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的生成与排出ppt课件(1).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569093 上传时间:2019-09-12 格式:PPT 页数:104 大小:10.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尿的生成与排出ppt课件(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尿的生成与排出ppt课件(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尿的生成与排出ppt课件(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尿的生成与排出ppt课件(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尿的生成与排出ppt课件(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尿的生成与排出ppt课件(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尿的生成与排出ppt课件(1).ppt(10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urine formation and excretion),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本章学习目标,1. 掌握肾脏滤过膜的结构及屏障、肾脏血流量的调节 2. 了解肾脏的功能解剖 3. 掌握尿生成的过程;肾小球的滤过及影响滤过的因素 4. 熟悉几种主要物质的重吸收 5. 掌握肾小管重吸收的概念、主要部位和特点 6. 掌握NH3、H+、K+在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 7. 熟悉尿液的浓缩与稀释 8. 掌握尿生成的调节 9. 熟悉排尿反射;排尿异常,肾的功能解剖,肾脏的功能: 1.泌尿 滤过 重吸收 分泌,意义: 1)排出机体代谢终产物及进入体内的异物 2)调节 机体水平衡,肾

2、素 促红细胞生成素 羟化的维生素D3 前列腺素,2.分泌生物活性物质,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第一节 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一. 肾的功能解剖 二. 肾血流量的特点及其功能,肾小体,肾小球,肾小囊,近端小管,髓袢细段,远端小管,降支细段 升支细段,髓袢升支粗段 远曲小管,近曲小管 髓袢降支粗段,肾小管,肾单位 (nephron),第一节 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一、 肾的功能解剖,(一) 肾单位的构成,两类肾单位,表-1 两类肾单位的比较,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致密斑,球旁细胞颗粒细胞,Distal tubule,capillaries,球外系膜细胞,(二)球旁器,(二)球旁器 1球旁细胞:

3、分泌肾素 入球小A膜内的肌细胞呈上皮样变异, 内含分泌颗粒=肾素; 对牵张刺激敏感感受器; 肾交感N支配,(二)球旁器 2致密斑: 远端小管起始部,细胞呈高柱状上皮细胞 对远曲小管中的NaCl敏感,并将信息传递至球旁细胞,调节肾素的释放,(二)球旁器 3球外系膜细胞(间质细胞): 位于入球A、出球A和致密斑之间,成锥形, 底部朝向致密斑 功能:吞噬和收缩,(三) 滤过膜及其通透性,1滤过膜结构,毛细血管内皮 + 毛细血管基膜 + 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2滤过膜通透性,1)机械屏障:可通过 1.8 - 3.6 nm 不能通过,2)电屏障:正性 中性 负性,葡萄糖,小分子阴离子,机械屏障:由滤过膜的

4、三层组织各种孔、裂构成,静电屏障:由各层含有带负电荷的糖蛋白构成。,P5*,(四)肾脏的神经支配和血管分布,肾交感神经:调节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的重吸收和肾素释放。 肾的血管分布,即血液循环途径 腹主A叶间A弓形A小叶间A入球小A肾小球Cap网 出球小A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或直小血管小叶间V弓形 V叶间V 肾V 两套毛细血管网,二、 肾血流量的特点及其调节,第一节 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一) 肾血流量的特点 1血供丰富,主要分布在皮质,流量大,一定范围内相对稳 定流量1200ml/min心输出量 1/41/5;,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 血压较低,利于肾小管重吸收,肾小球毛细血管

5、网: 血压较高,利于肾小球滤过,3两套毛细血管网,(一) 肾血流量的特点,1. 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定义:肾动脉压在80-160mmHg内变动时, 肾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4,(二)肾血流量的调节,肌源学说:当A压A管壁平滑肌 紧张性而收缩血流阻力 肾血流量保持稳定 罂粟碱,水合氯醛,氰化钠可抑制平滑肌 活动,自身调节作用减弱或消失。,GFR,RBF,0 40 80 120 160 200 240 280,60,50,40,30,20,10,0,600,500,400,300,200,100,0,RENAL ARTERIAL PRESSURE (mmHg),ml per 100g kidney

6、 per min,GFR,RBF,(dog),Autoregulation of the renal blood flow, which affects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管-球反馈:当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致密斑感受到远曲小管液流量及Na+Cl- 转运致密斑将此信息反馈至肾小球入球小A出球小A收缩肾血流量和GFR恢复 除了通过致密斑感受器,还可通过肾内产生的前列腺素、腺苷和儿茶酚胺等也参与管-球反馈,自身调节意义: 使肾血流量变化而与泌尿机能想适应,使GFR不会因血压波动而改变,利于维持GFR相对稳定。,2 肾血流量的神经和体液调节, 神经因素 应急时交感

7、N兴奋NE 释放 肾血管收缩 肾血流量(如大失血) 体液因素 应急时NE、E、VP、A 、 ET分泌肾血管收缩 肾血流量; PGI2、PGE2、NO和缓激肽等肾血管舒张 肾血流量; 腺苷入球小动脉收缩 肾血流量,神经体液调节的意义: 在通常情况下通过自身调节保持肾血流量的相对稳定; 在紧急情况下,通过交感神经及体液因素使血液重新分配,肾血流量,脑、心脏血流量,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一.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二. 有效滤过压 三.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尿生成的基本步骤:,肾小囊微穿刺抽取液体分析发现,除蛋白质外,所含的成分及其浓度与血浆基本一致,而且渗透压、pH值也

