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第三章学院派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533171 上传时间:2019-09-08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6.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第三章学院派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近代第三章学院派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近代第三章学院派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近代第三章学院派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近代第三章学院派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代第三章学院派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第三章学院派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ppt(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学院派、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美术,第一节 学院派美术 一、学院派美术的概述 为了捍卫文艺复兴已有的艺术成果,反对巴洛克艺术对古典艺术的取代以及世俗化的倾向,在官方的支持下欧洲出现了许多“学院”,其中最有影响的是1580年的美术世家卡拉齐家族在波伦亚建立的卡拉奇学院。这些学院在授徒方面,十分重视基本功训练,要求严格。要求把古代作品的形式规律和文艺复兴大师的艺术视为永恒的不得超越的规范,又要反对巴洛克艺术对形式的追求。但由于本身的顽固不化和反对革新,结果走上脱离社会生活,缺乏生气的程式化道路。因而,学院派意味着严谨和规范,也意味着因循保守。始于16世纪末的意大利,十七、八世纪在英、法、俄等

2、国流行,其中法国的学院派因官方特别重视,所以势力和影响最大 。,二、学院派美术的基本特征,1、重规范: 包括题材、技法、风格、艺术语言的规范。由于过分重视规范,导致程式化的产生。 2、重典雅: 排斥一切粗俗的艺术语言,要求高尚端庄,温文尔雅,反对激烈的个性表现,讲究理智与共性。 3、重传统: ACADEMY的意思是正规、走正路不走邪路。重视传统,向传统学习,反对所有的改革。 4、重技巧: 十分重视基本功训练,强调素描,贬低色彩在造型艺术中的作用,并排斥感情作用。,三、画家介绍与作品鉴赏,法国 勒布伦(16191690): 大法官塞古埃骑马像 俄罗斯 布留洛夫(17991852): 庞拜城的末日

3、,法国,勒布伦(16191690) : 出生于巴黎,开始学画时就认识了普桑。参加过筹建巴黎美术学院的工作,并成为该院校的领导者。后到罗马建立罗马法兰西学院。其油画属于巴洛克风格,一般也可以列为学院派画家,也有人称之为17世纪法国学院派的领袖。他深得贵族们的喜爱,成为路易十四的宫廷首席画家。参加过凡尔赛宫镜子大厅美术馆和卢佛尔宫的装饰工作。他创造了在太阳王路易十四专政时代的“华丽风格”。从这种风格可以看出古典主义的特点与巴洛克艺术风格的结合。有人认为他作品中的风格是肤浅的、无力的,根本上谈不上技术的高超,并且对他为人的品德多有微言,说他是一个趋炎附势的小人。大法官塞古埃骑马像是他为掌有实权的大法

4、官而作的。后来大法官倒了霉,他也失去了好不容易攀上的地位。 大法官塞古埃骑马像,赛吉耶大法官勒布伦,赛吉耶大法官 勒布伦才思敏捷,凡事只看对他是否有利,如果不利于他,即使是老师武埃也会反目成仇。他很懂得权贵的作用,能巧妙地周旋于他们中间,连国王也想把他拉到自己身边。但他巴结得最紧的是握有大权的大法官赛吉耶。 1660年路易十四与西班牙女王玛利完婚,派大法官赛吉耶去承办此事。这幅肖像风俗画就是描绘大法官凯旋而归,进入巴黎时的趾高气昂、不可一世的情景。 在这幅群体肖像中,突出描绘大法官的形象,其他人马仅仅是陪衬,画家用略带夸张的手法,将大法官形象画在中间且大,产生众云托月的艺术效果,所有随从的动作

5、表情描绘,所有环境和华丽配饰的装饰,都围绕突出大法官的神气,可见画家竭尽奉承之能事。,俄罗斯,布留洛夫(17991852):俄罗斯在沙皇统治下比之西欧许多国家要落后1到2过世纪,直到彼得大帝时才改变了封闭状态。在绘画艺术上19世纪才开始有了自己的伟大画家。布留洛夫就是被人们认为有成就的画家之一。 布留洛夫出生于彼得堡一个画家兼装饰雕刻家庭,10岁便进入彼得堡美术学院幼儿班学习,接受了西欧古典艺术教育的熏陶。骑马的小姐明显受到古典绘画的影响。1834年在意大利参观被火山尘烬掩埋了的庞拜城后大为感动,创作了他一生中最为著名的庞拜城的末日。这幅作品在米兰展出引起轰动,后在巴黎展出也受到人们的欢迎,回

6、到彼得堡后被美术界誉为美术史上的一大胜利。普希金和果戈里都著文赞赏,称之为“俄罗斯画坛的晨光”。 庞拜城的末日,庞拜城的末日布留洛夫,第二节 古典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美术,一、古典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美术的概述 古典主义这个词的意义有两方面: 1、指古代希腊罗马艺术,或者以古代希腊罗马艺术为典范所体现的美学观,如和谐、明晰、严谨、普遍性和理想化等。意大利文艺复兴是继古代之后的第一个古典主义时期,主要代表作家是普桑。也可作为新古典主义的先驱。 2、是开始17世纪的法国,先与巴洛克艺术对抗,后又被浪漫主义所反对,并且有意地直接模仿附带艺术的新古典主义。古典主义与新古典主义有区别,但都源于拉丁文“古典主义,

