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考历史热点分析.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574657 上传时间:2019-09-13 格式:PPT 页数:138 大小:12.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中考历史热点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8页
2009年中考历史热点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8页
2009年中考历史热点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8页
2009年中考历史热点分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8页
2009年中考历史热点分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中考历史热点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中考历史热点分析.ppt(1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09年中考历史热点分析,解题技巧,选择题: 首先,认真审题。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前提和基础。审题包括审要求、审材料(主要意思、考查内容、命题意图 )、审问题(特征、原因、启示、表明、说明 )。即“三审”。 其次,认真分析备选答案。这是关键。对于备选答案一是要把握其全部的内涵,二是分析出它与题干的关系。 再次,总结不选的情况,排除不选题肢,提高准确率。如,选项本身错误;或选项是正确的不符合要求(与材料无关、答非所问、供选答案过宽、过窄),但不符合题意错误(关键字词错误、关系颠倒、半句正确半句错误等)等。 我们探讨中考主要题型的解题技巧,就是渴望学生从低效率的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提高复习的效率,争

2、取优良的成绩。,文字题 答题步骤: (1)审:先分清材料共有几层,读懂每一层大意。 再捕捉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1:审设问。搞清有几问、问什么、怎么问? 2:审材料。注意找重点、分层次、抓联系 3:作解答。要求解答全、条理清、文字精 (2)找:针对问题寻找相关的知识点。 (3)联:把相关的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相联系。 (4)答:给出正确答案,切忌完全照抄书本观点或张冠李戴。,一、初三教师备战策略,1、历史老师,特别是常年带初三的老师,心理上不能有松懈的想法,虽然只是在我们眼中是旧知识,但是在学生的眼里,仍旧是全新知识,从接触到掌握,需要一个过程。 2、树立“历史大学科”的意识;,3、加强对中

3、考命题方向、学术动态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强对初三历史教学(历史复习)的思考研究;,4、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构架好“四轮复习”的总体规划,一轮复习:单元复习知识点讲明讲透;知识线索缕清;难点突破; 二轮复习:专题复习-围绕中心专题的知识网络的构建非常重要。注意学科能力的培养;(在现再认、理解记忆、联系对比、图表资料分析等等) 三轮复习:中外近代现代跨度复习:多视角、多维度、多层面;加重理论解析; 四轮时政热点和强化练习:突出“能力立意”,精选、细编、创新构思;,5、注意老师之间学术交流,形成“资源共享”;加强文科综合教研,实现“协作双赢” “课堂吸引学生,课下抓住学生”,通过“小测”及时巩固知识

4、,加速知识向能力的转变,4、加强不同复习阶段的“教法研究”和“学法指导”,二、总复习四大策略及其运用,一、挖掘试题内涵,探寻命题特征 必须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从而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挖掘试题内涵、探寻命题特征的目的,正在于为历史复习提供经验,明确复习方向,讲究复习策略,提高复习教学的质量。,二、全面系统复习,注意知识连贯 一是注意整体把握。历史知识是一个知识网络,孤立地掌握零碎的知识,难记也难理解,无法学好

5、历史。复习时必须注意知识的,点、线、面、体,注重整体把握。 二是注意纵横联系。没有纵横联系与比较,历史则不成体系,是一堆乱麻。复习时必须通过纵横联系,用多样的比较视角,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了解人类历史全貌。,三、科学命题训练,力求实际成效,1进一步探研考纲,明确复习方向 2突出重要的主干知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3立足学校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和目标。 4加强训练,夯实基础。,四、关注每个学生,重视全员提升在复习教学中,我们要始终遵循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树立“双主导双主体” 意识; 二是增强学生“分分”必得、“多分进位争先”的意识。 三是

