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地区专用2018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的运输第3讲物质的输入和输出课件20170731357.ppt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3558858 上传时间:2019-09-11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卷地区专用2018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的运输第3讲物质的输入和输出课件20170731357.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全国卷地区专用2018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的运输第3讲物质的输入和输出课件20170731357.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全国卷地区专用2018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的运输第3讲物质的输入和输出课件20170731357.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全国卷地区专用2018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的运输第3讲物质的输入和输出课件20170731357.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全国卷地区专用2018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的运输第3讲物质的输入和输出课件20170731357.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卷地区专用2018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的运输第3讲物质的输入和输出课件20170731357.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卷地区专用2018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的运输第3讲物质的输入和输出课件20170731357.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的运输,第3讲 物质的输入和输出,1渗透作用 (1)概念: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_的扩散过程。 (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_。 (3)常见渗透装置图分析,水分的流动判断:当溶液浓度_时,水分就通过半透膜由S2流向S1;当溶液浓度_时,水分就通过半透膜由S1流向S2。 在达到渗透平衡后,若存在如图所示的液面差h,则S1溶液浓度仍大于S2。因为液面高的一侧形成的压强,会阻止溶剂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扩散。,【考点知识突破答案检索】 1(1)半透膜 (2)浓度差 (3)S1S2 S1S2,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3植物细

2、胞的吸水和失水(以成熟植物细胞为例) (1)条件:成熟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考点知识突破答案检索】 2(1)细胞膜 细胞质 (2)吸水膨胀 失水皱缩,(3)验证 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通过渗透作用失水,植物细胞就发生_质壁分离现象。 将已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放入清水中,此时细胞液的浓度_高于外界清水,植物细胞就_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教材深挖】1下图甲是一个典型的渗透装置,作为成熟植物细胞也应符合渗透系统的全部条件。请指出图乙中与图甲a、b、c对应的结构分别是什么?,3“U”形管渗透装置中,当达到渗透平衡时,一般两侧溶液浓度不相等,原因是什么? 因为液面高的一

3、侧形成的静水压会阻止溶剂分子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扩散。,2对于植物细胞来说,单位时间内,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数量相等时,细胞内外液体的浓度一定相等吗? 不一定。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的支持、保护作用,当单位时间内水分子进出植物细胞数量相等时,有可能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外溶液浓度。,图乙中与图甲中a相对应的为细胞液,与b对应的为原生质层,与c对应的是“外界溶液”,1.(2017安徽师大附中入学考试,7)如下图所示,在漏斗中加入的蔗糖溶液与蒸馏水液面齐平,一段时间后,待漏斗内液面不再变化时,再向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蔗糖酶。下列坐标曲线中能正确反映整个实验过程中漏斗内外溶液的液面高度差变化的是( ),C,【解

4、析】水分子是顺相对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的。实验开始时,因蔗糖溶液的浓度大于蒸馏水,所以烧杯中的水分通过渗透作用移向漏斗,导致漏斗液面升高。一段时间后,待漏斗内液面不再变化时,向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蔗糖酶,因蔗糖酶催化蔗糖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引起漏斗中溶液浓度进一步升高,漏斗液面继续上升。随着漏斗液面继续上升,漏斗中的葡萄糖和果糖通过半透膜进入烧杯中,使得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差减小,漏斗液面随之下降,最终使漏斗内外溶液维持着一定的液面高度差。故C选项正确。,2如图所示U形管中间被一种能允许水分子通过而二糖不能通过的半透膜隔开,先在两侧分别加入0.1 mol/L的蔗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

5、液面高度变化是怎样的?若向U形管右侧加入某种微量物质(不影响溶液浓度),右侧液面高度上升,那么加入的这种微量物质最可能是( ),C,【解析】先在两侧分别加入0.1 mol/L的蔗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膜两侧单位体积水分子数目相等,水分移动平衡,因此两侧液面高度不变;若向U形管右侧加入某种微量物质(不影响溶液浓度),右侧液面高度上升,说明水分子从左侧进入右侧速率大于从右侧进入左侧,左侧单位体积水分子数目多于右侧,则说明右侧的麦芽糖可能被分解为葡萄糖,导致单位体积水分子数目降低,所以加入物质为麦芽糖酶。综上分析,A、B、D三项均错误,C项正确。,A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胰岛素 B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衣藻

6、C两侧液面高度不变;麦芽糖酶 D两侧液面高度不变;蒸馏水,3.(2017安徽淮南二中月考,20)五个大小相同的马铃薯幼根与物种A的幼根分别放入甲戊五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数小时后,取出称重,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关于该实验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 ),C,【解析】由图可知,马铃薯吸水能力要比物种A强,所以马铃薯更耐干旱,A错误;在甲溶液中,马铃薯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当蔗糖酶将蔗糖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时,使浓度增大,马铃薯将失水,浓度变大,B错误;在甲溶液中,马铃薯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则甲溶液属于马铃薯的等渗溶液,物种A会在此溶液中失去水分,所以不能正常生长,C正确;当马铃薯根细胞在乙蔗糖溶