7、都有最优秀、第一流、经典的涵义;对古希腊罗马的艺术传统的崇拜极为一致。,新古典主义和学院派、古典主义一样重视规律、重典雅、重技巧,继承了学院派和古典主义并十分重视传统,但并非一个抄袭者,它有自己的美学思想。 新古典主义产生的原因有几个方面: 1、法国大革命的需要。 2、温克尔曼的美学思想的影响。 3、考古的发现与科学研究的推动。,二、新古典主义美术的基本特征,1、重古代,新古典主义的核心是回到罗马去。资产阶级向封建主义冲击,而这个刚从旧社会诞生的阶级没有效法的榜样,只好借助于古代罗马的英雄。 2、重理性,新古典主义的精神理性至上。重理性的结果必然导致对情感的抑制和绘画上对素描的强调。 3、重道

8、德,新古典主义的价值在道德的力量。作品题材多为社会重要事件。 4、重格律,新古典主义的形式是格律的工整和严谨。 5、重宫廷,新古典主义的对象是宫廷。既贵族。,古典主义美术的发展,第一个时期:古希腊、古罗马(公元前5 前1世纪) 第二个时期:文艺复兴(1416世纪) 第三个时期:普桑(17世纪),三、画家介绍与作品鉴赏,1、法国 普桑(15941665):是新古典主义的先驱,画风对大卫有影响,对浪漫主义和后期印象主义也有影响。阿卡迪亚的牧人 大卫(17481825):贺拉斯兄弟的宣誓马拉之死约瑟芬加冕 安格尔(17801867):新古典主义的大师,泉土尔其浴室大宫女自画像荷马的礼赞 查尔格林(1

9、7391811):星形广场凯旋门,普桑(15941665): 是新古典主义的先驱,画风对大卫有影响,对浪漫主义和后期印象主义也有影响。普桑是法国新古典主义的先驱,画风不只对大卫有着影响,对浪漫主义的画家和后期印象主义也从他的艺术中吸取了所需要的营养。父亲是位贫苦的农民。普桑18岁时立志成为一位画家。在自学过程中,他选择了拉斐尔。1624年去罗马研究古代绘画,其间十分注意对古典文艺理论的研读,创作时以古典美学思想为指南,并以此对抗当时盛行的巴洛克艺术风格。由于在罗马的成就,被路易十三招聘回国任宫廷画师。因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受到同行和权贵们的嫉妒,不久重返罗马,定居在意大利。作品多以圣经和爱为题材

10、。 代表作品:圣母升天、海神的凯旋、阿卡迪亚的牧羊人、抢劫萨平妇女都是他的代表性名作。,自画像普桑,自画像普桑,自画像普桑,自画像 普桑在56岁前后曾画过两幅自画像,这一幅更为精致。据说这幅是为他的朋友桑德鲁画的。同代人贝尼尼曾亲眼见过这幅画,十分佩服他的才能。 为这幅画,他在给桑德鲁的信中说他懒得动笔,可是过不久,他的灵感突然来了,很快把这幅画画完,自己很满意。 画幅中普桑是半身像,他侧身坐在画室里,把头部转向观众一边,画家脸部非常生动,紧闭双唇,表现出画家内在的刚毅与力量。两眼凝视着前方,在炯炯有神的目光里,蕴蓄着哲理的深思。他的右手扶着一册书,可能是速写册,手和书形成一个角度,在画面上与

11、面部形成呼应,手作为人的第二面孔,具有特定的表情,画中的这双手很有智慧和力度。画面的背景安排很有深意,由几只画框直线构成,画框的水平直线加强了画面的稳定感和宁静的气氛。内中有一个不为观者注意的细节很有趣,在背景画幅中有一个女神头像,这是象征文艺的缪斯女神,在女神的王冠上画了一只有神气的眼睛,以此来象征画家的创作灵感。有两只手臂抱着女神的肩膀,这大概是象征拥抱艺术或者象征画家献给友人的友爱之意。这幅画光色简洁、明快,色调柔和统一。,阿卡迪亚的牧人们普桑,阿卡迪亚的牧人们 普桑性格沉静、为人耿直,不苟言笑,也不事权贵,他曾研究过希腊罗马古代文明和文艺复兴大师们,尤其是拉斐尔、提香等人的成就,他的艺

12、术素养决定他选择一些具有“崇高风格”的绘画题材,他画的人物也是按照古代希腊、罗马的雕像来造型的,他认为这才符合一种“典范”。阿卡迪亚的牧人们正是按此典范创造的。 阿卡迪亚是古希腊传说中的一块世外桃园式的乐土。有三个牧人经过这块美丽的地方,突然发现一块墓碑,他们正在辨认墓碑上的碑文,其中一位年轻人认出其中含义是“即使在这美好的地方也有死神”。画中的那位端庄典雅形同古代雕像一般的美丽女子,是画家着意配置的一个寓意形象,她是象征美好人生和永恒的自然化身。 这幅画具有典型的哲理性,画中情节和人物给人疑虑与抚慰,惆怅与哀思,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似乎隐约地向人们揭示:“死亡何足惧怕?阿卡迪亚毕竟是世人向往

