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与欣赏中古下.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550237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5.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音乐史与欣赏中古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中国音乐史与欣赏中古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中国音乐史与欣赏中古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中国音乐史与欣赏中古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中国音乐史与欣赏中古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音乐史与欣赏中古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音乐史与欣赏中古下.ppt(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音乐史与欣赏,此课件编写过程中参考了陈秉义教授中国音乐通史概述等文献资料,表示感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袁向辉 本人申明保留此幻灯片版权 欢迎交流 QQ29291762,中国音乐史 古代篇(远古1840年),第二章 中国中古音乐(下) (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前254960年),第四节 乐器与器乐 教学目的:了解中古乐器的发展,特别是琵琶的发展。 重难点:这一时期出现的广陵散、梅花三弄以及鼓吹乐。,琵琶被称为“民乐之王”,“弹拨乐器之王”,“弹拨乐器首座”。南北朝时由印度经龟兹传入内地。木制,音箱呈半梨形,张四弦,原用丝线,现用钢丝尼龙制成。唐代(公元7-9世纪)琵琶的发展出现了一

2、个高峰。当时上至宫廷乐队, 下至民间演唱都少不了琵琶,成为当时非常盛行的乐器,且在乐队处于领奏地位。这种盛况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有大量的记载。,1琵琶的发展 在琵琶传入我国的过程中,从“龟兹”传来的“胡乐”为最盛,并用龟兹琵琶定律,这就是音乐史中常提到的苏祗婆(梵语SUJIVA)所传的“龟兹琵琶七调”。这时的琵琶名手也多是西域之人,他们均以所居国名为姓,如曹妙达,唐时的康昆仑等。 唐代,“曲项琵琶”和“五弦琵琶”已成为我国非常重要的乐器。据载,最晚至唐乾宁四年(897年),琵琶除了有四个柱以外,已经开始使用“品”了。“品”的使用使得琵琶音域大为扩充,再加上盛唐以来已经使用手指弹奏-即“搊弹”的方法

3、,从而大大提高了琵琶的艺术表现力。不仅如此,这时的琵琶也改横弹为抱弹,并把右手用木拨弹奏改为用五个手指弹奏的方法。但这时各种琵琶的使用尚无规律,如“创手弹之法”的贞观初年琵琶名家-太常乐工裴神符即是五弦名手。可见,曲项琵琶和五弦琵琶同样流行于盛唐时期。,日本正仓院藏。左为木画紫檀琵琶,长100cm 最大腹宽41.7cm;右为螺钿紫檀五弦唐琵琶,长108cm最大腹宽30cm。 均系唐代传入日本,为圣武天皇(701756年)心爱之物。圣武天皇去世后,于756年献给东大寺大佛。,关于唐代琵琶曲,主要是来自当时流行的歌舞大曲,如六幺、霓裳羽衣曲、凉州、胡渭州等。 唐代比较著名的各族琵琶演奏家有段善本、

4、贺怀智、曹刚、裴神符、康昆仑(康国人)、雷海青、李管儿、赵壁等。他们的演奏各有其不同风格。据说曹刚以右手运拨的气势若风雷取胜;裴神符则以左手细腻委婉的拢然而闻名,段善本以“移调”演奏见长(所谓“移调”就是从一个宫调移到另一个宫调上演奏)。毫无疑问,这些对于我国琵琶演奏艺术的发展是起了促进作用的。 琵琶在中国落户后又很快传入朝鲜、日本和越南、缅甸等国,直到现在,日本正仓院还藏有我国唐时传去的五弦琵琶,朝鲜半岛至今还有五弦琵琶。,唐韩熙载夜宴图(部分),白居易琵琶行节选,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平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

5、限事。 轻拢慢捻抺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歛容,月儿高 著名琵琶传统大套文曲,所作年代及作者不详,后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 现存最早谱本是明代嘉靖年间的手抄本高和江东中的一曲。最早的刊印谱本是华秋萍的琵琶谱,后李芳园在编印南北派十三大套琵琶新谱时,根据此曲的风格及特点与白居易诗霓裳羽衣舞中所描述的情节