7、液中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水分子的跨膜运输处于动态平衡中,D错误。,A物种A比马铃薯更耐干旱 B在甲溶液中加入适量的蔗糖酶,在最初一段时间,其中的马铃薯幼根细胞液浓度将减小 C物种A在与马铃薯根细胞液等渗的完全培养液中不能正 常生长 D当马铃薯根细胞在乙蔗糖溶液中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也就停止了,4如图曲线表示将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如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解析】由图分析可知,甲溶液中细胞失水量不断增加,说明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乙溶液中细胞失水量先增加后减少,说明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复原。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是成熟植物的活细胞,A正确

8、;6 min时都可以发生质壁分离的状态,只是乙溶液中细胞在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B正确;如果乙溶液的浓度稍增大,则质壁分离后复原的时间需要变长,即B点右移,C正确;两条曲线的差异不仅是因为浓度的不同,乙溶液中细胞可以发生质壁分离后的自动复原,D错误。,D,A该实验可选取菠菜的叶肉细胞来进行 B6 min时取出两个细胞用显微镜观察,均可看到质壁分离状态 C若乙溶液的浓度稍增大,则曲线中B点右移 D两条曲线的差异是由于甲、乙溶液浓度不同导致的,1有关渗透作用的“4”个易错点 (1)渗透系统的溶液浓度指物质的量浓度而非质量浓度,实质是指渗透压,如质量分数为10%葡萄糖溶液和质量分数为10%蔗糖溶液的质

9、量浓度相等,但质量分数为10%蔗糖溶液的渗透压小,故水可通过半透膜由蔗糖溶液向葡萄糖溶液移动。 (2)水分子的移动方向是双向的,但最终结果是由低浓度溶液流向高浓度溶液的水分子数较多。 (3)渗透平衡只意味着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移动达到平衡状态,既不可看作没有水分子移动,也不可看作两侧溶液浓度绝对相等。 (4)只有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 2细胞吸水和失水的特点 (1)运输方向: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梯度的跨膜运输过程。 (2)运输特点:细胞吸水时,水分子也有从细胞出来的,细胞失水时,水分子也有进入细胞的,即无论细胞吸水还是失水,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的扩散都是双向进行的

10、。,1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番茄和水稻吸收无机盐离子的比较:,科学家将番茄和水稻分别放在含有Ca2、Mg2和SiO44的培养液中培养,结果及分析如下: (1)实验结果 不同植物对_的吸收有差异。 同一种植物对_的吸收也有差异。 (2)实验结论:植物细胞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_。 (3)微生物吸收无机盐离子的特点 不同微生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有_。 不同微生物对各种无机盐离子的需要量_。,【考点知识突破答案检索】 1(1)同一种无机盐离子 不同种无机盐离子 (2)选择性 (3)选择性 不同,2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连一连,3根据图示进一步确定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影响因素,(1)填写以下有关跨膜运输

11、方式及结构的名称。 甲:_;乙:_;丙:_;a:_。 (2)填写以下有关跨膜运输方式的影响因素。 图甲:_;图乙:_;图丙:_。,【考点知识突破答案检索】 2b c a d 3(1)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载体蛋白 (2)浓度差 浓度差和载体蛋白 载体蛋白和能量,【教材深挖】 1同一细胞运输同一物质时,其运输方式一定相同吗?(举例说明) 不一定,如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靠Na内流,Na内流为协助扩散,Na排出为主动运输。 2同一种物质进出不同细胞时,运输方式一定相同吗? 不一定,如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时为主动运输,进入人的红细胞时为协助扩散。 3胰蛋白酶能用下图模式进行运输吗?,不能,该运输为

12、主动运输模式,胰蛋白酶的运输为胞吐。,【解析】由图可知,葡萄糖逆浓度梯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消耗ATP;小肠上皮细胞将葡萄糖运出细胞是顺浓度梯度,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不受O2浓度影响;Na顺浓度梯度进入此细胞,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不消耗ATP,载体蛋白的活性受温度影响。,B,1.(2017山西五校一联,3)如图表示物质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示意图。其中、的个数代表分子(离子)的浓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此细胞,需要消耗ATP B葡萄糖被运出此细胞的速率受O2浓度的影响 CNa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此细胞