13、的地方!”画家是用艺术形象在呼唤人类的良知。他曾说过:“正是在这种沉思中,人们才能在命运的打击下站得稳定和不屈。”在这幅画的境界中没有凄风苦雨,呈现的是一片和熙与宁静。画家正在窥视自然与人生的奥秘,揭示生与死的不可抗拒规律。 画中人物组合,人与人、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物之间的姿态、动作、曲直、向背、衣褶的卷曲飘动,色彩的冷暖对比等都符合古典规范,呈现出一种明快、简洁、对照与呼应,具有崇高、庄重、幽静、和谐的美感。画家以朴素无华的高超写实技巧,细腻地表现了平凡的真理,唤起人们对人生的深深思考。,花神的凯旋普桑,花神的凯旋 花神是古罗马萨宾人的农业崇拜神之一。为了纪念她,每年4月28日至5月3日

14、,民间要过花神节,在节日里人们举办各种娱乐庆祝活动,男女欢聚,热情放纵,人们用玫瑰花来装点自己,花神都以美丽的女子装扮。 这幅画所描绘的是花神的凯旋。在小天使和男女护卫的簇拥引路下,花神乘坐花朵装点的车子缓缓行进,是一幅人间美好欢乐图。作为画面主体人物的花神,端坐在花车上,伸展双臂接受人们的欢呼,形象庄重,高贵典雅,是天仙下凡的美丽姑娘,周围的男女以裸体和半裸体塑造,使画面产生神人交织、亦人亦神的超然境界。画家将人物置于美丽的自然风景中,产生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这是一幅具有古典风范的作品,画中人物众多,姿态多样,但缺乏内在热情,人物面目各异,但没有个性,人物都被一种理性制约着。构图中人物组合有

15、动作呼应,但缺乏情感联系。花神形象突出,身体姿态呈金字塔形,被置于画面视觉中心,构成庄重、稳定之感,体现了古典主义布局和造型的基本特征。画家又以写实主义手法描绘了自然环境,天空云彩和树木都是真景实境。如果没有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写生是创作不出来的,所以这幅作品既理性又现实的。普桑的古典主义完全立足于对现实的思考。,诗人的灵感普桑,诗人的灵感 诗人的灵感是普桑36岁时的作品。这幅画所描绘的是阿波罗在启发诗人的灵感。画家着力塑造三位端庄美丽的人物,形体充满画面,构图严谨,人物关系有秩,风景被简略为疏密有致的三棵大树干,衬托出主体人物阿波罗这一行动的庄严隆重的性质。 年轻健美的阿波罗侧身坐在中央,不是

16、传统形式的将盛满卡斯达里亚泉水的杯子举到诗人的唇边,因为这泉水的魔力能点燃起诗情的火焰,而是扶着诗琴正在向年轻诗人口授指点;诗人手持记录稿本,为自己初涉诗坛而不敢正视阿波罗,他举目仰望着上天,这神态在古代造型中标志着一种崇高力量。在阿波罗的背后站着那位具有雕刻般造型的古典美貌的女神,她是九个缪斯女神中地位最高、最被推崇的卡丽奥波。她衣带轻盈,姿态优雅,与诗人作对称呼应地立在阿波罗身旁,为诗的灵感之泉源。这种高尚的立意使普桑这幅早期作品呈现出古典主义真谛。三个人物的面部都显得平静而端庄,普桑尽量使情感转化为理智,体现出对理性主宰一切的坚定信心。 画中一个有趣的标志,就是每个人物都戴一顶月桂枝编织

17、的桂冠,小天使正在给诗人戴上,诗人仰视的表情可能是接受之意,这桂冠是从河神的女儿达芙妮因拒绝阿波罗求爱而变成的月桂树上取下的枝条编成的,唯有取得艺术成就的人才能获得这荣誉。 在这幅画中,画家并不在意画面情节和人物关系的内在精神联系,每个人物的动作姿态在画面上都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但在总体构图上保持严谨、统一和完美。,抢劫萨宾妇女普桑,抢劫萨宾妇女 萨宾人是古代意大利的一个部落,他们定居在台伯河东岸的山区,因他们特殊的宗教信仰而与罗马人冲突,不断受到罗马人劫掠,于公元前449年被击败,前290年被消灭。罗马人劫夺萨宾妇女是历史上经常提到的民族矛盾史,因而常被艺术家作为创作题材。 画家为这个题材画

18、过两幅构图相似的变体画,杰出的是这幅1638年创作的作品。 这幅画场面大,人物展开于古罗马建筑前的广场,气势宏伟,人物搏斗动势紧张、激烈、凝练,充满巴洛克式的动荡与激情,但究其根本,还是属于古典主义的规范,人物组合配置激荡中求稳定和平衡:左侧一个罗马人抱住一位身着蓝色衣裙的女子,女子拼命地挣扎、动势飞舞,而在后面却置一站立观望男子,这就形成一种动与静的对比;在画面右侧一组人物,一位老者和女子拖抱住一位半裸强健的罗马士兵,与下面前景身着红衣老妇、婴儿,整个动势构成一个三角形,这又是一个动与静的组合;画中色彩的配置,也有着上下左右的呼应;人物的激情是通过人物的动作而非个性表情,这些都是符合古典主义

19、法则的。画面色调简练而鲜明,受害者的肤色趋于白皙,掠夺者的肤色接近棕黄,这是一种理性的色彩构思。普桑这件作品的问世,使他赢得了意大利同行的尊敬和社会声誉。,四季风景画普桑,四季风景画 普桑的晚年艺术创作重点,已从人物画转向风景画。他的风景画在美术史上被称作“理想的风景画”,在以自然风光为主体形象的画中,加入古代神话传说和圣经故事,寓含某种深刻的哲理。 普桑的这种宗教神话故事点缀其间的风景画,形成了法国民族风景画的基础,在当时欧洲画坛影响很大。他所创作的风景画总是按着一定的理想标准,巧妙地把高山与平原、森林与湖泊结合在一起,并非现实某一自然景色的再现,这就使他的风景画创作更加自由,可以借心中的自