6、相似,故更名为霓裳羽衣曲。 全曲古朴动人,委婉缠绵,优雅华丽,舞蹈性强,颇具大唐风韵。,月儿高是器乐艺术中描写月亮的极品之作,主要描述月升到西沉的过程,共分12段:1、海岛冰轮 2、江楼望月 3、海峤踌躇 4、银蟾吐彩 5、风露满天 6、素娥旖旎 7、皓魄当空 8、琼楼一片 9、银河横渡 10、玉宇千层 11、蟾光炯炯 12、玉兔西沉。,音乐欣赏:月儿高,西安音乐学院民乐团合奏。,2合奏音乐-鼓吹乐的兴起 在汉以来我国传统音乐中,有一类以打击乐器与吹奏乐器为主的演奏形式和乐种-“鼓吹乐”。这是以打击乐器鼓和管乐器排箫、横笛、笳、角等合奏的音乐,有时也伴有歌唱。大约在秦末汉初之际,鼓吹乐就已在北

7、方汉族与少数民族居住地区流行,当时的鼓吹乐是用鼓、角、笳一起演奏。当鼓吹乐传入中原地区以后,便与中原各地汉族民间音乐相结合,逐渐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鼓吹乐。汉哀帝时(前61年)乐府中有“邯郸鼓员”、 “江南鼓员”、“淮南鼓员”等可能就是各个不同地区的鼓乐工。从郭茂倩乐府诗集中所收汉代鼓吹乐的歌词来看,有相当一部分作品都是汉族民歌,后来被各地的鼓吹乐所吸收。,鼓吹乐被宫廷采用后,便用于军队、仪仗和宫廷的宴乐之中。由于乐队编制和应用的场合不同,所以使用的乐器和对其称呼也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黄门鼓吹:由天子近侍掌握,主要列于殿廷,备食举乐同时亦用于天子专用的“卤簿”(即仪仗)。西京杂记载:“汉大驾祠

8、甘泉、汾阳,备千乘万骑,有黄门前、后部鼓吹。”所谓“列殿廷”,“供卤簿”,如同后世“鼓乐”中的“坐乐、行乐”。 横吹:因用横吹(横笛)作为主奏乐器而得名。横吹乐队一般由鼓、角、横笛等组成,或加筚篥和排箫。乐曲有李延年据张骞从西域带回的乐曲摩诃兜勒为素材创作的新声二十八解,由黄鹊、陇头、出关、入关、出塞等二十八首乐曲联缀而成,后人称之为汉横吹曲二十八解。 短箫铙歌:也叫骑吹,是用笳、排箫、铙等乐器在马上演奏的军乐。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十一:“横吹曲,其始亦谓之鼓吹。有箫、笳者为鼓吹,有鼓、角者为横吹,用之军中马上所奏者是也。”,家喻户晓的吹打曲百鸟朝凤,流传于鲁皖豫冀等地。开始热烈、欢快的乐段结束

9、后,乐队奏出一个固定的伴奏音型,在它的衬垫下,音色高亢明亮的唢呐细腻地模拟各种飞鸟啼鸣。这些极近形象、竭尽变化的模仿,既表现了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民间艺人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在凡俗生活中提取艺术性灵的趣味,同时也是表现民间艺人演奏功夫的即兴性乐段。它的广泛流传,更得益于这美妙吉祥的曲名。 展示“唢呐”另一面品格的传统曲目是鲁西南鼓吹乐的一枝花,它采用梆子“哭腔”,奏出凄楚悲切的音调。最后以曲牌小桃红为素材的快板乐段,充分发挥了这一乐种中紧板慢唱的“穗子”手法,渐次逐一拉长一串长音,尽情表现演奏者的气息偷换技巧。 音乐欣赏:百鸟朝凤;一枝花,任同祥合奏。,任同祥(1927-2002?),山

10、东嘉祥县人,有“唢呐天王”之称。1953年北京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的舞台上,以一曲“百鸟朝凤”得到首都音乐界的高度评价,后获得国内外多项比赛大奖。他的唢呐演奏从容自如,干净利索,音色柔和圆滑,善于运用滑音、舌根吐音、双吐音等技巧。,一枝花 唢呐独奏曲, 1959年春任同样据山东的地方戏和其它民间音调编写。他有感于自己在解放后从一个民间艺人成为一位专业音乐工作者的艺术生涯,深深感到这是党对他的培养。为了抒发这样的心怀,编写了这首曲子,构思如下:“旧社会,路旁花,风吹雨打受摧折。新社会,一枝花,工农兵群众喜爱她。” 全曲分散板、中板和快板三段。乐曲开始是一段散板,采用山东梆子“哭腔”音调,旋

