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投资绩效实证研究--基于批发零售贸易行业上市公司.pdf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3580419 上传时间:2019-09-13 格式:PDF 页数:70 大小:3.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投资绩效实证研究--基于批发零售贸易行业上市公司.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信息技术投资绩效实证研究--基于批发零售贸易行业上市公司.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信息技术投资绩效实证研究--基于批发零售贸易行业上市公司.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信息技术投资绩效实证研究--基于批发零售贸易行业上市公司.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信息技术投资绩效实证研究--基于批发零售贸易行业上市公司.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投资绩效实证研究--基于批发零售贸易行业上市公司.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投资绩效实证研究--基于批发零售贸易行业上市公司.pdf(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硕士论文 信息技术投资绩效实证研究 摘要 现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信息化已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随着 E D I 、P O S 机、条形码技术的普及以及电子商务的深入应用,批发零售贸易行业的 信息化建设步伐己明显超越其他行业,如今很多企业在信息化方面重投入,然而信 息化投入产出效率对企业而言更为重要,因此提高I T 投资效率已成为学术界以及企 业界关注的焦点。 本研究以批发零售贸易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独立D E A 模型 测算整个行业上市公司的I T 投资效率;其次,通过网络D E A 模型,即“打开黑箱” 的评价方法深入研究该行业I T 投资绩效,分析该行业I T 投

2、资系统总效率以及不同 阶段I T 投资效率,同时分析各阶段对整体系统效率的影响程度;最后,分析独立 D E A 模型和网络D E A 模型计算结果的差异区别;综上研究基础上,探讨企业内部 因素( 组织结构和企业规模因素) 对该行业上市公司r r 投资效率的影响,并挖掘存 在的问题。实证结果对批发零售贸易上市公司进行信息化改造、增强信息技术投入 产出效率、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具有指导作用,同时为进一步提高行业上市公司持续 竞争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研究发现:独立和网络D E A 模型计算结果基本趋势一致,该行业个别上市企 业I T 投资绩效水平十分高,但行业上市公司I T 投资效率平均水平却很低;网

3、络D E A 模型中,系统总效率值与独立D E A 模型的结果大致方向相同,但网络D E A 模型中 第二阶段效率普遍低下,所以第二阶段I T 资产使用竞争过程的管理亟待强化。同时 组织规模因素和组织结构因素均与企业I T 投资绩效成非正向关系,即组织规模越大 亦或是组织管理人员越多,并不能带来相应I T 投资效益的提高。 关键词:批发零售贸易业:I T 投资绩效;独立D E A 模型;链型网络D E A 模型; 影响因素; A b s t r a c t硕士论文 A b s t r a c t W i t ht h er a p i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i n

4、f o r m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 , i n f o r m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h a s b e c o m ea ne f f e c t i v ew a yo fe n t e r p r i s ec o r ec o m p e t i t i v e n e s s W i t ht h ep o p u l a r i t yo f e l e c t r o n i cc o m m e r c e ,a sw e l la st h ef u r t h e ra p p l i c a t i

5、o no fE D I ,P O Sm a c h i n ea n db a r c o d et e c h n o l o g y , t h ef a s t e rt h ep a c eo fi n f o r m a t i o nc o n s t r u c t i o ni si nw h o l e s a l ea n dr e t a i l i n d u s t r y I tb e c o m e sm o r ea n dm o r es i g n i f i c a n tt h a th o wt oi m p r o v et h ei n f o r

6、 m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e f f i c i e n c y , t h i si s s u ea p p e a l st ol a r g eo fs c h o l a r sa n de n t r e p r e n e u r s Q u o t e dc o m p a n yi nw h o l e s a l ea n dr e t a i li n d u s t r yi so u rr e s e a r c ho b je c t F i r s t ,w e h o p et oi n v e s t i g a t et