6、指导学生学法指导、答题技巧的指导,切忌马虎作答、应付了事。,三、学生复习指导,走出“双开”考试的几个误区: 1、开卷考试,可以不用认真学、不用记忆,书中自有答案; 2、开放性问题,离开基本史实,漫无边际的空谈; 3、双开考试,难度不大,思考不慎;,学生应对策略:,牢记基本知识和基本观点,是提高历史学习能力的基础; 注重知识之间内在联系,构建单元主题知识结构/专题知识结构,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 加强开放性试题训练,提高解题能力和技巧; 关注社会时政热点,找准课本与时政的结合点,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解题三部曲:,阅读审题理解;(认真仔细是关键) 构思答题要点搜集组织相关知识点-(冷静全面是

7、关键) 书面作答:序号化、段落化、专业化;(清楚美观是关键) 检查答案是否扣题:,材料分析题的“四忌三要”,一忌照抄材料,做无用功; 二忌生搬教材,文不对题; 三忌不加思考,白话空话连篇; 四忌堆砌词汇,过分渲染;,一要切割材料,阅读剖析; 二要联系教材,结合材料; 三要语言精密,卷面整洁; 四“开放性”的设问,要联系自己,结合实际,专题一、“卢沟桥事变”70周年和中日邦交正常化,材料一:2007年7月7日是卢沟桥事变”70周年70年前卢沟桥的枪声,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击侵略、全民抗战的序幕八年抗战,中华民族以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不畏强暴的拼搏精神,舍身救国的奉献精神,同仇敌忾的团结精神,不屈不挠的自

8、强精神,这些精神已汇入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光昭日月,长留天地 材料二:2008年3月15日“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活动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开幕。5月2日胡锦涛访日期间在早稻田大学演讲说:“历史是最富哲理的教科书,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这段“和平的主旋律”,在日本掀起了一股“胡锦涛旋风”。这次“暖春之旅”,确实为两国外交关系带来暖春效应。,经典例题,1、2007年4月温总理访日时指出:中日两国人民长达2000多年的友好交往,曾被近代50多年的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所阻断。材料中提到“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的”是指 ( ) A鸦片战争至八

9、国联军侵华战争 B中日甲午战争至抗日战争 C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 D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 2、2007年12月27日至30日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来华进行国事访问,被称为中日关系发展过程中的“迎春之旅”。由于日本不能正视“二战”时期的侵华战争,中日关系曾长期处于“政(治)冷经(济)热”的状态。下列事件反映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史实的是(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九八事变 七七事变 南京大屠杀 A B C D 3、福田在参观孔庙时说:“从儒家思想中得到启示,日中两国一定要加强合作。”福田得到的启示可能源于( ) A“仁”的思想 B“民贵君轻”的思想 C“有教无类”的思想 D“轻徭薄赋”的思想,4、20

10、0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 )周年的纪念日. A、50 B、60 C、70 D、80 5、日本侵略者除了在中国犯下南京大屠杀之外,还犯下哪些严重罪行? ( ) 进行灭绝人性的细菌战 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实行“三光”政策 制造了“西安事变”发动了“五四运动” A、 B、 C、 D、 6、面对南京大屠杀的惨痛历史,我们中学生应 ( ) 弘扬民族精神,爱我中华抵制日货,焚烧日货发奋学习,为振兴中华而读书忘记历史,快乐生活 A、 B、 C、 A、,以史为鉴 振兴中华,我们的屈辱,清末诗人丘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1、“去年今日割台湾” 与什

11、么事件有关?你能推断这首诗写于哪一年?这一事件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2、除了甲午中日战争,19世纪40年代和20世纪初,资本主义对中国分别发动什么侵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1896年,大大加重了中华民族的灾难,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近代中国人民的屈辱,战败 战败 战 败,中国开始丧失主 权,一步步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中国完全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二、近代中国逐渐落伍的原因,皇权强化 闭关自守,资产 阶级 革命,工业 革命,文艺 复兴,1、落后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的入侵,2、闭关自守的对外政策;,小结,近代中国落伍的原因:,我们的抗争,康有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马