11、律波浪起伏,情思如泣如诉。给人以凄楚悲壮、肝肠痛断之感。恰似一个饱经风霜的民间艺人在倾诉不幸的过去。第二段是叙述性的中板段落。旋律缓慢、凄婉从容,犹如向人们诉说着过去颠沛流离,四处奔走的生活和苦楚境况,情深意切,柔美动人。第三段慢起而渐快转入一个激动而热烈的快板。旋律欢畅热情,节奏明朗活跃,气氛炽烈欢腾,与前面凄楚的音调形成强烈对比,把全曲推向高潮。使人顿觉欢欣和光明,表现了解放后民间艺人的欢乐心情。 曾在祝延平主演的电视连续剧武松作为片尾曲,名为壮别。曲子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形象生动,对比强烈,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可谓民族音乐中不朽的佳作。,3古琴的发展,乐府新声之宏道,汉乐情志之率真,神

12、明天乐的斑烂奇异而又充实着现实情趣,世俗民乐愉悦欢腾而又显示出古拙雄浑,成为汉代音乐的主要风格特征。 当时白虎道德论成为对琴之思想指导,认为琴有禁淫邪、正人心的本质功能,主张琴要奏中和之声;而汉代经学之琴学,则以政治伦理之角度,附以阴阳五行、天人感应之学说,阻碍了琴之审美。惟仍有丰富之琴曲创作,在“以悲为美”之审美观下,反映了当时的思想与感情。,汉代琴曲之悲,呈现於相当多的作品中。乐府琴曲作品多包含了悲剧性的故事与情感,如琴曲长门怨。汉之琴曲以悲为主的原因是,以悲为主之郑卫之琴取代了先期以乐为主的雅乐之琴。 长门怨是一个古乐府诗题。据乐府解题记述:“长门怨者,为陈皇后作也。后退居长门宫,愁闷悲

13、思。相如为作长门赋后人因其赋而为长门怨。”陈皇后,小名阿娇,是汉武帝皇后。武帝小时曾说:“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 音乐欣赏: 琴曲长门怨刘善教演奏。乐曲以七弦上的高音奏出女性的哀怨心理。,唐代在中国的音乐文化历史中可谓盛况空前,引进了各国的礼俗、音乐、美术以至各种宗教,形成了胡乐、胡酒、胡姬的长安风,尚为古今中外大交流大融合,气象雄浑,璀灿夺目,呈了雄壮之鼓乐、飘逸之琴曲、声俊之教乐情雅之法曲,激昂之歌舞及宛畅之梵呗汇成了唐乐的灿烂气象。 但在整个享乐主义的大环境下,古琴音乐与大家音乐、宫廷音乐存在著太多的矛盾,与琵琶、羯鼓等胡乐器相比,基本上处於“怀才不遇”之地位。,初唐时,太宗推崇

14、孔子,重视雅乐。古琴具有浓厚的儒家文化特点,故较普及而受重视。 但随着生产的恢复与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享乐,要求音乐的求新求闹,古琴慢慢不受大众欢迎了,但文人仍钟情於古琴,从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兼寄弄房给事一诗中,就可看出琴师技巧之高超带给人的艺术享受。 盛唐的强盛繁荣使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都达到了高峰,盛唐的音乐实践及审美习惯与古琴的清微幽远,诗化与神化的意境风格大不协调,乃造成唐代古琴衰落之原因。,唐诗提到因为古琴没人欢迎,不用而被虫蛀的情况。古琴在唐代并没有随著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因为古琴这种静态的、讲究内在韵味之美的音乐,与盛唐之追求享乐、好尚热闹雍容华贵、气势宏大的风格是格格不入的。

15、 古琴之兴衰也受到统治者好尚所影响,如唐太宗善待古琴,古琴在开国之初有其应有之地位。而太宗对琵琶等乐器的兴趣,使古琴相对受到排挤。唐玄宗则厌恶古琴,喜欢盛大排场,追求热闹场面,更使古琴随著唐朝政经文化之发展而达到了谷底;文人自命清高,拉大了与大众以之距离,古琴越发变为文人圈内的娱乐工具。,中唐时,安史之乱造成了文化及政经的破坏,宫廷乐师流落民间,反倒使民间音乐、市民音乐开始励兴,古琴音乐美学思想乃有了丰富之内容。 白居易在近百篇琴诗中对琴况、琴趣都有深刻充分的描写。他的琴观代表了唐代琴学雅化的趋向,在他的废琴诗中谈到了时人的审美趣味已转向了“羌笛与秦筝”,古琴的演奏已吸引不了一般听众了。虽然当