7、 h ev a l u eo fI Ti n v e s t m e n tv i aD E AM o d e li nt h er e s e a r c h ,t h e nw e w i l lc a l c u l a t et h eI Ti n v e s t m e n te f f i c i e n c y , t h et w o - s t a g eo ft h eI Ti n v e s t m e n te f f i c i e n c y w i t ht h eR e l a t i o n a ln e t w o r kD E Am o d e lo fs

8、 e r i e ss y s t e md e e p l y , w h i l ew ew i l la n a l y s i s t h e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t h et w op h a s e si nt h i s s t u d y I nt h ee n dw ew i l le x p l o r e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so ft h er e s u l t so ft h et w om o d e l s O nt h eb a s i so ft h er e s e a r c ha b o

9、u tt h et w o m o d e l s ,w ew i l lu s et h er e s u l t so ft h eR e l a t i o n a ln e t w o r kD E Am o d e lt oa n a l y s i sw h i c h i n t e m a lf a c t o r sa f f e c tt h er e s u l t sa n dh o wt h et w o s t a g e sa f f e c tt h es y s t e mf u n c t i o nd e e p l y A l li na l l ,w

10、ec a ne x p l o r er e g u l a r i t ya n dd i s c o v e rt h ep r o b l e m st h r o u g ht h i sr e s e a r c h T h e r e s e a r c hr e s u l th a ss o m eg u i d a n c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f o rt h ef o r m u l a t i o na b o u tt h ei n f o r m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i n v e s t m e n

11、ts t r a t e g yo ft h ew h o l e s a l ea n dr e t a i le n t e r p r i s e ,a n dc a ns t r e n g t h e n 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t e c h n o l o g yi n f o r m a t i o n ,w h i l et h ea r t i c l eg u i d a n c eo nh o wt oi m p r o v e e n t e r p r i s ec o r ec o m p e t i t i v e n e

12、s sv i aI Ti n v e s t m e n t T h i sr e s e a r c hf i n dt h a tt h er e s u l t so ft h et w om o d e l si Sn e a r l yc o n s i s t e n t a n da tt h e s a m et i m e ,t h es y s t e me f f i c i e n c yo fI Ti n v e s t m e n tp e r f o r m a n c ec o n c e r n i n gw h o l e s a l ea n d r e

13、t a i li sl o w , b u tt h e r ea r es t i l ls o m ee n t e r p r i s e sw h o s eh a v eh i g hp e r f o r m a n c eo fI T i n v e s t m e n t s M o r e o v e r , t h ep u b l i cc o m p a n i e sr e s e a r c h e di nt h i sp a p e rs h o wm u c hl o w l e v e le f f i c i e n c yi nt h es e c o

14、n dp h a s e ,n a m e l yt h es e c o n dp h a s eo ft h eI Ti n v e s t m e n tn e e d s t ob es t r e n g t h e n e d A tt h es a m et i m et h e r ei st h ei n v e r s ep r o p o r t i o n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 t h e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s i z e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s t

15、 r u c t u r ef a c t o r sa n dt h eI Ti n v e s t m e n t p e r f o r m a n c e K e y w o r d s :W h o l e s a l ea n dr e t a i li n d u s t r y ;I Ti n v e s t m e n tp e r f o r m a n c e ;D E Am o d e l ; R e l a t i o n a ln e t w o r kD E Am o d e lo fs e r i e ss y s t e m ;I n f l u e n c

16、i n gf a c t o r s I I 硕士论文 信息技术投资绩效实证研究 目录 摘要I A B S T R A C T 。I I 1 绪论1 1 1 研究背景及意义。1 1 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一2 1 2 1 国外研究现状2 1 2 2 国内研究现状5 1 2 3 现有研究评述6 1 3 研究内容及框架7 1 3 1 研究内容7 1 3 2 研究框架8 1 4 论文创新点8 2 信息技术投资理论研究9 2 1 信息技术投资及绩效概念界定9 2 1 1 信息技术内涵9 2 1 2 信息技术投资概念一9 2 1 3 公司绩效界定。1 0 2 2 信息技术投资绩效作用机理1 1 2 3 信息