12、关条约签定把台湾割让给日本,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的原因是什么?,当这一消息传至在北京后,以谁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上书皇帝,要求变法?,一、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资产阶级维新派:“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戊戌 变法,向西方学习: 政治(君主立宪制)、 军事、经济、文化,资产阶级革命派:“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建立民国,平均地权。”,辛亥 革命,二、五四运动和抗日战争,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日军占领东北全境,1937年7月7 日,七七事变,日本开始向中国发动全面侵略,南京大屠杀、细菌战、三光政策,1、有人说要是今日,“四百万人同一笑” 今日指哪一天?与哪一事件有关?,

13、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的胜利,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例举20世纪30年代日本的两次侵华事变,结果如何?,、列举日本在侵华战争中所犯下的罪行,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及启示,1、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2、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4、发扬了民族精神,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3、国民党爱国将领的英勇奋战,2、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5、海外华侨和国际主义战士的支持,国外 友人的支持,以史为鉴,又好又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政治上:,经济上:,对外政策上:,精神文明建设:,重视发展科学技术; 优先发

14、展教育事业;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对外开放;,经 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政 治,二、近代中国逐渐落伍的原因,1、近代中国政治经济状况:,二、近代中国逐渐落伍的原因,2、欧美政治经济状况:,经 济,工业 革命,政 治,资产阶 级革命,为又好又快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我们青少年又该做些什么?,2008北京奥运会专题,专题二、,了解奥运,奥运历史: 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因举办地点在奥林匹克而得名。传说古代奥运会是由众神之王宙斯所创始的。第1届古代奥运会于公元前776年举行,到公元394年共举行了293届。运动会每隔1417天即4年举行一届。后来人们将这一周期称为

15、奥林匹克周期。随着近代体育的兴起,希腊人民希望恢复古代奥运会。18591889年,希腊曾举办过4届奥运会,做了初步尝试。 自1883年开始,法国人顾拜旦致力于古代奥运会的复兴。经他与若干代人的努力,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于1894年6月23日成立。顾拜旦制订的第一部奥林匹克宪章强调了奥林匹克运动的业余性,规定在奥运会上只授予优胜者荣誉奖,不得以任何形式发给运动员金钱或其他物质奖励。1896年4月615日,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举行。,奥运圣火传递路线 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境外传递以“和谐之旅”为主题,以丝绸之路为主线,象征古代中国与世界联系的贸易之路,立足亚洲,兼顾六大洲重点国家和城市,前往六大

16、洲(国家、地区)的22个城市。境内传递路线中包括了我国近一半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70%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所在地。到达革命历史圣地和革命老区。,考点链接,了解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概况;,境外传递历史依据: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境内传递路线设计意义:向世界宣传和展示中华文明的魅力。,材料:奥运火炬的传递经过了浙江省及其周边的省(直辖市)的部分城市,顺序为:福建省(福州、泉州、厦门、龙岩)江西省(瑞金、井冈山、南昌)浙江省(温州、宁波、杭州、绍兴、嘉兴)上海市江苏省南京等6个城市) (1)列举出划线的城市在近现代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

17、件各一例。 (2)当你亲临火炬接力现场时,心里会涌现出哪些想法?,3火炬造型设计灵感来自与我国古代哪一项发明? A造纸术 B火药 C印刷术 D指南针 4奥林匹克运动源于古希腊。因此,历届奥运火炬接力传递必然要去的一个大洲是 A欧洲 B非洲 C美洲 D大洋洲 5、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的境外路线以古丝绸之路为主线。在历史上,与丝绸之路开通直接联系的历史事件是 A卫青北击匈奴 B张骞通西域 C秦朝统一六国 D郑和下西洋,此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育图标“篆书之美”。图标以篆字笔画为基本形式,融合中国古代甲骨文、金文等文字的象形意趣和现代图形的简化特征。,“篆书之美”的创作灵感来自西周时所创的大篆。后