20、然,尽情表现自己的社会观念和审美理想,在他的笔下,自然景色只是一种思想的符号而已。 在普桑生命的晚年创作了标志他风景画高峰的四季风景:春、夏、秋、 冬。这套描绘四季景色的风景画,饱含深刻的哲理性,表达了他对自然和人类无限深沉的思想感情,每幅画都有一个宗教故事作主题。在这几幅作品中,都洋溢着一种宏伟庄重的寂静感,是具有古典主义的典范之作。 春描绘波阿斯与路得相逢的故事,画面上自然充满了生气,显示人类怀着无限的希望;夏描绘的是麦熟时节,农民忙于收割的情景;秋画的是丰收在望的季节,果实已经成熟,上帝在迦南应许人间的愿望;冬又名洪水。在普桑的画中是现实和理性矛盾碰撞的形象反映。,大卫(17481825

21、): 拿破仑的好友和支持者。出生于巴黎服装用品设计的家庭。幼年依靠叔父抚养,学习古典文学和素描。本想拜布歇为师,布歇不收,便拜油画家、历史画家马利.维安门下。18岁后进皇家绘画雕刻学院。因参赛屡遭失败曾想自杀,经努力学习,终以安提奥克与斯特拉尼斯一画获罗马大奖,并得到去罗马学习1年的机会。此时维安已被聘为法兰西学院的院长,第二年师生二人同去罗马。在罗马他受到非宗教性的斯巴达气质的古典雕刻的影响,吸收了普桑和卡拉瓦乔的精华,并对文克尔曼的理论产生兴趣,从而走上新古典主义的道路。在罗马创作的贺拉斯的宣誓在巴黎展出,使他一举成名。大卫的创作和法国1789年的资产阶级革命紧紧相联。大卫据此画了网球场的

22、宣誓。路易十六向外国求援镇压革命,法国人民逮捕了路易十六。雅各宾党的领导人物列比烈蒂耶投票赞成处死路易十六,结果被暗杀,大卫立即画了列比烈蒂耶以表抗议。雅各宾党的马拉被右派刺死,他画了马拉之死。他为反映社会重大事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乞讨的贝里塞赫大卫,乞讨的贝里塞赫 达维德1781年创作了第一幅有鲜明政治倾向的寓意画乞讨的贝里塞赫。作品描绘的是东罗马帝国一位元帅的悲惨结局。贝里塞赫(505-560年)是君士坦丁王朝的一位军事统帅,曾屡建战功,在他的指挥下打败过波斯人、汪达尔人和意大利的本哥特王国,但是由于他的战功和威望受到君士坦丁大帝的忌恨,君士坦丁大帝挖掉了他的双目,使他沦为沿街的乞讨老人

23、。 画面前景画着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身上仍穿着战服,赤足搂抱着一位少女,一老一少同时伸出手向过往行人求乞,一位路过的夫人正在转身向老人施舍,背后站着一位罗马将军,惊异中抬举双手:“天啊!这不是我们的贝里塞赫大元帅吗?”将军的一声惊呼,给人们留下无限的启示。画家将人物置于庄严而神圣的古罗马建筑的柱脚下,更加显得悲壮。 画家借用这个古代题材,寓含对封建君主的不满,实际上是给那些忠于王朝的官僚大臣敲起了警钟:不要再死心踏地地为主子效劳,否则会沦为与这位老帅同样的悲惨境地。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当艺术家还不能直言不讳地告诉人们自己的政治倾向和主张以及表达自己对现实的评价时,往往使用借古喻今的艺术手法,曲

24、折地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贺拉斯兄弟宣誓大卫,贺拉斯兄弟宣誓 1782年,巴黎重新上演大剧作家高乃依(1606-1684年)1640年创作的悲剧贺拉斯。故事写的是罗马城和阿尔贝城之间发生战争,双方谈判各选三位勇士进行决战以定胜负。罗马城选了贺拉斯三兄弟,阿尔贝城推举了古里亚斯三兄弟,他们之间是亲缘关系,贺拉斯兄弟中老大娶古里亚斯兄弟的姐姐为妻;而古里亚斯兄弟中老三是贺拉斯兄弟的妹妹的未婚夫。这两对三兄弟之间的决战面临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和选择,结果是国家利益至上,大义灭亲,罗马城取得最后的胜利。达维德决定创作一幅以贺拉斯为题材的油画来表达他的政治信念和艺术思想。他为了发掘主题、深化艺术

25、构思,深入体验古罗马时代的生活,他要求法国政府准许他回罗马去完成这幅作品。1784年他来到罗马,用了11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幅英雄主题的杰作。 画面所描绘的是贺拉斯三兄弟向代表罗马王的父亲老贺拉斯宣誓效忠祖国的庄严场面。构图以老贺拉斯为中心,其他人物分列两边成视觉对称式均衡。老贺拉斯高举宝剑,三个儿子伸出有力的手臂作接纳状,人们手脚相对;在老人身后是一组陷入悲痛的女子,她们低首相依、无可奈何。人物的动势和组合都以直线和金字塔式构成,造成视觉上的单纯、沉着、稳定和强健的冲击力,全部人物被置于罗马圆柱式建筑大厅,这更增加了画面庄严神圣的气氛。,画家精心选择了英雄出征前的宣誓和妻儿哭泣的情节,造成一种

