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配套】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一3.3《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PPT课件(共55张).ppt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3572847 上传时间:2019-09-12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3.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K12配套】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一3.3《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PPT课件(共55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K12配套】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一3.3《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PPT课件(共55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K12配套】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一3.3《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PPT课件(共55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K12配套】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一3.3《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PPT课件(共55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K12配套】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一3.3《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PPT课件(共55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K12配套】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一3.3《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PPT课件(共55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12配套】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一3.3《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PPT课件(共55张).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如何建立的? 历史背景:19491956年中国的历史发展 中心问题: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实施(三大改造的完成) 起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1949年9月21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届全体会议 在北平召开,参加政协的中共代表团,中国共产党代表团的签名册,政协会议通过的重要文件,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 中国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 爱国民主分子的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政协会议决定的国歌与国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毛泽东当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2、; 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当选副主席,开国大典,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 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标志: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 a、政治上:人民民主专政 b、社会经济结构:五种成分,c、社会的基本矛盾:国际上是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体系,是一个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二、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1、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没收官僚资本,具有两重性质:从反对外国

3、帝国主义的附庸中国的买办资产阶级的意义上看,它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从反对中国的大资产阶级的意义上看,它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2、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3、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第二节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及其基本思想、必然性,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二、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中共中央在1952年底开始酝酿并于1953年正式提出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

4、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思想 1、人民政权的建立是革命性质转变的标志 2、把发展生产力与改造生产关系并举 3、规定了“三改”的目标 “一化三改” “一体两翼”,四、过渡时期总路线选择社会主义反映了历史的必然,人民群众拥护社会主义改造,人民群众拥护三大改造,第三节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一、社会主义工业化,陈云作关于“一五”计划的报告,二、社会主义改造 (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农业合作化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1953年底): 农业互助合作。 第二阶段(1953年底1956年1月): 大力发展初级社。 第三阶段(1956年春1956年底):

5、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庆祝农业合作化,农业合作化后集体劳动,(二)手工业合作化的实现,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施,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得以确立。 按照今天的认识,是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造的政策 “利用、限制、改造”,改造的主要形式 国家资本主义 所谓国家资本主义,就是无产阶级国家能够加以限制,规定其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也可以说,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平赎买政策 和平赎买的特点: 第一,有偿的而不

6、是无偿的,逐步的而不是突然的改变资产阶级的所有制; 第二,在改造他们的同时,给予他们以必要的工作安安排; 第三,不剥夺资产阶级的选举权,并且对于他们中间积极拥护社会主义改造而在这个改造事业中有所贡献的代表人物给以恰当的政治安排。,国家副主席原“资本家”荣毅仁,实际的实施情况是: “一化三改”中的三大改造是加速完成的。只用了三年多的时间。社会主义改造在1956年就完成了。 “在执行过程中一再加速、加快,以致几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过渡,一化的任务没有完成,三改的工作也做得很粗”。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今天应如何思考和认识?,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7、,匆忙结束新民主主义,究竟是不是“反映了历史的必然”? 理论界、学术界有不同的认识。 重新审视历史,既要从当时的历史实际出发,弄轻历史的来龙去脉,又必须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去总结历史提供的经验教训。,毛泽东在三大改造后,对苏联模式的弊端也曾有所察觉。 毛泽东说:“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但是这种思考没有能够进一步发展下去。 1956年以后提出“以苏为鉴”的探索任务,也终因没有跳出对苏联模式的接受和认同,而最终又误入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歧途。,发展战略选择的是苏联的模式。认为可以超越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某些阶段,以及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必须完成某些任务。 从

8、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国际国内的客观条件看,可以说是必要的;而从当时党的领导层认识水平来说,也是不可避免的。 “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是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不完全清醒的条件下走向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的弊端: 排斥商品市场经济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政治上,忽视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形成高度集中的、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人为地强化阶级斗争、强化专政。 商品长期短缺,依靠票证限制消费。,思考题,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3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