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市高中化学新课程培训.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548995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6.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北京市高中化学新课程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2008年北京市高中化学新课程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2008年北京市高中化学新课程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2008年北京市高中化学新课程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2008年北京市高中化学新课程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年北京市高中化学新课程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北京市高中化学新课程培训.ppt(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化学 1,化学 2,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实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化学与技术,必修模块,选修模块,认识化学科学 化学实验基础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 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化学与生活,化学 1,化学 2,必修化学教材体系构建思路,实验基础,基本概念,无机化合物,基本理论 (物质结构) (化学反应与能量),有机化合物,化学与社会,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穿插: 元素知识(基础)-理论(归纳提高)-元素知识(理论指导应用),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必修化学2的体系结构,1. 原子结构与 元素周期律,2. 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3. 重要的有机 化

2、合物,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化学键与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化学反应的利用,有机化合物的特点,石油和煤 重要的烃,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塑料 橡胶 纤维,课程标准 化学1:无机元素化合物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化学2 :结构、有机化合物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1为什么将物质结构、周期律安排在元素化合物知识后,2必修阶段有机化合物教学内容的选择,典型代表物的主要性质和简单应用,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甲烷,塑料、橡胶、纤维,内容结构,内容标准与模块学习要求,本章地位与作用,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 (初中),物质结

3、构与性质 (选修模块),元素化合物 (金属、非金属) (化学1),化学反应与能量 有机化合物 (化学2),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本章的教学一定要突出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知识的工具性。,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3课时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3课时 第三节 化学键 2课时 复 习 2课时,课时建议,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核外电子) 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原子结构(原子核) 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元素性质,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认识,了解,利用周期表的纵向结构(族) 已知经验知识引入:以初中为基础,从化学史引入,直接呈现周

4、期表的结构(分类方法),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从结构找规律:利用初中原子结构基础知识,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呈现结构与周期表位置的关系:从同族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比较最外层电子,突出最外层电子数的相同。(认识族的概念) 从性质找规律:对碱金属、卤素性质,用实验和事实,通过观察和交流,进行归纳,得出结论,通过两族元素性质的比较:原子结构相似的一族元素在化学性质上表现出相似性,知识呈现:点 线,以IA、VIIA为例,分析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关系,元素周 期表中的每一格的含义,建立“位构”的关系,建立“构性”的关系,从原子核与元素性质关系,介绍核素、同位素,核素:一定质子数、中子数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同一元

5、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 “同位”:质子数相同,在周期表中占有相同位置,突出应用,对碱金属和卤族元素性质进行梳理,实验和事实对比:Li/Na/K与O2反应 Na/K与水反应 卤素(F2/Cl2/Br2/I2) 实验事实:卤素间的置换反应 卤素氧化性强弱,化学1,教学中注意,进一步认识周期表 分类方法的运用 交流沟通,科学方法应用,教学重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元素周期律及其应用,教学难点,元素周期律,利用周期表横向结构(周期) 从性质找规律:从周期表前三周期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入手,突出电子层数的不同和最外层电子数的递增关系 从性质找规律: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代表物认识元素周期律,并体现周期表和周期律

6、的应用,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通过一个周期元素性质的比较: 元素周期律,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通过模型和示意图说明,直接给出的,没有介绍排布的规律,主要考虑课标的教学要求,并且,在选修模块会有较系统的体现,教学中注意,科学探究1(P14) 事实归纳 依据周期表,呈现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和元素化合价、原子半径等,探究它们周期性变化的规律。,教科书p.13,科学探究方法:(实验、事实、比较。),科学探究2(P15) 实验和事实 实验讨论:比较典型元素的金属性 资料分析:比较典型元素的非金属性 得出结论:同周期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实验: 镁、铝与水反应,事实描述: 镁与水反应,事实描述: 反

7、应条件,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知道可以根据位置推测原子结构和性质,根据结构推测位置(例:门捷列夫预言) 了解对科学技术应用的指导作用(寻找各种应用),知识呈现:点 线 面,复习,以IA、VIIA为例,强调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进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教学,以前三周期元素为例,分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变化和元素性质变化的关系,根据元素周期律分析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课例 1、2、3、,1. 初中介绍元素周期表,学生了解 2. 周期表直观,在此基础上认识周期律更容易。运用分类方法。 3. 化学史上门捷列夫根据一些元素性质相似,按原子量分类排列,得出周期表,总结归纳出周期律 呈现上更加利于

