用的现象依然存在,实现与储量规模相适应的规模化、集约化开采的任务十分艰巨

43、急需开展非煤资源整合。(三)矿产资源节约与合理利用不够煤矿在2009年兼并重组整合后目前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体系,对共(伴)生矿产基本没有进行综合开采和综合回收利用,都是开采单一矿种,如东河井田的油页岩就没有同时进行开采;铁矿目前正在进一步进行开展整合阶段,大部分矿山还是小规模的近于原始的生产状态,采矿方法落后,开采过程中采大不采小、采富不采贫、丢弃小矿体等现象依然存在,矿石回收率低,基本没有进行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利用率很低;非金属矿产大部分都是个体小规模生产,生产方式简单,开发利用方案大部分并不采用,仍然是随意生产状态,矿产资源浪费很大。(四)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缓慢矿业开发强度大,开采历史久远

44、以煤炭为主的矿产开采造成的矿山生态环境恶化及对水资源、水环境的影响问题较大,地质灾害问题严重,治理时间短,历史欠账多,恢复治理率低。(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的科学性有待提高矿权范围存在未能按成矿地质构造等原则进行划分区块、矿权边界划分不尽合理、甚至有将完整的矿体进行不合理的分割等现象,对合理有效开发矿产资源造成不利因素。第三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国家把我省确定为“转型综改试验区”的政策机遇,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把我市建成中西部经济强市为目标,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围绕国家加快大型煤炭基地、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以及我省铝、镁、铁工业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我市矿产资源优势,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加强勘查、集约开发、合理利用、保护环境、规范管理、促进和谐、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规划宏观调控作用,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保障全市矿业经济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经济效益、资源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在全市转型跨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矿业工程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