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七图文转换课件201904101152.pptx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3560240 上传时间:2019-09-11 格式:PPTX 页数:54 大小:5.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七图文转换课件201904101152.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七图文转换课件201904101152.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七图文转换课件201904101152.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七图文转换课件201904101152.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七图文转换课件201904101152.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七图文转换课件201904101152.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七图文转换课件201904101152.pptx(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七 图文转换 明确图表类型,准确转换信息,第一章 语言文字运用,高考真题研究,核心考点突破,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落实比方法更重要,高考真题研究,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考点要求 图文转换 E 简释:它并不是考试说明中真正的要求,只是因为它考题的独特性和复习教学中的习惯性,才把它单列出来。“图表”指的是图表、图片、图画、徽标及流程图等非连续文本。“转换”是指把读懂的图(表、片、画、徽)的相关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表面上是“看图说话”,实际上是综合了语言表述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等多个考点。,考点简释,1.(2013江苏)有研究者对200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面进行了统计。

2、比较图表中两组数据,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5分),真题精做,1,2,3,4,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大多数作家(1分)需要十年左右的创作积累(3分),才能进入创作成熟期(1分)。,5,答题提示:本题从图表的角度考查图文转换。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作家发表处女作的高峰年龄段是2030岁,发表成熟时期的代表作的高峰年龄段却是3145岁,这两者相差十年左右,这十年,就是写作逐步成熟的时期。,1,2,3,4,5,2.(2014江苏)阅读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人如果不用眼睛看,而只用耳朵听,肯定会受骗上当。 B.人生一般总是在两种互相矛盾的真理之间寻找中庸。 C

3、.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 D.我们不仅希望我们自己幸福,而且也希望他人幸福。,1,2,3,4,5,答题提示 本题以图文转换的形式考查对画面的理解,实质考查把握漫画的寓意。首先要读懂漫画,漫画的中间是一个写意的人,代表手的线条抓着一些东西。而头部后转,代表眼睛的黑点紧盯着未被抓住的东西。再比对选项,可以确定寓意为我们总是想不到我们已经得到的,而总是盯着(想要)我们未得到的。,1,2,3,4,5,3.(2015江苏)下列对“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标志整体呈圆形,既体现民族团结、和谐包容的文化内涵, 也体现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 B.标志中的太阳神鸟

4、图案动感很强,既体现中国文化强大的向 心力,也体现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C.标志中的神鸟与太阳光芒的数目,暗合中国文化中四季、 四方、十二生肖、十二时辰等元素。 D.标志中光芒四射的太阳,既象征着光明、生命和永恒,也象 征着我国飞速发展的文化产业。,1,2,3,4,5,答题提示 本题以图文转换的形式考查对画面的理解。实质考查对图案及寓意的理解。D项中“也象征着我国飞速发展的文化产业”不恰当。,1,2,3,4,5,4.(2017江苏)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3分) A.小梅香里黄莺啭,垂柳阴中白马嘶。 B.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 C.学语莺儿飞未稳,放身斜坠绿杨枝。

5、 D.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1,2,3,4,5,答题提示 首先,观察漫画的构图要素,把握其体现的意境;其次,分析选项,找出符合漫画意境的诗句。画面上有一艘小船,船家拿着长篙等待来人上船,准备开船。来者是一老一少,他们走向小船,背后留下串串脚印。二人后方是一棵垂柳,柳枝上立着一只黄莺,黄莺脖颈向前伸出,张嘴啼鸣,仿佛与行人相识,似在问询行人去处。 A项漫画中并无“白马嘶”。B项画面中并无“平桥”。 C项“飞未稳”“斜坠”与漫画不符。 D项“浑相识”“欲别频啼”契合漫画意境。,1,2,3,4,5,5.(2018江苏)下列对右图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过程特别艰难,可

6、能预示着这一次收获很大。 B.在我们不注意的地方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困难。 C.对努力挣得的东西,人们会牢牢地抱住不放。 D.懂得知足常乐,会使生活中的困难更少一些。,1,2,3,4,5,答题提示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漫画。画面由上、下两部分组成:漫画的上半部分是地面上,背着胡萝卜的小白兔在拔胡萝卜;漫画的下半部分是一根大胡萝卜和两根小胡萝卜以及两个胡萝卜坑。 该题目B项只关涉该漫画的下半部分内容,C项只关涉该漫画的上半部分内容,D项“懂得知足常乐”与本漫画的寓意不符。只有A项关涉漫画的两个部分,而且与漫画的寓意关联紧密,应是最吻合的一项。,1,2,3,4,5,1.考查的频率“高”。从2012年至