8、学生接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编写的说明,以前两节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知识为基础,进一步认识物质结构的知识,以及物质的形成和化学反应的本质,教学重点,离子键、共价键,化学键的涵义 化学反应的实质,教学难点,化学键的涵义,化学反应的实质,认识键的涵义,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教学内容要求说明,认识典型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概念) 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及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 知道共价键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从化学键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金属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分子的极性、键参数等将在选修模块介绍,课例 1、2,离子化合物:强碱、典型金属氯化物、典型金属氧化物 共价化

9、合物:含氧酸、非金属氧化物(如H2O)、非金属氢化物如NH3、HCl,还有某些有机物(如CH4),典型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识别,注意:Na2O2、H2O2等元素组合复杂的物质不要求。 参照课本P259进行练习(HCl、CO2、H2O、NaOH、NaF、CH4、MgCl2、CaO),不作为主要的教学目的 扩大视野,增大知识面 后续学习的铺垫 分层要求 不能因为高考题中曾经出现过,就深入挖掘,要注意把握必修阶段的教学要求。,“科学视野”使用建议,功能定位,本章教学注意:,阶段性和衔接:注意不同阶段教学要求 理论与元素知识的相互指导作用: 以元素知识为基础,学习理论知识 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认

10、识元素化合物性质的规律,全章复习建议,必修I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没有周期律指导;必修II没有元素化合物知识巩固。因此建议:利用全章课时的机动时间,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归纳、总结、整理、回顾,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再次提升。,课例1,本章内容结构,本章学习要求,内容标准,学习要求,补充说明,1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1.1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2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2.1知道化学反应的放热或吸热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2.2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本章学

11、习要求,内容标准,学习要求,补充说明,3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3.1以铜-锌原电池为例了解,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原电池电极反应和总反应式的书写、原电池构成条件及判断、金属的电化学腐蚀等内容暂不作要求,将在选修模块学习。,4认识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高能清洁燃料和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4.1通过具体实例说明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方法,能够举出一些清洁燃料和新型电池,体会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高能清洁燃料和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 。,本章学习要求,内容标准,学习要求,补充说明,5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12、,5.2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限度,了解化学平衡的涵义,认识化学平衡的特征;知道当一定的外界条件改变时,有可能发生化学平衡的移动。,5.3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移动规律及其应用等内容暂不作要求,将在选修模块学习。,本章地位与功能,本章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和拓展,又是为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奠定必要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课时安排建议,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2课时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2课时 第 三 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2课时 复 习 2课时,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教学重点: 1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2吸热反应和放

13、热反应两个概念。 教学难点: 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掌握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理论解释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实验认识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事实说明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材设计思路,理论解释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物质结构知识应用),从结构分析: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图示对比说明:吸热、放热决定于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大小,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原因 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应的特征 (思考与交流P32),结构反应能量,实验2-1 铝与稀盐酸反应(放热) 实验2-2 Ba(OH)28H2O与NH4Cl反应(吸热) 实验2-3 中

14、和反应 (初步知道测定方法) 化学反应原理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形成观念和认识: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质能守恒定律”不作为要求),实验认识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复习化学键启发思考化学反应中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进入理论思考教学引发学生考虑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问题进入实验探究教学提出人类如何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问题进入实际应用教学。,教学设计,从理论思考教学切入,从一个燃烧实验入手启发理解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必然伴随能量的变化,而这些能量变化通常又表现为热量变化进入实验探究教学提出“为什么有的化学反应吸收热量,而有的化学反应放出热量?” 问题进入理论思考教学