18、来,大篆逐渐演化为小篆。历史上 曾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推行全国。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期间经历了 A夏、商 B春秋、战国 C秦、汉 D三国、两晋,知识回忆(二):丝绸之路,长安,玉门关,阳关,敦煌,大秦,安息,大夏,大月氏,疏勒,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向西,通往中亚、西亚, 直达欧洲的交通大道。,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座重要城市。,知识回忆:丝绸之路,知识回忆:新航路开辟,迪亚士,西欧- 美洲,人物,国别,航线,支持者,西欧好望角 -印度,环球航行,达.迦马,时间,麦哲伦,哥伦布,1、使西欧航海家在茫茫大海上能放胆航行的 是中国人发明的( ) A 火药 B 罗盘 C 印刷术 D 谚语,2、使欧洲

19、人相信并作出到东方去实现黄金 梦的最佳选择的是:( ) A 马可波罗 B 但丁 C 麦哲伦 D 郑和,B,A,3、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远航途中发 现了( ) A 美洲大陆 B 亚洲大陆 C 大洋洲 D 南极洲,A,开辟新航路的影响:,积极影响,、为各大陆之间人们的迁徙提供 了方便,、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使世界范围内不同区域文明之间 的交流日益频繁,消极影响,、掠夺土地和财富,、毁灭印第安文明,、贩卖黑奴,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加强了各地的联系,1405年开始,比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早半个多世纪,1487年葡萄牙迪亚士,宣扬国威,获取商业利益,和平亲善,殖民扩张,东西方经济文化的发

20、展离不开双 方的交流.我们必须坚持对外开放,思考:历史上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对 今后中国发展有何启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 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郑和下西洋还算是 开放的,明成祖死后,明朝逐渐衰落。,战国 汉 隋唐 宋元,知道中国重要的科技成就与重要发明,指南仪器 造纸术 雕版印刷术 曲辕犁 筒车 火药广泛应用于战争 活字印刷术(毕升) 指南针应用与航海事业 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知道近代工业革命中有代表性的成就,18世纪60年代,英国,蒸汽机的应用与发明,珍妮纺纱机/蒸汽机(瓦特)/蒸汽机车(史蒂芬孙),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巩固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21、19世纪中后期,美国,德国,电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电动机/发电机(西门子) / 电灯(爱迪生)/汽车/飞机(莱特兄弟)/电话(贝尔),推动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并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蒸汽时代,-电气时代,蒸汽时代,蒸汽机,蒸汽船,蒸汽提煤,蒸汽火车,蒸汽车,交通运输业的改革,1.他是谁?他最大的功绩是什么?,铁路交通的面貌也大大改观,1814年发明第一台蒸汽机车,时速6千米。 1825年驾驶自己设计的蒸汽机车,时速24千米。 1826年制造的蒸汽机车“火箭”号,时速58千米。,19世纪早期英国人,马车时代,铁路时代,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造了第一艘汽船。

22、 以蒸汽机推动船两侧的明轮,称为“轮船”。并在哈得逊河试航成功。,冶金、采矿等部门也采用机器生产和蒸汽动力,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应用于纺织业,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蒸汽机是第一个真正性的国际发明恩格斯,电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的创制应用,马车,蒸汽火车,铁轨火车,汽车,飞机,远距离迅速传递信息技术的发明,工业革命有什么作用?,在1890你可能会( ) A 发电子邮件 B 打电话给父亲 C 乘火车去旅行 D 在台灯下写作业,B,C,D,3.14拉萨打砸抢烧事件,2008年3月14日我国拉萨市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这些暴力事件 是由达赖集

23、团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煽动,境内外“藏独”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制造的。据此回答 1、我国历史上确立对达赖和班禅册封制度的是 ( ) A 元朝 B明朝 C清朝 D中华民国 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早开始册封“达赖喇嘛”封号的是 (朝代),当时的中央政府还通过设立 来加强对西藏的管理。(2分) 西藏和平解放后,1956年我国在西藏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 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少数民族自主权利得到充分保障,百万翻身农奴过上了当家作主的幸福生活,藏族人民和其他55个民族的人民形成了 的新型民族关系。(2分),历史重大改革,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