7、2018年从未断过,可谓江苏卷的高频考点。 2.考查的材料“全”。从漫画到表格再到徽标,都涉及了。 3.考查的形式“稳”。除2013年采用主观题外,接下来全部采用四选一式选择题。选择题都是3分,难度不大。 4.考查的重点“懂”。虽说图文转换题的重点在“转换”,但因采用的是选择题型,故考查的重点实际上放在了“读懂”图表上,只有读懂了图表,答题才会轻而易举。,命题微探,练就学科素养 图文转换,核心内容 导图概览,掌握关键能力 三类图文转换题的转换要领,核心考点突破,落实比方法更重要,核心内容 导图概览,一、漫画类转换 漫画是一种讽刺性、批评性或幽默性的图画,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

8、表扬某些人和事。漫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标题(可以没有),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画面,主体各“因素”构成的情景;注释(可以没有),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这三部分是显性信息,而寓意则是隐性信息。,掌握关键能力,解析 地上有一个钱包,一个人走到钱包前却又绕道而行,走过去后又回头看那个钱包,他在想这是不是一个陷阱。漫画中的钱包本不是陷阱和诱惑,画中人有这种想法是社会发展中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造成的。,1.对如图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提醒人们在物质诱惑面前要能发现其中隐藏的陷阱。 B.讽刺有些人在机遇面前因多虑迟疑而丧失机会。 C.寓示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是社会发展的陷阱。 D.讽刺

9、那种因惧怕失败而自我保护不思进取的人。,2.下列诗句中,与如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A.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B.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C.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D.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解析 A项“有霜”“月寒”与画面表现的春天之景不合。 B项“雪半消”与景色不合。 D项“马去疾如鸟”与画面马之状态不合。,3.为右面的公益广告图拟个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美德点亮生活 B.携手创造光明 C.节能人人有责 D.科技驱散黑暗,解析 首先仔细观察广告图上的内容,黑色的画幅上是一个明亮的灯泡,灯泡上面有两个人,其中一人伸出双手搀扶另一个弯腰驼背、

10、拄着拐杖的人。然后结合题干中的“公益广告”分析,可分析出漫画的主旨:人们善意的举动、助人的美德照亮了生活,让生活有了光明。A项符合公益广告图片的旨意。 B项把画面上的“搀扶”看作“携手”,理解有偏差。 C项完全忽视了图中一人对老人帮扶的内容,偏离了图片的主旨。 D项只看灯泡不顾人物,未读懂图片。,1.读懂漫画:一看二抓三联 一看:看画面,做到看全、看细、看透。看画面就是找构图要素。构图要素就是画面上的标题、背景、注释、文字信息,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 二抓:深入思考,抓要素主体、细节。要素主体就是漫画所要表现的对象,这个对象多数是显性的,有时是隐性的。找到对象后再分析它与其他对象的关系(因

11、果关系、对比关系、相似关系、矛盾关系等)。细节处往往表达真正的意图,更不可放过。 三联:深入思考,联系社会生活揭寓意。 文字画面兼顾,把握漫画主题。 注意对比夸张,明确批评方向。 联系现实生活,找出讽刺对象。 从不同角度思考,理解其中哲理。 简洁描述画面,深刻挖掘寓意。,点拨关键,2.因题而答 (1)概括寓意题。 看选项含义是否囊括所有画面,有无丢三落四,尤其看是否抓住主体。 看概括是否能够由画面联系生活,是否由实及虚,由表及里,由物到人,再到一类人或一种现象。尤忌就事论事,或无中生有、无限拔高。 用词是否准确。如“讽刺”“揭露”“批评”“赞扬”“反映”等概括寓意的谓语中心词的使用是否准确。

12、(2)诗画意境题。 关键看画与诗(选项)是否高度吻合。如两者的意象是否相同,时令景物是否相同,意境是否吻合等。 (3)拟标题题。 拟标题的方法有中心事件(对象)描述法、引用画中人物语言法、揭示寓意法、比喻法等。要看所拟标题是否紧扣画面内容或寓意拟写。,二、徽标类转换 徽标,即徽记、标志,它言简意赅、高度凝练、意蕴丰富。一般是为某一组织、行业、机构、活动而专门设计,通过图像、形状、颜色等多种元素的组合,表现该组织、行业、机构、活动的纲领、宗旨、理念、目标等,甚至带有宣传和鼓动性质。解答徽标类图文转换题,需要深入分析图像、形状、颜色等各种元素及其组合后的内涵。因为在考题中颜色要素一般不作为重要元素