15、提出人类如何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问题进入实际应用教学。,教学设计,从实验探究教学切入,观看人类开发和利用能源有关的录象、图片等,或提出一个有关能源的社会实际问题进行讨论进入实际应用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所释放出的能量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体会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重要意义进入实验探究教学引导学生考虑怎样从本质上去理解:为什么有的化学反应吸收热量,而有的化学反应放出热量?进入理论思考教学。,教学设计,从实际应用教学切入,化学能与热能,知识巩固落实,嫦娥一号中国人的骄傲,实验探究,温馨提示:请先记录室温! 1.打磨铝条,用温度计测量溶液温度变化。 2.量取的酸和碱同时倒入容器中搅拌,测量混合

16、后溶液的温度。 3.在实验报告中填写结论。,6H2Al3H22Al3,交流分析,Ba(OH)28H2O2NH4Cl 8H2O2NH3H2OBaCl2,HOHH2O,资料卡片: 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中和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是57.3kJ,称作“中和热”。,分析研讨,H2和Cl2各1mol,2molHCl,能量变化过程1:拆开H2和Cl2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E拆键, 能量变化过程2:形成HCl中的化学键会放出能量E成键。 如果E拆键 E成键,则反应为放热反应。,1mol H2和Cl2 的能量 2molHCl的能量,放热反应。,放热反应为什么还需要加热才能发生?,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是原子,

17、原子核不变。,一试身手,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颜色 B.状态 C.化学键 D.原子核,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过程中无颜色变化,H2和Cl2点燃后生成HCl过程中无状态变化,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教学重点: 1化学能可以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量。 2以铜-锌原电池为例了解原电池的原理。 教学难点: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探究,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教材设计思路,火力发电: 燃烧发电原理及利弊,从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出,原电池: 概念、原理、组成,技术产品: 化学电源,原理,应用,发展,2001年我国发电总量构成,估计在2050年火电仍居首位,新课引入:,化学能,热

18、能,机械能,电能,燃烧,蒸汽,发电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火力发电:(间接) 原电池:(直接),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关键:氧化还原反应,教材设计说明,初步认识原电池原理,初步了解几种电池的简单构造和性能用途,将化学原理与生活经验、 实例和实验探究的结合,例:科学探究,通过亲自实验和探究,了解化学电池的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从化学电源的广泛应用和引起的环境问题两方面认识,强调如何解决问题,可组织学生讨论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问题: (查阅资料、社会调查等),学生学习的阶段性 各阶段内容的层次性 科学的发展性,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教学中注意: 内容渐进、交叉和重叠、螺旋上升,教材设计的阶段性和层次性,通

19、过电池的发展过程体会科学的发展,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教学重点: 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 4.知道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控制反应条件,可以促进反应的完成程度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或转化率 教学难点: 1.对化学反应速率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形成概念 2.化学反应限度的本质原因及外部特征,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出 与物理学中的“速度”比较引出“速率”,知道化学反应速率可定量表示 不涉及用不同反应物表示的反应速率的相互换算,化学反应速率,温度,催化剂,实验,影响因素,

20、定性,从实际应用说明影响速率的因素(定性),化学反应原理解释,(温度),(固体表面积),(反应物状态),(浓度),可逆反应,反应条件的控制(结合实际进行分析),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温度,教学设计思路 : 教学环节 活动内容,环节六: 总结,86,你了解下列化学变化过程进行的快慢吗?反应的快慢与我们有什么关系?,【思考与交流】,较慢,较快,溶洞,铁生锈,很慢,牛奶变质,爆炸,很快,活动 探究,在实验室制取 O2、CO2 和 H2 的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到气体制取的快慢?,试剂:,固体: CaCO3、MnO2、Mg、Fe,液体: H2O2溶液、 HCl溶液,实验前的准备,2、明确提供给你的试剂,1、预测影响反应快慢的因素,3、设计实验方案,开始实验,思考:(1)通过什么说明反应进行的快慢? (2)如果影响因素不止一个,实验中应该 如何处理多个影响因素的情况?,实验目的:探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汇报 交流,实验目的:探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4、实验中,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5、得到了什么结论?,2、提供给你的试剂有哪些?,1、你预测影响反应快慢的因素有哪些?,3、你们设计的实验方案,思考:通过什么说明反应进行的快慢? 实验中应该如何处理多个影响因素的情况?,5% H2O2,0.5% H2O2,MnO2粉末,热水,冷水,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