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曹家乡谢山初级中学校2014-2015年度上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本学期以来,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教学工作取得一定的进步,但是学生由于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还不大理想。现对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分析。一、成绩分析1、班级综合成绩:全班应参考人数26人,实际参考人数25人。学校总评学区第4名,总平均分294.96分,一类生5人,二类生2人,三类生1人,四类生0人,全科合格生3人,普及数17人,最高分501分,最低分228分。班级总体来看不大平衡,两极分化严重,全学区前100名中我班有1人,第101至200名我班有2人,第201至300名我班有5人,第301至400名我班有2人,第401至
2、500名我班有1人,第501至600名我班有4人,全学区后100名中我班有6人。2、学科成绩分析:语文:学区第8名,平均63.69分,最高分86分,最低分34分,一类生7人,二类生3人,三类生0人,四类生0人,普及数15人,及格人数10人。有一半以上的不及格,需要加强对不及格人数的关注。数学:学区第5名,总平均42.35分,最高分95分,最低分6分,一类生5人,二类生0人,三类生2人,四类生0人,普及数18人,及格人数7人。分值普遍偏低,这与试题的难度有关。 英语:学区第4名,总平均55.96分,最高分94分,最低分31分,一类生4人,二类生1人,三类生3人,四类生0人,普及数17人,及格人数
3、8人。很多同学不大学习,应该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学区第2名,总平均47.65分,最高分89分,最低分9分,一类生4人,二类生1人,三类生2人,四类生2人,普及数16人,及格人数9人,20分以下的有4人。可能和题的难度有一定关系。同时两极分化严重,后进生较多,应更多关注后进生。另外,学生缺乏解题技巧和方法,需加强这方面的指导。 化学:学区第3名,总平均31.46分,最高分59分,最低分5分,一类生2人,二类生5人,三类生1人,四类生1人,普及数16人,及格人数9人,20分以下的有4人。学生缺乏解题技巧和方法,需加强这方面的指导。政治:学区第7名,总平均30.38分,最高分50分,最
4、低分12分,一类生7人,二类生1人,三类生2人,四类生1人,普及数14人,及格人数11人。学生审题不清,知识迁移能力较差,应加强这方面的指导。 历史:学区第6名,总平均23.46分,最高分47分,最低分1分,一类生1人,二类生3人,三类生1人,四类生0人,普及数20人,及格人数5人。学生应加强识记。二、原因分析1、学生本来基础就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到了九年级,厌学情绪助长。加之后半期,职中思潮的影响,使得一些能跟上的学生根本就不学。这就自然而然地造成整体成绩的不理想。3、学生偏科极其严重,补跛任务艰巨而道远。4、学生在考试过中,审题不仔细,导致不该错的反而出错了;学生做完题不知道检查,有一小部
5、分学生做好的比较早,他们不是认真检查试卷,而是在那里摸小东西玩,或者趴在桌子上胡思乱想。5、学生学习较为机械,喜欢生搬硬套,不会融会贯通,不会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不擅长于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而考试常常考的就是实际生活。三、整改措施1、加强职中宣传和职中分流,争取让那些后进生和厌学生进入职中校学习技术。2、结合此次的成绩,跟中上成绩的学生做到“一对一”、“面对面”的分析和指导,帮其找准自己的位置,树立正确的目标。3、加强对偏科学生的辅导和指导,帮其树立信心,尽量减少其偏科幅度。4、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落实到每节课中,强化卷面书写工整无涂改痕迹,以中考评分标准批改作业,使其掌握常用解题方法,注重解题步骤。5、继续发挥学生“结对子”、“一帮一”等课外互助形式的作用,课内多提问、多激励、多检查,关注学困生的每一个微小进步。6、重视学生思维方式、审题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解读,培养学生仔细阅读、审题的习惯,减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失分。5年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