13、来考虑,所以应重点分析徽标的构成元素分别承载的含意,各元素及其组合后所反映的主题。,4.下列对南京书展徽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标志左上方图形由“南”字拼音首字母化入,似打开的城门, 展现出南京书展欢迎包容的姿态。 B.标志右上方文字是繁体“書”字的艺术变体,说明此次展览主 体是书籍,同时表示书籍繁多。 C.标志下方有“南京书展”四个汉字,下面又有对应的英文翻 译,表明此次书展中外书籍齐全。 D.该标志图文结合,疏密有致,寓意丰富,在和谐统一中传达出南京的历史特色和 文化气息。,解析 南京书展徽标由南京首字母N和繁体的“书”字组成,字母N象征开放的城门,也是南京历史文化的代表符号,表示南京书

14、展欢迎与包容的态度。另外,徽标虚实相间,既代表了引领和搭建书籍交流平台的实力,也象征了不断增长和繁荣的图书交易。A、B、D三项正确,C项过度解读。,5.春华中学举行“全校师生读书月”徽标征集活动,下列是各徽标及推荐理由,其中最切合活动主题的一项是,A.以学生作为画面主体,展现当代青年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定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B.画面洗练风趣,猫头鹰专心读书的神态启迪学生读书要专注,给学生方法的指导。 C.众人开卷阅读的画面,既突出了读书的主题,又强调了此次活动“全体性”的特点。 D.人形的树表达了读书助人成长的寓意,地球图案传达了读书人要行万里路的理念。,解析 A项偏在“学生”。 B项偏在“学

15、生”。 D项“行万里路”没有依据。,1.读懂徽标:细观察、巧联想 (1)细观察 观察分析构图元素图形、色彩,宏观把握徽标的外形特点,结合徽标主题,注意中英文大小写和缩写变化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 抓住构成特征,如整个图形是个什么形状、什么事物等。,点拨关键,(2)巧联想 联想的五个角度: 徽标主题或应用领域。任何构图要素都是为主题或某个应用领域服务的,沿着这个方向联想不会错。 图形。图形有两类,具象图形(具体事物)和象征图形。后者是重点,应该说大部分象征图形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只是抽象变化了而已,只要用心感知、联想,看明白寓意应该不成问题。联想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设计者选择这些构图要素?

16、为什么要设计成这样?这几个构图要素代表哪些含义?当然,象征图形有时不止一个,要注意图形的分与合。,文字。徽标里的文字大都是变形的,有汉字变形、阿拉伯数字变形、英文及首写字母变形;也有汉字的分与合,如把“食品”的“食”拆成“人”和“良”。 图与文的结合。变形的文字与象征图形结合在一起表达寓意。 颜色。高考试卷虽然是黑白色的,但是如果题干对颜色加以说明,就要留意颜色的特色和意义。 2.准确选择 看各个选项,在构成要素与寓意解读两个关节点解读上是否准确。个别徽标如注明色彩,也要关注其色彩意义。,三、图表类转换 所谓“图表”,是表示各种情况和注明各种数字的图和表的总称,高考卷中出现的图表类材料有表格、

17、柱状图、曲线图、饼状图等。这种题型一般是提供一个或多个图表,然后设计一到两个题目,或者是描述某种情况,或者是得出一个结论,或者是提出一条建议,等等。,6.对下面图表调查数据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赞成和不赞成此观点的网民都超过了三成,网民之间有明显分歧。 B.不赞成此观点的非网民超过半数,比赞成的非网民多出近两成。 C.有不到两成的人持折中态度,说明这一人群对此观点不感兴趣。 D.绝大多数受访者的态度明确,总体上不赞成这一观点的人居多。,解析 不能构成因果关系。,7.对下面图表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2011年到2013年,科研单位遭遇侵权的比例由25.3%下降到13.4%,