8、与血浆近似。,原尿=血浆的超滤液,一.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一)概念,1肾小球滤过率(GFR),2滤过分数:GFR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19%),1)定义: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原尿量,2)正常值:125ml/min,肾小球的巨量滤过有何生理意义?,1. 快速反复过滤, 清除废物和毒物, 如酒精中毒时, 2. 快速精确调控体液成分和渗透压,二.有效滤过压(滤过动力),滤过平衡:,入球端:有效滤过压 45 -(2510) 10 mmHg 出球端:有效滤过压 45 -(3510) 0 mmHg,三、影响滤过的因素,(一)滤过膜,面积,通透性,机械屏障作用血尿 (如:肾炎时因免疫反应蛋白分解

9、酶的释放导致滤过膜孔、裂增大),静电屏障作用蛋白尿 (如:肾炎时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减少或消失),正常时肾小球都活动滤过面积=1.5m2 急性肾炎毛细血管腔狭窄或阻塞 滤过面积GFR尿量,(二) 有效滤过压,肾小球 Cap.血压,血浆胶体 渗透压,囊内压,有效 滤过压, GFR 尿量,=,如:大失血交感N+、NE Cap.收缩 高Bp病晚期肾A入硬化而缩小,如:快速大量输液稀释胶渗压 肾病综合症,如:结石、肿瘤,(三)肾血浆流量,肾血浆流量,滤过平衡点向出球小动脉端移动,肾小球滤过率 ;反之,肾血浆流量,滤过平衡点向入球小动脉端移动,肾小球滤过率,小结:影响滤过的因素,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

10、收及其分泌功能,一.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二.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肾小管集合管的转运 重吸收(F) 分泌,转运方式:1.被动转运,2.主动转运 原发性主动转运 继发性主动转运,转运途径(F) : 1.跨上皮细胞: 2.细胞旁途径:,一、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方式,(F),P10,继发性主动转运,选择性重吸收,1)H2O:99%重吸收,2)电解质(Na+、Cl-、K+、HCO3 - ) 绝大部分重吸收,3)有机物(GS、AA):100%重吸收,部位:近端小管为主(种类多,数量大),一、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方式,二.几种主要物质的重吸收,(一)H2O,1)部位:除髓袢升支的各段肾

11、小管,2)方式:被动转运(渗透),P7,近端小管:主动重吸收(泵漏模式),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受醛固酮调节,髓袢升支:,粗段:主动重吸收 (Na+- K+ 2Cl 转运体),细段:被动扩散,(二)几种主要电解质的重吸收,1. Na+、 Cl- : 其中Na+是各种物质转运的核心,近端小管,呋塞米(速尿)、 依他尼酸 布美他尼,髓袢升支粗段,圭巴因: 选择性阻断Na+泵,Cl-和Na+的重吸收就明显减少. 将Na+泵的活动称原发主动,而将同向转运体的转运称继发主动;故Cl-在髓袢升支粗段的重吸收是主动的。 速尿和利尿酸:与Cl-竞争结合位点,抑制Na+、Cl-、K+的同向转运,干扰尿浓缩,导致利尿

12、。,影响同向转运体转运的因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B:远曲小管后段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A:远曲小管前段的重吸收机制,2. HCO3-,利尿剂:乙酰唑胺,3.K+:大部分在近端小管主动重吸收,(三)葡萄糖的重吸收,2.方式:为继发性主动转运,1.部位:100%近球小管,葡萄糖,小管上皮细胞内,K+,Na+,管周膜泵,载体,因此,将管周膜Na+泵的活动称原发主动; 将葡萄糖在管腔膜的协同转运称继发主动。,(三)葡萄糖的重吸收,3.肾糖阈,当血浆GS180mg/100ml,部分肾小管对GS的重吸收达极限,尿中开始出现GS,此时血浆GS浓度即肾糖阈。,4.葡萄糖重吸收的极限量,当血浆GS300mg/1

13、00ml,全部肾小管对GS的重吸收达极限,此时血浆GS浓度即葡萄糖最大转运率。,三、影响重吸收的因素,(一)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小管液溶质浓度渗透压 H2O重吸收 尿量(渗透性利尿) 如:糖尿病的多尿 渗透性利尿剂-甘露醇、山梨醇,球-管平衡,不论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或减少,近端小管Na+和水 重吸收率始终占GFR的65-70%左右定比重吸收,意义:使尿量不致因肾小球滤过率的增减而出现 大幅度的变动,保持尿钠、尿量相对稳定。,(二)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和集合管物质重吸收的总结,一、Na+重吸收,二、H2O重吸收,近曲小管水的重吸收量对终尿量的影响不大,而终尿量主要取决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14、量。,三.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一) H+的分泌(F),1部位:,2方式: 主动转运,Na+-H+与 Na+-K+竞争抑制,各段肾小管,NaHCO3重吸收 H+分泌=11,,3. 意义: 保碱排酸。,(二) NH3的分泌,1.部位: 远曲小管,集合管,来源于谷氨酰胺脱氨。,2.方式: 被动扩散 ( H+、NH3分泌相互促进 ),三.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3.意义: 排酸保碱。,P11,(三) K+的分泌,1部位: 远曲小管、集合管,2方式: Na+ K+交换,三.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阿米洛利:抑制钠的重吸收,钾分泌 保钾利尿剂,3. 意义: 维持恒定的血钾浓度,P12,第四节 尿的浓

