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学习文明礼仪第1课以礼相待第二框时移礼易课件苏教版 (2).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548270 上传时间:2019-09-09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8.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学习文明礼仪第1课以礼相待第二框时移礼易课件苏教版 (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17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学习文明礼仪第1课以礼相待第二框时移礼易课件苏教版 (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17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学习文明礼仪第1课以礼相待第二框时移礼易课件苏教版 (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017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学习文明礼仪第1课以礼相待第二框时移礼易课件苏教版 (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017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学习文明礼仪第1课以礼相待第二框时移礼易课件苏教版 (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学习文明礼仪第1课以礼相待第二框时移礼易课件苏教版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学习文明礼仪第1课以礼相待第二框时移礼易课件苏教版 (2).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华今年刚上初一,一年中他最期待的就是过年,因为过年的时候,有好多好吃的、好玩的,很多压岁钱,最重要的是可以收到很多同学和朋友的贺卡。不过,今年有点特别,还没到吃晚饭的时间,他掏出了手机 同学们,你们猜,他要做什么呢?,视频拜年,手机拜年,时移礼易,第一单元 学习文明礼仪,第1课 以礼相待,教学目标 了解现代礼仪的变化,懂得礼仪必须符合公序良俗 重点难点 重点:礼仪的变化 难点:礼仪必须符合公序良俗 自主预习 现代礼仪与传统礼仪相比有哪些变化? 如何使礼仪符合公序良俗?,自学反馈,1礼仪规范与 、 、 相适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有的礼仪简化了,有的礼仪逐渐消失了,有的礼仪则增加了新的内容和要

2、求。我们要 ,理解和接纳礼仪的变化。 2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活动范围越来越广, 也时移礼易。大家逐渐舍弃一些繁琐的礼仪程序,简化一些礼仪的表达方式 , 等理念已成为普遍、现实的选择。 3在中国传统礼仪中,有些不适应 ,如“守孝三年”,要求守孝期间不得任官、应考等,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有些与 不相符合,如表达封建等级差别的礼仪,也已经被摒弃,永远退出了历史舞台。 4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文化的多样性更加得到了 ,很多礼仪被互相接纳、吸收和使用,成为国际社会的通用礼仪。 5礼仪必须符合 。我们对传统礼仪要 , 。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新的礼仪要学会 ,不应该讲面子、摆阔气,追求豪华

3、,更不能奢侈、浪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时俱进,思想观念和处世方式,高效、环保、节俭,现代生活节奏,时代要求,尊重与认同,公序良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分辨鉴别,独立训练,1在古代社会,身份地位较高的男性称为老爷、先生、大人,女性则称夫人、太太、小姐。民国后,出现了“同志”这一新称谓,意为“志同道合之人”。新中国成立后,“同志”这一称谓也被发扬光大于全社会。改革开放后,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先生、女士等称谓被广泛运用。这表明 ( ) 礼仪文明,关系着我们自身的形象每种仪式都有一定的规范和程序礼仪规范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我们要与时俱进,理解和接纳礼仪的变化 A B C D,B,2

4、祭月、赏月、吃月饼是中秋节的主要习俗。现在过中秋节,赏月、吃月饼仍然是一项重要的礼仪习俗,但高糖高油的月饼,不符合如今健康生活方式的要求,因此有很多人不再愿意吃这种月饼。由此可见( ) A人们简化一些礼仪的表达方式 B少数人讲究环保、绿色等理念 C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也在时移礼易 D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C,3现代人过年,除保持部分传统习俗之外,过节的形式和内容有了许多变化。随着手机、电脑的普及,人们更多地使用微信等方式相互祝福新年。这说明 ( ) 我国春节的许多传统习俗已经过时了高效、环保等理念已成普遍、现实的选择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处世方式也要时移礼易我们要与时俱进,理解和接纳礼仪的

5、变化 A B C D,B,4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一整套关于“孝”的礼仪规范和法律制度。在古代,如果父母丧葬,要守孝三年,三年之内不准参加科举考试,也不准结婚。在你看来,这样的“孝” ( ) A需要全部继承,讲究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B不适应现代生活节奏,已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C寄托着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之情,应该代代相传 D与传统美德不相符合,应被摒弃,退出历史舞台,B,5右图漫画天价彩礼形象地反映了在我国不少地区,“儿子娶媳妇,爹娘脱层皮”的现象在农村普遍存在。下列说法与漫画旨意不相符的是 ( ) A要尊重和认同文化的多样性 B礼仪规范必须符合公序良俗 C要学会分辨鉴别一些