24、繁荣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2008年3月5日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改革,中外历史上的改革,1、梳理知识,巩固基础。,2、探究问题,形成认识。,3、学以致用,亮剑考。,专题复习目标,从不同角度,对中外重大改革进行梳理。,梳理知识 巩固基础,1、按时间划分,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二三十年代,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中国,中国,苏俄,美国,苏联,苏联,俄国,专题知识梳理,东欧,20世纪七八 十年代,中国,明治维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农奴制改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改革,改革开放,地主阶级改革:,

25、洋务运动,资产阶级改革,美国罗斯福新政,俄国农奴制改革,中国戊戌变法,日本明治维新,社会主义改革,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开放,苏东社会主义改革(苏联、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2、不同性质的改革,3、推动改革的重要人物,中国洋务运动,美国罗斯福新政,俄国农奴制改革,中国戊戌变法,日本明治维新,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开放,专题知识梳理,4、按影响划分,专题知识梳理,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改革,没有改变本国制度的成功改革,中国洋务运动,美国罗斯福新政,俄国农奴制改革,中国戊戌变法,日本明治维新,改变了社会性质的资产阶级改革,苏俄新经济政策 美国罗斯福新政 中国改革开放,没有成功,探究问题 形成认识

26、,1、同期改革的比较,19世纪中后期,世界历史的潮流是发展资本主义,日本、中国都发生了要求改变社会制度的改革。,19世纪中后期改革的比较,(1)日本、中国要求改变社会制度的改革分别是什么? (2)两国改革的背景有何相似之处? (3)改革的结果有何不同?对本国的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不同的影响? (4)由此我们得到的认识是什么?,(1)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2)背景:都面临民族危机,(3)结果的不同: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中国戊戌变法失败。 影响的不同: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近代亚洲唯一的强国;中国戊戌变法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4)认识:,改革要顺应

27、历史发展潮流; 要走富国之路,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邓小平,我们现在正用新经济政策来改正我们的许多错误,我们惟一值得恐惧的是恐惧本身,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发展才是硬道理,“恐惧” 是指的什么?,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没有改变本国制度的成功改革,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相同背景,相同影响,各 自特 色,成功原因,认 识,都面临极为困难的经济形势,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都巩固了本国现有制度,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发展经济,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从本国的国情出发,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调整生产关

28、系,适应并推动了生产力发展;,认识:不同的经济体制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从国情出发,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改革要勇于创新等,苏东社会主义改革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比较,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社会主义改革失败,导致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使我国走上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中国改革开放和苏东社会主义改革的结果一成一败,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根据本国的国情,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19世纪中后期改革的比较,2、没

29、有改变本国制度的成功改革的比较,3、苏东社会主义改革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比较,4、,探究问题 形成认识,5、,学以致用 亮剑中考,认真审题,找出关键词; 带着问题读材料,找到有效信息; 结合分值答题,答案要点化。,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温故而知新,福州船政局,改错:,民用工业,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上海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洋务运动的作用: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_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 _ 开辟了道路。 戊戌变法的作用: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

30、探索过程中的主要历史作用是:在社会上起到了_作用。,产生和发展,思想启蒙,温故而知新,近代化,改错: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 私有制, 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私有制,温故而知新,封建土地制度,温故而知新,农村的改革: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赞颂的是_。 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_的改革。内容:对国有企业实行_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31、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温故而知新,国有企业,政企,日本明治维新内容: 政治方面:实行“_”,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_,鼓 励发展近代工业。 社会生活方面:提倡“_”,即向欧美学 习,努力发展教育。,废藩置县,文明开化,温故而知新,西方技术,最有远见措施,俄国1861年改革 内容:农奴在法律上是“_”;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_”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_这块份地。 性质与作用: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是自上而下的_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性质,温故而知新