17、技术投资绩效研究方法及比较1 4 2 3 1 定性方法及特点。1 4 2 3 2 定量方法及特点。1 5 2 3 3 本文研究方法及所用模型的优势1 6 2 4d 、结1 6 3 研究设计:基于D E A 模型的I T 投资绩效研究1 7 3 1 研究对象及问题1 7 3 2 模型分析构建。18 3 2 1 独立D E A 模型分析构建1 8 3 2 2 网络D E A 模型分析构建1 9 3 3 实证准备2 4 3 3 1 批发零售贸易业运营过程及网络D E A 模型阶段的划分2 4 3 3 2 变量选择2 5 I I I 目录 硕士论文 3 3 3 数据来源2 5 3 4 小结2 9 4

18、实证研究:国内批发零售贸易上市企业I T 投资绩效3 0 4 1 描述性统计3 0 4 1 1 上市公司基本概况描述性统计3 0 4 1 2 信息技术投资描述性统计31 4 1 3 上市公司绩效描述性统计3 1 4 2I T 投资绩效实证结果分析3 2 4 。2 1 网络D E A 模型结果分析3 2 4 2 1 1 基于规模报酬可变条件下的网络D E A 模型结果分析3 2 4 2 1 2 细分行业基于规模报酬不变的网络D E A 模型结果分析3 5 4 2 2 独立D E A 模型结果分析4 0 4 2 3 独立及网络D E A 模型结果对比分析4 3 4 2 3 1 关联指数对比分析4

19、3 4 2 3 2 系统效率值变化趋势对比分析4 4 4 3 信息技术投资绩效影响因素分析4 5 4 3 1 模型描述及变量设计4 5 4 3 2 影响因素实证结果分析一4 6 4 4 小结4 6 5 结论及展望4 7 5 1 研究结论4 7 5 2 对策及建议4 8 5 3 本文局限及展望4 9 致谢5 0 参考文献5 1 p 纣录5 5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出版著作情况5 5 附录B 样本原始数据5 6 附录C 计算程序一6 3 I V 硕士论文 信息技术投资绩效实证研究 1 绪论 1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纵观全球经济发展,如今大流趋势就是通过信息化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目

20、 前我国批发零售贸易行业存在以下特点:一是固定资产规模不大,二是行业内各企 业的盈利能力差距悬殊,三是信息化投资大,四是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近几年批 发零售贸易行业信息技术投资规模日益扩大,增长速度更是迅速,然而相应的投资 能否带来企业价值的提高值得学者们的思考,同时同样规模的信息技术投资,对于 不同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的价值提升应该也存在差异性。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 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以及E D I 、P O S 机、条形码技术的普遍应用,批发零售贸易行 业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如何提高批发零售业上市公司的信息化建设效率成 为学术界以及企业界关注的焦点。因此分析批发零售贸易行业上市公司I

21、 T 投资绩效 及其影响因素,挖掘存在的问题,对于指导该行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增强其I T 投入 产出效率和企业盈利能力、进一步提高该行业上市公司的持续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 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部分学者对信息技术投资效率进行了相关研究,对相关研究 进行总结发现以下特点:行业环境( 即行业特征) 会对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产 生重要的影响,同时在不同行业中I T 的应用对于改善企业绩效的过程也会产生不同 的效果。部分国内外学者已经对制造业、保险业以及银行业等行业的信息技术应用 绩效进行了理论框架分析,而目前还没有对批发零售贸易业信息技术应用绩效及影 响因素的系统实证研究。基于此本