26、戏剧性的精神对比,形象地告诉人们:女人的眼泪也不能动摇英雄们尽忠报国的决心。达维德为了强调这个瞬间情节,着重加强了人物的形象表现力,集中刻画贺拉斯三兄弟的强健体魄、坚毅面貌、宽大步伐和伸向前方的手势,鲜明地揭示了三兄弟的英勇气概。女人们的情态是一组不可缺少的陪衬,她们的悲痛更加烘托出画面的悲壮气氛。作为画面中心人物的老贺拉斯,他是国和家的象征,他的庄严举止制约着三个儿子的行为,指示着他们履行国民的神圣义务、报效祖国。画家在人物造型上使用雕刻手法,形象坚实有力,重视素描的体积感,设色很单纯,可与雕刻相媲美。 人物的背景建筑采用多立克柱式和厚重朴实的拱门,简单沉着、稳定、不可动摇,在精神和形式方面

27、与前景人物相呼应,并突出主体人物。这幅画虽然是达维德早期作品,但表现出他的艺术思想和艺术技巧已逐渐成熟。 当这幅英雄主题的作品在罗马问世时,立刻受到社会的关注和赞美,被认为是新古典主义最好的代表作品。不久达维德回巴黎参加了1785年举办的沙龙展览,获得了革命热情高涨的法国人民的热烈欢迎。,运送布鲁特斯儿子尸体的军士们大卫,运送布鲁特斯儿子尸体的军士们 布鲁特斯是公元前84年古罗马第一个推翻暴君统治的英雄,他把神圣的罗马大皇帝驱逐到国外,建立了罗马共和国,并成为贤明的执政官,但是他的两个亲生儿子参与了伊特鲁立亚人的复辟阴谋活动,布鲁特斯为捍卫共和国的利益和神圣的法律,毅然处决了这两个逆子。画家借

28、这一题材热情赞颂了为国家利益而大义灭亲的贤明君王。 这幅画中所描绘的是武士们将被处决的儿子尸体抬进大厅的一个瞬间,布鲁特斯的妻子作为母亲悲痛欲绝,两个女儿恐怖地依偎着母亲;布鲁特斯显示出一种刚毅和不可动摇的坚强性格,但毕竟处决的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这时作为父亲不可避免地陷入常人所具有的痛苦之中。画家特意将他安坐在一尊古罗马的英雄雕像投影下,利用朦胧模糊的光影既表现了布鲁特斯的形象又刻画了他复杂的内心世界,英雄的雕像是他依托的精神支柱,隐约的人物动势中体现出坐立不安的心态,但是不安中又含坚定,他高举两个手指表示共和国的兴旺就是最高的法律。这是一个十分感人的戏剧性场面,是情与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矛

29、盾冲突的场面,画家在这里为人类树立了一个有血有肉正直无私的君王形象。 画面构图仍然遵循古典主义的对称式均衡原理,人物被置于罗马建筑的圆柱前,使画面更显庄重神圣。但是画家重视了画中人的个性刻画,这势必打破古典主义的理性程式,因而使官方学院派十分恼火,指责他“超出了学院派所规定的法则”。但是这幅画受到公众的欢迎,对大革命起着积极的舆论作用。人们称达维德为“共和党人的拉斐尔”,说他“以其天才加速了革命的到来”。,苏格拉底之死大卫,苏格拉底之死 1789年达维德为鼓舞革命者为信仰和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创作了苏格拉底之死。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因主张无神论和言论自由,而被诬陷引诱青年、亵渎神圣,最后被判处服

30、毒自杀。当时苏格拉底的亲友和弟子们都劝他逃往国外避难,均遭他严正拒绝,当着弟子们的面从容服下毒药。画中所描绘的就是苏格拉底服毒自杀的情节,在一个阴暗坚固的牢狱中展开,苏格拉底庄重地坐在床上,亲人和弟子们分列两旁;牢门半开,从门缝中射进一束阳光,使画中人物在黑暗的背景衬托下格外突出;苏格拉底位于视觉中心位置,他裸露着久经磨难的瘦弱身子和坚强的意志,高举有力的左手继续向弟子们阐述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同时镇静地伸出右手欲从弟子手中接过毒药杯,面临死亡毫无畏惧。弟子们个个聚精会神地倾听老师的演讲,竟忘了老师死亡将至。 画面左边一组人物主要描绘亲人们有的陷入深深的悲哀,有的扶墙悲痛欲绝,这是一幕人生悲剧,

31、为了突出苏格拉底不屈不挠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画家有意在画面前景地面置一打开的镣铐和散落的手卷本,这引起人们对苏格拉底铁窗生涯的想象,增加了对英雄的认识和崇敬。达维德在人物塑造上既保留了古典主义的造型规则,又着意于人物精神面貌和情感联系的刻画,体现了新古典主义的本质特征。,马拉之死大卫,马拉之死 马拉之死以肖像的形式,描绘了大革命的杰出领导人马拉被害的悲剧情景,画家用激情和正义的呐喊塑造了一个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英雄形象。 让保尔马拉(1760-1793年)原是一位医学博士和物理学家,当大革命开始时他就毅然投身于革命,后来成为革命的雅各宾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与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吉伦特派进行激烈的