6、新的礼仪 D在入乡随俗时,不能随波逐流,A,6中国人伸出大拇指表示称赞,有“顶呱呱”的意思;而对日本人来说,这个动作表意却完全不同。为此,在国际交流中,我们( ) 要学会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要人乡随俗,虚心学习大力宣传我国传统礼仪不盲目自大,要随波逐流 A B C D,A,7不少农村地区例行性人情应酬名目繁多,范围越来越广,数额越来越大。除了传统的婚丧嫁娶,连亲友盖房、乔迁、生小孩、孩子升学、生病、迁墓、做节育手术等,都必须送钱、送物,人情被严重异化。对于这种人情应酬 ( ) 我们要坚决剔除这些恶俗和陋习也要与时俱进,这符合公序良俗应积极参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我们要反对奢侈浪费,注意节俭

7、A B C D,C,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有的礼仪简化了,有的礼仪逐渐消失了,有的礼仪则增加了新的内容和要求。 我们要与时俱进,理解和接纳礼仪的变化。,一、礼仪规范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合作交流,二、与时俱进,理解接纳礼仪的变化,同学们,你们了解生活中的礼仪和它的新变化吗?,传统礼仪的过去和现在,传统礼仪我知道,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活动范围越来越广,思想观念和处世方式都时移礼易,一些繁琐的礼仪程序被舍弃,一些礼仪的表达方式被简化。 高效、环保、节俭等理念已成为普遍、现实的选择。,1、现代礼仪化繁为简,高效、环保、节俭,见面打招呼问候方式,与时俱进,大年初一,小华全家要去奶奶

8、家拜年。按照当地的规矩,一进门,晚辈要向长辈们磕头,然后长辈们发新年红包。 “每年都这样,可真不舒服,今年我不想再磕上十几个头了。” 小华心想。 同学们,换做你们,你会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呢?请说出你的解决方法。,灵活应对我能行,2、摒弃不适应现代化生活节奏、与时代要求不符的礼仪,8.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加上各种因素的限制,很难在每年清明节等祭祖日亲临现场祭扫。如今人们不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可以通过网络祭奠,随时随地在网络平台上实现对先人的祭扫和缅怀。有人则认为,通过点击鼠标,发出一串冰冷的文字,显得不够严肃真诚。 结合“时移礼易”的相关知识,谈谈你是如何看待网络祭奠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生

9、活节奏越来越快,活动范围越来越广,思想观念和处世方式也时移礼易。 简化一些祭奠的表达方式,高效、环保、节俭等理念已成为普遍、现实的选择。 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祭扫习俗也需与时俱进。 但是无论清明祭奠形式如何,我们都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同学们,请你来帮助他解答疑惑吧。,爸爸的初中同学从美国回来了,大年初八,他们一家三口到小华家做客。 爸爸同学的儿子乔尼,让小华有点不适应:乔尼送了个礼物给小华,小华顺手就放到了柜子里,对方有点不高兴的感觉;吃饭的时候,小华很客气,不停地给乔尼夹菜到碗里,他却一副不愿意吃的样子 小华很纳闷,我这么热情好客,为什么乔尼却一副不高兴的样子呢?,与国际接轨

10、的传统礼仪,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认同国际社会通用礼仪,文化本身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在我们遵循自己的文化传统的同时,也要学会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并将自己的传统文化与国际接轨,不断地与时俱进。,婚礼形式,礼仪的创新与融合,公共场合穿着,与国际接轨,中国传统礼仪有很多程序和风俗,在现代生活中,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礼仪的形式,学会将我国传统礼仪同国际通用礼仪相结合,做有国际礼仪观念的现代人。,大年初六,小华一家受邀请参加了亲戚的婚礼,亲身感受了一回中国传统的结婚礼仪,他看到了下面的一幕:,三、礼仪必须符合公序良俗,同学们,你们参加过中国传统婚礼吗?感觉如何?,奢侈的豪华婚礼,婚礼陋习

11、,一、恶搞新郎新娘的长辈。主要表现在对双方父母进行各种惊世骇俗的打扮,比如满脸涂上煤灰、鞋油或牙膏等扮丑角。 二、讲排场,比面子。为了结婚,除了让父母出钱买婚房、备彩礼、租婚车、办礼仪外,还大摆奢侈酒席请很多无关的人参加,造成铺张浪费。 三、灌酒无节制。由于婚礼当天被劝大量喝酒,有人甚至因醉酒身亡,酿成悲剧。婚礼上的这种毫无节制的劝酒灌酒常常令人苦不堪言。 四、闹伴娘。很多地方还存在欺负伴娘的陋习。婚礼上闹伴娘,原本是图个热闹,但闹得太过火,就会闹出麻烦来,甚至演变成犯罪。 五、,请你来谈谈:以中国传统婚礼为例,我们究竟应该用怎样的眼光去看待中国传统礼仪呢? (提示:可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来谈)