22、研究将对象锁定在批发零售贸易行业,目的是为 了消除行业特征( 行业环境) 对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投资效果的影响。 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批发零售贸易行业所面临 的实际情况,结合行业特点,通过调查研究,以行业内的上市公司为对象进行I T 投资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研究。通过理论框架的构建以及实证研究深入的分析我国 批发零售贸易行业信息技术投资效率状况,并构建框架探索影响其I T 绩效的因素并 分析各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意见,在分析的基础上为该行业 信息技术投资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意见。相关研究将有助于我国批发零售贸易企业 理性地进行I T 投资、合理科学的管理信息

23、化投资活动,从而有效地推进和实现我国 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的信息化改造过程。 1 绪论硕士论文 1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2 1 国外研究现状 至上世纪7 0 年代以来,国内外不断扩大相关信息技术( I n f o r m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 ) 投资的规模及范围,当时人们普遍认为信息技术投资不仅可以提高生产率、节约成 本,同时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及完善企业的经营模式、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可想而知信息技术投资增长速率是如此的快。但现实又如何, 不少学者展开了相关的研究发现:信息技术投资成功的案例并不多,相反I T 失败的 案例却不少;伴

24、随信息技术投资比例的快速增长,相关学者和实践工作者也越来越 重视信息技术绩效影响因素这个问题。部分学者及信息系统专家对I T 投资与企业绩 效之间关系作了相关理论和实证分析,下面拟从四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总 结,分别为: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I T 投资绩效研究层次及结果、I T 投资对企业绩 效的作用机理、I T 投资绩效评价方法。 ( 1 ) 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 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整整十年间美国信息技术投资增加了1 0 0 0 亿美元,从 八十年代初始的6 0 0 亿美元变为九十年代初的1 6 0 0 亿美元。同时九十年代上半 期计算机相关的支出达到平均每年7 0 的增速,而用

25、于其他方面的劳务支出增 长速度不到1 0 ,伴随信息技术的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实践工作者开始 意识到I T 投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当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T h o u i n 和H o f f m a n 等学者【l 】对医药保健行业的信息技术使用的生产率收益进行研究, 发现信息技术投资对生产率没有影响。S e r g e yS 锄o i e I l l 【o 【2 】研究发现,信息技术 投资显著提高全要素生产率。P e d r o 和A n g e l t 3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有效运用网络, 比如电子商务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的绩效。总体来说,早期的研究发现信息技术 对生产率增长几

26、乎没有促进作用。后期学者探索了这种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 产生的原因。下表1 1 列举了几个经典学者对悖论产生原因的解释。 表1 1 国外经典I T “投资悖论”产生原因 人物时间 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产生的原因 B r y n j o l f s s o n H l 1 9 9 3 测量失真、时间滞后、利润再分配损失、I T 管理不善 O l i n e r t 5 11 9 9 4 效益扩散、替代效应、效益滞后、资本存量理论 B a k o s 【6 】 1 9 9 8 资本存量理论、统计测量不当、管理不善、扩散延误 对I T 应用4 0 年来的审视和分析来看,“I T 生产率悖论”观点

27、的提出并非简简 单单的结论而已,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伴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深化,信息技术发挥的正向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信息技术 资源的浪费现象也是普遍存在,所以有必要对这个“悖论“ 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 2 硕士论文 信息技术投资绩效实证研究 以下根据相关文献主要从6 个方面进行分析分别是:效用滞后、替代效应、效益扩 散、资本存量过低、统计测度不当、管理不当。 ( 2 ) I T 投资绩效研究层次及结果 回顾以往I T “生产率悖论”的文献中,从研究使用的数据层次看,可以分为宏 观国家层次、中观产业层次以及微观的企业层次等三个层面的探究,如表1 2 所示。

28、 每个层次的研究中有支持“生产率悖论”结论的,也存在反对观点的,也有部分学 者发现I T 投资和生产率或企业绩效之间不存在直接相关关系。 表1 2 经典n “投资悖论”产生原因 层次 代表人物 时间 研究发现 J o r g e n s o na n d 利用美国投入产出品价格数量的年均增长率进行分析, S t i r o h 7 1 2 0 0 0 承认生产率悖论,但支持l T 的生产性 M e n ga n dL e e 8 12 0 0 7 在中国信息技术投资带来企业价值增长速度超过美国 国家层次 M c K i n s e yG l o b a l 2 0 0 l 1 1 的广泛应用并