15、缩和稀释,一. 尿液的稀释机制 二. 尿液的浓缩机制 三. 影响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因素,一、 尿浓缩稀释过程,(一)尿浓缩与稀释,正常尿液的渗透压:501200mOsm/(KgH2O) 尿渗压血渗压等渗尿肾功 如:肾衰,二、尿液浓缩稀释部位、动力及调节因素,1.部位:远曲小管、集合管(F),2.水重吸收动力: 肾髓质组织液存在高渗梯度(F),3.调节因素:ADH,三、尿浓缩稀释基本过程,机体缺水,ADH,H2O的重吸收既有通透性又有动力,小管液中水被重吸收,尿量,排出高渗尿,尿 浓 缩,1尿浓缩:,ADH ,2尿稀释:,大量饮水,肾髓质组织液高渗梯度依然存在,H2O的重吸收有动力但无通透性,小管

16、液中水被重吸收,尿量,排出低渗尿,尿 稀 释,表. 髓袢、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通透性,四、肾髓质组织液高渗梯度形成机制,四、 肾髓质组织液高渗梯度形成机制,(一)外髓组织液高渗梯度的形成,(二)内髓组织液高渗梯度的形成,1NaCl被动重吸收(髓袢升支细段),2尿素的再循环,NaCl 主动重吸收(髓袢升支粗段),P14,五、直小血管在保持肾髓质高渗中的作用,直小血管逆流交换作用维持肾髓质组织液高渗梯度,第五节 尿生成的调节,一、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见前),二、肾内因素(见前),三、神经和体液调节 (一)肾交感神经的作用,(二) ADH的分泌及调节,1.合成、分泌: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3.作用

17、: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水的重吸收增多 (抗利尿 ),4.机制:ADHADH-R激活ACcAMP激活PK,5.刺激ADH分泌的主要因素,机体水(晶体渗透压)、 血容量、 血压等的变化,2.贮存、释放: 神经垂体,ADH分泌调节,水利尿,分泌:球旁细胞,肾素作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3)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循环血量,交感神经兴奋,致密斑感受器兴奋,入球小A牵张感受器兴奋,血管紧张素I,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II,血管紧张素III,分泌调节,转换酶,氨基肽酶,肾素,引起口渴感,缩血管,促醛固酮分泌,分泌:肾上腺皮质球状带,作用:促远曲小管、集合管保Na+、水,

18、排K+,作用机制:,醛固酮 胞浆内R细胞核调基因转录及Pr合成 效应,刺激分泌的因素:,血管紧张素 血K+ 血Na + ,第六节 清除率(自学),一.清除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二.清除率测定的意义,一、清除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一)清除率(C),指肾脏在单位时间内(1min),能将多少ml血浆中的某物质完全清除出去,此血浆ml数即C(ml/min)。,(二)血浆清除率的计算,计算:UV = PC,二、清除率测定的意义,(一)测定肾小球滤过率,1测定原理,(二)测定肾血浆流量,1测定原理,(三)推测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1若C = GFR= 125 ml/min:自由滤过,既无重吸收也无分泌,2

19、C125 :物质被重吸收或重吸收分泌(尿素),3C125 :物质被分泌或重吸收分泌(肌酐),4C = 0 :表物质被完全重吸收(GS),第七节 尿的排放,一、尿液的理化性质,二、排尿反射,第五节 排尿,一、尿 液,(一)尿 量,正 常:1.0-2.0L/天,平均1.5 L/天,多 尿:长期保持在每天 2.5L以上,少 尿:每天0.1-0.5L之间,(二)尿的理化性质,淡黄色,密度:1.015-1.025g/cm3,pH:5.0-8.0 荤杂食:酸性;素食:碱性,水:95-99%;固体:电解质、非蛋白氮化合物,无 尿:每天0.1L以下,(一) 膀胱与尿道的神经支配,1、传入神经纤维,2、传出神经纤维,(1)盆神经(副交感神经):膀胱逼尿肌收缩 尿道内括约肌舒张,(2)腹下神经(交感神经):膀胱逼尿肌舒张,(3)阴部神经(躯体神经):尿道外括约肌收缩,(1)盆神经:膀胱充盈感,(2)腹下神经:膀胱痛觉,(3)阴部神经:尿道感觉,-18,二、排尿反射,(二) 反射过程,P19,无张力膀胱 溢流型尿失禁 尿潴留 尿失禁,三、排尿异常,P13,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