32、,自由人,解放,赎买,美国罗斯福新政: 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_的调整,颁布了_, 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_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国家工业复兴法,温故而知新,工业,政府,列宁探索: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_,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斯大林探索:苏联在1936年通过新宪法,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_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也被称为“_”。,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温故而知新,也标志着,想一想: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基本确立,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33、,赫鲁晓夫改革:关于赫鲁晓夫的改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953年,列宁逝世后,赫鲁晓夫上台执政 B、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在工业 C、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的经济体制 D、赫鲁晓夫改革全面否定斯大林的做法是正确的,C,温故而知新,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把_改革作为重点,但没有取得成果。80年代后期,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到_方面。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走了不少弯路。它们先后进行了改革。其中,_改革较为突出。,温故而知新,经济,政治,匈牙利,回顾中国近现代历史改革回答下列问题: 1、 比较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和农村家庭联产承

34、包责任制,二者的共同点有 A、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 B、彻底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C、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D、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测一测,回顾世界近现代历史改革回答以下23题:2、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都是不 彻底的资产阶级改革,其共同原因是 A、用赎买方式进行土地改革 B、没有伴随而起的革命运动 C、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D、资产阶级未成为独立的力量,C,测一测,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3、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的相同作用是 A、摆脱了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 B、恢复了国家经济 C、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D、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B,测一测,4、比较明治维新、戊戌变法、当代中国

35、的改革,三者之间的相同点是: A、都是为国家的富强自上而下发动的 B、都依靠了广大人民群众 C、都达到了改革者的目的 D、都改变了社会的性质,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巩固练习:,A,1868年 1898年 1978年,5、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从中可以看出 A、企业主在危机中破产 B、计划经济取代了市场经济 C、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加强 D、私人资本主义受到限制,C,6、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和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的相似之点是 ( ),A政策执行之时国家经济面临困难 B国家颁布政策法令强制干预经济 C通过发

36、展商品生产来恢复农业 D最主要的内容是调整工业,A,7、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 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 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 喊到:“, ,前面没有铁轨了!” 这则笑话是说,早在斯大林时期,已给苏联解 埋下隐患。,苏联解体 是在哪一年?苏联为什么会 走向解体?,1991年,根本原因是苏联的改革始终没有改变高度集中 的经济政治体制。,前面没有铁轨了,()根据漫画和所学知识,概括苏联经济的主要特点。 ()造成苏联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苏联领导人是如何处理和解决苏联经济存在的问题?效果如何?,下图是一张反映苏联经济的漫画,根据图片,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7、,重工业发达,农业和轻工业落后,经济结构比例严重失调,斯大林模式。 片面发展重工业发达,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排斥经济规律和商品价值规律,依靠政治手段干预经济发展。,赫鲁晓夫:重点改革农业,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 勃列日涅夫:如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戈尔巴乔夫: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政府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但其改革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经济不断滑坡,又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在经济

38、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道路上有着三次重要的改革。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发生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请结合有关史实回答: 上述材料中所说的三次改革分别是什么? 俄国: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 美国:罗斯福新政;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思维拓展,(2)苏联、新中国经济体制曾经共有的特征是什么?并说明这种体制在中国是怎样改变的? 特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1978年以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0年代后期,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39、90年代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逐步完善。 (3)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什么?,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4)根据以上两个问题谈谈你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5)上述材料和问题能为调整经济体制提供哪些借鉴? 不同的经济体制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调整经济体制要从具体国情出发; 经济体制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 调整经济体制要勇于创新; 改革中风云人物的坚强意志值得后人学习。,中苏两国对社会主义的 探索最终的结果怎么样? 未来中国改革的道路 应该怎么走?,结果:苏联