32、斗争。1789年 8月他创办了人民之友报,因此人们称他为“人民之友马拉”。贵族大资产阶级很快认识到他的威胁,巴黎市长下令逮捕他,他不得不躲藏起来,昼夜在地下室中工作,致使患上了皮肤病,必须浸在温水中才能缓解痛苦。1793年,女刺客夏绿蒂柯尔黛潜入他的工作地点用匕首刺杀了他。在马拉被害后两小时,达维德立即赶到现场为马拉画像,随即又到国民议会发表演说:“拿起笔为我们的朋友复仇!为马拉复仇!让他的战败的敌人重新看了他已变的面容而失色吧!”“我听见人民的声音,我服从他们。”这是一位革命艺术家的誓言。 大革命前达维德描绘的是历史题材,借古喻今;大革命开始后他就转向直接描绘现实题材。这幅画中的马拉是生活中

33、的真实的英雄。达维德曾回忆说:“马拉死的前夕,雅各宾俱乐部派我和摩尔去看望他。当我们看到他时,使我大吃一惊。在他的身旁放着木箱,上面有墨水瓶和纸,从澡盆伸出来的,是曾经写下关于人民福利呼声的手。”画家又说:“我认为把他描绘成我看到他的那种姿态-为人民的幸福而奋争写作的姿态,是很有意义的。”我们现在看到的正是他真实的形象。,达维德在塑造马拉的形象时,加强了面部的刻画,从那镇定而又坚毅的遗容中,揭示了马拉的性格特征,表现出他那不顾疾病缠身的痛苦而紧张忘我工作的坚强意志。画面上的马拉躺在浴盆中,露出了上半身,他侧垂着头,右手还握着笔,左手拿着刺客留下的字条,上书致公民马拉的言词。浴盆边的木箱上压着一

34、张字条上写着:“请将这份钱转交给一位有5个孩子的母亲,她的丈夫已为革命牺牲了。”所有这些细节好像表明马拉并没有死,还在工作,只不过太疲劳暂时休息片刻。在这里,画家真实地塑造了一位已经死去但仍永远活着的英雄 。 这幅具有历史意义的肖像画构图庄重、严谨,意境崇高,造型单纯而鲜明,用笔深沉而有力度,人物形象突现在抽象的背景上,犹如一尊浮雕。为使马拉的形象具有英雄气质,画家采用庄严的古代墓碑形式,把人物的肖像性与历史的真实性和革命领袖的悲剧性结合起来,使画面沉浸在肃穆、深沉的哀悼气氛中。,彼埃尔摄里其夫人和她的儿子 大卫,彼埃尔摄里其夫人和她的儿子 画中少妇和孩子神态自然,显然是一幅写生肖像画。色彩用

35、得不多,白色为主间以绿色,显得很明快,色调淡雅中有变化,帽子上的绿色饰带与腰带相呼应,衣裙的垂挂褶纹富有疏密节奏感,单纯的背景衬托出前景人物,画境纯洁美好。 古典主义法则中是只重类型排斥个性,重理性排斥情感的,而在这幅肖像画中,达维德表现出更多注重个性和情感的描绘,使画中人物神情自然而真实。,萨宾妇女大卫,抢夺萨宾妇女普桑,拿破仑越过圣伯纳山大卫,约瑟芬加冕大卫,战胜马尔斯被维纳斯与美惠三女神解除武器大卫,安格尔(17801867): 新古典主义的大师,安格尔出生于法国的蒙托邦。父亲使他从小受到良好教育。11岁进吐鲁斯学院学习,17岁到巴黎进大卫的工作室学习,并得到古典注意美学思想的陶冶。两年

36、后考入美术学院主攻油画。1801年获罗马大奖,5年后去罗马。创作中最为称道的是路易十三誓言。1824年回到巴黎。第二年就被美术学院授予院士称号。49年荣誉接踵而来,先是被任为美术学院的教授,继而担任副院长、院长。1835年再次去罗马,6年后回到巴黎从事创作。泉、大宫女是这一期间的作品。87岁时还在研究拉斐尔。其早期的作品色彩和谐鲜明,新古典主义的素描在他那里得到了充分表现。 代表作品有泉、土尔其浴室、大宫女、自画像、荷马的礼赞。,泉安格尔,泉 安格尔一生追求和表现理想美,十分迷恋于描绘女性人体,在他的笔下,每个人体都画得圆润细腻,健康柔美。他严谨的素描功力充分发挥了线条的表现作用,把人物的形体

37、动态刻画得极其准确、简洁而概括。安格尔反复探索完美的艺术形式,视拉斐尔为典范,以温文典雅为理想,迷醉于希腊雕刻。在他的美学主张中强调以永恒美和自然为基础,他心目中的自然是理性的、理想的、非现实的、无内容的纯形式美。他创造的理想美典范就是在中国流传最广的泉。 泉是安格尔众多人体艺术中最杰出的一幅。画家在40岁时曾构思过一幅维纳斯诞生,画中描绘一位体态丰腴、充满少女青春美的女神,她举起双手正在梳理刚出水的秀发,在她的周围簇拥着一群小爱神,天真可爱,有人说这幅画是表现画家对已逝青春的留念。36年后画家又重新构思创作了泉。 泉中少女的造型在整体上是遵循古希腊雕刻的原则,但更为细腻微妙。左边以高举手臂的

