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7活板课件苏教版.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540867 上传时间:2019-09-09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3.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7活板课件苏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7活板课件苏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7活板课件苏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7活板课件苏教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7活板课件苏教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7活板课件苏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7活板课件苏教版.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同学们,我国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能工巧匠的故事,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项伟大的发明,了解这项发明的技巧。再介绍一位奇巧的雕刻家王叔远的故事,他能把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生动再现了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故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活板和核舟记。,活 板,27,文言文,(难点),感知课文内容,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意。 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重点),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 人,北宋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博学善文。其代表作梦溪笔谈内容丰富,包括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地质、生物等各个方面,其中以大量篇幅,

2、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取得的辉煌成就,详细地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上的卓越贡献。,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称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在我国五代时开始盛行,并先后传至日本、朝鲜、越南、菲律宾、伊朗等国,影响到非洲和欧洲。宋代庆历年间(10411048),毕昇首创胶泥活字版,使书籍印刷更为方便。,盛为之 炀 砥 更互 燔土 洢,shng,yng,d,gng,fn,y,zh( ),贮,(一)通假字 1.板印书籍(“板”同“版”) 2.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已”同“以”),(二)一词多义,1.为唐人尚未盛为之(做) 皆为板本(是) 又为活板(

3、发明) 每字为一印(刻) 满铁范为一板(成为) 未为简易(算是) 为予群从所得(被) 2.印每字为一印(字模) 若止印三二本(印刷) 3.帖则以纸帖之(用标签标出) 每韵为一帖(标签),4.就持就火炀之(靠近) 瞬息可就(完成) (三)词类活用 1.板印书籍(板:名词作状语,“用雕版”) 2.火烧令坚(火:名词作状语,“用火”) 3.木格贮之(木格:名词作状语,“用木格”) 4.用讫再火令药熔(火:名词用作动词,“用火烤”) 5.则以纸帖之(帖:名词用作动词,“用标签标出”),(四)文言句式 1.被动句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为所”表被动,“为”可译为“被”) 2.省略句 (1)火烧令坚。 (

4、应为“火烧令(之)坚”,省略“之”,代指字模) (2)持就火炀之。 (应为“持(之)就火炀之”,省略“之”,代铁板),3.各隐卷底衣褶中。 点拨:应为“各隐(于)卷底衣褶中”,省略“于”,“在”的意思。 倒装句 其两膝相比者 点拨:定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其相比者两膝”。 (六)成语积累 历历可数:可以清楚地一个个或一件件数出来。,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活板课文朗读。,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原文:板印书籍,

5、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 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板,同“版”,名词作状语,用雕版。尚:还。为:做。五经:儒家的经典,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已,同“以”。,注释:,译文: 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做这种事。五代的时候才开始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就都是 雕版印刷的了。,原文: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 :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 以一铁范 置铁板上,乃密 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 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注释: 钱唇:铜钱的边缘。令坚:使坚硬。和(hu):混合。冒:蒙

6、,盖。范:框子。就:靠近。炀:烤。砥(d):磨刀石。,译文: 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胶泥刻成字,字模薄得像铜钱的边缘,每个字刻一个字印,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一类的东西覆盖好。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于是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烤,待铁板上的药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字印就像磨刀石那样平了。,原文: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 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 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

7、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 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它木格贮之。,注释: 止:只是。具:准备好。更(gng)互:交替、轮流。就:完成。帖:名词用作动词,用标签标出。帖:名词,标签。木格:名词作状语,用木格。,译文: 如果只印三两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本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板才印刷完,第二块板就已准备好了,(两块)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防备同一块板内有重复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做标记,(按照字

8、的韵部分类)每一个韵部的字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存放起来。,原文:有奇字21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 为之者,文理22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 取;不若燔土23,用讫24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 殊不沾污。,注释: 21奇字:写法特殊,或生僻、不常用的字。22文理:纹理,质地。23燔(fn)土:指火烧过的黏土字印。燔,烧。24讫(q):终了,完毕。,译文: 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写法特殊或生僻、不常用的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一会就能制成。不用木头刻活字的原因是木头的纹理有疏有密,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同时木刻的字)又会和药物粘在一起,(拆版时)

9、拿不下来;不像用火烧过的黏土字印,印完后再用火烤,使药物熔化,用手轻轻一掸,那些字印就会自己掉下来,一点也不会被药物弄脏。,原文:昇死,其印为25予群从26所得,至今保藏。,译文: 毕昇死后,他的字印被我的堂兄弟及侄子辈得到,到今天还被好好地收藏着。,注释: 25为:被。26群从:堂兄弟及侄子辈。,活板写制作过程是以什么为序?,【答案】以制作过程为序,即时间顺序。,【答案】第一段中,“尚未盛为之”说明唐朝就有雕版印刷,但是并不普遍;“始”和“已后”说明了雕版推行和普及的时间,“皆”字说明了其应用的广泛性。在介绍“活板”之前,先简述雕版印刷的历史,既表明活字版印刷是对雕版印刷的继承发展,也为下文

10、重点介绍前所未有的活字版印刷术作铺垫。,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2.“薄如钱唇”和“字平如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 何作用?,【答案】本题运用打比方作用分析法解答。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所刻字的厚度薄的特点以及印刷时字模平整的特点。,3.仔细阅读第二自然段,归纳出活字版制作的顺序。 【答案】第一步,制模。第二步,施药。第三步,固定。 第四步,排字。第五步,烘烤。第六步,压平。,4.“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这里 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说说其好处。,【答案】本题运用举例子作用分析法解答。这里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形象具体地说明了活字版印刷“灵活”的特点。,5.

11、课文的结尾有什么作用?,【答案】本题运用作比较作用分析法解答。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特意比较黏土字模与木质字模的不同效果,肯定了黏土字模的优越性。,【答案】“活”具体表现在:字是活的,如“每字为一印”;排版是活的,如“密布字印”;印刷是活的, 如“更互用之”;字印数目是活的,如“每一字皆有数印”;做法是活的,如“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用法是活的,如“用讫再火令药熔”。,【主题探究】 “活板”的“活”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雕版印刷 活版印刷 活字下落,活板,制作过程 使用方法 注意事项,发 展,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毕昇发明的活字版印刷术的方法和优越性,赞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创造精

12、神。,1.本文抓住活版印刷的特点,说明程序有条不紊,给人以明晰、完整、系统的印象。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科技说明文。课文主体部分是按照活版印刷的工作程序来说明的,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详略得当,所说明的事物的本质特征鲜明突出。,2.语言准确、朴实、简洁。 用词准确、贴切是本文的显著特点之一。准确:对胶泥字印火烧加热,使之坚硬成型,用“烧”;为了使铁板上的药物软化,将铁板置于火上或火旁烘烤,用“炀”;为了便于拆版,用火烤使药物熔化,用“熔”。朴实:全文说明过程中很少有修饰性词 语,语言朴实无华,通俗易懂。简洁:本文用语简洁、精练,全文只用三百多字,便将我国“板印书籍”的历史,“活板”的发明、用法、效能以及胶泥活字的优点等解说得清楚明白。,我们学习活板,能如此具体而细致地感受一项发明的制作过程,借助作者细致的观察感受到了其中的奇妙之处。看来,写好说明文的前提和关键是细致观察、精心构 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