29、非1 9 9 5 年后美国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最 I n s t i t u t e 9 】 重要因素,但也肯定了I T 应用对整个征集产出的贡献 O l i n e ra n d 从资本深化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两个要素中分离出I T S i c h e l ! 1 0 l 2 0 0 2 的主要贡献,肯定了n 对经济增长和生产率推动作用 C r o n a n d 研究服务业( 医药供应批发商) I T 与生产率关系,结 S o b o l 1 1 】 1 9 8 3 果发现r r 投资为企业并未带来相应的收益 产业层次 S t r a s s m a n n 1 2 】 1 9 9 0 研究发现

30、服务领域I T 投资与生产率之间没有关系 J a m e s R e a r d o n 1 3 l 1 9 9 6研究发现零售业的I T 投资具有生产性 P a u l 通过寡头竞争模型进行定性分析,更多的企业I T 投资 B e l l e f l a m m e f l 4 】2 0 0 l 用于产品分化,而不是成本降低,这样有可能出现“全 要素生产率悖论” 企业层次 B e n j a m i na n d 2 0 0 2 企业r r 投资对企业技术绩效有着重要的正面影响,从 W i n s t o n 1 5 】 而对生产率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 S a b h e r w a la n

31、 d 基于1 0 3 家企业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企业规模、公司战 S a b h e r w a l 1 6 】 2 0 0 7 略对I T 投资绩效的发挥产生重要影响 ( 3 ) I T 投资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 回顾以往相关国外文献,很多学者尝试通过打开信息技术与企业绩效之间的“黑 箱”,解析信息技术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以下分别从I T 投资通过I T 能力影响 组织绩效、I T 投资通过战略一致性影响组织绩效、基于互补理论的I T 投资绩效影 响、I T 投资通过业务流程变革影响组织绩效四个方面,分别探讨I T 投资对企业绩 效的作用机理。 I T 投资通过能力影响组织绩效:以B h a

32、 r a d w a j t l 7 J 的研究为代表,将I T 能力 描述为“组织通过运用和配置自身1 1 资源,来整合组织其他资源的能力”。 I T 投资通过战略一致性影响组织绩效:H d r s o n I l 硼提出了重要理论“企业内外 1 绪论 硕士论文 领域战略匹配理论“ 即S A M 理论,其奠定了相关领域战略匹配性的理论基础。 基于互补理论的I T 投资绩效影响:A l a v i 等【1 9 】认为I T 资源在企业中扮演着一 种比较复杂的角色,强调了互补性在其中的重要作用。B r e S n a h a n 等【2 0 J 指出了信息 技术、组织与企业绩效的互补关系。 基于

33、业务流程变革的I T 投资绩效影响:S o h 等1 2 l 】认为只有将信息技术投资迅速 转化为信息技术资产,同时将信息资产融入到企业的业务流程过程中,才能最大限 度的为组织产生绩效,这种绩效不仅表现在财务方面利润的提升,同时有助于企业 业务流程的优化以及管理效率的提高。M e l v i l l e 等【2 2 】的看法则是这样:只有通过将 I T 资源同其他企业资源进行有效融合,让其共同作用企业的业务流程,通过企业业 务流程绩效的提升最终实现企业企业的提升,这个过程他们称为:I T 商务价值产生 流程。 ( 4 ) I T 投资绩效评价方法 在信息技术投资绩效的研究过程中,相关学者试图探