38、转折处为顶点,身躯的轮廓是一根略有变化的倾斜线,它宛若一缕缓缓飘落的轻纱;右边则复杂多了,不仅水罐与抬起的手臂组成圆和三角的几何结构,胸部和腹部的转折起落也形成波浪式的曲线,这正好与左边的单纯与宁静形成对比。画家严格遵守比例、对称的原则,我们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到,少女的体形姿态遵循古希腊普拉特西克列斯发现创造的S形曲线美。,泉是安格尔一生追求的美神,也是他一贯倡导的“要拜倒在美前去研究美”的典范。西方一位评论家说:“这位少女是画家衰老的产儿,她的美姿却超过了所有女子,她集中了她们各自的美于一身,形象富有生气和更理想化了。”的确像画中如此完美的女子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的。在这幅泉中,安格尔把他心中长

39、期积淀的古典美与写实的现实美完美地结合了起来。这幅画的奥秘在于画家表现了人体姿态从不平衡向平衡的变化,抓住了人体内部力的微妙关系,即左倾斜的双肩和向右倾斜的胯部、向上的用力和向下倾倒的水罐,前趋的右膝和后绷的左腿都体现了力而打破了平衡。在她身体的这种曲线运动中,展示出一种类似水波的曲线,这种身体的曲线使得那从水罐里流出来的直线形水柱相形见拙,通过这些形式,使这位恬静的少女比那股流出来的水柱更加具有活力。 古典主义画家从不表现人物的个性,这幅画充分体现了古典主义的精神和技巧。因此,画中人物面部毫无表情,这更加强了少女“无邪”的神态。也有人认为水罐的形状含有性意识。身体的动势表现出开放与禁锢的双重

40、意义。安格尔的裸体画很少揭示人物内在精神,只注重形式和技巧,他善于把古典美和现实美融合在一起,这使他塑造的人体洋溢着自然的生气。画家自己曾说过:“要把美藏在真实之中,古希腊罗马的艺术大师决不是创造什么,不是制作什么,应该说,他们是看见了什么,并且探悉什么。” 画家对人说:“这幅画完成后同时出现五个买主,有的人简直要向我扑过来,他们争执不休,我几乎要让他们抓阄。”最后这幅画被迪穆泰尔伯爵买去,伯爵死后捐献给国家,现藏于巴黎卢浮宫。,大宫女安格尔,大宫女 19世纪初,法国贵族上层对具有强烈的东方情调的土耳其内宫生活极感兴趣,一些画家为满足贵族的享乐追求,竭力迎合去描绘这类题材,就这层意义上讲,安格

41、尔也不例外。 当这幅画在巴黎展出时受到公众的抨击,主要指他的艺术表现而论,有的说:“安格尔先生画活人就像几何学家画固体一样。为使其预算好的线条赋予素描以立体感,他什么事都做了!他把人体的各个局部忽而放大忽而缩小”。有人说他笔下的这位宫女至少多了三节脊椎骨。安格尔不是解剖学家而是艺术家,他为了塑造完美的形象可以夸张人体的结构,正如他的学生所说,他可能是对的,也许正因为这段秀长的腰部才使她如此柔和,能一下子慑服住观众,假如她符合正常人体比例就不这样诱人了。这幅大宫女如按纯正的古典主义要求确有许多不周之处,画面各部分色彩不甚和谐,人体结构错位处甚多,但这是按自己的审美观念重新组合的一个美的对象。 安

42、格尔是个矛盾的人物,他从来不过问政治,却竭力歌颂拿破仑;他竭力崇尚古典主义,可他创作时经常作出越轨的大胆突破;他特重高雅理性,他却大量画“低级”的肖像和表现情感人物;他既顺从迎合时代,又往往逃避现实我行我素。,土耳其浴室安格尔,土耳其浴室 安格尔一生追求古代希腊式的典雅完美艺术创造,人们说他是个背时的画家,他是位误生在19世纪的伯里克利斯时代的希腊人。他在泉的人体中寄予理想美的愿望,那是他向往清高绝俗和庄严肃穆的美的幻影,可是画家在这一幅土耳其浴室里,追求的却是“自然本身的幻影”。 土耳其浴室中所描绘的人体是画家多次画过的人体,这幅画可谓是画家晚年集多年画女裸体之大成的一幅新作。 安格尔在谈到

43、人物造型时说过,造型艺术只有当它酷似造化到这种程度,以致把它当成自然本身了时,才算达到了高度完美的境界,艺术的表现手法最好是不露痕迹的。我们在看安格尔的画时确实看到的是自然本身而不是画,在他的画中自然与艺术完全融为一体了。在他看来真实就是美的,所以他竭力描绘所看到的一切细节,让人感觉到生活就是这个样子。在这幅画中所描绘的各种姿式的裸体女子,仍保持着各自独立的姿态表情,是从原来的写生中移来的,最前面的背向观众那位裸女一望而知是瓦品松中的人物,因此她们互相并没有什么联系;在构图上也缺少整体感和空间透视效果,人物关系共处一空间,但不协调。 安格尔是画史上最具矛盾性的画家,他追求完美,但他本身并不完美