40、无法克服僵化的斯大林模式,最终导致 苏联解体;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根据中国国情,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未来道路:1、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 2、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加强执政党的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学习改革的基本要素包括原因、目的、方式、过程、内容、影响、特点、性质、结果等。 根本原因: 根本目的: 领导力量和方式: 过程: 内容、影响、特点、,梳一梳,维护统治,解放发展生产力。,具有曲折性、艰难性。,旧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国家、政府的行为,统治者实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方式。,各有不同,某校开展了一次中外改革的探究,请你一起参加

41、第一小组探讨的是资产阶级改革 (1)改革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一种形式。19世纪60年代,俄国、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重大改革事件分别是什么?(2分)19世纪,中国进行的同类性质的改革是什么?它在中国历史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2分) (2)改革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自我调节的一种手段。请写出对应的事件并说明其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2分),学以致用 亮剑中考,(1)俄国农奴制改革(1分)日本明治维新(1分)中国的戊戌变法(1分)作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1分),(2)罗斯福新政(1分)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1分),(1)使国家摆脱民族危机的实现民族独立

42、的改革家 ;使封建农奴主渡过统治危机的改革家 ;使国家在一段时间内摆脱经济危机的困绕的改革家 。,罗斯福 邓小平 亚历山大二世 明治天皇 戈尔巴乔夫,明治天皇,亚历山大二世,罗斯福,学以致用 亮剑中考,(2)“同一时期,同一种社会制度的国家改革,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哪两位改革家的改革证实了这一结论。,图二邓小平的改革,图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3)以上改革家的改革能否说明“改革是一把双刃剑”?为什么?,能。以上实例说明,改革既有积极的一面,它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时改革不当也会产生负面作用,导致不良后果。,(4)通过上述改革,你认为我国的改革应该吸取什么经验教训?,1、善于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时

43、俱进,改革创新; 2、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4、立足本国国情,实事求是,不能照搬外国经验; 5、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6、警惕和坚决抵制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等。 (言之有理即可),学以致用 亮剑中考,材料一 交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 饲料,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可以用来交换工业品和农产品。 选自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 1933年,控制全国棉花播种面积73的100万个棉农,将棉花播种面积减至不到l000万英亩,使未来收成减少440万包左右,政府付出1亿多美元补偿。 摘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师用书 材料三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

44、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决定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贫苦农民。 材料四 安徽凤阳农民这样唱道:“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学以致用 亮剑中考,(1)材料一表面苏俄实行了什么经济政策? (2)根据材料二归纳美国政府在农业方面采取的措施。这一措施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什么特点? (3)请根据材料四提供的信息写出我国在农村实行的经济政策。 (4)材料一、三、四所述政策的实行有何共同作用?,新经济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措施:调整农业,让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

45、付款补贴。,特点:国家加强对经济社会的干预和指导。,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或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第二小组探讨的是社会主义改革。 (3)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列宁的思路”指的是什么?(1分)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做出了巨大贡献,请举两例说明。(2分) (4)通过对中外改革的探究,请你谈谈我国如何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革?(2分),学以致用 亮剑中考,(3)“列宁的思路”指新经济政策(1分) 邓小平的贡献:领导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

46、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推进了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等(答出2点即可得2分),(4)坚持改革开放;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从国情出发,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改革可以借鉴别国经济体制;改革要勇于创新等(答出2点即可得2分,其它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材料一、从1921年开始,在列宁的领导下,国家停止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农民在向国家交了粮食税以后,余粮归自己支配。除大型企业仍然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企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材料二、19

47、33年,为对付19291933年经济危机,罗斯福总统宣布: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各主要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同时,在金融方面大力整顿银行。在农业方面,让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1)请判断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哪两个国家发生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并联系所学知识,说一说这两个国家实施上述政策有何相同(相似)的地方? (3)学史明智。请你想一想,上述材料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材料一:苏俄(或苏联);实施新经济政策。 材料二: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1、两国当时在经济上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困境。2、都是根据本国国情,探讨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3、都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4、都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5、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克服了经济困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