13、,不需要消耗ATP D人体的体温发生变化时会影响Na进入细胞的速率,2右图为某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从图中能得出( ) A图中的S代表载体蛋白,M代表离子 B膜外是高浓度,膜内是低浓度 C这种物质的跨膜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因为有M和能量的参与 D图中M的移动方式是错误的,它应是固定不变的,【解析】图中的M可以来回移动,所以它应该是载体蛋白,而S是被运载的物质;此过程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一定为主动运输,它一般是指物质由低浓度到高浓度运输;在运输过程中载体蛋白应是运动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C,3.下列据图所作出的说明错误的是( ),【解析】图1所示物质的运输方式需要载体蛋白,不消耗能量,为协

14、助扩散,协助扩散受载体数目的限制,有饱和现象;当细胞外液浓度低于细胞内液浓度时,随时间的推移,细胞内液的浓度在逐步增加,说明该物质可以从低浓度一侧进入高浓度一侧,所以此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图3中矿质元素离子的跨膜运输有两个特点:一是逆浓度梯度,二是消耗ATP,故应为主动运输;O2浓度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从而影响ATP的产生,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物质的吸收速率受O2浓度的影响,说明吸收K需要耗能,O2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K吸收速率不再随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该过程需要载体协助。,D,A图1说明该物质跨膜运输时会出现饱和现象 B图2说明此物质进出细胞时需要消耗能量 C图3说

15、明该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D图4说明该植物吸收K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4用呼吸抑制剂处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下图表示物质吸收量变化正确的是( ),【解析】C和D中物质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ATP,所以与呼吸强度无关。A中葡萄糖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也不需要消耗ATP,所以与呼吸强度也无关。B中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式都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所以当用呼吸抑制剂处理后,它们的运输量会受到影响,故B选项正确。,A,“三步法”判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实验原理 (1)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_。 (2)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能渗透吸水或失水。 (3)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得

16、多。,2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流程,【考点知识突破答案检索】 1(1)半透膜 2加深 逐渐分离 清水,3现象与结论,4本实验特别提醒 (1)本实验存在两组对照实验,(2)引发质壁分离的2种原因,(3)本实验是教材中涉及“显微观察”实验中唯一的一个“只在低倍镜下”观察(不曾换“高倍镜”)的实验。,1如图为某同学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作为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基本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第二次观察(D)和第一次观察(B)形成对照,第三次观察(F)和第二次观察(D)形成对照 B该实验用显微镜主要观察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位置、液泡的颜色和大小等 C如果将蔗糖溶液换成浓度适宜的

17、KNO3溶液,则可以省略E过程 D增大蔗糖溶液的浓度实验效果会更明显且不影响细胞的活性,【解析】题图中共有三次显微镜观察,观察的指标主要是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位置关系以及液泡的大小和颜色,第二次观察与第一次观察形成对照,第三次观察与第二次观察形成对照,A、B项正确;如果将蔗糖溶液换成浓度适宜的KNO3溶液,由于在细胞失水的同时,不断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获得K和NO3,导致细胞液浓度升高,当其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开始吸水,从而出现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现象,C项正确;如果蔗糖溶液的浓度过高,会导致细胞因过度失水而死亡,D项错误。,D,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18、这个实验时,在实验室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对表的推断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解析】在0.3 gmL1蔗糖溶液中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所以X是质壁分离,A正确;在0.5 gmL1蔗糖溶液中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且现象比0.3 gmL1蔗糖溶液中的更明显,细胞因为失水过多而死亡,B正确;由于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能主动进入细胞,故在1 molL1 KNO3溶液中质壁分离后会主动复原,但因为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的保护,且细胞壁有较小的伸缩性,所以Z是细胞稍增大,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浅,C正确;组无变化是因为细胞已经死亡,D错误。,D,A.X为质壁

19、分离,因为细胞渗透失水 BY为质壁分离,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 CZ为细胞稍增大,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浅 D组无变化是因为细胞吸水量等于失水量,巧判细胞能否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 (1)从细胞角度分析 死细胞、动物细胞及未成熟的植物细胞(如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 具有中央大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可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 (2)从溶液角度分析 在一定浓度(溶质不能透过膜)的溶液中只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不能发生自动复原现象(只有用清水或低渗溶液处理,方可复原)。 在一定浓度(溶质可透过膜)的溶液(如KNO3溶液、甘油等)中可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现象。 在高浓度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20、,但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1(2016新课标,2)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 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解析】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为逆浓度梯度运输,属于主动运输,A、B错误;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影响到氧气的运输,进而影响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ATP,从而影响到主动运输,C正确;蛋白质变性剂会导致构成离子泵的蛋白质结构改变,进而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

21、速率,D错误。,C,2(2016新课标,1)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 B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相同 C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 D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解析】主动运输可以使离子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以保证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所以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A错误;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不完全相同,例如细胞膜上有糖蛋白,线粒体膜上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B错误;分泌蛋白