44、。然而他是一位诚实的艺术家,严谨的美术教育家。,莫第西埃夫人安格尔,莫第西埃夫人 安格尔于1851年曾为莫第西埃夫人画过一幅肖像。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他为莫第西埃夫人画像相当疲劳,想摆脱但不可能:“这倒霉的肖像置我于这般苦境,这是末了一次画我那可爱的美人儿了,可现在我还得画她的项链、戒指和手镯,最后还要润色补笔。这幅画在整整七年中这样沉重地压着我的生活。”从中可见这幅画画的时间很长,是在1851年画的那幅基础上完成的另外一幅。 画家作画非常严谨而认真,这是古典主义画家作画的共同特点。安格尔的肖像成就是他的艺术丰碑。,卡罗林娜里维尔小姐安格尔,卡罗林娜里维尔小姐 在古典主义画家的眼里,艺术题材有高

45、低级之分。安格尔为了生计不得不违背自己意愿,屈从地去画肖像,安格尔虽不承认自己是肖像画家,可他的肖像画非常杰出,他在艺术创作中主张描写真实,他说过:“请热爱真实,因为它是美的。”所以他的肖像极其真实,总是仪态端庄高雅而美丽。这幅肖像是他25岁时画的,以白色为主调,配以蓝色背景,十分素淡雅致,这与人物的宁静神情相一致。,德韦塞夫人安格尔,德韦塞夫人 这幅肖像是安格尔旅居意大利时所画的,年轻的德韦塞夫人被安置在豪华富丽的环境之中,神情自若,画家以细腻而柔润的笔触,运用变化多端的曲线塑造人物形象,处处显露出他所崇拜的大天使拉斐尔的风格。 对于安格尔来说,一切画家的眼睛所能观察到的,能以表现人物美与性

46、格特征的细节,他都尽善尽美地描绘出来,他是位严谨的素描大师。,肖像安格尔,瓦品松的浴女安格尔,瓦品松的浴女 这一幅具有东方情调的裸女像,是安格尔28岁时在罗马创作的。因这幅画为瓦品松收藏,故得此名称。 画家以敏锐的观察力,从这位丰润女子的背部看到了令他激动不已的美,那就是常人所看不到的微妙的曲线和色调变化,半明半暗光色在这个柔嫩的背部微微变化着、浮动着。他以垂挂着的绿色长帘,白色的布单,红白相间的花格头巾装饰衬托浅黄色调的人体,具有庄重、典雅、纯洁的美感。使观者视觉所至一切环境饰物与人体构成一首和谐的交响乐曲。,奥迪普斯和斯芬克斯安格尔,奥迪普斯和斯芬克斯 取材于希腊神话:在忒拜城外出现一个可

47、怕的怪物,它长着美女的头、狮子的身体,人们叫它斯芬克斯。它是巨人堤丰与蛇妖厄喀德那生的女儿之一。 斯芬克斯虽是狮身人首的女妖,可她长得很美又有学问,当她出现在忒拜城山道口时,每遇到过关人就用“早上四只脚,中午两只脚,晚上三只脚”的谜语让人猜,凡猜不出者皆被吃掉,被她害的人不计其数。于是忒拜国宣告,谁能除掉妖魔,将就任忒拜国王,并娶新死了丈夫的王后为妻,过路英雄奥迪普斯勇敢前去与妖魔对阵,揭开的谜底是“人”,并铲除了斯芬克斯。于是他当了国王,娶了王后为妻。可悲的是他曾杀死的国王是他的生父,现在又娶了生母为妻。不久他知道自己误杀父王又娶母为妻犯了大罪,就挖掉自己双目,成了一个流浪盲丐。,拉斐尔和弗

48、娜里娜安格尔,拉斐尔和弗娜里娜 在安格尔的心目中,最伟大最受崇拜的画家是拉斐尔,他怀着虔诚而崇敬的心情,描绘这幅大天使拉斐尔和情人弗娜里娜在一起的风俗性肖像作品。 拉斐尔短暂的一生虽立了大业,但从没有成家,他有崇高的心灵,天赋的才能,又有与这气质相配的外貌,在少女的心目中简直是天神下凡;而在拉斐尔的心灵中,也有一位从不露面的情人,她就是弗娜里娜,她是他创作的灵感和源泉,每当他创作时,她就出现在他的眼前和心灵中,他以她的美貌画过无数圣母和凡女,可以说他的艺术灵感源于这个美女。 弗娜里娜在拉斐尔的生活中一直很神秘,她崇拜他、关心他、爱护他,她常常远远地站在作画的拉斐尔的背后,默默地看他作画。据说,

49、有一次拉斐尔转过头惊叫起来:“啊!我的圣母啊!” 这幅画所描绘的是拉斐尔的画室,拉斐尔正在为她画像,休息瞬间的亲昵,高贵的弗娜里娜看着画外,而拉斐尔则端详画中的情人,用心灵去感悟画中人物的形象。环境幽静,背景露出半幅画,那是依弗娜里娜形象画的椅中圣母,这使人们联想到拉斐尔所塑造的圣母是来源于他心目中的情人。 这是一幅典型的拉斐尔风格的作品。,路易弗朗索瓦贝尔坦像安格尔,路易弗朗索瓦贝尔坦像 这是安格尔肖像画的代表作品。贝尔坦是法国辩论报的创办人,是位很有才能而且性格坚强的人物。安格尔为画好这幅肖像曾画过各种姿态造型和构图素描稿,最后才完成这幅肖像创作。 有人认为这幅肖像取得了惊人的成功,在于形象与精神表现完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