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配套】最新鲁人版语文选修第14课《扬州慢》ppt课件.ppt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3573640 上传时间:2019-09-13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K12配套】最新鲁人版语文选修第14课《扬州慢》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K12配套】最新鲁人版语文选修第14课《扬州慢》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K12配套】最新鲁人版语文选修第14课《扬州慢》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K12配套】最新鲁人版语文选修第14课《扬州慢》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K12配套】最新鲁人版语文选修第14课《扬州慢》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K12配套】最新鲁人版语文选修第14课《扬州慢》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12配套】最新鲁人版语文选修第14课《扬州慢》ppt课件.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扬州慢 姜夔,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扬州地当要冲,多富商大贾。 旧唐书地理志,扬州富庶甲天下。资治通鉴,导入:,扬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淮左名都”之誉,至今已有2480余年的历史。历代文人留下了许多关于扬州的名篇佳句:南

2、朝殷芸的“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写了扬州的富庶繁华;唐朝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写了扬州的风光美丽。公元 1176 年,21代岁的青年才俊姜夔来到了被金兵洗劫后的扬州路上,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让我们带着好奇走进他的名篇扬州慢。,扬州慢,姜夔,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扬州慢,抓住词眼,分析意象。 2.在全面了解词作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掌握对比、衬托等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 3.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怀古伤今、感时伤事的爱国情怀。,略读小序,提取要素,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3、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思考:你能从小序读出哪些内容?,语出诗经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毛诗序云:“黍离,闵宗周(西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宗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昔盛今衰之悲, 国家沦亡之悲。,一、初读,整体感知 要求: 大声自由诵读三遍, 注意字音,注意感情,扬州慢 姜夔,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

4、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二、对读:疏通词意 要求: 结合注释,理解词句,犹: 吹寒:,三、概读:分析结构 要求: 1、读上阕,找出最能反映扬州今日情形的一个词。为什么? 2.读下阕,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字?为什么?,作者在词中并置了扬州的今昔景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实写,“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虚写,“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青楼梦好”,繁华 热闹,破败 荒凉,对比,昔盛今衰的感伤,虚实相生,化用诗句,对比鲜明,借景抒情。,借景抒情,“空城”,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只有一弯冷月、一泓寒水与一座孤桥,应为:冷月

5、无声荡波心,以动写静,再写扬州城之“空”,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有“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句,因相传古代有二十四个美人吹萧于桥上,所以有此句。作者这里如泣如诉,满怀凄凉的情感,二十四桥仍旧,但桥头没有了吹萧的美人,只有清冷的圆月倒映在河心。整幅画面无声无息,冷绝凄绝。,四、精读:融景悟情 方式:分组学习,合作探究。 要求:找出并共同鉴赏你们最喜欢最有感触的句子,每组推荐一名发言人。用诗一样美妙的语言表达你和这首词的心灵碰撞。,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春风十里”是从杜牧赠别中“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诗句化出,杜牧诗句极言扬州之美,所以词人化用来作了一个对比:听说扬州繁华富丽

6、、但一路之上,触目之处,却尽是青青的野生荞麦,一片荒凉景象。,“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作者使用了拟人手法,废池、乔木是没有知觉的东西,词人将它们人格化,意即它们是15年前那场浩劫的目击者,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连“废池乔木”都“犹厌言兵”,在痛恨金人发动的战争,物犹如此,何况于人!有知有情的人民对这战争的痛恨与诅咒,当然要超过“废池乔木”千百倍。这样写,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恨。,“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有“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句,因相传古代有二十四个美人吹萧于桥上,所以有此句。作者这里满怀

7、凄凉的情感,如泣如诉地写道:二十四桥仍旧,但桥头没有了吹萧的美人,只有清冷的圆月倒映在河心,整幅画面无声无息,冷落凄凉。“冷月无声”,月本来无声,可这么一说,反而觉得它是本该有声的了。为什么呢?因为从前的二十四桥明月夜,游人极盛,笑语盈耳,还有美女吹箫唱歌,月儿见此光景也陶醉了,它也跟着人们一起欢笑。可是现在呢?“二十四桥仍在”,而歌声笑语却听不到了,甚至连月儿也没有声息了,只是沉浸在冷冰冰的湖水中,随波荡漾,如此冷落凄凉的景象,怎能不令人伤怀呢?运用了情景交融艺术手法。,“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红药一到春天就开始生长,不管人世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自然物的本性不会改变。往年,它可以供游

8、人观赏,可是现在城空了,人少了,何况国难未息,谁也无心去观赏它。真有点儿“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味道。词人借此曲折地表现出劫后扬州人民的凄苦生活情况,以及自己感时伤乱的情怀。 这里的虚拟非常耐人寻味。冬至之日,本来不是红芍药花开的季节,但纵使冬去春回,来年红药花开,又有谁来欣赏它呢?花开依旧,人事已非,花开也不过徒增空城的感伤而已。词情跌荡浓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昔日:名都、佳处,今日:荠麦青青,比 对,清角吹寒,正面渲染,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杜郎重到须惊,冷月无声,侧面烘托,扬州,春风十里,劫后萧 条景象,黍离之悲,1.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2.对比、拟人 3.使用典故,写作手法,红药为谁生,空城,物是人非,五、结读:主要内容及鉴赏要点,布置作业:,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过于情。”诵读扬州慢,感受姜夔从心中流淌出的文字,姜夔用他全部的感情谱写这首“黍离之思”的千年绝调。最后就让我们在背诵中扬州慢,深味姜夔千年的怀古伤今、感时伤事的爱国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