16、时的琴音无俗韵,但是他认为这种味淡节奏缓,从律简单的祭祝乐歌,有很大的社会功能,并且令人情感平和,他不仅喜欢,还亲自弹奏。在其清夜琴兴中,夜是静寂无声,得人独坐林间,万事不入,由外而内的潜移默化,外境之幽静与内心之幽闲应合,弹琴徒有形式,实际上是人心自由驰骋带动琴与琴心,物我合一,呈现了弹琴的佳境。,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 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 胡笳本自出胡中,缘琴翻出音律同。 十八拍兮曲虽终,响有余兮思无穷。 是知丝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哀乐各随人心兮有变则通。 胡与汉兮异域殊风,天与地隔兮子西母东。 苦我怨气兮浩于长空,六合虽广兮受之不容! 此诗最早见于朱熹楚辞集注后

17、语,传为蔡琰(约177?)作。蔡琰,字文姬,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为蔡邕之女。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战乱中为胡骑所获,南匈奴左贤王纳为妃子,生二子。十二年后为曹操赎回,嫁给了同郡人董祀。她将这一段经历写成悲愤诗五言与骚体各一篇,见后汉书董祀妻传。,琴曲-胡笳十八拍,蔡文姬生在大儒蔡邕家中,自小耳濡目染,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有一个幸福的童年。 16岁时嫁给卫仲道,卫家当时是河东世族,仲道更是出色的大学子,夫妇两人恩爱非常,可惜不到一年,仲道便因咯血而死。文姬不曾生下一儿半女,卫家人嫌她克死了丈夫,当时才高气傲的文姬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回到娘家。后父亲死于狱中,文姬被匈奴掳去,这

18、年她才23岁,被左贤王纳为王妃,居南匈奴12年,育有二子,此间她还学会了吹奏“胡笳”及一些异族的语言。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感念好友蔡邕之交情,得知文姬流落南匈奴,即派使者携黄金千两、白璧一双,把她赎了回来。在曹操的安排下,嫁给田校尉董祀,这年她35岁, “赤壁之战”爆发。 蔡文姬嫁给董祀,起初并不和谐。文姬饱经离乱忧伤,时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华,一表人才且通书史、谙音律,自视甚高,对文姬有不足之感,迫于丞相的授意才接纳了她。次年,董祀犯罪当死,她顾不得嫌隙,蓬首跣足到丞相府求情。曹操念及昔日与蔡邕的交情,又想到文姬悲惨的身世,倘若处死董祀,文姬势难自存,于是宽宥了董祀。 此后,

19、董祀感念妻子恩德,对文姬重新评估,夫妻双双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居在风景秀丽,林木繁茂的山麓。若干年以后,曹操狩猎经过这里,还曾经前去探视。蔡和董生有一儿一女,女儿嫁给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为妻。,文姬博学多才,音乐天赋过人,她6岁时听父亲在大厅中弹琴,隔着墙壁就听出了父亲把第一根弦弹断的声音。其父惊讶之余,又故意将第四根弦弄断,居然又被她指出。长大后她更是琴艺超人。她在胡地日夜思念故土,回汉后参考胡人声调,结合自己的悲惨经历,创作了哀怨惆怅,令人断肠的琴曲胡笳十八拍;嫁董祀后,感伤乱离,作悲愤诗,是中国诗史上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也有认为是伪作)。 相传文姬为董祀求情时,曹操看到文

20、姬在严冬季节蓬首跣足,心中不忍,命人取过头巾鞋袜为她换上,让她在董祀未归之前留居在自己家中。在一次闲谈中,曹操表示出很羡慕蔡家原来的藏书。文姬告诉他原来家中所藏的四千卷书,几经战乱已全部遗失时,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当听到蔡文姬还能背出四百篇时,又大喜过望,于是蔡文姬凭记忆默写出四百篇文章,文无遗误,可见蔡文姬才情之高,这也使董祀从内心敬服文姬的才华 。 音乐欣赏:胡笳十八拍-管平湖演奏;乔珊 琴歌。,曲之师长-广陵散,琴操载:战国聂政的父亲,为韩王铸剑,因延误日期而惨遭杀害,聂政立志为父亲报仇,入山学琴十年,身成绝技,名扬韩国。韩王召他进宫演奏,聂政借机刺杀韩王报仇,自己毁容而死。后人将这个故事谱成琴曲,慷慨激昂,气势宏伟,为古琴著名大曲之一。 琴学业书:广陵散非嵇康所作也,聂政刺韩王曲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