18、降幅较为明显, 但2014年有微小回升,2015年则回落至8.4%。 B.2015年企业和高校遭遇侵权的比例较之以往四年有所提高,总体侵权比例也略有 反弹;而2016年各项侵权比例均呈下降态势,总体遭遇侵权比例为10.7%。 C.2012至2016年间,比例一直下降的仅有个人遭遇侵权这一项,企业、高校、科研 单位以及总体这四项数据,均有回升的现象发生。 D.专利侵权总体比例的下降,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 效,当然,我国专利数量的快速增长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专利侵权的比例。,解析 B项中“2015年企业和高校遭遇侵权的比例较之以往四年有所提高”的说法错误。2015年的企

19、业和高校遭侵权的比例比2013、2014年高,但低于2011、2012年。做这类题目,一定要注意对比细节,数据图注意数据的变化。,1.读懂图表 (1)注重整体阅读。做这类题目,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 (2)区别不同图表的特点。具体而言,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遗漏信息。 (3)重视数据变化。我们要重视图表中的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个问题,而这可能正是材料的关键之处,也是

20、得出观点的源头。 (4)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有一些细节不可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表下面的“注”等。,点拨关键,2.精准选择 (1)注意数据变化分析与图表内容是否吻合、一致。 (2)注意数据表述分寸是否准确。如表示增长趋势的词语有“增加了”“增加到”“增长了倍”等。表示下降趋势的词语有“减少了”“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不能用倍数)”等。又如表示程度范围的概念有“近一半(约50%)”“大部分(比例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上)”“所有”“约几成”等。,1.给下面这幅漫画配上一段对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甲:这些树枝能活吗? 乙:管它呢,等领导检查完就全拔掉。 B.

21、甲:为什么要种这么多树? 乙:好制造氧气,综合你吐出的“毒气”。 C.甲:种了这么多,达标了吗? 乙:越多越好,多了好上报。 D.甲:前人多栽树。 乙:后人好乘凉。,练就学科素养,1,2,3,4,5,6,7,8,9,10,11,12,解析 题干要求选出“给下面这幅漫画配上一段对话,最恰当的一项”,这是针对漫画设题。首先要明确漫画的内容,这幅漫画中有两个人物,这两个人把树枝当作树苗栽到土中,然后分析这种做法的正误,或者是漫画作者的情感态度,是讽刺,还是赞扬。显而易见图中的做法应是不正当的,漫画作者的情感应是讽刺的,讽刺了弄虚作假,应付了事的行为。由此排除D项。 B项“为什么要种这么多树”,这一说

22、法与图中的“树枝”不合,排除。 C项“种了这么多”与图中所栽的树枝不符。故应选A项。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观察漫画,抓住漫画的组成部分;然后按照顺序把漫画上的内容描述出来。应重点抓住几处细节“边抽烟边培土”“扶树枝”“一堆树枝”。,2,3,4,5,6,7,8,9,10,11,12,1,2.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A.画里常写空山,一人观竹听风。人问空山何在,空山即是心中。 B.风中孤雁南去,无端生出闲愁。秋山秋水伴我,何人在你心头? C.秋水时深时浅,春色有淡有浓。年年来此树下,心情总是不同。 D.关河万里萧索,心中三分寂寥。闲看几枝新花,乱了一本芭蕉。,2,3,4,5,6

23、,7,8,9,10,11,12,解析 A项“竹”在漫画中没有体现。 C项“树”在漫画中没有体现。 D项“新花”“芭蕉”等在漫画中没有体现。,1,3.下列公益广告词中,与下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且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纸上得来终觉浅,就业尤需多实践。 B.愿得此身长报国,不挤高考独木桥。 C.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偏爱做工匠。 D.肩扛扳手开口笑,平凡人生亦自豪。,2,3,4,5,6,7,8,9,10,11,12,解析 漫画的寓意是技工缺口大,建议年轻人就业选择技工。A项漫画没有强调“实践”。 B项漫画中没有与“高考”相关的语境。 D项“平凡人生”与漫画语境不符。若由技工成长为大国工匠,人生并不平凡。

24、,1,4.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A.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 B.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C.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解析 从画面中的弯月、人及人站立的姿态、树及影子等可知,B项中的“八月十五夜”与画面中的弯月不符。 C项中的“月明”与画面不符。 D项与画面意境不符。,2,3,4,5,6,7,8,9,10,11,12,1,5.对右面这幅漫画寓意的解说最恰当的一项是 A.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 B.拥有物质再丰富,精神追求也不停步。 C.拥有资源的多少并不重要,要懂得利用。 D.生活工具的利用方式是