34、索这种方法对I T 投资绩效 进行评价,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利弊,所以不同方法探究的结果有所差异,以下通 过对国外相关文献的研究分析进行总结,分别介绍了几种经典的定量评价方法。 表1 3 国外经典I T 投资绩效评价方法 4 作者时间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及结论 通过研究3 3 家制造业企业发现I T 投资和战 W e i l l l 2 3 1 1 9 9 2 层次分析法 略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M a h m o o da n d 根据C o m p u t e r w o r l d 调查有效运用I T 的企 M a n n l 2 4 1 1 19 9 3 皮尔逊典型相关分析业,发现单

35、项I T 投资与企业绩效无关,综 合运用I T 可以提高企业绩效。 通过研究6 0 家制造业企业,没有证据证明 L o v e m a n l 2 5 驴19 9 4 生产函数分析法 I T 投资和企业绩效间存在关系。 K i v i j a r v ia n d通过研究3 6 家芬兰企业,发现I T 投资和企 S a a r i n e n 【2 6 1 19 9 5 方差分析法 业绩效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研究风险计算机资本投入和信息系统人力 L i c h t e n b e r g l 2 7 1 19 9 5 回归分析法 资本共同带来企业产出的提高。 H i t ta n d 基于柯布

36、道格拉斯生研究发现I T 投资可以直接带来相应生产率 产函数的迭代相依回以及顾客价值的提升,但不能直接带动企业 B r y n j o l f s s o n 2 s 19 9 6 归商业价值的提高。 D e w a na n d 替代弹性不变生产函I T 资本可以替代企业人力资本,从而提高企 M i n f 2 9 19 9 7 数分析法业绩效。 逻辑回归分析及研究5 6 家企业4 年的信息报告,发现优秀 B h a r a d w a j 3 0 1 2 0 0 0 W i l c o x o n 秩和检验 的I T 能力可以提高企业的最终绩效。 L e ea n d 研究发现I T 资本

37、和生产率是正相关的,然 M e n o n 【3 1 1 2 0 0 0 多变量方差聚类分析 而I T 人力及生产率是负相关的。 硕士论文信息技术投资绩效实证研究 表1 3 国外经典I T 投资绩效评价方法( 续上表) 作者时间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结论 S t r a t o p o u l o sa n d 研究发现I T 投资可以带来企业财务绩效的 D e h n i n g p 2 J 2 0 0 0 威氏符号秩次检验 明显提高。 S h a oa n dL i n 3 3 J 2 0 0 2 参数计量经济法 研究I T 暨咨可以带桌仓、I l ,年产率的提高。 1 2 2 国内研究现状

38、( 1 ) 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 我国学者对“I T 生产率悖论“ 问题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下面表1 4 分别介绍了近 几年I T 投资“生产率悖论”的研究状况。 表1 4 国内经典1 1 r “投资悖论”产生原因 人物时间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产生的原因及改进 戈潜【3 4 1 2 0 0 0 测量失真、时间滞后、利润再分配损失、I T 投资管理不善 李小卯【3 5 】 2 0 0 0 未充分发挥I T 作用并利用其价值 刘小军【3 6 】 2 0 0 1 技术经济范式变革角度 梁棵 3 7 1 2 0 0 4 分时间阶段阐述“投资悖论”产生原因 谢康p 8 】 2 0 0 5 多角度分析:企

39、业战略、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以及组织学习 周瑾【3 9 12 0 0 6 基于企业资源观,企业信息技术资源未能和其他资源互补和渗透 ( 2 ) I T 投资绩效研究层次及结果 回顾总结国内信息技术投资绩效及r r “生产率悖论”相关文献,我们按研究不同 产业层次及数据来划分,分为3 个层面:一是宏观国家层面、二是中观产业层面、三 是微观企业面。在国内,相当大一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微观层次的研究上,以李 治堂【4 0 】学者为代表,同时企业层次的研究在9 0 年代主要集中在理论框架及模型构建 上,2 0 0 0 年之后主要集中在实证研究层面。而宏观国家及产业层次的研究中,以黄京 华【4 1 】学

