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损害的鉴别诊断.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566525 上传时间:2019-09-12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尿病肾损害的鉴别诊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糖尿病肾损害的鉴别诊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糖尿病肾损害的鉴别诊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糖尿病肾损害的鉴别诊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糖尿病肾损害的鉴别诊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糖尿病肾损害的鉴别诊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肾损害的鉴别诊断.ppt(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卢益中 主任医师,糖尿病肾损害的鉴别诊断,25%30%的1型及2型糖尿病最终会继发糖尿病肾脏病(DKD),并逐步进展至终末肾衰竭。 糖尿病患者出现肾损害(蛋白尿或肾功能减退)并不一定就是DKD,也可能是合并其他肾脏病,而两者的治疗方案及转归不同,须认真鉴别。,1、糖尿病肾脏病(DKD)的临床表现,糖尿病继发的肾损害可以分为如下5期: 肾小球高滤过期:此期主要临床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GFR)增高。 正常白蛋白尿期:此期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平时正常,但应激时能增加,出现微量白蛋白尿。 早期糖尿病肾病期:平时也出现微量白蛋白尿,但尿常规化验时蛋白仍阴性。 临床糖尿病肾病期:尿常规化验出现蛋白尿是进入

2、此期的标志。而后尿蛋白逐渐增多,出现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3.5g/d)及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也在这期出现转坏,常在23年进入肾衰竭期。 肾衰竭期:逐渐进展至终末肾衰竭,必须依靠肾脏替代治疗才能生存。,糖尿病继发肾损害的进展速度常常十分规律,1型糖尿病约5年进展一期,2型糖尿病34年进展一期。 另外,DKD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都是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二者常同时并存。,2、出现肾损害时如何鉴别,应重视糖尿病继发肾损害,但是糖尿病患者出现肾损害又不全都是DKD,必须认真鉴别。 出现如下情况时,即应考虑此肾损害并非DKD: 1.糖尿病病史短(不符合上述糖尿病肾损害进展的时间规律)即出现蛋白尿,尤其眼底

3、检查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时,需考虑其他肾脏病。 注意:2型糖尿病起病时往往无明显症状,待到发现糖尿病时,实际上已患病数年,这一点必须注意。,出现如下情况时,应考虑此肾损害并非DKD: 2. DKD应该无镜下血尿或仅有轻微镜下血尿(为变性红细胞血尿),绝对不出现肉眼血尿。 如果出现肉眼血尿,尿沉渣高倍视野下出现多数红细胞,或者为均一红细胞血尿,均应考虑此血尿并非DKD引起。,出现如下情况时,即应考虑此肾损害并非DKD: 3. 由于存在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常合并高血压。如果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10余年的患者出现了肾功能不全、血清肌酐增高,但是尿蛋白很少,此时不能考虑肾功能不全是DKD引起的,而很可

4、能为高血压肾硬化症导致。 因为糖尿病肾损害要进入第4期出现大量蛋白尿后,血清肌酐才会增高,如果尿蛋白很少即出现肾功能损害,这不会是DKD。,出现如下情况时,即应考虑此肾损害并非DKD: 4. 已出现肾病综合征数年,但是肾功能始终正常,这也不可能是DKD。 DKD患者出现大量蛋白尿及肾病综合征后,肾功能会加速转坏,23年即进入肾衰竭,不可能长期保持肾功能正常。,出现如下情况时,即应考虑此肾损害并非DKD: 对于中老年患者,此时要考虑是否罹患了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的膜性肾病? 因为该病的发病年龄及临床表现均与DKD第4期十分相似,两者都呈现肾病综合征,都无血尿或仅有轻度镜下血尿,但是此时DKD患者的肾功能转坏会较快,而膜性肾病却很慢(仅约1/3患者肾功能会转坏,且需得病510年才逐渐出现肾功能不全),可以用此鉴别。,出现如下情况时,即应考虑此肾损害并非DKD: 5. 如果糖尿病患者在短时间内肾功能迅速转坏,乃至出现急性肾衰竭,这也绝不可能是DKD,而必须考虑存在其他肾脏病。,由于DKD的进展十分规律,典型病例并不需要做肾穿刺病理检查即能临床确诊。 但是出现上面任一情况不能用DKD解释时,则应果断地给患者进行肾穿刺,病理检查是进行鉴别的最重要手段。,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