12、,礼仪必须符合公序良俗。我们对传统礼仪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对传统礼仪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对新的礼仪要学会分辨鉴别,在入乡随俗时,我们要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不能随波逐流。不要一味追求奢华,更不能奢侈,浪费。,9某市出台了关于开展树新风、改陋习、促脱贫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根据意见,在全市所有建制村、社区全面修订“村规民约”,建立“四会”,即“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和“禁毒禁赌会”。同时,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小办或不办、“恶俗”陋习禁办。为推动意见落实,该市要求党员干部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严格做到随礼不超过50元,仪式从简,不大摆筵席、随

13、礼不就餐等。 假如你父母是该村党员干部,你会不会支持他们签订这份承诺书?为什么?,我会支持。 理由: 婚丧大操大办的现象在当前的农村仍比较普遍,这既不符合公序良俗,带来了不良风气,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我们对传统礼仪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新的礼仪要学会分辨鉴别,不应该讲面子、摆阔气,追求豪华,更不能奢侈、浪费,要简化一些礼仪的表达方式,讲究高效、环保、节俭等理念。 中国传统礼仪有很多程序和风俗,在现代生活中有些被过分放大了,有些甚至成为恶俗和陋习。在入乡随俗时,我们要自觉约束自已的言行,不能随波逐流。因此,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势在必行,其中,党员干部需发挥带头作用,这也是他们职责

14、所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活动范围越来越广,思想观念和处世方式也时移礼易。 高效、环保、节俭等理念已成为普遍、现实的选择。,10公序,指公共秩序,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良俗,指善良风俗,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公序良俗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下列是小明在学习中提供的三个片段,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片段一:中国古代春节要放鞭炮,这一习俗一直延续到现代,人们逐渐发现放鞭炮不仅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而且每年因为放鞭炮而发生的惨剧也不胜枚举。于是,电子鞭炮开始出现,这种既环保又比较安全的

15、方式让人们能够更好地庆祝春节。再如清明节,很多年轻人选择在网上祭奠先人和英烈,这样的方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人们在清明节这天能更好地表达对逝去先人的怀念。 上述材料说明了哪些道理?,拓展延伸,片段二:某校给学生布置主题为“亲情寒假、感恩父母”的寒假作业,内容之一就是过年时给父母磕一个头。“这不是为难学生,只是想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该校负责人说。 针对该校的作业要求,谈谈你的看法。,赞成这种做法。 理由: 讲究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公民的道德规范。“磕头”作业是教育学生学习传统礼仪规范的好办法。 “磕头拜年”符合公序良俗,应该保留下来。学校这样做,正是对传

16、统文化的肯定。,不赞成这种做法。 理由: 礼仪规范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我们要与时俱进,理解和接纳礼仪的变化。 传统文化也要适应时代的变化。教育学生孝顺父母可以有多种方式,如鼓励他们帮父母做家务、多关心父母等,但在如今思想开放的时代,再让学生给父母磕头实在是没有必要。,片段三:有这样一则新闻:一位刚刚离了婚的女士带着孩子风尘仆仆地回父母家过年。到了县城的时候给父亲打电话,父亲拒绝了她回家过年的请求,他的理由是,离了婚的女人不能在父母家里过除夕和春节,父亲要求她在县城宾馆住下,到了初二再回家。饱尝着离婚的伤痛,她多么想和父母在一起,用团圆来给伤口疗伤。而父亲的拒绝却成了她伤口上的盐巴,伤

17、口不仅不能愈合,还更加痛了。 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传统礼仪习俗。,礼仪必须符合公序良俗。材料中父亲拒绝女儿回家过年的理由让人心寒。 我们对传统礼仪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新的礼仪要学会分辨鉴别,要坚决剔除恶俗和陋习。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对待传统习俗,我们要与时俱进,时移礼易。,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时移礼易,礼仪规范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要与时俱进,理解接纳礼仪的变化,礼仪必须符合公序良俗,1、现代礼仪化繁为简,高效、环保、节俭,2、摒弃与现代生活节奏及时代要求不符的礼仪,3、尊重文化多样性,认同国际社会通用礼仪,2、对新的礼仪要学会分辨鉴别,1、对传统礼仪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