22、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着膜的融合和变形,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C正确;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构成的,D错误。,C,【解析】由图分析可知,载体运输溶质分子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即逆浓度运输溶质分子,A正确;载体是顺浓度梯度运输,不消耗能量,因此不具有ATP酶活性,B错误;由图分析可知,是主动运输,是协助扩散,C正确;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都是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由于协助扩散有载体蛋白的协助,因此运输速率比自由扩散快,D正确。,B,3(2016江苏高考,6)下图为一种溶质分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载体逆浓度运输溶质分子 B载体具有ATP酶活性 C载体和转

23、运方式不同 D载体转运溶质分子的速率比自由扩散快,4(2016天津高考,1)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显微镜下可依次观察到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解析】观察甲和观察乙使用相同放大倍数,无需调换镜头,A错误;甲是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未失水前的状态,乙是其失水后发生质壁分离,而丙是其质壁分离后的质壁分离复原,所以甲、乙、丙可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B正确;发生质壁分离后,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相对较高,C错误;在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中,既有水分子从胞外扩散到胞内,也有水分子从胞内扩散到胞外,D错误。,B,A由观察甲到观察乙须将5倍目镜更换为10

24、倍目镜 B甲、乙、丙可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 C与甲相比,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 D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没有水分子从胞内扩散到胞外,5(2015新课标,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 ) 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 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 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 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解析】胞吐是指大分子物质通过囊泡转移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物质排出细胞的现象。A、C、D项皆属于胞吐作用;B项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是通过核孔,不形成囊泡,不属于胞吐作用。,B,6(2015海南高考,10)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

25、若干,去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假设蔗糖分子不进出细胞,则关于这一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 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溶液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 C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协助扩散 D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于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解析】由题意可知,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叶片,细胞内的细胞液浓度相同,分别放入甲、乙、丙三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定时间后,甲的浓度变小,说明植物细胞失水,甲的浓度液浓

26、度植物细胞液浓度;乙的浓度不变,说明植物细胞既不失水也不吸水,乙的浓度植物细胞液浓度;丙的浓度变大,说明植物细胞吸水,丙的浓度乙的浓度丙的浓度,A错误;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细胞液的浓度而非细胞内蔗糖溶液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B错误;水分进出细胞属于自由扩散,C错误;由题意可知,蔗糖分子不进出细胞,甲、乙、丙三种溶液的浓度变化均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D正确。,D,1一个原理: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渗透作用。 (1)发生条件:半透膜、浓度差。,(2)发生现象,2一个实验:质壁分离实验。 (1)材料: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 (2)条件: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3)现象:细胞壁与原

27、生质层分离。 3两个模型 (1)三层结构模型:蛋白质脂质蛋白质。,(2)流动镶嵌模型: 基本支架:磷脂双分子层。 蛋白质分布: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4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 (1)结构特点:流动性。 (2)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5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 (1)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载体蛋白;不需能量。 (2)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载体蛋白;不需能量。 (3)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载体蛋白;需能量。 6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胞吞、胞吐。 7物质跨膜运输的影响因素 (1)物质浓度;(2)氧浓度;(3)载体种类和数

28、量;(4)温度。,易错点1 原生质层和原生质体的辨析 【点拨】(1)原生质层在成熟的植物细胞内相当于半透膜。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不包括细胞核和液泡内的细胞液两部分,且仅存在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中。(2)原生质体是去除了植物细胞壁以后所剩下的植物细胞结构。可以认为原生质体包括原生质层、细胞液和细胞核三部分。 易错点2 半透膜和选择透过性膜的辨析 【点拨】(1)区别:半透膜是无生命活性的物理性膜,是指某些物质可以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物质能否通过取决于其分子的大小。 选择透过性膜是具有生命活性的生物膜,载体蛋白的存在决定了其对不同物质是否吸收的选择性。细胞死亡或

29、膜载体蛋白失活后,其选择透过性丧失。 (2)共性:都允许水分子自由通过,而不允许大分子物质自由通过。,易错点3 渗透系统中水分子的运动方向 【点拨】渗透系统半透膜两侧水分子不是单方向移动的。渗透平衡时,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移动达到平衡状态,不能认为没有水分子移动。渗透不平衡时,单位时间内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相互渗透,表现为净速度是水从自身含量高(低浓度溶液)一侧向自身含量低的一侧运动。 易错点4 误认为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就是主动运输 【点拨】胞吐、胞吞也消耗能量。 易错点5 Na、K跨膜运输的方式 【点拨】Na、K等无机盐离子一般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但也可通过协助扩散或离子通道进出细胞。,温馨提示: 复习到此,请课下完成练习册第3讲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