40、者为代表,主要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测算。在国内的相关研究中,主流观 点是I T 投资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 3 ) I T 投资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 以下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别从I T 投资通过I T 能力影响组织绩效、I T 投资通过 战略一致性影响组织绩效、基于互补理论的I T 投资绩效影响、I T 投资通过业务流程变 革影响组织绩效四个方面,分别探讨I T 投资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 基于I T 能力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吴增源等【4 2 】学者认为将I T 能力分为两个方面:一 是开发式I T 能力,其通过操作决策影响绩效;二是探索式I T 能力,其通过管理决策影 响绩效。

41、王东清等 4 3 1 学者则认为信息技术投资转化为经营绩效,其主要是匹配企业I T 能力与组织核心竞争力的过程。 l 绪论 硕士论文 基于战略一致性的I T 投资绩效影响:王大刚等 4 4 1 学者认为战略一致性在不同企业 绩效下具有显著差异性。杨青等【4 5 】学者认为则认为B P - 一I S P 战略一致性在不同程度上 影响信息技术对公司业绩的贡献。 基于互补理论的I T 投资绩效影响:根据波特竞争力模型、价值链模型,张嵩等 4 6 1 学者认为I T 不能为企业创造持续竞争优势,原因在于可模仿性,由于信息技术资源主 要通过隔离机制( 资源互补性) 为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从而阻碍竞争对

42、手效仿。 汪淼军等【4 7 】学者则指出另外一种互补性,即企业员工和经理合作间、刚性的组织行为 与企业信息化投资。 I T 投资通过业务流程变革影响组织绩效:国内学者李治堂1 4 8 】对信息技术绩效有着 比较深入的研究,其曾提出比较多的I T 投资与组织绩效关系的理论框架,同时根据I T 投资的几种形式与企业绩效间关系分别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学者张青1 4 9 总结分析了以 往的研究,研究出新的I T 价值评价方法,该种方法是基于过程导向的,通过将信息技 术投资同企业绩效间的联系重点聚集在I T 价值转换在关键流程上。 ( 4 ) I T 投资绩效评价方法 自I T 生产率悖论提出后,相关学者

43、运用各种方法模型探究I T 投资绩效,根据应用 的方法及模型的不同对国内相关文献进行总结: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1 ) 专家评 价法尤建新等人【5 0 J 在企业信息化水平测量一文中运用B e d l l 方法测量I T 间接效益;白 先春等人【5 1 1 在研究时通过德尔菲法评估I T 水平。( 2 ) 经济模型法一李朝明等人【5 2 】基于 成本效益法,运用投资回收期和净现值法来计算I T 投资项目的收益。( 3 ) 数学及运筹 学方法一蔡东松【5 3 J 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分析I T 投资效率的相对有效性。( 4 ) 其他方 法王铁男【5 4 】运用B S C 法设计出科学的信息技

44、术投资绩效指标体系;严红等人【5 5 】通过 B P ( 神经网络技术) 评价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 5 ) 综合运用模型吴宪忠等人【5 6 】结 合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探讨了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指标的构建。 1 2 3 现有研究评述 通过梳理I T 投资绩效相关国内外文献可以发现,研究学者通过各种不同的测量 方式、理论框架或模型、研究方法对信息技术投资及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 已取得不少研究成果。在中国实际国情下的企业信息技术投资绩效是否也会存在与 发达国家同样的研究结果值得学者们思考。通过各项研究,学者们逐渐意识到信息 技术投资绩效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国家资源、行业种类、地区环境以及企 业内部综合因素的影响,同时信息价值的实现是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也就是信 息技术的发挥具有时间滞后作用,与此同时需要企业及时做出准确的调整和变革。 6 硕士论文 信息技术投资绩效实证研究 在中国,其目前信息技术投资绩效方面的研究存在以下特点:( 1 ) 信息技术投 资研究处于初期起步阶段;( 2 ) 实证研究少且迟缓;( 3 ) 实证研究中缺乏样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