25、多样的,不要僵化。,2,3,4,5,6,7,8,9,10,11,12,解析 画中人离墙头咫尺之遥,只要将梯子竖起即可,但画中人空有这么多的梯子却不懂得利用。故选C。,1,6.针对右面这幅漫画的评论,切中寓意的一组是 遍地洋地名,说明文化自信不足。 城市日新月异,中国正赶超欧美。 保持本土特色,留住文化之根。 农民进城不识路,到底是谁之过? A. B. C. D.,2,3,4,5,6,7,8,9,10,11,12,解析 漫画内容:一人在十字路口看路标。上面标明的地名为加州1885、威尼斯等,他对此感到莫名其妙。据此可知,漫画所批评的是遍地洋地名而丧失民族特色的现象。是褒扬,与漫画寓意正相反。 中

26、的“农民”与漫画信息不符,且是就事论事,与原寓意相差很大。,1,7.下列对右图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赞扬了能及时调整人生方向的人。 B.赞扬了灵活变通不墨守成规的人。 C.批评了缺少恒心而功亏一篑的人。 D.批评了三心二意而见异思迁的人。,2,3,4,5,6,7,8,9,10,11,12,解析 漫画中,背着锹的人已经挖了许多深沟,其中一些已经接近水面,可挖的人又换了地方。这里批评了那些做事缺少恒心和毅力、中途放弃而导致功亏一篑的人。,1,8.下列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借用书法元素,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 底蕴。 B.用汉

27、字笔画的变形展现了冰雪运动员的英姿,体现了冬奥会运动 项目的特征。 C.其中充满韵律感的线条,寓意要顽强拼搏、历经坎坷才能获得圆 满成功。,D.赋予汉字“冬”以动感和力度,代表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激情、青春与活力。,2,3,4,5,6,7,8,9,10,11,12,解析 对“线条”寓意的解释牵强附会。,1,9.下列对苏州地铁的徽标分析不合理的一项是 A.“S”是“苏州”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也是“地铁”英文 subway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 B.“S”像一条河流。苏州是闻名中外的水城,河流是苏州文化 底蕴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C.两条线由远及近,视觉上像地铁的两条钢轨,环抱、融合的形态体现了和谐社会

28、 下的和谐交通。 D.从整体构图看,图案像是汉字“互”,寓意着苏州轨道交通的运营是政府与民众 互惠互利的事情。,2,3,4,5,6,7,8,9,10,11,12,1,解析 “寓意着事情”说法错误,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是便民、惠民的行为,不存在政府从中得到实惠的情况。中文“互”字,寓意着一来一回的互动,传达出轨道交通快速、便捷的属性。,2,3,4,5,6,7,8,9,10,11,12,1,10.下面是有关H7N9(禽流感)的调查数据,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3,4,5,6,7,8,9,10,11,12,A.疫情分布范围逐渐扩大,呈向北方蔓延的趋势。 B.感染与死亡人数不断上升,但死亡概率有所下降。

29、 C.感染原因复杂,但大多和与禽类接触有关。 D.大众尽量不要接触禽类,科学安全食用禽类产品。,解析 “感染原因复杂”无依据。,1,11.对下面图表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3,4,5,6,7,8,9,10,11,12,1,A.2015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主要有实体书店和网店两大渠道,其中实体书店渠道 市场码洋规模达到344亿元,网店渠道达到280亿元。 B.实体书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2014年实现了3.94%的年度增长率,2015年市场码洋规 模继续保持增长,年度增长率达到0.29%。 C.20102015年,网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可见,目前国内图书零售 市场当中,网络

30、销售是图书出版业赢利的重要方式。 D.实体书店在经历了20102015年“增速下降负增长销售回暖”的过程之后, 其市场码洋规模与年度增长率也将趋于平稳。,解析 “增速下降负增长销售回暖”的过程和“也将趋于平稳”的结论解读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增长率呈现“大幅增长增速下降负增长销售回暖增速下降”的状况,从中也得不出“也将趋于平稳”的结论。,2,3,4,5,6,7,8,9,10,11,12,1,12.下列各项中,表现主题与三幅剪纸作品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A.自由 民主 和谐 B.文明 法制 和谐 C.和谐 自由 富强 D.和谐 法制 富强,2,3,4,5,6,7,8,9,10,11,12,解析 第一幅剪纸有荷花、仙鹤,谐音和谐,象征和谐;第二幅剪纸儿童身后的神兽是獬豸,象征法制;第三幅剪纸的鱼,象征年年有余的富足生活,儿童的舞动象征身体强壮。,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